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充电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3092发布日期:2020-09-08 13: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充电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共享充电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共享设备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其中共享充电宝由于能给人们手机等互联网设备提供充电功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提供服务的设备商带来了经济效益。目前现有的共享充电宝一般结构包括壳体、若干个充电宝,壳体外侧端具有二维码,内部具有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等。为了保证能为更多充电者提供充电服务,现有的共享充电宝都具有若干个充电宝摆放格,多个摆放格水平方式间隔一定距离位于壳体上端或者位于壳体侧端;且为了保证没有付费的充电者不能使用充电宝,目前的共享充电宝在每个摆放格的下侧端具有电磁顶杆机构(相对位置,多个摆放格在壳体上端,多个电磁顶杆机构就分别位于摆放格的下端,摆放格位于壳体前侧端,多个电磁顶杆机构就分别位于摆放格的后端,不一而论)。

目前的共享充电宝使用中,需要使用充电宝的充电者经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和设备建立连接后,充电宝内的控制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电源进入电磁顶杆机构电源输入两端(输出电源根据需要可调),于是,电磁顶杆机构的顶杆回缩(取出充电宝后,控制电路停止输出电源,电磁顶杆机构的顶杆复位),和充电宝下侧端(相对位置)的卡扣槽分离,这样,充电者就能取出充电宝为手机等充电。充完电后充电者把充电宝插入相应一个摆放格内(把充电宝插入回摆放格时需要一定作用力)、充电宝最下端(相对位置)推动电动顶杆机构的顶杆回缩(充电宝下端压住顶杆上端面的斜面,于是顶杆回缩,顶杆上端面的斜面和门锁的锁舌斜面结构类似),然后顶杆在电磁顶杆机构的顶杆弹簧作用力下再次卡入卡扣槽内,这样其他充电者只能在付费后才能使用充电宝(充电者还回充电宝后,充电宝下侧端{相对位置}的两个金属触点和每个摆放格内下端的两个和共享充电宝内充电电路相连的金属片等接触,进而为使用后充电宝进行充电,同时位于摆放格内下端中部的识别模块对充电宝下端中部识别芯片进行识别(两者非接触识别,间隔1cm之内有效),得到相应充电宝信息,再把相应充电宝还回时间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而第三方应用软件按时扣费后,充电者完成全部使用到归还充电宝流程)。

