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人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8439发布日期:2020-03-20 06:35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人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人门禁装置,属于安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居民小区的行人门禁现在一般都是在大门口处划分出入通道,旁边设置保安室,在出入通道上设置有栏杆或门扉,业主可通过刷卡或按动内侧按钮的方式打开出入通道,以预防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但是这种方式使用麻烦,每次业主进出还需等待栏杆或门扉重新关闭再打开,尤其是在人流多时,容易造成出入通道拥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行人门禁装置,它解决了每次业主进出还需等待栏杆或门扉重新关闭再打开,尤其是在人流多时,会造成出入通道拥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行人门禁装置,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用于识别电子标签的阅读器,两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两组光电传感器,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分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立柱上,且发送器和接收器同一水平高度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监控的摄像头。

作为优选实例,其中一组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高度设置为10~30cm,另一组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高度设置为80~120cm。

作为优选实例,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均安装有扬声器,另一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阅读器和光电传感器的设置,代替传统的栏杆或门扉样式门禁,通过声、光形式预防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底座1、立柱2、阅读器3、发送器4、扬声器5、警示灯6、摄像头7、接收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行人门禁装置,包括两个立柱2,两个立柱2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1,其中一个立柱2上安装有用于识别电子标签的阅读器3,两个立柱2上设置有两组光电传感器,两个光电传感器均包括发送器4和接收器8,发送器4和接收器8分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立柱2上,且发送器4和接收器8同一水平高度设置,其中一个立柱2的顶部安装有用于监控的摄像头7。

采用上述方案,阅读器3基于rfid技术,用于远程识别业主所带的门卡,阅读器3可选择市售的fx7500型号,光电传感器可选择市售的普通型号,通过阅读器3和光电传感器的设置,代替传统的栏杆或门扉样式门禁,通过声、光形式预防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

其中一组光电传感器的高度设置为10~30cm,另一组光电传感器的高度设置为80~120cm。

采用上述方案,光电传感器设置为两组,并且一高一低设置,当有动物,如猫、狗等进出时,只会触发底部的光电传感器,此时警示灯6闪烁,摄像头7实时传输画面到保安室中并进行提醒,保安根据画面判断进出动物是否为流浪猫、流浪狗等,并决定是否要进行驱赶,若是正常业主行人通过,会同时触发两组光电传感器,该装置则不会发出警示。

两个立柱2的上端均安装有扬声器5,另一个立柱2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6。

采用上述方案,扬声器5和警示灯6用于提醒擅闯小区的外来人员,同时扬声器5进一步可预设提示音频,提示外来人员去保安室进行登记。

该装置还有与其配套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内置在业主的个人门卡中,并且使用中高频率,使rfid识别范围限制在100cm内。

工作原理:安装底座1预埋在地面下,为立柱2的竖直安装提供支撑,立柱2上的摄像头7对着小区进入方向,24小时提供视频监控,当业主接近该装置100cm左右时,业主随身携带的门卡发出射频信号被阅读器3接收到,此时阅读器3控制光电传感器断开,业主穿过两个立柱2之间时无任何阻拦,有效地提高行人出入效率,当外来人员穿过两个立柱2之间时,由于没有门卡,光电传感器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外来人员会阻挡发送器4射向接收器8的光线,使得光电传感器向保安室发出警报,同时扬声器5和警示灯6均开始作用以提醒擅闯小区的外来人员,扬声器5发出声音,提示外来人员去保安室进行登记,或者保安从保安室出来进行盘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