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6143发布日期:2019-04-17 05:3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智能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企业由于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自身效率等原因可能暂时从供应商处招收对应的人才来完成业务,这些从供应商处招收的人才即为外包人员,但当外包人员离场,即外包人员结束企业的工作并离开企业,却未能及时发起人员离场流程,使得相关权限还可以持续使用,从而引起相关权限,如um、域、邮箱、门禁卡等被盗用未能及时察觉而造成财产损失的风险;另一方面,若发生门禁卡盗刷从而产生考勤记录,还可能产生多支付费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提前预警风险的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包括:

在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获取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

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所述离场为所述外包人员结束工作并离开;

若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则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所述离场签报流程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内勤人员发起的、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的流程;

若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一警示;若已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若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二警示。

进一步地,所述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截止日期,实际工作信息包括考勤日期以及请假日期,其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所述考勤日期为所述外包人员考勤记录的最后一天的日期,所述请假日期为外包人员请假当中的最后一天日期,所述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所述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的订单结算付费给所述外包人员的日期;

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则判断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为所述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

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计算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与所述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阀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的步骤,包括:

查看所述外包人员的在所述管理系统中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生成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中的任一种;

若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则判定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前,包括:

依据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所述滞后等级为所述发起日期对应预设的滞后期限而设置的等级;

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

进一步地,所述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依据所述订单信息调出与所述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的指定邮箱;

将所述第二警示通过邮件发送至所述指定邮箱。

进一步地,所述发出第一警示或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调出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并注销所述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信息单元,用于在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获取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

判断离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所述离场为所述外包人员结束工作并离开;

判断发起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时,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所述离场签报流程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内勤人员发起的、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的流程;

第一警示单元,用于判断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时,发出第一警示;若已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第二警示单元,用于判断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时,发出第二警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通过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判断到外包人员离场而又未及时发起离场签报流程时,发起警示,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注销外包人员相关权限,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来避免损失风险,同时还能更好配合企业风险管控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获取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

步骤s2: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所述离场为所述外包人员结束工作并离开;

步骤s3:若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则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所述离场签报流程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内勤人员发起的、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的流程;

步骤s4:若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一警示;若已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步骤s5:若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二警示。

如上述步骤s1所述,一般情况下,企业由于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自身效率等原因可能暂时从供应商处招收对应的人才来完成业务,此时为确保合作的有效性,供应商会与企业签订订单,具体的工作人员资料可从上述订单中反映出,上述外包人员即为供应商提供的到企业的工作人员。本实施例中,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可以通过上述管理系统实现,由于签订了订单以及进行了外包工作,故而产生了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以及实际工作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支付金额、工作时长、工作种类、负责人、订单开始日期以及订单截止日期等,实际工作信息包括外包人员的考勤日期、时长、请假日期、工作内容等。每个外包人员对应的订单信息以及实际工作信息均存储于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当需要的时候,调用即可。

如上述步骤s2所述,上述离场为外包人员结束当前在企业的工作并默认在结束时离开了企业,若是判定外包人员未离场,即表明外包人员还没结束工作,无需结算工资,也不会存在相关权限被盗用风险,故而若判定外包人员未离场则无需再进行其他的步骤,直接终止。具体的说,由步骤s1可知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截止日期,实际工作信息包括考勤日期以及请假日期,其中,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考勤日期为外包人员考勤记录的最后一天的日期,请假日期为外包人员请假当中的最后一天日期,则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0:判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所述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订单结算付费给所述外包人员的日期;

步骤s21: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断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为所述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

步骤s22: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本实施例中,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的订单结算付费给外包人员的日期,例如每个月的20号给外包人员结算一次工资。由于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即订单截止日期实际也为外包人员约定离场的日期,若订单截止日期早于或等于当月的结算日期,则说明外包人员已经离场;若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结算日期,则需要结合考勤以及请假的信息来进一步确定外包人员是否已经离场,具体而言,查看请假日期与考勤日期结合之后的记录,将该记录中最后一天记为理论工作日期,即该理论工作日期为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由于存在由于请假导致考勤没有记录的情况,这时不能单纯将考勤日期与结算日期对比,需要将两者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来与结算日期对比,若该理论工作日期与结算日期一致,则说明外包人员并没有提前离场,但若理论工作日期早于结算日期,说明外包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是比预设的结束工作时间少,所以可判定为提前离场。

