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36440发布日期:2018-06-19 20:35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停车位控制是由车位锁来实现的,而车位锁主要有两种,即使用钥匙的完全手动型和使用遥控器的无线电遥控型。完全手动型车位锁存在着开闭锁需要上下车的不便,而无线电遥控型车位锁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机械结构,由固定部分和可升降部分组成,其存在着无法远程控制、无法控制共享、无法使用户随时了解自己车位锁状态以及必须随身携带遥控设备等问题。完全手动型和无线电遥控型车位锁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车位资源的有效利用,且使得开放运营、实时自动扣费、车位使用可查以及收费有记录可查等智能停车功能无法实现。

现在针对停车场车位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物业公司控制停车场入口和出口处的道闸实现的,即在入口处设置车牌识别模块,在识别用户车牌后计时开始,在出口处再设置另一个车牌识别模块,在识别到用户车牌后计时结束,然后根据计费规则进行收费。这样的方式在遇到商业街车位使用高峰期时,经常会造成有的停车场车位拥堵,有的停车场车位空余。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对停车场车位的使用情况并不清楚,造成用户不能提前预定或者选择车位,这样会使得车位利用率非常低。

针对上述情况,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提高车位利用率的停车场车位共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的停车场车位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云端服务器、车位端信息交互模块以及车位终端;

车位终端包括底板、停车板、驱动机构、车位处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底板设置在地面上,停车板与底板的一侧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停车板向上翘起达到倾斜停车的状态,车位处理模块与驱动机构信号连接,车位处理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停留的车辆传感器和用于识别车辆信息的车牌识别模块,车辆传感器和车牌识别模块分别与车位处理模块信号连接,车位处理模块与车位端信息交互模块信号连接;

车位端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将车辆传感器检测到车位上是否有车的信号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记录每个车辆传感器检测到是否有车的信号,云端服务器还用于记录每个车位的地理位置信息;

用户终端用于采录实时定位信息并根据用户操作发出预约请求,所述预约请求中包括用户所需车位的位置信息、所要停车的时间段信息和车牌;

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与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信号连通,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预约请求并发送至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

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发送的预约请求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车位的预约情况,用户终端用于选择可被预约的车位完成预约,云端服务器用于将预约请求中的车牌发送至该匹配成功车位的车位处理模块;用户终端还用于在预约成功后为用户提供当前位置到车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其中,当车牌识别模块将识别到的车牌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若确定该车牌为匹配成功的预约请求中的车牌信息则控制驱动机构下降,用户终端还用于在用户停车完毕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停车完毕请求,云端服务器向该车位处理模块发送车位上升指令,车位处理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向上升起。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在车位终端,由于车位终端包括底板、停车板以及驱动机构,在停车和无车状态时,停车板向上翘起,此种状态能够使得停车板的平面为一个倾斜的平面的,能够达到节约地面面积的目的。

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停留的车辆传感器和车牌识别模块,车辆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是否有车辆停留在车位上的信号(即车位状态)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将车位状态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此时如果该车位上有车辆停留,则该车位的当前时刻是不可被预约的。

车位的使用严格来说是分时段的,如果将车位的使用时段充分公开,那么就能够避免出现空余车位而车辆又找不到车位的情况(即,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车位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因此在本方案中,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车位的预约情况,用户在知晓车位被预约的情况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调整出行时间以匹配到合适的车位,即可以提供匹配的成功率。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去商业街是去逛街购物的(商业街的目的也是针对这部分人群的),还有一部分是处理商务事项的,在逛街购物的人群中,对停车场车位的需求实际上时弹性的,即既可以早十分钟半小时,也可以晚十分钟半小时。但是如果这部分人如果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出行,将会造成该时间段车位拥挤。但是本方案中,能够让用户查询到车位预定情况,这样用户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弹性调节,从而提高车位利用率。

