一种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86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炼铁产品的收集与运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铁企业中,炼铁炼钢车间之间的铁水运输方式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稳定、成本、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企业各自情况不同,铁水运输又可分为铁路运输、宽轨台车运输、汽车运输三类。这些运输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采用铁水罐作为铁水的运输容器,又称“一包到底”方式,其目的就是提高铁水的运输效率,减少铁水运输过程的温降,降低铁水运输成本。

铁水罐通常为直筒形,外壳由钢板焊成,内砌黏土砖,两侧各有一个铸钢耳轴支托在车架上,罐底部有挂钩销轴,可用吊车把铁水罐吊起倾翻铁水。

现有技术下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装置由车体(火车或汽车或台车)1和铁水罐2组成,其中铁水罐2被安装固定在车体1上,跟随车体1移动而移动。铁水罐2的周围没有任何其它结构,因此铁水罐2直接与大气接触。

现有技术下的铁水罐运输装置在铁水运输过程中,被证实存在以下两方面缺陷:

1、散热量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由于没有有效的散热回收结构,铁水罐在从高炉车间接满铁水后的运输过程中,散入大气中的热量被白白浪费,如果按照现有技术下的铁水罐的尺寸Φ2x4m来计算,平均每分钟散入大气中的热量约为29850kj,折合约1.2kg标煤;

2、罐旁环境温度高:由于铁水罐的散热量未得到有效利用,故导致罐旁的操作环境非常炎热,特别是夏天,罐旁最高温度可达100-200℃,铁水罐车在驶经自行车旁或是行人旁时,高温易导致人员眩晕,从而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能够很好的回收运输过程中的铁水罐的余热,既保证铁水罐的散热得到有效吸收利用,又能确保罐旁温度较低,从而可以强化节能指标,提高安全系数。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包括车体、铁水罐和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铁水罐固定于车体上,所述余热回收机构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于铁水罐外,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所述铁水罐对周边大气的辐射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和支撑机构,所述水箱固定于车体上,且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铁水罐的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通过支撑机构固定于铁水罐的顶部,且所述水箱的底面与所述铁水罐之间设有预设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连接管,所述水箱底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管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管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和连接管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间距为200mm~400mm。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固定于铁水罐的底部,且通过所述支撑机构连通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与铁水罐对应设置,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所述铁水罐外部周围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中空设置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固定在水箱上,所述换热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密封连通;所述进水总管或出水总管上连通有循环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路固定于铁水罐的顶部,且与所述铁水罐之间设有预设的间距;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多组管道,多组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路固定于铁水罐上,且沿所述铁水罐的外壁盘旋设置,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连通有排水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包括车体、铁水罐和余热回收机构,铁水罐固定于车体上,余热回收机构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于铁水罐外,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铁水罐对周边大气的辐射散热,通过在铁水罐外部周围设置余热回收机构,能够利用温差换热的方式很好的回收运输过程中的铁水罐的余热,既保证铁水罐的散热得到有效吸收利用,进一步强化了热量利用率,又能确保罐旁温度较低,从而既可以强化节能指标,又能提高安全系数,其具有节能、经济、安全、可靠的优点,具有可预见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2、铁水罐;31、水箱;32、支撑杆;33、连接法兰;34、连接管;35、排水管;41、进水总管;42、换热管路;43、出水总管;44、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铁水罐2和余热回收机构,铁水罐2固定于车体1上,余热回收机构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于铁水罐2外,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铁水罐2对周边大气的辐射散热。该装置通过在铁水罐2外部周围设置余热回收机构,能够利用温差换热的方式很好的回收运输过程中的铁水罐2的余热,既保证铁水罐2的散热得到有效吸收利用,进一步强化了热量利用率,又能确保罐旁温度较低,从而既可以强化节能指标,又能提高安全系数。

为了保证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安全可靠的固定于铁水罐2的周围,优选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31和支撑机构,水箱31固定于车体1上,且与支撑机构连接,支撑机构设置于铁水罐2的周围。其中,水箱3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

为了便于回收吸热升温后的水箱31内的水,优选水箱31上连通有排水管35。

以下以三个具体实施例对该装置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的铁水罐2固定于车体1上,余热回收机构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于铁水罐2外,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铁水罐2对周边大气的辐射散热;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31和支撑机构,水箱31固定于车体1上,且与支撑机构连接,支撑机构设置于铁水罐2的周围,水箱31还连通有排水管35。