举例地,某个外包人员的订单任务是三个月,从5月15号到8月15号,即订单截止日期为8月15号,每个月的结算日期为30号,若当前月份为5月,那么在5月30号结算工资时判断该外包人员是否离场,则可以先判断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即将5月30号与8月15号对比,这时可以判定订单截止日期没有早于结算日期,那么说明该外包人员还没完成订单任务,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离场状态的,但可能存在该外包人员工作几天就自行离去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考勤记录以及请假时间来判断,如果考勤记录最后一天考勤日期是5月20号,请假时间是5月21-25号,即请假最后一天的请假日期为25号,即理论工作日期为5月25号,比结算日期5月30号早,说明该外包人员已经私自离场,若考勤日期是5月20号的前提下,请假时间是5月18-19号,那么这时理论工作日期是5月20号,与结算日期5月30号对比,同样说明该外包人员已经私自离场。但若考勤日期是5月20号,请假时间是5月21至6月2号,那么理论工作日期即为6月2号,比当月的结算日期(5月30号)迟,说明当月该外包人员还没离场只是请假,则可判定外包人员没有离场。在本例子中,若当前月份为8月,那么结算日期即为8月30号,这时将订单截止日期8月15号与8月30号对比,即得到订单截止日期比当月结算日期早,说明外包人员在8月15号就必然离场了,这时可直接判定外包人员离场。

如上述步骤s3所述,每个外包人员离场之后,需要通过领导审批以及内勤处理外包人员留下的资料,这时内勤人员需要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发起该流程之后,让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外包人员的离场流程才算完成,上述离场签报流程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外包人员权限的流程,上述外包人员享有的权限包括进出公司的门禁卡、公司邮箱、内部系统使用账号、内部电脑登录账号等等。如果外包人员已离场,但是没有发起离场签报流程,那么该外包人员的这些权限还可以使用,这时可能会存在被盗刷、盗用资料等等一系列损失,所以当外包人员离场时,需要及时发起离场签报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查看所述外包人员的在所述管理系统中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生成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中的任一种;

步骤s31:若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则判定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本实施例中,判断是否发起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可以通过查看上述管理系统中的外包人员的显示状态,该显示状态根据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生成,每个外包人员的显示状态都在管理系统中显示,当需要判断外包人员处于何种状态,即可以通过查看其显示状态而得知,另一方面还方便用户查看。其中,显示状态具有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这三种状态,若显示的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说明内勤人员还未发起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若显示的为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则说明内勤人员已发起了离场签报流程,若显示的是未离场状态,则表明该外包人员还在职。

如上述步骤s4及s5所述,若未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则在系统中发出第一警示,以便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若已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因为即便已发起离场签报流程,但是若未及时发起,同样存在被盗刷卡、盗用资料等风险。若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二警示,以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签报是否滞后申请,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及时清查历史已离场但未做离场处理的外包人员,避免相关权限被盗用风险,同时还能更好配合企业风险管控工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结算日期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24: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计算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与所述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阀值;

步骤s25:若是,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本实施例中,由于外包人员可能存在暂时旷工但实际未离场的情况,此时可预设阀值,如果外包人员不在职超过预设天数即自动判定为离场。上述理论工作日期与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即是两者相差的天数,如理论工作日期为24号,结算日期为30号,则两者之间的差值为6天,上述预设阀值可设为5天,则差值大于预设阀值,可判定该外包人员已离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前,包括:

步骤s50:依据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所述滞后等级为所述发起日期对应预设的滞后期限而设置的等级;