用户终端可采录实时定位信息,然后结合实时定位信息与车位的位置信息,就可以实现自动给用户导航的效果。

在匹配成功后,用户驾车到停车位前时,车牌识别模块识别到是预约用户的车牌时,车位处理模块会控制驱动机构下降,让用户的车辆驶到停车板上,用户停车完毕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确认停车完毕,停车板向上升起,完成停车过程。将停车板向上翘起的状态作为停车状态,能够起到节约停车场空间的目的。

对于管理停车场的物业公司而言,虽然预约功能能够提高车位的利用率,但是对于整个停车场可同时容纳车辆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本方案中的停车板是可以倾斜是设置的,这样就达到将停车场的车位空间向上拓展,提高了停车场可同时容纳车辆的数量。无论怎样的技术都是需要推广的,现有的预约功能在向停车场的推广过程中都会遇见较大的阻力,主要的问题在于,虽然预约功能能够方便用户使用,但是管理停车场的物业公司并不能从其中获得较大的收益,即停车场的营收并不会有太大变化(停车收费还是以实际停车时间计费的,如果是预约成功即计费的话,用户方面也难以推广),因此在本方案中融入了斜置停车的特征,即增大了停车场车位利用率,也增大了停车场空间利用率,在增加了停车场车位,提高停车场收入的情况下,能够更加便于推广,从停车场(线下)向用户(线上)反向推广。

本发明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车位终端、云端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相互配合,让用户在出行前既可以通过预设目的地,自助完成预定,也可以查询车位预约情况,方便用户自己弹性的调整自己的出行时间,达到提高车位利用率的效果。预定成功后还能够智能导航,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云端服务器接收到预约请求后将预约请求中的用户所需车位的位置信息与车位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标注该车位在所要停车的时间段为被预约状态,并将预约请求中的车牌发送至该匹配成功车位的车位处理模块。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达到智能推荐预约,智能匹配的目的。

进一步,底板位于停车板下方,驱动机构为电动液压缸,该电动液压缸与底板铰接,电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停车板铰接,车位终端还包括侧移机构,该侧移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侧面电机、设置在底板下方的侧移导轨以及与电机动力连接的驱动轮,底板位于停车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内,底板的下方设有滑轨,电机可通过驱动轮推动底板和停车板在滑轨上滑动,滑轨的方向与停车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这样的设计能够达到节约停车场空间,方便用户停车的目的。在使用时,动力件让停车板和底板整体侧向外移动,然后停车板放下,用户停车,用户停车完毕后,停车板向上翘起,形成倾斜停车的状态,最后电机让停车板和底板整体侧向内移动,回到初始状态,完成停车。

进一步,还包括充电桩,充电桩设置在停车板底部,车位处理模块还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停车板上是否有充电桩的信息。

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新能源汽车续航,让驾驶新能源的用户也能够预约到合适的车位。

进一步,还包括内部设置有LED灯的广告投放终端,广告投放终端固定在停车板后方。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够让广告投放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将广告投放终端设置在停车板后方能够在用户停车的过程中提供照明。

进一步,还包括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与云端服务器信号连接,云端服务器将用户终端与车位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内。

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大数据的收集、保存。

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实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S0推广步骤:先将车位终端安装在停车场内,然后再向用户推广用户终端;

S1车位状态确认步骤: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停留的车辆传感器和车牌识别模块,车辆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是否有车辆停留在车位上的信号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将车位状态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此时如果该车位上有车辆停留,则该车位的当前时刻是不可被预约的,若该车位上无车辆停留,则该车位为可被预约状态;

S2用户预约步骤: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预约请求,云端服务器接收到预约请求后将预约请求中的用户所需车位的位置信息与车位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标注该车位在所要停车的时间段为被预约状态,并将预约请求中的车牌发送至该匹配成功车位的车位处理模块

S3自动导航:用户终端结合实时定位信息与车位的位置信息,自动给用户导航;

S4停车识别:当车牌识别模块将识别到的车牌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若确定该车牌为匹配成功的预约请求中的车牌信息则控制驱动机构下降,用户终端还用于在用户停车完毕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停车完毕请求,云端服务器向该车位处理模块发送车位上升指令,车位处理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向上升起。

