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1578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基于所述震中位置和所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获取所述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所述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根据所述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所述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所述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通过本发明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确保获取重灾区遥感影像数据,充分利用飞行时间,从而有利于实施有效的救援。
【专利说明】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遥感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水平发展的限制,地震发生后,人们面对的最重要最急迫的问题就是灾区信息的缺失。由于对灾情受灾信息的匮乏,直接导致了相关部门在做灾区评估时,就不能做到准确及时的受灾评估;同时,在调集、部署、分配救灾力量时,也难以做到有的放矢,严重影响分秒必争的救灾工作。本世纪以来,航空遥感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航空遥感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面数据,可以有效的支持灾区的受灾情况评估以及救灾等工作。
[0003]一般来说,对于常规的航空遥感飞行任务,都有明确的飞行区域范围以及相关技术要求,作业前需要根据区域范围以及任务需要的地面分辨率等指标、不同传感器的成像特点(如线阵传感器、面阵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等)、以及地面地形情况等影响因素,再做出针对该任务的飞行计划,然后根据飞行计划进行飞行作业,从而获取既定的航空遥感数据。
[0004]但对于地震应急航空遥感,目前没有专门的作业流程,使用常规航空遥感作业的方法难以满足震后应急飞行响应的诸多要求:没有确定的飞行区域范围以及地面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将不能制定飞行计划;如果直接采取以震中为中心设置飞行范围,采用传统的“南-北向”或“东-西向”飞行,则很可能漏掉受灾严重的地区,把宝贵的飞行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区域上空,从而降低了应急航空遥感飞行的时效性,使其应急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按照行政区、交通要素进行飞行,但可能因为区域内行政区过多,交通要素过长,但不是所有行政区或交通要素都有同样的受灾可能性,容易造成计划飞行的航程过长,因此也不能有的放矢的针对重点且可能重灾的区域进行遥感飞行。
[0005]针对传统飞行方式在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时效性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基于震中位置和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获取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根据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
[0008]根据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包括:将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与缓冲区域设置在同一坐标系下;在同一坐标系下,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将缓冲区域对应的所有DHM数据合并为一个DHM数据;根据合并后的DHM数据计算缓冲区域的斜率,生成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将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分别与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叠加,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对应的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根据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中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中斜率的大小和每个类别自身的权重,生成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
[0009]上述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包括:按同一坐标系下计算各个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其中,不同类型的关键民生要素对应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按照上述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对应的权重生成权重栅格分布图。
[0010]上述基于震中位置和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包括:以震中位置为圆心,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为半径作圆,将圆覆盖的区域设置为初步的缓冲区域;或者,以震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的断裂层为基准沿线,以震级对应的设定宽度作为基准沿线两侧的基准宽度,以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设置基准沿线与基准宽度和基准长度覆盖的区域为初步的缓冲区。
[00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装置,包括: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缓冲区域设置模块,用于基于震中位置和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综合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该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飞行计划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
[0012]飞行计划生成模块包括:坐标统一单元,用于将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与缓冲区域设置在同一坐标系下;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在同一坐标系下,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DEM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缓冲区域对应的所有DEM数据合并为一个DEM数据;斜率分布栅格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合并后的DEM数据计算缓冲区域的斜率,生成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生成单元,用于将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分别与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叠加,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对应的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飞行计划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中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中斜率的大小和每个类别自身的权重,生成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
[0013]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单元包括:区域范围计算子单元,用于按同一坐标系下计算各个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其中,不同类型的关键民生要素对应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子单元,用于按照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对应的权重生成权重栅格分布图。