步骤s51: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的滞后期限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发起离场签报流程的限定期限,一般来说,该期限越长,说明发起离场签报流程的日期越滞后,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不同的滞后期限对应设置不同滞后等级,滞后期限越长滞后越严重,如设置滞后期限为外包人员离场后的第3天到第7天,对应的滞后等级为1级,说明流程发起一般及时;第7天到第14天对应的滞后等级为2级,说明流程发起较迟;第14天到第30天对应的滞后等级为3级,说明流程发起太迟,第30天以上对应的滞后等级为4级,说明流程发起严重滞后。依据上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以及外包人员离场日期,可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然后依据对应的滞后等级调用相应的警示,如不同颜色的警报或文字显示,从而形成上述第二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1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52:依据所述订单信息调出与所述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的指定邮箱;

步骤s53:将所述第二警示通过邮件发送至所述指定邮箱。

本实施例中,由于订单信息中包括有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故而可依据订单信息获取对应的负责人,并调出其指定邮箱。为了使第二警示引起重视,进一步及时解决发起离场签报滞后问题,可将该第二警示发送至该外包人员的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上级领导的指定邮箱。

进一步地,上述发出第一警示或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7: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调出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并注销所述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

本实施例中,在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并通过审批之后,可依据上述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调出对应的外包人员所享有的权限的资料,如上述的门禁卡、公司邮箱等,并注销这些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从而排除被盗刷卡等一系列风险。

综上所述,上述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通过预设规则判断到外包人员离场而又未及时发起离场签报流程,会发起警示,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注销外包人员相关权限,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来避免损失风险,同时还能更好配合企业风险管控工作。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信息单元100,用于在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获取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

判断离场单元200,用于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所述离场为所述外包人员结束工作并离开;

判断发起单元300,用于判断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时,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所述离场签报流程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内勤人员发起的、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的流程;

第一警示单元400,用于判断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时,发出第一警示;若已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第二警示单元500,用于判断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时,发出第二警示。

如上述获取信息单元100所述,一般情况下,企业由于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自身效率等原因可能暂时从供应商处招收对应的人才来完成业务,此时为确保合作的有效性,供应商会与企业签订订单,具体的工作人员资料可从上述订单中反映出,上述外包人员即为供应商提供的到企业的工作人员。本实施例中,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可以通过上述管理系统实现,由于签订了订单以及进行了外包工作,故而产生了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以及实际工作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支付金额、工作时长、工作种类、负责人、订单开始日期以及订单截止日期等,实际工作信息包括外包人员的考勤日期、时长、请假日期、工作内容等。每个外包人员对应的订单信息以及实际工作信息均存储于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当需要的时候,调用即可。

如上述判断离场单元200所述,上述离场为外包人员结束当前在企业的工作并默认在结束时离开了企业,若是判定外包人员未离场,即表明外包人员还没结束工作,无需结算工资,也不会存在相关权限被盗用风险,故而若判定外包人员未离场则无需再进行其他的步骤,直接终止。具体的说,由步骤s1可知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截止日期,实际工作信息包括考勤日期以及请假日期,其中,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考勤日期为外包人员考勤记录的最后一天的日期,请假日期为外包人员请假当中的最后一天日期,则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离场单元200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所述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订单结算付费给所述外包人员的日期;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时,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断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为所述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

第一判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时,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本实施例中,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的订单结算付费给外包人员的日期,例如每个月的20号给外包人员结算一次工资。由于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即订单截止日期实际也为外包人员约定离场的日期,若订单截止日期早于结算日期,则说明外包人员已经离场;若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结算日期,则需要结合考勤以及请假的信息来进一步确定外包人员是否已经离场,具体而言,查看请假日期与考勤日期结合之后的记录,将该记录中最后一天记为理论工作日期,即该理论工作日期为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由于存在由于请假导致考勤没有记录的情况,这时不能单纯将考勤日期与结算日期对比,需要将两者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来与结算日期对比,若该理论工作日期与结算日期一致,则说明外包人员并没有提前离场,但若理论工作日期早于结算日期,说明外包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是比预设的结束工作时间少,所以可判定为提前离场。

