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26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防盗装置,特别是一种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
为了对普通住宅的窗、阳台门等建筑物中易遭入侵的部位提供有效的电子防范器材,以替代原有的金属防盗网和传统型的其它电子感应器材,我们曾申报了“红外线防盗网”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的方案。这一方案在实施中确实能对在一个平面墙体上的多扇窗及内阳台提供非常有效的防范,并且价格远远低于金属防盗网,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潜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1、对于现代化建筑外部造型的多样式难以适应,特别是在对凸出的阳台、落地窗等部位的防范时安装及使用均不方便;对外推式窗的防范也存在局限性。2、在高楼外墙安装时,对准发射与接收有一定困难;同时施工危险性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专利中存在的缺陷,采用将上述专利中的射端和接收端结为一体的方案,提出一种以悬挂方式安装在防御目标顶部,不需要进行对准操作就能方便地使用,可对门、窗或通道提供有效防范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该产品可通过增、减发射/接收组件数量以适应不同面积的防御目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由CPU、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功率驱动器、电压驱动器、AGC电路、光敏元件、A/D转换器、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定位装置、型材槽、蜂鸣器、执行器、晶振、电源和连接线等构成的发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中红外线发射器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内,经扁平型出口发射扇形红外线射束,红外线接收器安装在另一个位于中间的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内,接收当物体通过上述红外线射束时其表面所反射的红外线,通过电压驱动器传给CPU处理,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射束被环境物体反射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收到时,红外线接收器经电压驱动器将此向CPU传送,CPU控制AGC电路对功率驱动器进行自动增益补偿,自动调节红外线发射管的发射强度。
上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由CPU的I/O控制每个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射的脉冲编码形式完全不同;当采用两个红外线发射器串联或并联由CPU的一个I/O口控制时,这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同一编码红外脉冲射线。
上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可由数组发射/接收组件构成,当发射/接收组件多于一组时,既可以由一个CPU控制,也可以每组用一个CPU分别控制;采用多个CPU分别控制时,各CPU之间必须进行同步通讯(S、C、L)。
上述的CPU除控制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外,还通过CPU的I/O口控制蜂鸣器B1产生警示音,通过CPU的其它I/O口控制执行器J1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上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由光敏元件对外界光变化进行采样,并将其通过A/D转换器向CPU传送,CPU对此处理后控制AGC电路对功率驱动器进行自动增益补偿,自动调节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射强度。
上述的AGC电路在控制功率驱动器时,既可以采用一个AGC电路控制一个功率驱动器的联接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个AGC电路控制数个功率驱动器的联接方式。
上述的A/D转换器既可以采用独立形式的器件,也可采用内含A/D转换器的CPU替代。
本发明的基本构成与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相似,既有其防范可靠,价格相宜的优点,又有安装方便、对建筑物外形适应性强的特点。而且可通过增、减发射/接收组件数量以适应不同面积的防御目的。本发明使红外线防盗网形成系列化,有利于这类产品的普及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图1为由两个发射/接收组所构成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防卫示意图,图中各组件分别由CPU控制,图中表示了两个CPU之间进行同步通讯(S.C.L)。
图2为图1中1个组件的控制原理图;图3为1个组件的控制原理图,但采用了一个AGC电路控制两个功率驱动器的联接方式;图4为图2的距离增强型控制原理图;图5为图2的抗小物体干扰型控制原理图;图6为图2的抗外界光干扰控制原理图;图7为图6的另一实施例,采用带A/D转换器的CPU替代图5中的A/D转换器8和CPU。
如图1、图2所示发射/接收组件由CPU、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接收器2、功率驱动器3、电压驱动器4、AGC电路5、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6、晶振X、执行器J1、电源VDD、蜂鸣器B1、定位装置9、型材槽10、密封用滤光片11和连接线组成。
