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790发布日期:2019-01-08 21:3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背景技术: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作为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发生火灾时,人工确认火灾,按下按钮向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现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抗干扰能力较差,当周围出现较强的电流时,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极易受到强电流干扰而出现误报情况,降低了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旨在解决现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抗干扰能力较差、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单片机传输的火灾报警电信号通过整流桥传输给上位机,以实现无极性通讯,而且,通信电路中增加双向稳压管,使通信电路的抗干扰性加强,可进一步提高火灾报警按钮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几个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所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包括壳体和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

用于当按键被按下后,产生火灾报警电信号的按键控制电路;

用于接收所述按键控制电路传输的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的单片机;

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传输的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并将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传输给上位机的通信电路,其中:

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整流桥、总线TC1、TC2和双向稳压管TVS1,所述单片机传输的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通过所述整流桥传输给所述上位机,双向稳压管TVS1的两端分别与总线TC1、TC2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键控制电路包括过流保护器F1、无源常开开关S1、电阻R18、R19、R20、R21、R22,其中: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通过过流保护器F1与公共端口COM连接;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3通过电阻R20与所述单片机连接、通过电阻R22接地;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6通过电阻R18与所述报警电路的指示灯电路连接、通过电阻R19与跳线结构CON1连接;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1通过电阻R21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2、5为常开触点,且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在触点2、6之间切换,触点3在触点1、5之间切换。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指示灯电路用于当获取到所述单片机传输的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后,通过指示灯显示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其中:

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指示灯DZ1、DZ2、电阻R12、R13、R15、电容C9,其中:

指示灯DZ1的一端通过电阻R12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指示灯DZ1的另一端接地;

指示灯DZ2的一端接电源VCC,指示灯DZ2的另一端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13、R15与所述单片机连接、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13、光耦开关电路分别与电源及所述按键控制电路连接、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13、电容C9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光耦开关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4、R16、R17,其中:

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端口通过电阻R14与所述电源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端口通过电阻R17与所述按键控制电路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三端口通过电阻R15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第四端口接地;

电阻R15的两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面板盖、操作面板和封盖,其中:

所述面板盖中部开有窗口,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窗口的位置,所述面板盖与所述操作面板活动连接;

所述封盖上设有弹簧柱和滑块弹簧,所述弹簧柱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操作面板抵接,所述滑块弹簧的自由端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操作面板的自由端设有容腔,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滑块弹簧被压缩,所述挡板被压入所述容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斜坡,所述操作面板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斜坡,所述挡板与所述操作面板的自由端接合时,所述第一斜坡和所述第二斜坡贴合。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下翻盖,所述下翻盖的本体的一端设有具有铰接孔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通过所述铰接孔与所述面板盖铰连接,所述下翻盖的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端部具有凸起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容腔的凹槽卡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单片机传输的火灾报警电信号通过整流桥传输给上位机,以实现无极性通讯,而且,通信电路中增加双向稳压管,使通信电路的抗干扰性加强,可进一步提高火灾报警按钮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按键控制电路中增加一组无源常开开关,利用简单的按键工作原理,实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火灾报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壳体的封盖上设有弹簧柱和滑块弹簧,弹簧柱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和滑块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操作面板的报警和复位操作更加省力,更为方便灵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电路的稳压子电路和供电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电路的故障检测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键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单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面板盖的正面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面板盖的背面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操作面板的正面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操作面板的侧面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封盖的正面视图;

图14是图13中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封盖的背面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下翻盖的正面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下翻盖的侧面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钥匙的正面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钥匙的侧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报警电路;11-通信电路;12-按键控制电路;13-指示灯电路;14-单片机;

2-面板盖;21-窗口;22-复位工具插孔;23-电话线插孔;

3-操作面板;31-容腔;311-凹槽;32-第二斜坡;33-状态显示区;

4-封盖;41-弹簧柱;42-复位弹簧;43-滑块弹簧;44-滑块;441-挡板;4411-第一斜坡;442-卧槽;45-工作指示灯孔;46-报警指示灯孔;47-电话线插座;

5-下翻盖;51-第一折边;511-铰接孔;52-第二折边;521-凸起;