举例地,某个外包人员的订单任务是三个月,从5月15号到8月15号,即订单截止日期为8月15号,每个月的结算日期为30号,若当前月份为5月,那么在5月30号结算工资时判断该外包人员是否离场,则可以先判断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即将5月30号与8月15号对比,这时可以判定订单截止日期没有早于结算日期,那么说明该外包人员还没完成订单任务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离场状态的,但可能存在该外包人员工作几天就自行离去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考勤记录以及请假时间来判断,如果考勤记录最后一天考勤日期是5月20号,请假时间是5月21-25号,即请假最后一天的请假日期为25号,即理论工作日期为5月25号,比结算日期5月30号早,说明该外包人员已经私自离场,若考勤日期是5月20号的前提下,请假时间是5月18-19号,那么这时理论工作日期是5月20号,与结算日期5月30号对比,同样说明该外包人员已经私自离场。但若考勤日期是5月20号,请假时间是5月21至6月2号,那么理论工作日期即为6月2号,比当月的结算日期(5月30号)迟,说明当月该外包人员还没离场只是请假,则可判定外包人员没有离场。在本例子中,若当前月份为8月,那么结算日期即为8月30号,这时将订单截止日期8月15号与8月30号对比,即得到订单截止日期比当月结算日期早,说明外包人员在8月15号就必然离场了,这时可直接判定外包人员离场。

如上述判断发起单元300所述,每个外包人员离场之后,需要通过领导审批以及内勤处理外包人员留下的资料,这时内勤人员需要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发起该流程之后,让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外包人员的离场流程才算完成,上述离场签报流程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外包人员权限的流程,上述外包人员享有的权限包括进出公司的门禁卡、公司邮箱、内部系统使用账号、内部电脑登录账号等等。如果外包人员已离场,但是没有发起离场签报流程,那么该外包人员的这些权限还可以使用,这时可能会存在被盗刷、盗用资料等等一系列损失,所以当外包人员离场时,需要及时发起离场签报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发起单元300包括:

查看状态子单元,用于查看所述外包人员的在所述管理系统中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生成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中的任一种;

判定未离子单元,用于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时,判定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本实施例中,判断是否发起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可以通过查看上述管理系统中的外包人员的显示状态,该显示状态根据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生成,每个外包人员的显示状态都在管理系统中显示,当需要判断外包人员处于何种状态,即可以通过查看其显示状态而得知,另一方面还方便用户查看。其中,显示状态具有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这三种状态,若显示的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说明内勤人员还未发起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若显示的为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则说明内勤人员已发起了离场签报流程,若显示的是未离场状态,则表明该外包人员还在职。

如上述第一警示单元400及第二警示单元500所述,若未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则在系统中发出第一警示,以便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若已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因为即便已发起离场签报流程,但是若未及时发起,同样存在被盗刷卡、盗用资料等风险。若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二警示,以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签报是否滞后申请,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及时清查历史已离场但未做离场处理的外包人员,避免相关权限被盗用风险,同时还能更好配合企业风险管控工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离场单元200还包括:

计算差值子单元,用于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时,计算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与所述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阀值;

第二判定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差值大于预设阀值时,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本实施例中,由于外包人员可能存在暂时旷工但实际未离场的情况,此时可预设阀值,如果外包人员不在职超过预设天数即自动判定为离场。上述理论工作日期与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即是两者相差的天数,如理论工作日期为24号,结算日期为30号,则两者之间的差值为6天,上述预设阀值可设为5天,则差值大于预设阀值,可判定该外包人员已离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装置,还包括:

分析滞后单元,用于依据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所述滞后等级为所述发起日期对应预设的滞后期限而设置的等级;

