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33098发布日期:2020-09-08 13:1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移动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疫情发生期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减少病毒的接触传播,应尽可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在酒店等防疫隔离点,无接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送物机器人可以实现物品输送的无人化,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有助于疫情控制,但是,由于送物机器人一般可以通过按键使舱门开启,在物品输送过程中极易被闲杂人员非法获取放置于机器人舱内的物品,物品输送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以实现避免物品被无关人员误拿,提高了物品输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当判断所述用户具有所述取物权限时,生成开门指令,所述开门指令用于控制打开所述移动设备的储物舱门。

于一实施例中,当判断所述用户没有所述取物权限时,输出警示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目标任务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任务信息,生成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移动设备移动到目标位置。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当所述用户具有所述取物权限时,生成开门指令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当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时,生成关门指令,所述关门指令用于控制关闭所述储物舱门;当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时,输出超时提示。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包括:在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对射传感器的发射信号,所述对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物舱内;当接收到所述对射传感器的所述发射信号时,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包括: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来自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储物舱的库存图像;对所述库存图像进行识别,判断所述库存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物品的影像信息;当所述库存图像中不存在所述物品的所述影像信息时,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当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时,生成关门指令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储物舱的当前库存信息和历史库存信息;根据所述当前库存信息和所述历史库存信息,确定所述储物舱本次开放期间被取出的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将所述目标物品的所述标签信息添加在对应于所述用户的消费记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用户具有所述取物权限时,生成开门指令,所述开门指令用于控制打开所述移动设备的储物舱门。

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警示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用户没有所述取物权限时,输出警示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任务信息;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任务信息,生成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移动设备移动到目标位置。

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时,生成关门指令,所述关门指令用于控制关闭所述储物舱门;提示模块,用于当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时,输出超时提示。

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物舱的当前库存信息和历史库存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库存信息和所述历史库存信息,确定所述储物舱本次开放期间被取出的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物品的所述标签信息添加在对应于所述用户的消费记录中。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对射传感器的发射信号,所述对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物舱内;当接收到所述对射传感器的所述发射信号时,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来自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储物舱的库存图像;对所述库存图像进行识别,判断所述库存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物品的影像信息;当所述库存图像中不存在所述物品的所述影像信息时,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所述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读卡器,用以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对射传感器,设置在移动设备的储物舱内,用以输出检测信号;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储物舱内,用以采集所述储物舱内的库存图像;存储器,用以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110-总线,120-处理器,130-存储器,140-读卡器,150-对射传感器,160-图像采集设备,200-移动设备,500-移动设备控制装置,501-第一获取模块,502-判断模块,503-第一生成模块,504-警示模块,505-接收模块,506-驱动模块,507-检测模块,508-第二生成模块,509-提示模块,510-第二获取模块,511-确定模块,512-添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配置为”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看图1a,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存储器130、读卡器140、对射传感器150和图像采集设备160,图1a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其中,处理器120、存储器130、读卡器140、对射传感器150和图像采集设备160通过总线110连接,存储器130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20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20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20执行如下述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读卡器140连接处理器120,用以识别用户的身份卡。对射传感器150设置在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舱内,并连接处理器120,用以输出检测信号。图像采集设备160也设置在储物舱内,并连接处理器120,用以采集储物舱内的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20。于一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160可以是摄像头、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

于一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在移动设备200上,用以执行下述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移动设备200可以是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物品的储物舱,储物舱门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00的指令开启或关闭。智能机器人可以在酒店、娱乐场所等工作场景中,根据订单为目标用户配送物品,也可以装载着物品在工作场景内自由移动进行售卖,用户通过智能机器人购买物品时,可以直接刷卡取物,电子设备100会自动将用户取走的物品金额关联至用户的消费记录,以使用户可以在退房或离开时统一结算付账。

如图2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由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来执行,并可以应用到机器人运送物品的场景中,以实现避免移动设备200运送的物品被无关人员误拿。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在接收到用户的取物请求时,可以打开读卡器140识别用户的id卡(identificationcard,身份识别卡),获取id卡对应的身份信息。

步骤202: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

在上述步骤中,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若用户具有取物权限,则执行步骤203,若用户没有取物权限,则执行步骤204。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0可以是根据用户订单配送物品给目标用户的送物机器人,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若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一致,则表明用户具有取物权限,执行步骤203,若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不一致,则表明用户具没有取物权限,执行步骤204。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0可以是装载着物品移动售卖的机器人,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若用户的身份信息具有预设购物资格,则表明用户具有取物权限,执行步骤203,若用户的身份信息没有预设购物资格,则表明用户具没有取物权限,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生成开门指令,开门指令用于控制打开移动设备的储物舱门。

在上述步骤中,若用户具有取物权限,生成开门指令,该开门指令可用于控制移动设备200的储物舱门打开,以供用户取物。于一实施例中,可以将开门指令发送至移动设备200的储物舱们驱动器,以使储物舱们打开。

步骤204:输出警示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若用户没有取物权限,为了保障物品安全,可以通过语音播报、文字显示、灯光闪烁等方式输出警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没有取物权限,无法打开储物舱门。

