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借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14912发布日期:2019-12-03 23:5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书借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书借阅自动化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书借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及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人们可以从图书馆查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或在阅览室里享受寻书、读书之乐,或将图书借回家中细细品味。

目前,传统的图书馆大都使用书架陈列存书,通过检索书名或编号进行图书查询和借阅,人们也可以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分类存书区,浏览书架上存书的详细内容后,挑选需要借阅的图书。由于在浏览过程中,人们大多会一次挑选多本图书进行查看,对于不需要借阅的图书,当把书归还到书架上时,往往不太记得书籍正确的存放位置而造成图书错放,增加图书管理员整理错放图书的工作负担。同时,对于需要借阅的图书,由于传统的陈书与借书方式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图书借阅,导致图书馆的管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书借阅方法,能够在保留用户浏览群书的体验的同时实现图书的自动化借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图书借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图书展示步骤,将借阅区所有存书的书脊图像于用户终端展示,供用户查阅;请求借阅步骤,获取用户终端指定图书的借阅请求,根据待借阅图书信息判断待借阅图书的存放位置,提取待借阅图书;图书推送步骤,将待借阅图书推送给用户,并录入待借阅图书的借阅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图书展示步骤中,用户点击书脊图像进行图书具体内容查阅,根据需要上传图书借阅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书脊图像与现实书脊的比例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在所述图书推送步骤中,读取推送的待借阅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以核对待借阅图书的正确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图书推送步骤中,录入的借阅信息包括借阅的图书信息、借阅人信息、借阅时间及归还期限。

进一步地,在所述图书推送步骤之后,还包括:图书归还步骤,读取归还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与录入的借阅信息进行核对,若两者一致,则对该用户的借阅信息进行核销。

进一步地,在所述图书归还步骤中,根据归还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获取归还图书的存放位置,将图书放回原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图书借阅装置,能够在保留用户浏览群书的体验的同时实现图书的自动化借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图书借阅装置,应用如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实现图书借阅,包括:用户终端,用于展示借阅区所有存书的书脊图像,供用户点击查阅并发送用户的借阅请求;书架箱体,书架箱体包括存书架、信息读取单元、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获取用户的借阅请求,根据待借阅图书信息判断待借阅图书在所述存书架的存放位置,提取待借阅图书,将待借阅图书推送给用户,所述信息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待借阅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并对待借阅图书的借阅信息进行录入。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在保留用户浏览群书的体验的同时实现图书的自动化借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能够在保留用户浏览群书的体验的同时实现图书的自动化借阅。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借阅区存书的书脊图像通过用户终端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点击书脊图像即可查阅具体图书内容,以此来还原在传统图书馆浏览群书的体验,同时,根据用户在浏览图书发送的借阅请求,从存书中获取待借阅图书并向用户推送待借阅图书,实现图书的自动化借阅,省去人工整理图书的负担,同时降低图书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一种图书借阅方法;

图2为发明一种图书借阅装置结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图书展示步骤,将借阅区所有存书的书脊图像于用户终端展示,供用户查阅;

s2请求借阅步骤,获取用户终端指定图书的借阅请求,根据待借阅图书信息判断待借阅图书的存放位置,提取待借阅图书;

s3图书推送步骤,将待借阅图书推送给用户,并录入待借阅图书的借阅信息;

s4图书归还步骤,读取归还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与录入的借阅信息进行核对,若两者一致,则对该用户的借阅信息进行核销。

