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智能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9424发布日期:2021-01-12 10:2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智能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身份证解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及智能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防护工具的锁也越来越智能化,出现了如密码解锁、指纹解锁、二维码解锁以及身份证解锁等智能锁。

其中,在基于身份证解锁的智能锁相关技术中,要获取身份证信息的身份证解码模块被内置在智能锁中,由于智能锁通常使用电池供电,而身份证解码模块需要持续稳定的供电,使得该类智能锁需要频繁更换电池,且身份证解码模块本身成本较高,导致这种基于身份证解锁的智能锁产品竞争力不强。

此外,在智能入住管理应用领域,基于智能锁产品的相关产品还是空白。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智能锁系统,有助于提升智能锁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扩大智能锁的应用领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所述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设置在云端,与位于现场的智能锁设备基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内置有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用于对智能锁设备读取并上传的身份证数据进行并行解码处理。

可选地,所述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包括机箱,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主板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所述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通过usb-hub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箱为机架式服务器机箱;

所述机箱前面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和电源开关,所述机箱内靠近前面板侧设置有安装格栅,所述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插设在所述安装格栅内;

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并排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靠近后面板侧,所述存储模块位于机箱中部、设置在所述主板模块和安装格栅之间。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现场的智能锁设备,以及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而实现的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

所述智能锁设备,用于读取并上传身份证数据给所述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进行验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反馈回的验证结果控制设备动作;

所述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用于,

基于预先获得的包含有身份证预登记信息的订房订单、以及所述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对所述身份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得到的解码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并将得出的验证结果反馈给所述智能锁设备。

可选地,所述智能锁设备包括射频控制单元、网络控制单元以及锁闭结构;

所述射频控制单元用于实现设备的ic卡芯片读取功能;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实现设备的网络通信功能;所述锁闭结构用于实现设备的锁功能。

可选地,所述智能锁设备还包括摄像单元;

所述摄像单元用于获取刷身份证开锁人员的人脸图像,以便于系统基于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证合一验证。

可选地,还包括客户端子系统以及业务管理子系统;

所述客户端子系统,用于接收客户预约房间时录入的入住登记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所述业务管理子系统,其中,所述入住登记数据包含有客户的身份证预登记信息;

所述业务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入住登记数据生成订房订单,并将所述订房订单传输给所述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子系统,还用于获取客户进行预约房间时的自拍图像,以便于系统基于所述自拍图像进行人证合一验证。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子系统基于小程序或app实现。

可选地,所述业务管理子系统还接入治安管理核验管理平台。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内置解码模块,在云端对智能锁设备上传的身份证数据进行解码,解决了现有基于身份证解码的应用方案不能用于低功耗及应用空间较小的锁设备上的弊端。且一台设备内置多个解码模块,可在同一时间并发处理多个身份证数据,实现一台设备同时支持超过自身十几倍或几十倍的前端智能锁设备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基于身份证解码的应用方案的应用成本。本申请中智能锁系统,基于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和相关支持子系统,可实现无人化的智能入住管理。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或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表达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系统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图中,

10-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1-机箱;12-主板模块;13-存储模块;14-电源模块;15-身份证解码模块;16-散热风扇;17-电源开关;18-安装格栅;

20-智能锁设备;30-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40-客户端子系统;50-业务管理子系统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0设置在云端,与位于现场的智能锁设备20基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

举例而言,无线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wifi,或移动通信网络,如4g网络,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0设置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机房内。

该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0内置有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15,用于对智能锁设备20读取并上传的身份证数据进行并行解码处理。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0包括机箱11,设置在机箱内的主板模块12、存储模块13、电源模块14以及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15;

如图4所示,存储模块13、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15分别与主板模块12电连接;电源模块14为设备供电。

作为一种优选,为方便实现扩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15通过usb-hub与主板模块12电连接;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一台设备中内置的身份证解码模块的数量不小于8个。从综合成本考虑,作为一种优选,一台设备中的身份证解码模块的数量为64个。

该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机箱11为机架式服务器机箱;