[0014]缓冲区域设置模块包括:圆形缓冲区设置单元,用于以震中位置为圆心,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为半径作圆,将圆覆盖的区域设置为初步的缓冲区域;或者,条形缓冲区设置单元,用于以震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的断裂层为基准沿线,以震级对应的设定宽度作为基准沿线两侧的基准宽度,以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设置基准沿线与基准宽度和基准长度覆盖的区域为初步的缓冲区。
[0015]本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主要解决地震发生后遥感飞机应该往“哪里飞”的问题。通过设置地震缓冲区,结合缓冲区内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要素的关系来确定震后最有可能受灾的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既结合了人文因素,又结合了客观的地貌因素,考虑的比较周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资源,该飞行计划比较准确可靠,因此基于该飞行计划进行的应急航空遥感,可以充分利用飞行时间,获取重灾区遥感影像数据,实施有效的救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0017]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为了提升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营救的时效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0020]参见图1所示的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S102,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0022]步骤S104,基于上述震中位置和上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例如:以该震中位置为圆心,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为半径作圆,将该圆覆盖的区域设置为缓冲区域;或者,以上述震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的断裂层为基准沿线,以上述震级对应的设定宽度作为该基准沿线两侧的基准宽度,以该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设置基准沿线与基准宽度和基准长度覆盖的区域为初步的缓冲区。
[0023]步骤S106,获取上述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该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等。
[0024]其中,基础地理数据:震区DEM数据、Google影像数据等;
[0025]行政区矢量数据:城市、县城、乡镇、村庄所在地;
[0026]道路数据: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以及其他道路数据;
[0027]水系数据:一级河流、二级河流、三级河流等水系数据。
[0028]步骤S108,根据上述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该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等;或者,该飞行计划中还可以包括飞行高度等信息。
[0029]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设置地震缓冲区,结合缓冲区内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要素的关系来确定震后最有可能受灾的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既结合了人文因素,又结合了客观的地貌因素,考虑的比较周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资源,该飞行计划比较准确可靠,因此基于该飞行计划进行的应急航空遥感,可以充分利用飞行时间,获取重灾区遥感影像数据,实施有效的救援。
[0030]在具体实现时,结合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两方面的因素,生成的飞行路线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例如:将关键民生要素进行分类,每个类别中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各个等级对应一个权重,权重越大,表明其救援级别越高。基于此,上述根据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生成针对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路线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1](I)将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与缓冲区域设置在同一坐标系下;
[0032](2)在同一坐标系下,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具体地,可以按上述同一坐标系下计算各个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其中,不同类型的关键民生要素对应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按照上述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对应的权重生成权重栅格分布图;
[0033](3)将缓冲区域对应的所有DEM (Digital Elevat1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合并为一个DEM数据;
[0034](4)根据合并后的DEM数据计算缓冲区域的斜率,生成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
[0035](5)将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分别与上述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叠加,生成该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对应的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
[0036](6)根据上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中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中斜率的大小和每个类别自身的权重,生成该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
[0037]通过使用本方案提供的方法,能够快速制定出一套精确、高效的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作业飞行计划。与常规的作业计划不同,常规的作业计划只考虑单一因素,没有根据地震的破坏特点来对区域内的因素做综合分析。本方法首先通过地震的震中位置确定缓冲区,对缓冲区内的地形进行分析,同时确定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并通过要素与地形的互相关系制定区域优先级,最终确定可能受灾的区域范围,然后做出飞行作业计划。具体的,可以通过数据搜集与处理、区域优先级计算、作业计划生成等三部分组成。
[0038]上述方法可以分为数据准备阶段和数据处理阶段,其中,数据准备包括:
[0039](I)地震信息:震中位置、震级;
[0040](2)基础地理数据:震区DEM数据、Google影像数据;
[0041](3)行政区矢量数据:城市、县城、乡镇、村庄所在地;
[0042](4)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以及其他道路数据;
[0043](5) 一级河流、二级河流、三级河流等水系数据。
[0044]下面以通过软件(例如:ArcGI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为例,其过程如下:
[0045]a)在软件中添加上述数据(如:软件版本=ArcMapl0.1,下简称为“软件”):打开软件后,新建数据点层,使用编辑工具,新添加一个点,并赋予其坐标为地震震中点,保存并命名为“EpiCenter”,坐标系使用WGS84,投影采用UTM墨卡托投影。
[0046]b)以“EpiCenter”为圆心,建立圆形缓冲区(震中缓冲区):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Buffer”工具,缓冲半径根据地震震级大小来选择。一般的,7级地震可采用100公里半径,8级及以上地震,可选择200公里或更大半径。
[0047]c)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Clip”工具,分别将DEM数据、城市、县城、乡镇、村庄、一级河流、二级河流、三级河流以及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等数据,和上述“震中缓冲区”一起作为“Clip”工具的输入项,将上述数据进行相交处理,并保存输出结果。
[0048]d)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Project”工具,分别将上述步骤输出的城市、县城、乡镇、村庄、一级河流、二级河流、三级河流以及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等数据,统一投影为WGS84 UTM坐标系,并保存输出结果。
