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6938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属于物业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门禁是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因此,门禁就包括了车辆门禁。

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用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很多的通道(像企业、学校、医院、政府、银行、监狱、商业区、住宅社区、电梯)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但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读卡部分(密码输入)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这个时期的门禁系统还停留在早期不成熟阶段,因此当时的门禁系统通常被人称为电子锁,应用也不广泛。

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一、密码识别门禁锁: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

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型,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成本低。缺点:容易泄露,安全性很差;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按键容易损坏,失灵。二类是乱序键盘型(键盘上的数字不固定,不定期自动变化):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安全系数稍高,缺点: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还是不高;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成本高。按键容易损坏,失灵。

二、卡片识别门禁锁:通过读卡或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按卡片种类又分为:一类是磁卡,优点:成本较低;一人一卡(+密码),安全一般,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缺点:卡片,设备有磨损,寿命较短;卡片容易复制;不易双向控制。卡片信息容易因外界磁场丢失,使卡片无效。二类是射频卡,优点:卡片,设备无接触,开门方便安全;寿命长,理论数据至少十年;安全性高,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可以实现双向控制。缺点:成本较高,id/ic卡已被破解掉,安全系数降低。

三、生物识别门禁锁。有指纹型,指静脉,虹膜型,面部识别型。优点:从识别角度来说安全性很好;无须携带卡片,缺点:成本很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比如指纹不能划伤,眼不能红肿出血,脸上不能有伤,或胡子的多少),使用不方便(比如虹膜型的和面部识别型的,安装高度位置一定了,但使用者的身高却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认为生物识别的门禁系统很安全,其实这是误解,门禁系统的安全不仅仅是识别方式的安全性,还包括控制系统部分的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通讯系统的安全,电源系统的安全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哪方面不过关,整个系统都不安全。例如有的指纹门禁系统,它的控制器和指纹识别仪是一体的,安装时要装在室外,这样一来控制锁开关的线就露在室外,很容易被人打开。

上述各种门禁锁用户基本都将访客排斥在外,访客要进入门禁必须让业主或者物业管理方主动开门,或者将密码透露给访客,或者将卡片提前交付给访客,使用非常不方便。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了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及二维码智能门禁锁,利用二维码作为锁的定位信息,结合智能移动终端作为身份识别,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打开门禁锁的灵活应用和高安全性管理机制,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多用户管理,不易破坏等优点。同时还实现了物业管理全程管理状态跟踪等功能,大大提高利用门禁作为物业管理服务的使用方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普通门禁安全度低、使用不便、管理不便等问题,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发明了一种基于高度集成的互联网一体化的二维码智能门禁,通过移动互联网和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针对门禁的状态的控制,从而达到扫码开门等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应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二维码智能门禁锁、智能移动终端和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之间采用无线移动通信连接,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用于识别与读取所述的二维码智能门禁锁的信息,所述二维码智能门禁锁与所述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网络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二维码智能门禁锁包含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电控锁、门禁标识二维码,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发出的开锁指令控制电控锁,所述的门禁标识二维码至少包含门禁的标识身份信息和后台访问系统信息,所述的通信模块负责控制模块与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通信。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电控锁采用电磁锁、阳极锁或阴极锁等。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采用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用户管理、门禁管理、门禁的开关控制,利用通信网络与智能移动终端和二维码智能门禁进行通信。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含智能移动终端app和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app是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上,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安装有摄像头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的智能使用方法,其智能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用户要通过门禁时,到达门禁前,打开智能移动终端app;

(2)在门上用户看到门禁上醒目的标识二维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所述门禁标识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app将门禁身份信息和请求开锁信息发送给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3)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匹配用户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并匹配是否已经获得业主邀请,或者是业主本人,确认是否有权,如无则将确权信息发送至业主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管理端,获得确认用户有权进入后,发送开锁指令给门禁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电控锁打开锁,用户即可进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摒弃传统密码、卡片或者生物识别作为门禁的身份识别主体,改用二维码智能门禁锁加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来实现门禁控制,可以实现高度安全性和易用性;

二、本发明访客用户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如果已经获得业主邀请则自动开门,如果没有则业主或者物业管理方只需要在智能移动终端点击授权就可以完成开门,并且业主和物业管理方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实现多方管理,具有非常方便的易用性;

三、本发明通过日益普及的智能移动终端手机实现开门,物业管理人员不需要每次开门都要按开门按钮,因此不需专门安排人员值班,省去人力成本,推广应用更方便,普及率高;

四、本发明物业管理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对门禁的进出访客实现动态监控,门禁的状态实时更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二维码智能门禁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其采用高度集成化的二维码智能门禁锁,利用智能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实现门禁的相关管理等操作,其包括二维码智能门禁、智能移动终端和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所述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二维码智能门禁锁、智能移动终端和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之间采用无线移动通信连接,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用于识别与读取所述的二维码智能门禁锁的信息,所述二维码智能门禁锁与所述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维码智能门禁锁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电控锁和标识二维码;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发出的开锁指令控制电控锁,所述的门禁标识二维码至少包含门禁的标识身份信息和后台访问系统信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app扫描该门禁标识二维码能够实现门禁信息识别和自动开门;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app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发的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app实现开门操作;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为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用户管理、门禁管理、门禁的开关控制、门禁位置管理。所述二维码智能门禁的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进行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开锁指令控制电控锁。其中,所述电控锁根据门材料和出门要求可选锁分为电磁锁、阳极锁、阴极锁等。整个系统的供电,分为普通市电和后备式(带蓄电池的)两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的智能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1)当访客用户要通过门禁时,到达门禁前,打开智能移动终端app;

(2)在门上用户看到门禁上醒目的标识二维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所述门禁标识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app将门禁身份信息和请求开锁信息发送给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3)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匹配用户信息,根据访客用户身份信息,并匹配是否已经获得业主邀请,或者是业主本人,确认是否有权,如无则将确权信息发送至业主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管理端,获得确认用户有权进入后,发送开锁指令给门禁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电控锁打开锁,访客用户即可进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