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多通道门禁报警探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24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多通道门禁报警探头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安全防范工程中,均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报警探头和防盗报警主机,由于受传输距离、环境、可变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局限性很强。无线门禁报警探头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系统的施工,但现有的门禁报警探头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监控门的开关状态,当门不管何种原因被打开后,无线门禁探头立即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远距离向主机报警的无线多通道门禁报警探头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多通道门禁报警探头系统,包括1~16个无线门禁报警探头和一个连接前述无线门禁报警探头的报警主机;所述无线门禁报警探头包括永磁铁和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内置PCB板,PCB板上设置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编码芯片IC1、无线发射模块WX1、常开型的干簧管H1和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一端连接编码芯片IC1,一端连接干簧管H1;所述无线发射模块WX1与编码芯片IC1连接;所述报警主机内设置解码芯片;所述编码芯片IC1和解码芯片的发射和接收的工作频率相同;所述编码芯片IC1型号为PT2262,所述解码芯片的型号为PT2272。

所述编码芯片IC1的9脚接地,1~8脚以及10~13脚悬空,1~8脚用于地址码设定,10~13脚用于数据码设定,14脚连接测试电路,15脚和16脚之间连接振荡电阻R6,17脚和18脚连接无线发射模块WX1,同时18脚连接电源。

所述测试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三极管V1、V2,电容C1、C2和测试按钮K1;所述电阻R1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编码芯片的14脚;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容C2的正极;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5与电容C2并联;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测试按钮K1的一端;所述测试按钮K1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三接管V2的集电极连接测试按钮K1的一端,发射极接电源,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电容C1串联在电阻R3与电阻R4之间;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干簧管H1的一端,另一端接地;所述干簧管的另一端接电源。

所述电阻R1阻值为5.6K欧姆,R2的阻值为2K欧姆,R3的阻值为2M欧姆,R4的阻值为10M欧姆,R5的阻值为15K欧姆,R6的阻值为1.5M欧姆;所述电容C1的容值为104法,C2的容值为10u法;所述三极管V1的型号为9014,V2的型号为9015。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布置,方便施工,电路设计巧妙,耗电极省。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PT2262和PT2272集成电路芯片,体积小巧,采用4位数据码,最多可以组成16路报警通道。而且地址码的设定,方便不同的报警系统存在于同一个工作环境,不会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门禁报警探头的报警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多通道门禁报警探头系统包括1~16个无线门禁报警探头和一个连接前述无线门禁报警探头的报警主机;无线门禁报警探头包括永磁铁和探头主体;探头主体内置PCB板,PCB板上设置报警电路;报警电路见图1,报警电路包括编码芯片IC1、无线发射模块WX1、常开型的干簧管H1和测试电路;测试电路一端连接编码芯片IC1,一端连接干簧管H1;无线发射模块WX1与编码芯片IC1连接;报警主机内设置解码芯片;编码芯片IC1和解码芯片的发射和接收的工作频率相同;编码芯片IC1型号为PT2262,解码芯片的型号为PT2272编码芯片IC1的9脚接地,1~8脚以及10~13脚悬空,1~8脚用于地址码设定,10~13脚用于数据码设定,14脚连接测试电路,15脚和16脚之间连接振荡电阻R6,17脚和18脚连接无线发射模块WX1,同时18脚连接电源。测试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三极管V1、V2,电容C1、C2和测试按钮K1;电阻R1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编码芯片的14脚;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容C2的正极;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阻R5与电容C2并联;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测试按钮K1的一端;测试按钮K1的另一端接电源;三接管V2的集电极连接测试按钮K1的一端,发射极接电源,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容C1串联在电阻R3与电阻R4之间;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干簧管H1的一端,另一端接地;干簧管的另一端接电源。电阻R1阻值为5.6K欧姆,R2的阻值为2K欧姆,R3的阻值为2M欧姆,R4的阻值为10M欧姆,R5的阻值为15K欧姆,R6的阻值为1.5M欧姆;电容C1的容值为104法,C2的容值为10u法;三极管V1的型号为9014,V2的型号为9015。

一个报警主机可以连接多个无线门禁报警探头。要实现无线报警组网,对组成的无线门禁报警探头和报警主机要求发射和接收的工作频率相同,采用相同的编码解码芯片,如图1所示PT2262为编码芯片,PT2272安装在报警主机上作为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都采用4位数据码,最多可以组成16路报警通道,因此最多可以连接16个无线门禁报警探头。

将无线门禁报警探头安装在门内侧的上方,永磁铁部分较小安装在门框上,用来产生恒定的磁场。探头主体部分较大,安装在门上。探头主体内部有一个常开型的干簧管,如图1中的H1,当永磁体和干簧管靠得很近时(小于5毫米),无线门禁探头处于工作守候状态,当永磁体离开干簧管一定距离后,无线门禁探头立即发射包含地址编码和自身识别码(也就是数据码)的315MHZ的高频无线电信号,防盗报警主机就是通过识别这个无线电信号的地址码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报警系统的,然后根据自身识别码(也就是数据码),确定是哪一个无线门禁探头报警。

如图1所示,PT2262芯片的第1~8脚为地址码设定区域。地址码的每一位有三种状态:“0”,“1”,“f”(悬空),可以通过跳线帽设定。地址码必须和相应的报警主机上安装的PT2272芯片的地址码设定一致,才能正常工作。数据码的功能是PT2262和PT2272在地址码一致的前提下,PT2262可以传输的一个4位双态的数据。如图1所示,PT2262芯片的第13、12、11、10管脚为数据码设定引脚,数据码只有两个状态:低电平0和高电平1,悬空被认为是0(芯片内部有下拉电路),和H连线表示1,通过跳线帽设定。

如图1所示,振荡电阻R6的电阻决定了数据脉冲的宽度必须和相应的PT2272配套,否则地址码和数据码无法传输。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是1.5MΩ电阻,适合100米~2000米范围内的数据传输。H1是一个干簧管,当门关闭的时候,H1接通C1两端电位相同,V2截止,V1也截止。当门被打开后,干簧管H1断开,V2的发射结被打开,V2导通使得V2的集电极电位近似为Vcc,流进V1基极的电流较大,V1饱和导通。PT2262接在其集电极上的14脚电位被拉低,当14脚电压被拉低后,其17脚输出的包含地址码和数据码的脉冲数据调制信号到无线发射模块WX1的调制极上,被调制的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无线发射模块WX1发送信号的时间长短取决于PT2262的14脚电位下拉时间的长短,当门被打开后,流过C1的电流给C1充电,当C1充电结束后,V2又恢复截止状态,V1也随之恢复截止状态,PT2262的14脚恢复高电压,无线发送停止。理论计算和实践得知,无线发射模块发射时间不小于120毫秒,C1为0.1uF,就能保证有一组完整的波形输出,PT2272就能收到正确的数据。按下测试按钮K1,三极管V1直接导通,编码芯片IC1的14脚直接被拉低为低电平,地址码和数据码直接被发送出去。由此,平时不论门是开还是关,三极管V2、V1均是截止的,无线发射模块WX1在没有调制信号的时候,也处于截止状态,而PT2262又是一个CMOS微功耗元件,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门禁探头耗电极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