实施例一CPU通过AGC电路5,控制功率驱动器3,驱动安装在定位装置9两侧扁平状出口6处的红外线器1,使其分别发出不同强度、不同编码的扇形红外线射束。当物体通过该扇形射束时,安装在中间扁平状出口6处的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到该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红外线,通过电压驱动器4向CPU输出。CPU经计算和判断产生报警信号驱动蜂鸣器B1发出鸣响;并驱动执行器J1产生开/关信号,该信号可用于与各类防盗报警控制主机或其它执行电器连接。图中的CPU可采用各类现有的I/O的数量及内存符合要求的任一型号的CPU。
实施例二图3所示为一个AGC电路5同时控制多个功率驱动器3的联接。
实施例三当防卫距离较远时,可采用串联或并联方法增加红外线发射器1数量,以增加红外线发射能量,图3所示为并联方式。其余控制过程原理与上例相同,在此不另作赘述。
实施例四当两侧扁平状出口6处采用两个(如图5示)或多个红外线发射器1分别发出不同编码的扇形红外线脉冲射束时,可防止较小物体通过时产生误报警。其余控制过程原理与例一相同,在此不另作赘述。
实施例五当防御区内经常有强烈光线变化时,可按图6所示联接,采用由光敏元件7和A/D转换器8构成的外界光采样电路向CPU输出信号,CPU根据该信号控制AGC电路5,进而控制功率驱动电路3,使红外线发射器1的发射强度产生相应变化,以避免误报警或漏报警。其余控制过程原理与上例相同,在此不另作赘述。
实施例六实施例五中的A/D转换器8和CPU可采用图7所示的联接方式由带有A/D转换器的I/O口数量及内存满足使用要求的任何CPU代替。其余控制过程原理与上例相同,在此不另作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由CPU、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接收器(2)、功率驱动器(3)、电压驱动器(4)、AGC电路(5)、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6)、光敏元件(7)、A/D转换器(8)、晶振(X)、执行器(J1)、电源(VDD)、蜂鸣器(B1)、型材槽(10)、定位装置(9)、密封用滤光片(11)和连接线构成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红外线发射器(1)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6)内,经扁平型出口发射扇形红外线射束,红外线接收器(2)安装在另一个位于中间的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6)内,接收当物体通过上述红外线射束时其表面所反射的红外线,通过电压驱动器(4)传给CPU处理,当红外线发射器(1)发出的射束被环境物体反射并被红外线接收器(2)收到时,红外线接收器(2)经电压驱动器(4)将此向CPU传送,CPU控制AGC电路(5)对功率驱动器(3)进行自动增益补偿,自动调节红外线发射器(1)的发射强度。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由CPU的I/O口控制每个红外线发射器(1)所反射的脉冲编码形式完全不同;当采用两个红外线发射器(1)串联或并联由CPU的一个I/O口控制时,这两个红外线发射器(1)发射同一编码红外线脉冲射线。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射/接收组件既可以单个构成,又可以以多组形式排列构成,当发射/接收组件多于一组时,既可以由一个CPU控制,也可以每组用一个CPU分别控制;采用多个CPU分别控制时,各CPU之间必须进行同步通讯(S.C.L)。
4.根据权利1所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所说的CPU除控制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之外,还可通过CPU的I/O口控制蜂鸣器(B1)产生警示音,通过CPU的其它I/O口控制执行器(J1)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1所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采用光敏元件(7)对外界光变化进行采样,并将其通过A/D转换器(8)向CPU传送,CPU对此处理后控制AGC电路(5)对功率驱动器(3)进行自动增益补偿,自动调节各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射强度。
6.根据权利1或5所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GC电路(5)在控制功率驱动器(3)时,既可以采用以一个AGC电路(5)控制一个功率驱动器(3)的联接方式,也可以采用以一个AGC电路(5)控制数个功率驱动器(3)的联接方式。
7.根据权利1或5所述的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D转换器(8)既可以采用独立形式的器件,也可采用内含A/D转换器的CPU替代A/D转换器(8)和CPU。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式红外线防盗网,由CPU、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功率驱动器、电压驱动器、AGC电路、光敏元件、A/D转换器、有扁平型出口的管状孔、定位装置、型材槽等构成。其各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编码方式完全不同的扇形射束,当物体通过时红外线接收器收到其反射的射束,CPU经判断后通过蜂鸣器和执行器输出报警信号。本发明有对防御环境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及对光线突变的抗干扰能力,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特别适用于对开放式阳台门、凸型落地窗、外推式窗等部位的防范。
文档编号G08B13/18GK1339766SQ0011736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3日
发明者邱亮南, 沈彤, 孙晓锋, 孙晓兵 申请人:邱亮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