由于现有的共享充电宝每个摆放格都具有电磁顶杆机构等,电磁顶杆机构具有一定的体积(多个摆放格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因此目前的共享充电宝相对体积较大,在一些摆放区域较小的地方使用较为不便,而且由于具有多套电磁顶杆机构相应增加了整体设备的成本,且增加了出现故障的几率。再者充电者取出充电宝,特别在还回充电宝、把充电宝插入回摆放格时需要一定作用力,不但给充电者带来不便,且充电者插入不到位时,还会造成充电宝无法充电,并给充电者及机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他人直接取用,充电宝不到位,识别模块无法识别芯片,一直处于付费计时状态,给充电者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共享充电宝因结构所限,由于每个摆放格都具有电磁顶杆机构等,每个电磁顶杆机构具有一定的体积,导致共享充电宝整体相对体积较大,在一些摆放区域较小的地方使用较为不便,并相应增加了整体设备成本,且增加了出现故障几率的缺点,以及还回充电宝时给充电者带来不便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中,多个充电宝能无间隙由上直下摆放至壳体内,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在相对小的区域摆放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并通过电动推送机构推出充电宝,充电者取出充电宝更加方便,且还回充电宝时,不需要使用外力能直接经壳体侧上端投放口投入使用后充电宝,给充电者带来了便利的一种共享充电宝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宝本体以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电动推送机构、充电触点机构;充电宝本体配套的多个充电宝每个充电宝的外壳下端横向具有限位槽,每个充电宝的下端间隔距离具有多根直齿;所述壳体后下端有后壳,充电宝本体的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后壳内;所述壳体的一侧上端有投入口,投入口的下端有限位块,壳体的一侧下部有推出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内是双层结构,充电宝本体的多个识别模块分别由上之下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另一侧双层结构内,每两个识别模块的上下间距和每两个充电宝的上下间距一致;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具有相同多套,充电触点机构的套数是充电宝个数的一倍,每个识别模块前后两端间隔等距离分别安装有一套充电触点机构;所述电动推送机构后部安装在后壳体内下端前侧,多个充电宝从投入口投入壳体内;所述每个充电宝的识别芯片位于每个识别模块的侧端、每个充电宝的两个金属触点和其中两套充电触点机构的触球接触;所述位于每个识别模块前后侧端的充电触点机构两套为一组,多组充电触点机构分别和共享充电宝本体的充电电路电源输出两端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宝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投入口的限位块外径小于充电宝下端的限位槽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识别模块及前后两套充电触点机构的间距和每个充电宝识别芯片及前后端两个金属触点横向分别处于一条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每套充电触点机构包括套管、弹簧、活动杆,套管一侧端横向安装在电路板上,弹簧位于套管一侧端内,活动杆一侧端位于套管另一侧内,套管的另一侧外端有具有开孔的隔离板,开孔大于活动杆另一侧端外径,在活动杆另一侧末端有触球。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送机构包括多个转动轮,电机减速机构、外壳,外壳上端为开放式结构,外壳的前后端由左至右各具有多个轴孔,电机减速机构的壳体下端纵向安装在后壳体下端前部内,多个转动轮中部前后两侧各有轴杆,其中两个转动轮的前后两端轴杆分别套在外壳内左端及内右端前后两部轴孔内,第三个转动轮的前后两端轴杆位于外壳内前后两端中部轴孔内,第三个转动轮后端轴杆位于外壳后外侧端中部并和电机减速机构的前侧端动力输出轴安装在一起,电动推送机构的外壳及转动轮位于壳体内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送机构多个转动轮每个转动轮表面环形分布纵向直齿,多个转动轮上端处于一个平面,且表面直齿和充电宝下端的直齿啮合,多个转动轮的上端高度高于外壳上端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推出口下端高度低于转动轮上端高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多个充电宝能无间隙由上直下摆放至壳体内,全部充电宝采用统一一个电动推送机构推出,不需要采用和充电宝数量一致的电磁顶杆机构,因此极大节省了安装空间,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在相对小的区域摆放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本发明能通过电动推送机构推出充电宝,充电者取出充电宝更加方便,且还回充电宝时,不需要使用外力能直接经壳体侧上端投放口投入使用后充电宝,给充电者带来了便利。本发明还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给生产者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基于以上,所以本发明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充电宝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充电宝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5中所示,一种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具有二维码1、充电电路2和控制电路3、识别模块4等的充电宝本体5以及壳体6(后侧端有铰接安装的活动门61,活动门61平时锁定,机主可打开活动门61对壳体内设备进行维护),二维码1粘接在壳体6外上端前部,还具有电动推送机构7、充电触点机构8;共享充电宝本体配套的多个充电宝51(本实施例采用八个)每个充电宝51的外壳下端前侧横向具有一个限位槽511,每个充电宝51的下端由左至右间隔一定距离具有多根直齿512;所述壳体6是矩形结构,壳体6的后下端有一个一体成型互通的矩形后壳62,充电电路2和控制电路3等安装在后壳62后内侧端;所述壳体6的右侧上端有一个矩形且内径略大于充电宝51外径的投入口63,投入口63的下端前侧有一个柱形限位块631,壳体6的右侧端下部有一个矩形开口作为充电宝推出口64,推出口64内径略大于充电宝51外径(推出口内前后端和壳体内前后端是平面结构);所述壳体6的内左侧是双层结构,充电宝本体的多个识别模块4(本实施例8个)分别由上之下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壳体6内左侧两层中间内,每两个识别模块4的上下间距和每两个充电宝51的上下间距一致;所述充电触点机构8具有相同多套,充电触点机构8的套数是充电宝51个数的一倍,每个识别模块4前后两端间隔等距离分别安装有一套充电触点机构8(若干套充电触点机构8和多个识别模块4由上至下焊接在一个矩形电路板右侧端),充电触点机构的右侧端触球81位于壳体6内左侧右外端(触球81位于壳体6相应位置开孔内,且触球81外径略小于开孔内径,触球81能沿开孔左右运动);所述电动推送机构7后侧(电机减速机构)安装在后壳体62内下前端,多个充电宝51从投入口投入壳体6内(限位槽511、限位块63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了充电宝不依照方向投入壳体6内);所述多个充电宝51由上至下投入壳体6内后,每个充电宝51的识别芯片513位于每个识别模块4的右侧端、每个充电宝的两个金属触点514和其中两套充电触点机构8的右前端触球81刚好接触;所述位于每个识别模块前后侧端的充电触点机构8两套为一组(本实例八组),多组充电触点机构8分别和共享充电宝本体的充电电路2电源输出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连接的导线位于壳体6左侧内外两层之间内)。

