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装水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8603发布日期:2018-07-20 21:45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卖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桶装水售卖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方便快捷的童装水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普及,然而现有居民桶装水配送模式一般是,家里的桶装水喝完了用户在拨打送水中心的电话,由送水中心按照用户拨打电话的先后顺序,安排送水员逐个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效率低下,用户往往需要守在家里等待送水员上门,耗费大量时间。而远离送水中心的家庭就无法购买桶装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送水中心的经营范围就只能够限制在很小的区域,并且每一桶水都要付出很高的人工配送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因此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设置在居民点附近的桶装水售卖机,用户可以在通过手机终端或者IC卡认证后,通过桶装水售卖机自动提水,这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的生活。但是现有的桶装水贩卖机在出水时,或采用自动滚落方式出水,或采用从后至前挨个推动出水,这些出水方式都对桶装水桶的结构造成了破坏,同时出水时定位的效率也不高,很有可能水桶还没稳定,就开始出水,导致了机器容易发生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桶装水售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桶装水售卖机,包括外壳、具有若干个储货槽的储货架、设置在储货架前端的Y轴滑动机构和设置在Y轴滑动机构上的Z轴升降台;每个储货槽上均设置有X轴传送带。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储货架前端下方出货驱动电机和受控于出货驱动电机驱动的出货传送带。

进一步,所述X轴传送带由设置在对应储货槽侧面的X轴驱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Y轴滑动机构包括Y轴驱动电机、设在外壳内的上Y轴导轨和下Y轴导轨以及竖杆,所述竖杆两端卡合在所述上Y轴导轨和下Y轴导轨内,所述Y轴滑动机构由Y轴驱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Z轴升降台上设置有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和受控于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的升降台传送带,所述Z轴升降台通过受控于Z轴驱动电机的同步轮和同步带连接在Y轴滑动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Z轴升降台两侧设有防止桶装水倾倒的升降台挡板。

进一步,所述每个储货槽两侧均设有相应的防止桶装水倾倒的储货槽挡板。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个红外传感器,所述若干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每一储货槽出口、Z轴升降台上和出货传送带上,所述出货驱动电机、每个X轴驱动电机、Y轴驱动电机、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和Z轴驱动电机均受控于相应的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桶装水售卖机,通过在每个储货槽上均设置有X轴传送带,使得桶装水在传输过程中速度可控、保持平稳,减少了对桶身的伤害,也减少了桶身对机器的冲撞,降低了机器的故障率,可以实现长时间自动化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采用Y轴滑动机构和设置在Y轴滑动机构上的Z轴升降台来实现从储货槽中取出桶装水,通过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精准的设计,实现了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增大了储水容量,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增强了本实用新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由于其便于维护、储货量大、占地节约的优点,适用于对桶装水需求量大,送水人员无法及时送达的城市居民点,也适用于送水人员不便到达的乡镇居民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桶装水售卖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桶装水售卖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Z轴升降台和出货传送带连接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1-X轴传送带、12-X轴驱动电机、2-竖杆、21-上Y轴导轨、22-下Y轴导轨、3-Z轴升降台、31-升降台传送带、33-升降台挡板、34-同步轮、35-同步带、41-出货传送带,42-出货驱动电机、6-储货架,7-储货槽挡板、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具有若干个储货槽的储货架、设置在储货架前端的Y轴滑动机构和设置在Y轴滑动机构上的Z轴升降台;每个储货槽上均设置有X轴传送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桶装水售卖机的外壳8内部架设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储货架6,并将每层储货架6划分为若干个储货槽,每个储货槽均为深度沿着X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槽,在每个储货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桶装水倾倒的储货槽挡板。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每个储货槽的宽度,使得每个储货槽可以存储相应类型的桶装水。为了将摆放在储货槽上的桶装水运输在储货槽口,在每个储货槽上设置一个X轴传送带11,并在每个X轴传送带11对应的X轴驱动电机12设置在储货槽的侧面。通过传送带的方式将每个储货槽中的桶装水运输到储货槽口,可以避免由推挤式出水和重力滚落式出水给水桶带来的破坏,也由于X轴传送带11传送桶装水的平稳性和可控性,使得对桶装水传送过程做到精准控制,因此也不会给机器带来撞击,导致损坏机器,降低了故障率。