6-复位工具;61-钥匙柄;62-钥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该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包括壳体和报警电路1,所述报警电路1包括电连接的通信电路11、按键控制电路12、指示灯电路13和单片机14,当按键被按下后,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产生火灾报警电信号并将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传输给单片机14和所述指示灯电路13,在所述单片机14和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的作用下,所述指示灯电路13通过指示灯显示火灾报警电信号,所述单片机14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传输给所述通信电路11,所述通信电路11将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传输给上位机,以实现火灾报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电路11包括稳压子电路、供电子电路和故障检测子电路。如图2所示,图2是稳压子电路和供电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稳压子电路通过整流桥与所述供电子电路连接,所述稳压子电路包括总线TC1、TC2和双向稳压管TVS1,双向稳压管TVS1的两端分别与总线TC1、TC2连接。具体的,所述稳压子电路通过TC+端口与所述供电子电路、所述故障检测子电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稳压子电路还包括电感L1、L2和电容C5、C6,其中,电感L1设于总线TC1上,电感L2设于总线TC2上,电容C5的一端与电感L1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6的一端与电感L2连接,另一端接地,双向稳压管TVS1的两端分别与电感L1、电感L2连接。所述电感L1、L2和电容C5、C6可以起到滤波和消振的作用,与双向稳压管TVS1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通信电路11的抗干扰能力。

该可选实施方式中,利用二总线通信,所述通信电路11包括整流桥,所述单片机14传输的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通过所述整流桥传输给所述上位机,以实现无极性通讯,以及通讯和供电的同步进行,而且,所述通信电路11中增加双向稳压管,使通信电路11的抗干扰性加强,可进一步提高火灾报警按钮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所述供电子电路12包括二极管D 1、稳压器U1、电阻R1、R7、电容C1、C2、C3、C4,其中,二极管D1、电阻R1和稳压器U1依序串联,稳压器U1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1连接,第三端口接电源VCC,第一端口接地,电阻R7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1、C2的一端与稳压器U1的第二端口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3、C4的一端与稳压器U1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2的稳压器U1与其他电阻、电容元件结合,可获得可变的电压和电流。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图3是故障检测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故障检测子电路包括二极管Z1、三极管PT1、T1、T5、电阻R2、R3、R4、R5、R6、R8、R10、R24、电容C7,其中:

三极管PT1的基极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 3、R 2与所述单片机14连接,集电极通过依序串联的二极管Z 1、电阻R 6、R 10接地,发射极通过电阻R 8接地;

三极管T 1的基极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5、R8接地,集电极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4、R2与所述单片机14连接,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T5的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集电极与所述单片机14连接,且通过电阻R24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地;

电容C7与电阻R10并联。

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故障检测子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稳压子电路和供电子电路的故障,避免所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由于稳压子电路和供电子电路的故障而出现误报的情况,提高所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火灾报警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图4是按键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所述按键控制电路包括过流保护器F1、无源常开开关S1、电阻R18、R19、R20、R21、R22,其中: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通过过流保护器F1与公共端口COM连接;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3通过电阻R20与所述单片机连接、通过电阻R22接地;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6通过电阻R18与所述报警电路的指示灯电路连接、通过电阻R19与跳线结构CON1连接;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1通过电阻R21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2、5为常开触点,且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在触点2、6之间切换,触点3在触点1、5之间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未发生火灾报警时,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和触点6接通,触点3和触点5接通,以将未发生火灾的信号通过KEYIN端口传输给所述单片机14,通过HD端口传输给所述指示灯电路13,控制所述指示灯电路13的工作指示灯DZ2亮,报警指示灯DZ1灭,提示工作正常;发生火灾报警时,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和触点2接通,触点3和触点1接通,以将发生火灾的信号通过CTKEY端口传输给所述单片机14,控制所述指示灯电路13的报警指示灯DZ1亮,工作指示灯DZ2灭,提示火警信息。

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按键控制电路12中增加无源常开开关,利用简单的按键工作原理,实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火灾报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在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中设置过流保护器,提高了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图5是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指示灯电路13用于当接收到火灾报警电信号后,通过指示灯显示所述火灾报警电信号,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指示灯DZ1、DZ2、电阻R12、R13、R15、电容C9,其中:

指示灯DZ1的一端通过电阻R12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指示灯DZ1的另一端接地;

指示灯DZ2的一端接电源VCC,指示灯DZ2的另一端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13、R15与所述单片机连接、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13、光耦开关电路分别与电源及所述按键控制电路连接、通过依序串联的电阻R13、电容C9接地。

可选的,所述光耦开关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4、R16、R17,其中:

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端口通过电阻R14与所述电源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端口通过电阻R17与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三端口通过电阻R15与所述单片机14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第四端口接地;

电阻R15的两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

通过在所述指示灯电路13中设置所述光耦开关电路,可以起到所述指示灯电路13的电路故障自检的作用,避免由于所述指示灯电路13自身的故障影响所述报警电路1的报警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未发生火灾报警时,在所述单片机14和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的共同作用下,控制所述指示灯电路13中的工作指示灯DZ2亮,报警指示灯DZ1灭,提示工作正常;发生火灾报警时,在所述单片机14的作用下,控制所述指示灯电路13中的报警指示灯DZ1亮,工作指示灯DZ2灭,提示火警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图6是单片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单片机14通过管脚与所述通信电路11、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和所述指示灯电路13电连接,以实现信号输入或输出。可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型号可为EM78F734ND。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2-图6所示的所述通信电路11、所述按键控制电路12、所述指示灯电路13和单片机14的电路结构,每一电路中具有相同符号的接口之间电连接。