[0049]e)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Euclidean Distance”工具,计算上述步骤输出的城市、县城、乡镇、村庄、一级河流、二级河流、三级河流以及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等数据到最近数据源的欧氏距离栅格分布图,并选用和DEM同样的cell size (小区尺寸),保持并输出结果。
[0050]其中,d)和e)的顺序可以互换,不影响本实施例的方法的实现。
[0051]f)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Reclassify”工具,将上述步骤输出的栅格数据进行分类,输出带缓冲及权重的栅格分布图,其中分类字段选“value”,“Old values”及“Newvalues”按照如下指定:
[0052]地级市:0-10000,4,其他设为“0”或“吣0&七&”;
[0053]县城:0-5000,3,其他设为“O” 或 “NoData”;
[0054]乡镇:0-3000,2,其他设为“O” 或 “NoData”;
[0055]村庄:0-2000,1,其他设为“O” 或 “NoData”;
[0056]一级河流:0-1000,3,其他设为 “O” 或 “NoData” ;
[0057]二级河流:0-1500,2,其他设为 “O” 或 “NoData” ;
[0058]三级河流:0-2000,1,其他设为“O” 或 “NoData” ;
[0059]高速、一级、国道等:0-2000,3,其他设为“O”或“NoData”;
[0060]省道:0-1500,2,其他设为“O” 或 “NoData”;
[0061]县道:0-1000,1,其他设为“O” 或 “NoData”;
[0062]g)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Raster Calculator”工具,将“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庄”权重栅格进行相加计算,输出“居民地权重栅格”;将“一级河流” “二级河流” “三级河流”权重栅格进行相加计算,输出“河流权重栅格”;将“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 “县道”权重进行相加计算,输出“道路权重栅格”。
[0063]h)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Mosaic To New Raster”工具,将上述步骤c中输出的DEM数据合并为新的单个DEM数据,并保存输出;
[0064]i)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Slope”工具,将上述DEM数据作为输入源,计算“地震缓冲区”内的斜率,并输出斜率分布栅格;
[0065]j)使用软件工具箱中的“Reclassify”工具,将上述斜率分布栅格进行分类,一般的,采用斜率分布权重参数。
[0066]k)在软件中,分别将上述“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分别与“居民地权重栅格” “河流权重栅格” “道路权重栅格”进行叠加,找出“斜率权重分布栅格”中斜率较大的区域中的居民点、河流、道路,并根据居民地、河流、道路自身的权重,得出最需要优先进行遥感飞行的区域范围。
[0067]具体飞行计划生成时,可以按照下述三类风险区进行优先级别排序:
[0068]1、基础设施类:包括受威胁的道路、桥梁识别。对于震区来说,处于地形陡峭(靠近闻斜率分布)道路、桥梁具有较闻的破坏风险。
[0069]2、建筑损毁类: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除了主城区外,城区边沿地形陡峭的区域可能具有闻风险(有较闻优先级);
[0070]3、其他:关键道路、桥梁提取,堰塞湖风险识别。
[0071]当城区(县城、县级市以上行政区)等人口密集区到周边相当或更高级别的行政区的所有道路(或在震中缓冲区内通向外部的所有道路),均处于高斜率分布区时,该区通往外界的道路可认定为关键且闻风险道路;
[0072]道路与河流交叉处可认定为桥梁所在地,上述道路所包含的桥梁,认定为关键桥梁;
[0073]穿过居住地(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且其上游有穿过高斜率分布区的河流,特别是高斜率分布区的所在部分,认定为具有堰塞湖风险区。
[0074]上述方法中,将准备的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平台提供的建模工具进行建模,进而确定震区内的高风险区域范围,然后根据该范围用遥感作业计划方法,输出地震应急遥感飞行作业计划(即飞行路线)。
[0075]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装置,参见图2,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0076]地震数据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0077]缓冲区域设置模块24,用于基于上述震中位置和上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
[0078]综合数据获取模块26,用于获取上述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该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等;
[0079]飞行计划生成模块28,用于根据上述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该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该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
[0080]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设置地震缓冲区,结合缓冲区内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要素的关系来确定震后最有可能受灾的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飞行计划,该飞行计划既结合了人文因素,又结合了客观的地貌因素,考虑的比较周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资源,该飞行计划比较准确可靠,因此基于该飞行计划进行的应急航空遥感,可以充分利用飞行时间,获取重灾区遥感影像数据,实施有效的救援。
[0081]上述飞行计划生成模块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0082]坐标统一单元,用于将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与缓冲区域设置在同一坐标系下;
[0083]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在同一坐标系下,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上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
[0084]DEM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缓冲区域对应的所有DEM数据合并为一个DEM数据;
[0085]斜率分布栅格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合并后的DEM数据计算缓冲区域的斜率,生成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
[0086]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生成单元,用于将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分别与上述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叠加,生成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对应的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
[0087]飞行计划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中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中斜率的大小和每个类别自身的权重,生成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
[0088]上述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单元可以包括以下子单元:
[0089]区域范围计算子单元,用于按上述同一坐标系下计算各个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其中,不同类型的关键民生要素对应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
[0090]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子单元,用于按照上述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对应的权重生成权重栅格分布图。缓冲区域设置模块包括:圆形缓冲区设置单元,用于以上述震中位置为圆心,上述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为半径作圆,将该圆覆盖的区域设置为初步的缓冲区域;或者,条形缓冲区设置单元,用于以上述震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的断裂层为基准沿线,以上述震级对应的设定宽度作为所述基准沿线两侧的基准宽度,以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设置该基准沿线与基准宽度和基准长度覆盖的区域为初步的缓冲区。