在本方法中,能够让用户在出行前既可以通过预设目的地,自助完成预定,也可以查询车位预约情况,方便用户自己弹性的调整自己的出行时间,达到提高车位利用率的效果。预定成功后还能够智能导航,方便用户使用。

现有的对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更多的是从用户数量上推广(即线上推广),希望在扩大用户使用群体之后,再去对停车场的车位进行改造。但是用户对停车场的需求在特定情况下属于刚性需求,并不会因为停车场是否方便使用再做选择,用户对停车场的标准可能仅在于不会被贴罚单、距离目的地不会太远。现有的停车场已经基本具备上述两种属性,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停车场的管理者本身来说是没有一定改造的欲望和动机的。

但是本方案中,先向停车场进行推广,是先对停车场进行改造,增加停车场车位的数量(即线下推广),这种方式,从停车场角度是增加了可停车的数量,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驾驶技巧不好的用户不方便停车的问题。在本方案中,采用线下推广,增加了停车场的车位数量,停车场的管理者方面更加容易接收改造,改造完成之后,既增加停车场的车位,也方便了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完成后会更有动机使用本系统,更加利于本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的推广。即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反向促进,更加便于本系统的推广。

进一步,还包括S5广告推广步骤:内部设置有LED灯的广告投放终端固定在停车板后方。

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广告投放终端为用户照明,还能够向用户推送广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位终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架10、托架11、支撑液压缸12、导轮13、侧移轨道14、安装座20、电机21、变速器23、链条2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具体的用户终端为搭载了APP的手机)、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具体的是无线传输模块)、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具体的是无线传输模块)、云端服务器、车位端信息交互模块(具体的是无线传输模块)以及车位终端;

车位终端包括底板、停车板、驱动机构、车位处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底板设置在地面上,停车板与底板的一侧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停车板向上翘起达到倾斜停车的状态,车位处理模块与驱动机构信号连接,车位处理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停留的车辆传感器和用于识别车辆信息的车牌识别模块,车辆传感器和车牌识别模块分别与车位处理模块信号连接,车位处理模块与车位端信息交互模块信号连接。

底板位于停车板下方,驱动机构为电动液压缸,该电动液压缸与底板铰接,电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停车板铰接,车位终端还包括侧移机构,该侧移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侧面电机21、设置在底板下方的侧移导轨以及与电机21动力连接的驱动轮,底板位于停车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内,底板的下方设有滑轨,电机21可通过驱动轮推动底板和停车板在滑轨上滑动,滑轨的方向与停车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车位端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将车辆传感器检测到车位上是否有车的信号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记录每个车辆传感器检测到是否有车的信号,云端服务器还用于记录每个车位的地理位置信息;

用户终端用于采录实时定位信息并根据用户操作发出预约请求,所述预约请求中包括用户所需车位的位置信息、所要停车的时间段信息和车牌;

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与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信号连通,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预约请求并发送至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

服务端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信息交互模块发送的预约请求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车位的预约情况;

云端服务器接收到预约请求后将预约请求中的用户所需车位的位置信息与车位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标注该车位在所要停车的时间段为被预约状态,并将预约请求中的车牌发送至该匹配成功车位的车位处理模块;

还包括充电桩,充电桩设置在停车板底部,车位处理模块还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停车板上是否有充电桩的信息。还包括内部设置有LED灯的广告投放终端,广告投放终端固定在停车板后方。还包括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与云端服务器信号连接,云端服务器将用户终端与车位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内。

其中,当车牌识别模块将识别到的车牌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若确定该车牌为匹配成功的预约请求中的车牌信息则控制驱动机构下降,用户终端还用于在用户停车完毕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停车完毕请求,云端服务器向该车位处理模块发送车位上升指令,车位处理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向上升起,用户终端还用于在匹配成功后为用户提供当前位置到车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具体的车位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10(即为底板)和用于支撑汽车的托架11(即为停车板),该支撑架10和托架11枢接,所述支撑架10位于托架11下方,所述支撑架10与托架11之间设有支撑液压缸12(即为驱动机构),该支撑液压缸12的缸筒与支撑架10铰接,支撑液压缸12的活塞杆与托架11铰接,所述支撑架10上设有液压站,液压站与支撑液压缸12通过第一液压管连接,支撑架10下方设置有用于便于支撑架10横向移动的导轮13。根据实际情况,本实施例中还在托架11上设置有防止车辆滑动的限位块。