如图2所示在图书借阅区域,将同一类型图书置于同一个书架箱体中,书架箱体与用户终端连接,本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为电子触摸屏,电子触摸屏相当于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模拟显示对应传统图书馆书架上存放的每一层的图书的书脊信息图像,书脊图像包括该书籍的书名、作者、出版社信息。在s1步骤中,将借阅区所有存书的书脊图像于用户终端展示,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书架箱体的容量有限,在存书量过大的情况下,需将不同类型的存书于不同的电子屏幕展示,即每一种分类的图书配置一个书架箱体及对应电子屏幕,类似于传统图书馆的书架。电子屏幕上的每一本图书的书脊信息图像都可以点击后进行该图书的内容查看,用户点击书脊图像后,电子触摸屏显示交互动画模拟从书架上取出图书和翻开图书,将图书自动翻开至目录页展示给用户查看,用户可以拨动屏幕上的左右书页进行上一页、下一页的内容查看,也可以对应进入目录进行各章节跳页查看图书内容,通过浏览图书内容来决定是否借阅当前查看的图书。书脊图像通过拍摄的传统图书馆书架上存放的图书对应每本书裁剪书脊区域图像后按图书在每个书架上的存放位置对应在屏幕上排列显示,也可以通过绘图软件绘制书脊的电子图像后对应各个图书存放位置信息调取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图书信息进行排列显示。书脊图像与对应的现实图书书脊的比例大小相等,每本书书脊图像与其内部内容对应,以此来模拟传统图书馆浏览书籍的场景,使用户通过电子触摸屏也能够体验到逛图书馆的感觉。浏览过程中,若需将图书放回原位,点击图书归位当前图书通过动画效果模拟合上图书后回到书架上相应存放位置,显示为该图书的书脊图像。用户可以再次浏览查找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阅内容;若有借阅图书需求,可以点击借阅图书进行操作。点击借阅后,自动跳转连接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并在当前点击区域显示相关操作界面,提示用户登录或注册后进入借书流程。通过点击借阅操作向书架箱体发送借阅请求,书架箱体内设处理单元,书架箱体获取用户终端上传的指定图书的借阅请求,由于每一本书在书架箱体的存书架上都有对应的存放位置,每个存放位置对应有每本书的信息。书架箱体可以设置成多个存书格,每一格放置一本图书,每一本图书根据图书信息对应一个存书格也就是一个存书位置,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待借阅图书信息来判断待借阅图书在存书架的存放位置,在获取到待借阅图书的存放位置后,即可提取待借阅图书。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可以利用机械手提取指定存放位置的待借阅图书,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将存放在存书架某一存书格的待借阅图书推出。现有技术实现提取固定设置位置的物体的方式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提取到的待借阅图书,被推送到书架箱体的借还书口,此时信息读取单元会读取待借阅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并对待借阅图书的借阅信息进行录入,信息读取单元可以是rfid识别装置,借阅信息包括借阅的图书信息、借阅人信息、借阅时间及归还期限。在信息读取单元读取图书信息后,会核对用户借阅书籍与推送的图书是否一致,若核对有误,需重新进行借阅操作。

另外,在后续的图书归还步骤中,用户通过借还书口归还图书,信息读取单元通过读取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结合归还人信息,处理单元会核对归还图书信息与借阅信息的一致性,核对完毕后,若核对无误,则对用户的借阅信息进行核销,此时处理单元根据归还图书信息获取该图书对应的存放位置信息,将图书存放至对应的存放位置,完成图书归还步骤。如核对错误,则提示用户还书信息有误、取走图书。

本实施例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通过将借阅区存书的书脊图像通过用户终端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点击书脊图像即可查阅具体图书内容,以此来还原在传统图书馆浏览群书的体验,同时,根据用户在浏览图书发送的借阅请求,从存书中获取待借阅图书并向用户推送待借阅图书,实现图书的自动化借阅,省去人工整理图书的负担,同时降低图书管理成本。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图书借阅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用户终端,用于展示借阅区所有存书的书脊图像,供用户点击查阅并发送用户的借阅请求;书架箱体,书架箱体包括存书架、信息读取单元、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获取用户的借阅请求,根据待借阅图书信息判断待借阅图书在所述存书架的存放位置,提取待借阅图书,将待借阅图书推送给用户,信息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待借阅图书的标签信息或条码信息,并对待借阅图书的借阅信息进行录入。该图书借阅装置应用实施例一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完成图书借阅,具体参见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均可采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等一系列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公开了一种可读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并且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一种图书借阅方法。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