[0091]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快速估计应急飞行的区域范围,基于该区域范围能够快速有效的确定飞行区域的优先级,根据该优先级可以快速制定一个高效的震后应急航空遥感飞行作业计划,为后续营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009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09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基于所述震中位置和所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 获取所述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所述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 根据所述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所述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所述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所述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包括: 将所述关键民生要素和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缓冲区域设置在同一坐标系下; 在所述同一坐标系下,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 将所述缓冲区域对应的所有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合并为一个DEM数据; 根据合并后的DEM数据计算所述缓冲区域的斜率,生成所述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 将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分别与所述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叠加,生成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对应的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 根据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中所述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中斜率的大小和每个类别自身的权重,生成所述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包括: 按所述同一坐标系下计算各个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其中,不同类型的关键民生要素对应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 按照所述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对应的权重生成权重栅格分布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震中位置和所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包括: 以所述震中位置为圆心,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为半径作圆,将所述圆覆盖的区域设置为初步的缓冲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震中位置和所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包括: 以所述震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的断裂层为基准沿线,以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宽度作为所述基准沿线两侧的基准宽度,以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设置所述基准沿线与所述基准宽度和所述基准长度覆盖的区域为初步的缓冲区。
6.一种地震应急航空遥感中飞行计划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缓冲区域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震中位置和所述震级设置初步的缓冲区域; 综合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缓冲区域内的关键民生要素和地形数据;其中,所述关键民生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础地理数据、行政区矢量数据、道路数据和水系数据; 飞行计划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民生要素的类型以及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与其所处地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生成针对所述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所述飞行计划包括飞行区域范围和飞行航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计划生成模块包括: 坐标统一单元,用于将所述关键民生要素和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缓冲区域设置在同一坐标系下; 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同一坐标系下,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和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各个对象所属类别对应的权重,生成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 DEM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缓冲区域对应的所有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合并为一个DEM数据; 斜率分布栅格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合并后的DEM数据计算所述缓冲区域的斜率,生成所述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 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的权重栅格分布图分别与所述缓冲区域的斜率分布栅格图叠加,生成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对应的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 飞行计划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键民生要素中每个类别中所述斜率权重分布栅格图中斜率的大小和每个类别自身的权重,生成所述地震的应急航空遥感的飞行计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单元包括: 区域范围计算子单元,用于按所述同一坐标系下计算各个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其中,不同类型的关键民生要素对应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 权重栅格分布图生成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关键民生要素的区域范围对应的权重生成权重栅格分布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域设置模块包括: 圆形缓冲区设置单元,用于以所述震中位置为圆心,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为半径作圆,将所述圆覆盖的区域设置为初步的缓冲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域设置模块包括: 条形缓冲区设置单元,用于以所述震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的断裂层为基准沿线,以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宽度作为所述基准沿线两侧的基准宽度,以所述震级对应的设定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设置所述基准沿线与所述基准宽度和所述基准长度覆盖的区域为初步的缓冲区。
【文档编号】G08G5/00GK104376745SQ201410759336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1日
【发明者】谭骏翔, 左正立, 赵海涛, 邱文, 毕建涛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