机箱前面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16和电源开关17,机箱内靠近前面板侧设置有安装格栅18,多个身份证解码模块15插设在安装格栅18内,以保证对身份证解码模块的有效散热,及安装扩展的方便;

如图3所示,主板模块12和电源模块14并排设置在机箱内靠近后面板侧,存储模块13位于机箱中部、设置在主板模块12和安装格栅18之间。

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箱后面板上靠近主板模块12处还设置有散热孔,前面板两侧还设置有安装挂耳,以保证设备的整体散热及方便设备的安装。

本申请中的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内置解码模块,在云端对前端智能锁设备上传的身份证数据进行解码,解决了现有基于身份证解码的应用方案不能用于低功耗及应用空间较小的终端设备上的弊端。且一台设备内置多个解码模块,可在同一时间并发处理多个身份证数据,实现一台设备同时支持超过自身十几倍或几十倍的前端应用设备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基于身份证解码的应用方案的应用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位于现场的智能锁设备20,以及基于上述任一项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0而实现的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30;

智能锁设备20,用于读取并上传身份证数据给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30进行验证,并根据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30反馈回的验证结果控制设备动作;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验证成功时开锁,而验证不成功时不开锁。

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30用于,

基于预先获得的包含有身份证预登记信息的订房订单、以及身份证网络解码设备10对身份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后得到的解码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并将得出的验证结果反馈给智能锁设备20。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智能锁设备20包括射频控制单元、网络控制单元以及锁闭结构;

射频控制单元用于实现设备的ic卡芯片读取功能,即在有人刷身份证来开锁时,对身份证内置的芯片实现读取以获取身份证数据;

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实现设备的网络通信功能,举例而言网络控制单元基于wifi或4g模块实现,通过wifi或4g模块接入互联网,来实现与远端的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的通讯交互;

锁闭结构用于实现设备的锁功能,这里锁闭结构指实现锁功能的机械构造及驱动控制装置。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在该实施例中,智能锁设备20还包括摄像单元;

摄像单元用于获取刷身份证开锁人员(如图5中的客户)的人脸图像,以便于系统基于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证合一验证。举例而言,在智能锁设备20上传身份证数据的同时也上传开锁人员的人脸图像,身份证数据在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30进行比对验证时,将该人脸图像与身份证对应的人脸图像的比对结果作为验证条件之一,以防止有人冒用他人身份证(已预约登记)进行开锁。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智能锁系统应用于无服务人员或无终端客住机的应用场所环境(如:民宿、智能酒店等),如图5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子系统40以及业务管理子系统50;

客户端子系统40,用于接收客户预约房间时录入的入住登记数据并将其传输给业务管理子系统50,其中,入住登记数据包含有客户的身份证预登记信息;

业务管理子系统50,用于根据入住登记数据生成订房订单,并将订房订单传输给身份信息验证子系统30。

容易理解的是,这里的订房订单除含有身份证预登记信息外,还包括预约的房间所配装的智能锁设备的识别信息,以便于实际应用时身份证验证子系统对具体的智能锁设备实现入住验证。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这里的客户端子系统40,还用于获取客户进行预约房间时的自拍图像,以便于系统基于该自拍图像进行人证合一验证,容易理解的是,这里的人证合一验证,与现有的采用终端客住机登记时的验证(或与传统酒店前台服务人员在客户登记时所进行的验证)相类似,通常需与公安部的相关系统对接,以保证预约登记本人使用合法的身份证进行房间预约入住。

具体的,举例而言,客户端子系统40可基于小程序或app实现。

在该实施例中,业务管理子系统50还可接入治安管理核验管理平台(图5中未示出),这里的治安管理核验管理平台,指具体应用场景下当地治安管理部门所辖的平台,接入该平台可方便针对社会闲散人员,流动、留宿人员加强治安管控。

本申请中的智能锁系统,完全颠覆了现有传统管理系统对锁端的安全管理。相关的现有管理系统中,至少需要服务人员或客户通过终端客住机来处理相关流程,而本申请技术方案无需人工或通过终端客住机进行入住管理及安全验证流程,尤其适用于无服务人员或终端客住机的应用场所环境(如:民宿、智能酒店等),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及相关服务设备的投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