图7-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壳体包括面板盖2、操作面板3和封盖4,其中:

所述面板盖2中部开有窗口21,所述操作面板3设置在所述窗口21的位置,所述面板盖2与所述操作面板3活动连接;

所述封盖4上设有弹簧柱41和滑块44弹簧43,所述弹簧柱41上设置有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的自由端与所述操作面板3抵接,所述滑块44弹簧43的自由端设置滑块44,所述滑块44的一侧设有挡板441,所述操作面板3的自由端设有容腔31,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复位弹簧42和所述滑块44弹簧43被压缩,所述挡板441被压入所述容腔31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滑块44的中部开设有卧槽442。

该可选实施方式中,火灾情况时,按下所述操作面板3,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操作面板3发生位移,所述复位弹簧42和滑块44弹簧43被压缩,所述滑块44的挡板441被压入所述容腔31内部,所述滑块44弹簧43部分恢复形变,所述挡板441卡入所述容腔31内部;火灾消除后,将复位工具6插入所述滑块44的卧槽442中,在所述复位工具6的作用下,所述滑块44随所述滑块44弹簧43向下,在所述复位弹簧42恢复形变的过程中,所述挡板441脱离所述容腔31,所述操作面板3随之复位,利用所述复位弹簧42和所述滑块44弹簧43的弹性形变,以实现所述操作面板3的报警操作和复位操作,更加省力,且更为方便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441上设有第一斜坡4411,所述操作面板3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斜坡32,所述挡板441与所述操作面板3的自由端接合时,所述第一斜坡4411和所述第二斜坡32贴合,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操作面板3的报警和复位操作更加省力,更为方便灵活。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所述面板盖2的窗口21下部开有复位工具6插孔22和电话线插孔23,所述复位工具6插孔22和所述滑块44的卧槽442相对,所述封盖4的电话线插座47设置于所述电话插线孔的对应位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操作面板3上部设置状态显示区33,用于显示监视状态或者报警状态,所述操作面板3的自由端设有容腔31,所述操作面板3设置在所述面板盖2的窗口21位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3-图15所示,所述封盖4上部开设有工作指示灯孔45和报警指示灯孔46,所述指示灯电路13中的指示灯DZ1、DZ2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指示灯孔45和所述报警指示灯孔46中,所述操作面板3中的状态显示区33与所述工作指示灯孔45和所述报警指示灯孔46相对。进一步的,所述封盖4上还设有电话线插座47,所述报警电路1的电话线焊接在所述电话线插座47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6-图17所示,所述壳体还包括下翻盖5,所述下翻盖5的本体的一端设有具有铰接孔511的第一折边51,所述第一折边51通过所述铰接孔511与所述面板盖2铰连接,所述下翻盖5的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端部具有凸起521的第二折边52,所述第二折边52通过所述凸起521与所述容腔31的凹槽311卡接。所述下翻盖5可沿着所述第一折边51向下翻折,以解决现有具有左/右翻盖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并排安装时,所述左/右翻盖不易打开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8-图19所示,复位工具6为钥匙形状,包括钥匙柄61和钥匙杆62,所述钥匙杆62是坡形边,所述钥匙杆62位于所述钥匙柄61的两侧,两侧的所述钥匙杆62均可用于进行复位,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延长了所述复位工具6的使用寿命。

所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火灾发生后需要报警时,按下所述操作面板3,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操作面板3发生位移,所述复位弹簧42和滑块44弹簧43被压缩,所述滑块44的挡板441被压入所述容腔31内部,所述滑块44弹簧43部分恢复形变,所述挡板441卡入所述容腔31内部,所述操作面板3位移过程中推动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和触点2接通,触点3和触点1接通,以将发生火灾的信号传输给所述单片机14,控制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指示灯DZ1亮,工作指示灯DZ2灭,提示火警信息;

当险情排除完毕后,使用所述复位工具6,将钥匙杆62从所述复位工具6孔插入,由于所述钥匙杆62是坡形边,当所述钥匙杆62贴着所述滑块44的卧槽442往里深入,所述滑块44弹簧43被压缩,所述滑块44随所述滑块44弹簧43下移,所述挡板441不能卡住所述空腔,所述挡板441脱离所述容腔31,所述操作面板3被所述复位弹簧42弹回初始状态,无源常开开关S1的触点4和触点6接通,触点3和触点5接通,以将未发生火灾的信号传输给所述单片机14,控制火灾报警按钮的工作指示灯DZ2亮,报警指示灯DZ1灭,提示工作正常。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