进一步,为了可以在Y轴方向取货,设置一个Y轴滑动机构,所述Y轴滑动机构设计如下:在外壳8的前端的上下两端的分别设置上Y轴导轨21和下Y轴导轨22,并将一竖杆2的两端卡合在上述的上Y轴导轨21和下Y轴导轨22内。再通过固定在外壳8上的Y轴驱动电机驱动和连接在竖杆2上曲杆机构,控制竖杆2在Y轴上的移动。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Y轴滑动机构,保证了机器运行的稳定性和维护过程的便捷性,对于设置在户外的机器十分重要。

进一步,为了可以在Z轴方向取货,设置一个Z轴升降台3,所述Z轴升降台3通过受控于Z轴驱动电机的同步轮34和同步带35连接在Y轴滑动机构的竖杆2上,又为了将Z轴升降台3上的桶装水向下一级传输,所述Z轴升降台3上设置有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和受控于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的升降台传送带31。同时还应该在Z轴升降台3两侧设置用于防止桶装水倾倒的升降台挡板33。通过Z轴升降台3的设计,实现了空间的充分利用,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而通过升降台传送带31将取到的水传输到下一级,保持了桶装水运输过程的可控性和平稳性。

对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保证取水的效率,还设置了一个具有较长传输距离的出货传送带41,所述出货传送带41设置在储货架前端下方,由出货驱动电机42驱动。如图3所示,出货传送带41的一端刚好与Z轴升降台3齐平连接,另一端连接出水口,并且出货传送带41的传输方向为Y轴方向,即出水口正好位于自动贩卖机的侧面。通过一个较长传输距离的出货传送带41可以,缩短对Z轴升降台3的占用时间,在将水传递到出货传送带41后就可以再次到储货架6取水,而不必等待用户将水取走;同时通过出货传送带41将出水口设置在机器的侧面,避免了取水的用户和选水的用户之间的拥堵,提高了取水的效率和用户的操作体验。

对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若干个红外传感器,所述若干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每一储货槽出口、Z轴升降台3上和出货传送带41上,所述出货驱动电机42、每个X轴驱动电机12、Y轴驱动电机、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和Z轴驱动电机均受控于相应的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对实际情况的反馈控制相应的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对每一个步骤的精准控制,提升机器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的几率。

为了便于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简要说明:

当用户选定需要购买的桶装水的规格后,在起点位置的竖杆2和Z轴升降台3开始被驱动,Y轴驱动电机会驱动竖杆2移动到相应的Y轴坐标位置,同时Z轴驱动电机将驱动Z轴升降台3移动到相应的Z轴坐标位置。此时设置在对应储货槽前端的红外传感器在感应到Z轴升降台3停留时间超过阈值时间后,就会控制X轴驱动电机12驱动X轴传送带11将桶装水向Z轴升降台3传输。当桶装水第二次经过Z轴升降台3上设置在Z轴升降台3靠近储货槽一侧的红外传感器时,表示该桶装水已经就位,该红外传感器控制X轴驱动电机11停止转动同时控制Z轴驱动电机和Y轴驱动电机分别驱动Z轴升降台3和竖杆2回到起点位置。当Z轴升降台3回到起点位置后,设置在出货传送带41起点的红外传感器感应到Z轴升降台3之后,控制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驱动升降台传送带31上的桶装水向出货传送带41传输,当设置在Z轴升降台3靠近出货传送带41一侧的红外传感器两次检测到桶装水经过时,控制升降台传送带驱动电机和设置在出货传送带41起点的红外传感器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出货驱动电机42驱动出货传送带41向出水口传输。用户在出水口就可以取到需要的桶装水了。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