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396发布日期:2019-01-05 00:0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数场景的虹膜识别门锁,都是基于传统的权限管理,需要在设备中划分权限,在数据录入时由管理员人工判断用户的权限,并且有管理员的权限才可以录入。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虹膜识别数据录入需要由用户自主完成,因此一个可准确识别用户身份的虹膜脸识别设备,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录入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外壳,位于外壳表面的红外摄像头、触摸液晶屏和身份证读卡器,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核心控制面板,核心控制面板分别与红外摄像头、触摸液晶屏和身份证读卡器连接;所述核心控制面板设有CPU核心,与CPU核心连接的虹膜识别模块、音频模块、低功耗蓝牙、Flash存储器、电源模块和门锁控制电路,门锁控制电路与电子锁连接,音频模块与喇叭连接,虹膜识别模块通过CPU核心与红外摄像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CPU核心上的数据输入端与红外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CPU核心上的数据输入端与触摸液晶屏的输出端连接,CPU核心上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身份证读卡器和IC卡读卡器的输出端连接,CPU核心上的输入端与音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核心上的数据输出端与Flash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CPU核心与本地系统或云端系统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身份证的实名信息结合后台来实现用户身份的认证,结合用户虹膜识别的录入,可自助实现对虹膜识别设备的用户添加过程。此虹膜识别电子锁适用于一些人流量经常更换的场所,类似于酒店、公共会议室等房门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核心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3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蓝牙示意图;

图4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红外摄像头电路示意图;

图5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身份证读卡器电路示意图;

图6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缓存电路示意图;

图7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门锁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8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音频电路示意图;

图9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触摸液晶电路示意图;

图10为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的CPU核心部分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1-外壳;2-CPU核心;3-虹膜识别模块;4-红外摄像头;6-触摸液晶屏;7-身份证读卡器;8-音频模块;9-低功耗蓝牙;10-Flash存储器;11-门锁控制电路;12-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身份证和虹膜识别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表面的红外摄像头4、触摸液晶屏6和身份证读卡器7,以及位于外壳1内部的核心控制面板,核心控制面板分别与红外摄像头4、触摸液晶屏6和身份证读卡器7连接;核心控制面板设有CPU核心2,与CPU核心2连接的虹膜识别模块3、音频模块8、低功耗蓝牙9、Flash存储器10、电源模块12和门锁控制电路11,门锁控制电路11与电子锁连接,音频模块8与喇叭连接,喇叭安装在外壳1下方,虹膜识别模块3通过CPU核心2与红外摄像头4连接。

CPU核心2上的数据输入端与红外摄像头4的输出端连接。CPU核心2上的数据输入端与触摸液晶屏6的输出端连接,CPU核心2上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身份证读卡器7和IC卡读卡器的输出端连接,CPU核心2上的输入端与音频模块8的输入端连接,CPU核心2上的数据输出端与Flash存储器10的输入端连接。

CPU核心2与本地系统或云端系统无线连接。

红外摄像头4与CPU核心直接连接,用于虹膜识别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身份证读卡器7用于居民二代身份证信息读取,同CPU核心之间通过串口连接,读取的内容包含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照片等信息。

触摸液晶屏6通过数据线连接到CPU核心2,为设备提供UI操作的平台,用户可通过触摸液晶屏6的提示完成录入和识别的功能,同时,管理员也可以通过液晶屏上显示的菜单对设备进行维护。

低功耗蓝牙9用于虹膜识别设备和网络设备,如网关的数据通信连接。

对应的云平台系统,设备管理:提供所有已安装电子锁的设备信息和设备安装信息。人员管理:对于每个已安装的电子锁,包含了所有已经录入的普通用户的人员信息。权限管理:对于每个已安装的电子锁,区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设备记录:储存每次通过或未通过验证的记录信息。

对应的手机APP,用户管理:对于每个用户的注册和绑定,并提供门锁的预约功能。

以下基于一种典型的人脸识别设备用于门禁系统的例子做进一步说明:

基于此结构,当虹膜识别设备用于门禁系统时,可通过韦根接口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门控设备。

当电源启动时,虹膜识别设备从本地和云端加载已注册的用户,并在触摸屏上显示待机界面。

当红外摄像头4和传感器感应到设备面前一定范围内有人出现时,开始进行录像,并在屏幕上实时播放,同时给用户提示。红外摄像4头开始捕捉虹膜,并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使用虹膜识别算法开始进行虹膜识别。如从本地或云端的虹膜库中可以匹配成功对应的虹膜数据,则验证通过,并进行语音提示,同时开锁。当在一段时间内识别失败,则进行失败的语音提示,并重新开始验证。

当一个新用户下载对应的手机APP,注册完成并进行完酒店的房间预订时,可从后台获取开启门锁的权限,门锁权限同步下发到电子锁端。当用户到指定的电子锁前,使用身份证贴近设备读卡区域,读卡器会读取其中的实名制身份信息,并通过蓝牙模块传递到云端进行比较。如发现此用户为已预订完成的用户时,语音提示用户自助录入虹膜数据。红外摄像头4开始录像,并在触摸液晶屏6上实时播放,并开始捕捉用户的虹膜,当距离不合适时给出用户提示。全部步骤录入完成后,进行语音提示,同时开锁。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实现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实现自助录入,提高识别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