在支撑架10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10长度方向垂直的侧移轨道14(即为侧移滑轨),支撑架10可在侧移轨道14上横向移动,支撑架10的侧面固设有安装座20,安装座20上固设有电机21,安装座20位于支撑架10的内侧(内侧的具体定义为:行车道方向为外侧,远离行车道的方向为内侧);

支撑架10与侧移导轨之间设有驱动轮,电机21与驱动轮之间设有传输电机21动力的动力传输件,驱动轮可驱动支撑架10在侧移轨道14上移动,具体的电机21为伺服电机21,电机21与链条24之间设有变速器23,驱动轮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驱动轮位于侧移导轨上,驱动轮的侧面固设有链轮,具体的动力传输件为链条24,链条24分别连接变速器23和驱动轮,伺服电机21的为变速器23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停车场车位智能共享实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S0推广步骤:先将车位终端安装在停车场内,然后再向用户推广用户终端;(具体的是,用户在使用完成后,用户下载一个APP即可。甚至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需要用户下载了APP才能够进入到停车场中)

S1车位状态确认步骤: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停留的车辆传感器和车牌识别模块,车辆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是否有车辆停留在车位上的信号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将车位状态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此时如果该车位上有车辆停留,则该车位的当前时刻是不可被预约的,若该车位上无车辆停留,则该车位为可被预约状态;

S2用户预约步骤: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预约请求,云端服务器接收到预约请求后将预约请求中的用户所需车位的位置信息与车位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标注该车位在所要停车的时间段为被预约状态,并将预约请求中的车牌发送至该匹配成功车位的车位处理模块

S3自动导航:用户终端结合实时定位信息与车位的位置信息,自动给用户导航;

S4停车识别:当车牌识别模块将识别到的车牌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处理模块若确定该车牌为匹配成功的预约请求中的车牌信息则控制动力件驱动底板向外移动,然后驱动机构下降,用户终端还用于在用户停车完毕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停车完毕请求,云端服务器向该车位处理模块发送车位上升指令,车位处理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向上升起,然后动力件驱动底板向内回到初始位置;

S5广告推广步骤:内部设置有LED灯的广告投放终端固定在停车板后方。

具体使用时:当某个用户需要出行到某个商业街,使用某个停车场时,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预约请求,云端服务器向用户反馈用户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的车位使用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自助选择车位进行预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云端服务器可以自动为用户匹配用户目的地附近在用户预约时间段空余的车位。

用户成功预约后,预约请求中的车牌信息将从云端服务器发送至车位处理模块,车位终端上的车牌识别模块能够识别到预约请求中的车牌时,会控制动力件驱动停车板向外移动,然后停车板向下,达到水平状态方便用户将车辆行驶到停车板上。然后停车完毕后,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停车完毕的请求,停车板向上升起,动力件再次驱动停车板回收,完成停车。

停车板下方的充电桩能够方便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云端数据库与云端服务器信号连接,云端服务器将用户终端与车位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内。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大数据的收集、保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同之处仅在于,托架11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三棱柱形的挡块,挡块焊接固定在托架11的上表面,挡块用于在托架11在升起后防止车辆移动,在挡块11的棱边(即,车轮要通过挡块必须要压过的位置,三棱柱的最上方的棱边)上设置有按压式开关(即通过按压的方式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开关),按压式开关可控制液压站是否工作,当按压式开关车轮压过后,液压站停止工作,托架11迅速降低,能够提高安全性。主要原因是一些粗心的车主,在停车后不启动驻车制动,托架11上升过程中,车辆就会移动,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车辆甚至会从托架11上溜下来。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轮越过挡块时,会挤压到按压式开关,液压站停止工作,托架11停止上升,车辆就会缓慢的停止滑动,避免了车辆从托架11上滑下来造成的意外事故,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