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323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安全问题,特别是家庭的室内安全问题关系到生命和财产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人群的关注。智能化、简单易用、实时性高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成了解决人们所关心的室内安全问题的最好选择。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出发,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已日趋成熟,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微控制器技术、网络技术等核心控制与传输方面也已经高度发展。这些都使得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

现有家用安防监控系统基本都是在室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保存在本地的存储卡中,当发生不安全事故之后才调用保存的图像信息,为进一步调查获取证据,这种安防监控系统实时性差,延误时机。有的居民小区在建筑物走廊、楼道、电梯口等公共场所安装监控摄像头,组成监控网络,雇专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可疑状况再前往查看,这种方式虽然缓解了实时性问题,但耗费人力成本,且不能对室内进行监控,不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室内属于隐私空间,且安防监控需要实时性高,监控不仅要针对视屏图像信息,而且要对有害气体、声音信息、温度等信息进行监控,当有不安全状况时,能提供实时的语音报警。并要将室内的状况实时地反馈到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终端设备上,以便用户采取进一步措施。人脸识别门禁模块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科技手段,监控并采集室内温度、有害气体、图像、声音等信息,来保障家庭的室内安全,以减少或杜绝家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包括: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和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所述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语音报警模块,人脸识别门禁模块,摄像头,录音模块,一氧化碳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所述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还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摄像头双向连接,摄像头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同时数据处理模块也控制摄像头进行旋转角度变化,采集更大范围的图像信息。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录音模块双向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控制录音模块进行录音,录音模块也将录音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双向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温度检测,温度检测模块也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双向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控制一氧化碳检测模块进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一氧化碳检测模块也将一氧化碳浓度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双向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控制人脸识别门禁模块判断门禁解锁状况,人脸识别门禁模块也将门禁解锁状况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语音报警模块单向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控制语音报警模块拉响警报。

上述的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双向连接,并且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与所述的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中所包含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均双向连接。以实现将数据处理模块传给数据通信模块的信息及时传输到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发明由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和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两个部分构成,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用于收集室内安全状态信息,摄像头采集图像信号,用来直观辨识室内状况;温度检测模块采集温度信号,用于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一氧化碳检测模块采集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的浓度,防止室内不安全气体超标造成人身伤害;录音模块采集声音信号,根据声音辨识室内状况,且声音信号可用来为后期调查提供证据;人脸识别门禁模块用于安全门解锁,事先录入数据库的家庭成员通过人脸识别门禁模块直接解锁,未录入数据库的陌生人不但解锁不成功,而且系统会将面部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智能终端,由用户判断解锁与否,或进一步处理。所采集的各种信号经数据处理模块做出预警判断,如果超出安全阈值,则启动语音报警模块,并将室内安全状态信息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发送到用户的随身携带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提醒用户采取进一步安全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了用户的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设计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1中:1、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2、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3、数据处理模块;4、摄像头;5、录音模块;6、温度检测模块;7、一氧化碳检测模块;8、人脸识别门禁模块;9、语音报警模块;10、数据通信模块;11、智能手机;12、智能手表;13、智能眼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种家用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包括: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1、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2、数据处理模块3、数据通信模块10、语音报警模块9、人脸识别门禁模块8、摄像头4、录音模块5、一氧化碳检测模块7、温度检测模块6、智能手机11、智能手表12、智能眼镜13;其中安装于室内的子系统1为信息收集与处理部分,数据处理模块3上挂载着人脸识别模块8,数据通信模块10,录音模块5,摄像头4,温度检测模块6,一氧化碳检测模块7进行双向通信,只有语音报警模块9与数据处理模块3进行单向通信;

在使用过程中,摄像头4采集图像信号,用来直观辨识室内状况;温度检测模块6采集温度信号,用于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一氧化碳检测模块7采集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的浓度,防止室内不安全气体超标造成人身伤害;录音模块5采集声音信号,根据声音辨识室内状况,且声音信号可用来为后期调查提供证据;人脸识别门禁模块8用于安全门解锁,事先录入数据库的家庭成员通过人脸识别门禁模块8直接解锁,未录入数据库的陌生人不但解锁不成功,而且系统会将面部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智能终端,由用户判断解锁与否,或进一步处理。综合以上采集的信息,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之前设置的阈值判断安全状况,如果超出安全阈值,则启动语音报警模块,并将室内安全状态信息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发送到用户的随身携带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提醒用户采取进一步安全措施。本发明方案安全监控范围广,实时性高、使用便捷。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参考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内容的任何限制,显然在本发明的思想下,可做出不同形式的结构变更,但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