本实施例一中,水箱31通过支撑机构固定于铁水罐2的顶部,且水箱31的底面与铁水罐2之间设有预设的间距,当铁水罐2内灌满铁水时,罐体向上释放的热量可被水箱31底部吸收,以使水箱31内的水受热升温,从而实现利用水箱31底面与铁水罐2的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使水箱31吸收铁水罐2的散热。为了确保余热吸收效果良好,优选水箱31的底面与铁水罐2之间的预设的间距为200mm~400mm。

为了保证水箱31能够可靠固定在铁水罐2的顶部,本实施例一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32和连接管34,水箱31底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支撑杆32,每个支撑管均通过一个连接管34与车体1固定连接,支撑杆32和连接管34之间通过连接法兰33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一的支撑杆32共有四个,每两根支撑杆32为一组,每组支撑杆32分别固定在水箱31的两侧,连接管34对应有四个,使得水箱31依靠四根支撑杆32与连接法兰33紧密相连,从而分别与被固定在车体1上的四个连接管34紧密相连,随车体1移动而移动,同时在水箱31底部安装有一个排水管35。

当灌满铁水的铁水罐2在运输时,罐体表面向上方释放的热量可被水箱31底部吸收用来使水箱31内的水升温;当铁水罐2被运输到目的地时,操作工可先在水箱31底部的排水管35下方放置接水设备,将水箱31内的热水接出,然后再松开连接法兰33,使得水箱31、支撑杆32与连接管34脱离车体1,最后移动铁水罐2以便进行铁水的转移。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二的铁水罐运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装置结构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二的水箱31固定于铁水罐2的底部,且通过支撑机构连通有换热管路42,换热管路42与铁水罐2对应设置,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铁水罐2外部周围的热量。

为了保证水箱31和换热管路42之间的水循环稳定,从而确保水箱31内的水能循环不断的通过换热管路42吸收铁水罐2的散热,优选本实施例二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中空设置的连接管34,两个连接管34分别固定在水箱31上,优选固定在水箱31两侧,换热管路42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总管41和出水总管43,两个连接管34分别通过连接法兰33与进水总管41和出水总管43密封连通;进水总管41或出水总管43上连通有循环水泵44,在循环水泵44的作用下,水箱31中的水能够循环不断的由水箱31通过进水总管41流经换热管路42,在换热管路42中吸收铁水罐2的散热而升温,然后通过出水总管43回到水箱31内,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二的换热管路42固定于铁水罐2的顶部,且与铁水罐2之间设有预设的间距,优选换热管路42的底部与铁水罐2之间的预设的间距为200mm~400mm;换热管路42包括多组管道,多组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总管41和出水总管43连通,水流经换热管路42时,能够同时进入多组管道内,从而使换热面积加大,提高水的吸热效率。

本实施例二中,当灌满铁水的铁水罐2在运输时,罐体向上方释放的散热可被成横掠式布设的换热管路42吸收,从而将流过其中的常温水变为高温水,在循环水泵44的作用下,水不停地在水箱31与换热管路42之间做往复循环运动,从而使换热管路42内的水不停的吸收铁水罐2的热量,并将吸热升温后的水送回水箱31中储存起来;当铁水罐2被运输到目的地时,操作工同样可在排水管35下部放置接水设备,从而将水箱31中的热水接出,然后松开连接法兰33,使得水箱31和支撑机构自车体1上脱离,以便进行后续的铁水转移工作。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三的铁水罐运输装置与实施例二的装置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的换热管路42固定于铁水罐2上,且沿铁水罐2的外壁成螺旋状盘旋设置,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总管41和出水总管43连通。

当灌满铁水的铁水罐2在运输时,在循环水泵44的作用下,循环水在水箱31和螺旋状的换热管道之间做不间断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常温水在经过盘旋在铁水罐2侧面的换热管道时,能够近距离快速吸收铁水罐2释放的热量,从而升温成高温水,然后通过出水总管43回到水箱31内,这样周而复始,铁水罐2释放的热量被循环运送到水箱31内储存起来。

当铁水罐2被运输到目的地时,操作工同样可在排水管35下部放置接水设备,从而将水箱31中的热水接出,然后松开连接法兰33,使得水箱31和支撑机构自车体1脱离,以便进行后续的铁水转移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可回收散热的铁水罐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铁水罐2和余热回收机构,铁水罐2固定于车体1上,余热回收机构为可拆卸式结构,设置于铁水罐2外,以利用温差换热方式吸收铁水罐2对周边大气的辐射散热,通过在铁水罐2外部周围设置余热回收机构,能够利用温差换热的方式很好的回收运输过程中的铁水罐2的余热,既保证铁水罐2的散热得到有效吸收利用,进一步强化了热量利用率,又能确保罐旁温度较低,从而既可以强化节能指标,又能提高安全系数,其具有节能、经济、安全、可靠的优点,具有可预见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