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133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实验室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专用于化工实验室的实验室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有很多化工实验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实现对进出实验室人员的监管,都设置了门体系统。但是,现有的门体系统性能较为单一,仅只能对进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身份监管。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功能更为强大和全面的实验室门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门禁系统,兼顾人员身份认证、灭菌除尘和防止危险试剂外泄的多种功能。

其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验室门禁装置:包括第一门体,隔离室,第二门体和控制装置;所述隔离室两端分别导通实验室与外部空间;所述第二门体设于隔离室与实验室之间;所述第一门体设于隔离室与外部空间之间;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内部电路分别连接第一门体、隔离室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设有身份卡读写器,所述身份卡读写器用于读取身份卡并将读取的身份卡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第一门体控制单元和第二门体控制单元;第一门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门体开启/封闭;所述第二门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门体的开启/封闭;所述隔离室内设有紫外线灯和红外检测仪;所述红外检测仪用于红外扫描进入隔离室内的人体并将扫描结果反馈至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从外部进入实验室的过程中,以身份证读写器读取工作人员所持有的身份卡,通过第一门体控制单元对持有身份卡的工作人员打开第一门体,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内接受紫外线灯的紫外辐射,随后,通过第二门体控制单元打开第二门体,令工作人员通过第二门体进入实验室。而当工作人员要从实验室外出,同样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后,第二门体控制单元打来第二门体,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内,此时红外检测仪启动,红外扫描工作人员,若该人员身上未携带危险试剂则通过第一门体控制单元打开第一门体。由此,实现了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甄别和危险试剂的门禁监控,并对由外部进入实验室人员的紫外线杀菌,保障了实验室的无菌工作环境。

优选的是,上述实验室门禁装置中:所述隔离室内设有静电除尘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静电除尘控制单元,所述静电除尘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静电除尘装置工作。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从外部进入实验室的过程中,启动静电除尘装置对进入隔离室的工作人员进行静电除尘。避免了工作人员身上携带的灰尘进入实验室中,进一步优化了实验室的工作环境。

更优选的是,所述实验室门体装置中:所述隔离室内还设有虹膜扫描仪,所述虹膜读写器用于扫描进入隔离室内的人体的虹膜并将扫描结果反馈至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由外部进入隔离室后,第一门体关闭,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着虹膜扫描仪进行第二次的身份验证。在通过虹膜身份认证后,第二门体控制单元才会打开第二门体。由此,避免非实验室工作人员捡到身份卡后能够进入实验室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实验室门体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内还设有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对绑定手机或电脑发送报警信号。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人员有外部进入隔离室内却无法通过虹膜扫描;或由实验室进入隔离室内却无法通过时,判定该人员是不具备进入权限的嫌疑人,以报警单元对指定管理者发送报警,通知管理者到现场进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甄别和危险试剂的门禁监控,并对由外部进入实验室人员的紫外线杀菌,保障了实验室的无菌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第一门体;2、隔离室;3、第二门体;4、控制装置;5、身份卡读写器;21、紫外线灯;22、红外检测仪;23、静电除尘装置;24、虹膜扫描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

一种实验室门禁装置,包括第一门体1,隔离室2,第二门体3和控制装置4;所述隔离室2介于实验室与外部空间之间,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门体1和第二门体3;所述第二门体3设于隔离室2与实验室之间;所述第一门体1设于隔离室2与外部空间之间;所述控制装置4通过内部电路分别连接第一门体1、隔离室2和第二门体3。

所述第一门体1上设有身份卡读写器5,所述身份卡读写器5用于读取身份卡并将读取的身份卡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4;

所述隔离室2内设有紫外线灯21,红外检测仪22,静电除尘装置23和虹膜扫描仪24。其中,所述紫外线灯21处于常开状态,对进入隔离室2内辐射杀菌的紫外线。所述红外检测仪22用于红外扫描进入隔离室2内的人体并将扫描结果反馈至控制装置4。所述虹膜扫描仪24也处于常开状态,用于对进入隔离室2内的人员进行虹膜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反馈至控制装置4。

所述控制装置4内设有第一门体控制单元,第二门体控制单元,静电除尘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其中,第一门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门体1开启/封闭;所述第二门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门体3的开启/封闭;所述静电除尘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静电除尘装置23工作。所述报警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对绑定手机或电脑发送报警信号。

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工作人员需要从外部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将持有的身份卡对准第一门体1上的身份证读写器5,身份证读取器5读取工作人员所持有的身份卡。当身份卡得到认证后,第一门体1控制单元第一门体1打开,使工作人员能够经第一门体1进入隔离室2内。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2内接受紫外线灯的紫外辐射灭菌。同时,静电除尘装置对人体进行静电除尘操作。同时,第一门体1关闭。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瞳孔对准虹膜扫描仪24进行虹膜测试,当通过测试后第二门体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门体3打开,令工作人员通过第二门体3进入实验室。反之若无法通过虹膜测试,则第二门体3处于封闭状态,且报警单元会对指定管理者发送报警,通知管理者到现场进行处理。当工作人员需要走出实验室,同样需要将持有的身份卡对准第二门体3上的身份证读写器5进行身份认证,随后第二门体控制单元打来第二门体3,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2内,此时红外检测仪22启动,红外扫描工作人员,若该人员身上未携带危险试剂则通过第一门体控制单元打开第一门体1。反之,则第一门体1处于封闭状态,且报警单元会对指定管理者发送报警,通知管理者到现场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