如图3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由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来执行,并可以应用到机器人运送物品的场景中,以实现避免移动设备200运送的物品被无关人员误拿。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目标任务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接收目标任务信息,该目标任务信息可以由工作人员通过交互界面输入,也可以在用户通过终端下单后,直接由终端发送给电子设备100。目标任务信息包括了需要配送的物品信息、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位置等。

步骤302:根据目标任务信息,生成驱动指令,驱动指令用于控制移动设备移动到目标位置。

在上述步骤中,预先构建有移动设备200工作场景的导航地图,工作场景中的每一个目的地在导航地图上都存在对应点位,根据目标任务信息中的目标位置,确定在导航地图上的目标点位,规划路径,生成控制移动设备200移动到目标位置的驱动指令。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0移动到达目标位置后,可以语音提醒目标用户刷卡取物,也可以发送取物通知至用户终端。

步骤303: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1的描述。

步骤304: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若用户具有取物权限,则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生成开门指令,开门指令用于控制打开移动设备的储物舱门。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3的描述。下一步执行步骤307。

步骤306:输出警示信息。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4的描述。

步骤307:检测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

在上述步骤中,检测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若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则执行步骤308,若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则执行步骤309。

于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储物舱内设置对射传感器150,在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对射传感器150的发射信号,当接收到对射传感器150的发射信号时,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于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储物舱内设置摄像头、数码相机等图像采集设备160,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来自图像采集设备160采集的储物舱的库存图像,对库存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库存图像中是否存在物品的影像信息,当库存图像中不存在物品的影像信息时,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步骤308:生成关门指令,关门指令用于控制关闭储物舱门。

在上述步骤中,若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生成关门指令,控制储物舱门关闭,该关门指令可以包括一定延时,使储物舱内的物品被取出后,储物舱门不会迅速关闭,从而避免用户取物过程中被储物舱门夹伤。

步骤309:输出超时提示。

在上述步骤中,若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为避免用户忘记取物,可以通过语音播报、文字显示、灯光闪烁等方式输出超时提示。下一步返回步骤307。

如图4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由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来执行,并可以应用到机器人运送物品的场景中,以实现避免移动设备200运送的物品被无关人员误拿。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1的描述。

步骤402: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若用户具有取物权限,则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4。

步骤403:生成开门指令,开门指令用于控制打开移动设备的储物舱门。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3的描述。下一步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输出警示信息。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4的描述。

步骤405:检测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

在上述步骤中,检测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若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则执行步骤406,若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则执行步骤407。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0设有取物结束按键,在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按下取物结束按键的反馈信息,当接受到用户按下取物结束按键的反馈信息时,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

步骤406:生成关门指令,关门指令用于控制关闭储物舱门。

在上述步骤中,若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生成关门指令,控制储物舱门关闭。下一步执行步骤408。

步骤407:输出超时提示。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309的描述。下一步返回步骤405。

步骤408:获取储物舱的当前库存信息和历史库存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储物舱内设有射频识别模块,储物舱内的售卖物品上均贴有射频识别模块可识别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包括该物品的种类、价格等。当储物舱门关闭后,可以通过识别电子标签,获取储物舱的当前库存信息,并从数据库获取前一次储物舱门打开并关闭后统计得到的历史库存信息。

步骤409:根据当前库存信息和历史库存信息,确定储物舱本次开放期间被取出的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将当前库存信息与历史库存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储物舱本次开放期间被取出的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比如,历史库存信息中存在物品a,而当前库存信息中没有物品a,则说明本次开放期间被取出的目标物品为a。

步骤410:将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添加在对应于用户的消费记录中。

如图5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控制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应用于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并可以应用到机器人运送物品的场景中,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01、判断模块502、第一生成模块503和警示模块504。各个模块的原理关系如下: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当接收到取物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1的描述。

判断模块502,用于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取物权限。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2的描述。

第一生成模块503,用于当判断用户具有取物权限时,生成开门指令,开门指令用于控制打开移动设备的储物舱门。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3的描述。

警示模块504,用于当判断用户没有取物权限时,输出警示信息。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204的描述。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控制装置500还包括:接收模块505和驱动模块506。接收模块505用于接收目标任务信息,驱动模块506用于根据目标任务信息,生成驱动指令,驱动指令用于控制移动设备移动到目标位置。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301至步骤302的描述。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控制装置500还包括:检测模块507、第二生成模块508和提示模块509。检测模块507用于检测储物舱内的物品是否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第二生成模块508用于当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时,生成关门指令,关门指令用于控制关闭储物舱门。提示模块509用于当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时,输出超时提示。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307至步骤309的描述。

于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07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对射传感器的发射信号,对射传感器设置在储物舱内;当接收到对射传感器的发射信号时,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307的描述。

于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07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来自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储物舱的库存图像;对库存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库存图像中是否存在物品的影像信息;当库存图像中不存在物品的影像信息时,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在预设时长内被取出,否则确定储物舱内的物品经过预设时长未被取出。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307的描述。

于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控制装置500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510、确定模块511和添加模块512。第二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储物舱的当前库存信息和历史库存信息。确定模块511用于根据当前库存信息和历史库存信息,确定储物舱本次开放期间被取出的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添加模块512用于将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添加在对应于用户的消费记录中。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408至步骤410的描述。

上述移动设备控制装置50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相关方法步骤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其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disk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