调用等级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的滞后期限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发起离场签报流程的限定期限,一般来说,该期限越长,说明发起离场签报流程的日期越滞后,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不同的滞后期限对应设置不同滞后等级,滞后期限越长滞后越严重,如设置滞后期限为外包人员离场后的第3天到第7天,对应的滞后等级为1级,说明流程发起一般及时;第7天到第14天对应的滞后等级为2级,说明流程发起较迟;第14天到第30天对应的滞后等级为3级,说明流程发起太迟,第30天以上对应的滞后等级为4级,说明流程发起严重滞后。依据上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以及外包人员离场日期,可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然后依据对应的滞后等级调用相应的警示,如不同颜色的警报或文字显示,从而形成上述第二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装置,还包括:

调出邮箱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订单信息调出与所述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的指定邮箱;

发送邮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警示通过邮件发送至所述指定邮箱。

本实施例中,由于订单信息中包括有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故而可依据订单信息获取对应的负责人,并调出其指定邮箱。为了使第二警示引起重视,进一步及时解决发起离场签报滞后问题,可将该第二警示发送至该外包人员的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上级领导的指定邮箱。

进一步地,上述上述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装置,还包括:

注销账号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调出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并注销所述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

本实施例中,在发起离场签报流程,并通过审批之后,可依据上述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调出对应的外包人员所享有的权限的资料,如上述的门禁卡、公司邮箱等,并注销这些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从而排除被盗刷卡等一系列风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通过预设规则判断到外包人员离场而又未及时发起离场签报流程,会发起警示,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注销外包人员相关权限,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来避免损失风险,同时还能更好配合企业风险管控工作。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的步骤:在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获取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所述离场为所述外包人员结束工作并离开;若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则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所述离场签报流程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内勤人员发起的、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的流程;若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一警示;若已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若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二警示。

上述计算机设备,上述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截止日期,实际工作信息包括考勤日期以及请假日期,其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所述考勤日期为所述外包人员考勤记录的最后一天的日期,所述请假日期为外包人员请假当中的最后一天日期,所述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所述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的订单结算付费给所述外包人员的日期;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断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为所述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的步骤之后,包括: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计算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与所述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阀值;若是,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的步骤,包括:查看所述外包人员的在所述管理系统中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生成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中的任一种;若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则判定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前,包括:依据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所述滞后等级为所述发起日期对应预设的滞后期限而设置的等级;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依据所述订单信息调出与所述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的指定邮箱;将所述第二警示通过邮件发送至所述指定邮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出第一警示或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调出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并注销所述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基于基架运维的智能人员管理方法,具体为:在管理系统的预设资料库中获取外包人员的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所述离场为所述外包人员结束工作并离开;若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则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所述离场签报流程为外包人员离场后内勤人员发起的、用于确定外包人员离场并处理关于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的流程;若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一警示;若已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若未在预设时间内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则发出第二警示。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截止日期,实际工作信息包括考勤日期以及请假日期,其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为在订单中约定外包人员结束工作的日期,所述考勤日期为所述外包人员考勤记录的最后一天的日期,所述请假日期为外包人员请假当中的最后一天日期,所述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实际工作信息判断所述外包人员是否已离场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是否早于当月的结算日期,所述结算日期为每个月内勤人员根据当月的订单结算付费给所述外包人员的日期;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若所述订单截止日期未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断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为所述请假日期和考勤日期当中最迟的一个日期;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是否早于所述结算日期的步骤之后,包括:若所述理论工作日期早于所述结算日期,则计算所述理论工作日期与所述结算日期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阀值;若是,则判定所述外包人员已离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是否发起所述外包人员的离场签报流程的步骤,包括:查看所述外包人员的在所述管理系统中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生成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已离场发起签报状态以及未离场状态中的任一种;若所述显示状态为已离场未发起签报状态,则判定未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前,包括:依据发起所述离场签报流程的发起日期分析出对应的滞后等级,所述滞后等级为所述发起日期对应预设的滞后期限而设置的等级;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依据所述滞后等级调用对应的所述滞后等级的警示,以形成所述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依据所述订单信息调出与所述外包人员对应的负责人的指定邮箱;将所述第二警示通过邮件发送至所述指定邮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出第一警示或发出第二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依据所述订单信息和所述实际工作信息调出所述外包人员的权限,并注销所述权限对应的所有账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一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