图1、2、3、4、5中所示,充电宝51外径略小于壳体6的内径1mm。限位块631的外径略小于充电宝下端的限位槽511内径0.3mm。每个识别模块4的识别面和壳体6内左侧右外端处于一个垂直平面,每个识别模块4和前后两套充电触点机构8的间距和每个充电宝左侧端(相对位置)中间的识别芯片513、及芯片前后端两个金属触点514(外径5mm)横向分别处于一条直线。每套充电触点机构(铜制材料)包括套管82、弹簧83、柱形活动杆84,套管82左侧端横向焊接在电路板上,弹簧83位于套管82左端内,活动杆84左端位于套管82内,活动杆84右端外径小于左端外径,套管82的右侧端焊接有一只中部具有开孔的隔离板85,开孔大于活动杆84右侧端外径,在活动杆最右侧端焊接有一只外径大于活动杆右侧端外径的触球81。电动推送机构包括多个转动轮71(本实施例三个),电机减速机构72、矩形外壳73,外壳73上端为开放式结构,外壳73的前后端由左至右各具有三个轴孔731,电机减速机构72的壳体下端经螺杆螺母纵向安装在后壳体62下端内前,三个转动轮71中部前后两侧各有一根轴杆74,其中两个转动轮的前后两端轴杆74分别套在外壳73内左端及内右端前后两部轴孔731内,其中两个转动轮71位于外壳73左右两端内,第三个转动轮71的前后两端轴杆位于外壳73内前后两端中部轴孔731内,第三个转动轮71后端轴杆位于外壳后外侧端中部并和电机减速机构72的前侧端动力输出轴焊接在一起,电动推送机构的外壳72及转动轮71位于壳体6内下端。电动推送机构三个转动轮71每个转动轮表面环形分布纵向直齿75,三个转动轮75外径一致,三个转动轮71上端处于一个平面,且表面直齿75和充电宝下端的直齿512啮合,三个转动轮75的上端高度高于外壳73上端高度(壳体内下端一个充电宝51位于三个转动轮75上端,三个转动轮75的前后长度略小于壳体6内前后长度1cm)。所述壳体的推出口64下端高度略低于转动轮71上端高度。

图1、2、3、4、5中所示,本发明其他使用原理及和使用过程和现有共享充电宝完全一致,本发明未做任何改变。本发明中,每次充电者充完电后从壳体右侧端上部投入口63投入使用后充电宝51,由于有了限位槽511、限位块631的限位作用,必须一个方向才能把充电宝51投入到壳体内,保证了充电宝51能落入壳体6内,后续识别模块4对充电后充电宝51芯片识别,及充电宝51充电需要。当每个充电宝51投入壳体6内后,由于充电宝51自身重力作用,且壳体6内径略大于充电宝51外径,每个充电宝51能由上至下水平摆放在壳体6内,每个充电宝51左侧的识别芯片513会和壳体内左端一个识别模块4的识别面靠近(间距2mm),且每个充电宝左侧前后端的金属触片514片会和两套处于一条直线的充电触点机构(全部采用铜质材料)的两只触球81右侧接触,这样,共享充电宝本体内的充电电路2就会自动经每两套充电触点机构为每个充电宝51充电(触球81半径以下部分位于壳体左部右侧外端只有1.5mm,由于是球形表面圆滑,充电宝51放入壳体6内时,会推动触球81克服弹簧83弹性作用力、通过活动杆84沿套管82内向左运动,保证了多个充电宝51能由上至下落入壳体6内,且充电宝51位于壳体6内后,在弹簧83的弹性作用力下,触球81会通过活动杆84沿套管82内向右运动和充电宝左侧端的金属触片514接触,保证了充电电路2输出的电源能为充电宝51充电)。多个充电宝51放入壳体6内后,下端一个充电宝51位于三个转动轮71上端、并和推出口64横向处于一条直线。

图1、2、3、4、5所示,本发明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充电宝的充电者经手机扫描二维码1,和设备建立连接后,共享充电宝本体5内的控制电路3输出一定时间正负两极电源(6秒钟)进入电机减速机构72的电源输入两端,于是,电机减速机构72得电工作其动力输出轴顺时针带动外壳73内中间的转动轮71顺时针转动,由于转动轮71上端有直齿75且直齿75和每个充电宝51下端的直齿512啮合,因此转动的转动轮51会将壳体6内下端一个充电宝51经推出口64推出到壳体6右端外,这样充电者就可使用充好电的充电宝51。充完电后充电者把充电宝51放入壳体6内后,当其中一个识别模块4和充电宝51的识别芯片513间距靠近时,识别模块4对充电宝左端中部识别芯片513进行识别,得到相应充电宝信息,再把相应充电宝还回时间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而第三方应用软件按时扣费后,充电者完成全部使用到归还充电宝流程。本发明多个充电宝51能无间隙由上直下摆放至壳体6内,全部充电宝51采用统一一个电动推送机构7推出(外壳73内左右端的转动轮在充电宝51向外侧端推出中,沿轴杆随动对充电宝51起到支撑作用),不需要采用和充电宝51数量一致的电磁顶杆机构,因此极大节省了安装空间,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在相对小的区域摆放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本发明能通过电动推送机构7推出充电宝51,充电者取出充电宝51更加方便,且还回充电宝时,不需要使用外力能直接经壳体侧上端投放口投入使用后充电宝51,给充电者带来了便利(八个充电宝51摞在一起高度低,由上至下放入壳体内不会导致损坏)。本发明还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给生产者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电机减速机构是工作电压直流12v、功率10w的同轴输出直流电机齿轮减速器成品(型号ga12-n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