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频无线认证系统的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562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射频无线认证系统的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身份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处越来越多,例如买车票、宾馆住宿、银行卡办理等,因而身份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随身必带的物品。门锁对房间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门锁也在发展,从传统的机械锁演变出了电子锁等,然而现有的电子锁需要专门的开门装置,人们容易忘记携带,导致无法开门的局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射频无线认证系统的门锁系统,采用身份证进行开锁,有利于减少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数量,同时在后端进行身份认证,能够有效防止身份数据被盗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射频无线认证系统的门锁系统,包括安装于门上的前端子系统和后端子系统,前端子系统与后端子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前端子系统包括射频识别芯片、前端控制器、报警器、电子锁和前端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前端控制器分别与射频识别芯片、报警器、电子锁和前端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后端子系统包括后端控制器、后端无线通信装置、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和存储器,所述后端控制器分别与后端无线通信装置、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和存储器通信连接,后端无线通信装置与前端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或光报警器。

所述射频识别芯片包括薄膜基材层、薄膜覆膜层和芯片天线层,所述芯片天线层设于薄膜基材层和薄膜覆膜层之间。

所述芯片天线层包括设于薄膜基材层上的天线图形和集成电路芯片,所述天线图形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与所述前端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薄膜基材层和所述薄膜覆膜层均包括塑料薄膜。

所述前端通无线信装置和所述后端无线通信装置均为WiFi通信装置、3G/4G通信装置或蓝牙通信装置。

所述前端子系统还包括密码输入装置和密码控制器,密码控制器分别与密码输入装置、前端无线通信装置和电子锁连接。

所述前端子系统还包括指纹采集器和指纹控制器,指纹控制器分别与指纹采集器、前端无线通信装置和电子锁连接。

所述后端子系统还包括防火墙设备,所述防火墙设置在后端控制器和后端无线通信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门锁系统可以采用身份证开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报警器,可以在认证失败时进行报警;

(3)本申请中还设有密码输入装置和指纹采集器,能够通过密码和指纹进行开门;

(4)本申请中的认证在后端进行,能够防止数据被盗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基于射频无线认证系统的门锁系统,包括安装于门上的前端子系统和后端子系统,前端子系统与后端子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前端子系统包括射频识别芯片、前端控制器、报警器、电子锁和前端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前端控制器分别与射频识别芯片、报警器、电子锁和前端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后端子系统包括后端控制器、后端无线通信装置、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和存储器,所述后端控制器分别与后端无线通信装置、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和存储器通信连接,后端无线通信装置与前端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芯片采集身份证射频数据信息,前端控制器将身份证射频数据信息传输给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从身份证射频数据信息中读取身份证信息,后端控制器将身份证信息与存储器中存储的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当两者一致时,后端控制器发出开锁信号至前端控制器,前端控制器控制电子锁开锁;当两者不一致时,后端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至前端控制器,前端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本实施例中,身份证信息的匹配认证在后端子系统中进行,能够有效防止身份证信息被盗取。

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或光报警器,通过设置报警器在认证失败时可以有效吓阻不法分子,声音报警器和光报警器可以使用与不同环境下的报警,如在安静环境下,采用声音报警器效果较好;在光线昏暗环境下,采用光报警器效果较好。此外还可以采用声音报警器和光报警器联合报警。

所述射频识别芯片包括薄膜基材层、薄膜覆膜层和芯片天线层,所述芯片天线层设于薄膜基材层和薄膜覆膜层之间。

所述芯片天线层包括设于薄膜基材层上的天线图形和集成电路芯片,所述天线图形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与所述前端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薄膜基材层和所述薄膜覆膜层均包括塑料薄膜。

所述薄膜基材层和所述薄膜覆膜层均包括塑料薄膜。所述薄膜基材层和所述薄膜覆膜层的材料和厚度均相同,厚度可以为0.06mm~0.08mm,材料可以为PP、PET或ABS等。

所述前端通无线信装置和所述后端无线通信装置均为WiFi通信装置、3G/4G通信装置或蓝牙通信装置。

所述后端子系统还包括防火墙设备,所述防火墙设置在后端控制器和后端无线通信装置之间。

所述后端子系统还包括短信发送装置,所述短信发送装置与所述后端控制器连接;当采集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存的身份信息不一致时,短信发送装置向预设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进行报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前端子系统还包括密码输入装置和密码控制器,密码控制器分别与密码输入装置、前端无线通信装置和电子锁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密码开锁的过程为:用户通过密码输入装置输入开锁密码,密码控制器将所述开锁密码传输到后端控制器,后端控制器将所述开锁密码与存储器中预存的密码进行匹配认证,若匹配认证成功,则后端控制器发出开锁信号至密码控制器,密码控制器控制电子锁开锁;若匹配认证失败,则后端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至密码控制器,密码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同时短信发送装置向预设手机号码发出短信进行报警。

实施例三

所述前端子系统还包括指纹采集器和指纹控制器,指纹控制器分别与指纹采集器、前端无线通信装置和电子锁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指纹开锁的过程为:指纹采集器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指纹控制器将所述指纹信息传输到后端控制器,后端控制器将所述指纹信息与存储器中预存的指纹进行匹配认证,若匹配认证成功,则后端控制器发出开锁信号至密码控制器,密码控制器控制电子锁开锁;若匹配认证失败,则后端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至密码控制器,密码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同时短信发送装置向预设手机号码发出短信进行报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