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7507发布日期:2019-07-03 04:3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遥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



背景技术:

当前生活和生产中,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工业天车遥控器等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且不可或缺。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的遥控器的能量供应仍然为干电池供电,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干电池,增加了成本,且废旧电池将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另外,在一些煤矿井下等特殊场合,干电池的使用将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已有的关于自供电遥控器方案,大多存在一些问题。如申请号为201610319276.5、名称为一种自供电遥控器及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其结构中添加电磁式发电模块及弹簧等结构,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稳定且易出现故障。还有,如申请号为201610935402.X、名称为一种遥控器的控制装置、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由于该遥控器特殊的控制方式导致其对遥控器的放置方式有严格的要求,操作要求高。另外,若遥控器损毁,则里面的汞对人体有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旨在利用压电效应将人按压遥控器功能键时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驱动无线遥控器工作,以此来解决自供电条件下遥控器的控制问题,且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不易出现故障;同时对遥控器的放置方式无要求,操作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上壳、遥控器下壳、带石墨片硅胶垫和遥控器电路板,所述带石墨片硅胶垫具有回弹功能且带石墨片硅胶垫安装在遥控器上壳的底部,所述石墨片硅胶垫位于遥控器上壳与遥控器下壳之间,所述遥控器电路板设置在遥控器下壳内,所述遥控器上壳和遥控器下壳固定在一起,所述遥控器上壳上安装有多个硅胶按键,所述遥控器上壳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带石墨片硅胶垫的下部且对应硅胶按键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石墨片,所述遥控器电路板上且对应石墨片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所述带石墨片硅胶垫上且对应定位柱位置处开有硅胶垫定位孔,所述遥控器电路板上且对应定位柱位置处开有电路板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依次穿过硅胶垫定位孔和电路板定位孔,所述遥控器电路板上安装有与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相接且用于处理收集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产生电能的能量收集电路,所述遥控器电路板上安装有与能量收集电路相接且通过能量收集电路供电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下部开有第一锁紧孔,所述遥控器下壳上且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开有第二锁紧孔,所述遥控器上壳和遥控器下壳经依次穿过第二锁紧孔和第一锁紧孔的自攻丝固定在一起。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对称设置在的遥控器上壳的底部两侧。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电路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分别设置在遥控器电路板的一端两侧。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键的数量为12个,每3个所述硅胶按键设置为一排、共设置有四排,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第一排硅胶按键与第二排硅胶按键之间、第三排硅胶按键与第四排硅胶按键之间。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键的形状为凸台状,所述硅胶按键的大端位于遥控器上壳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电路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均集成于遥控器电路板上。

上述的一种集成式自供电无线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和遥控器上壳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当按压遥控器上的硅胶按键时,硅胶按键按压将使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产生变形,从而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产生的电能经过能量收集电路收集处理后给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供电,使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工作;即利用了压电效应将人按压遥控器功能键时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驱动无线遥控器工作,以此来解决自供电条件下遥控器的控制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按压遥控器上的硅胶按键时,带石墨片硅胶垫上的石墨片将遥控器电路板导通实现按键的功能选择,驱动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发出,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按硅胶按键的按压作用移除后,硅胶按键、带石墨片硅胶垫及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恢复到初始状态,遥控器再次处于不工作状态,不影响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不易出现故障;且对遥控器的放置方式无要求,操作简便。

4、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不改变传统操作方式,使用范围广;无需安装电池,对环境无污染且使用寿命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上壳和带石墨片硅胶垫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石墨片硅胶垫、石墨片和硅胶垫定位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电路板、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电路板定位孔、能量收集电路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遥控器电路板; 1-1—电路板定位孔; 2—遥控器下壳;

3—带石墨片硅胶垫; 3-1—硅胶垫定位孔; 4—遥控器上壳;

5—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 6—石墨片; 7—定位柱;

8—硅胶按键; 9—能量收集电路; 10—无线信号发射模块;

11—第一锁紧孔; 12—第二锁紧孔; 13—自攻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遥控器上壳4、遥控器下壳2、带石墨片硅胶垫3和遥控器电路板1,所述带石墨片硅胶垫3具有回弹功能且带石墨片硅胶垫3安装在遥控器上壳4的底部,所述石墨片硅胶垫3位于遥控器上壳4与遥控器下壳2之间,所述遥控器电路板1设置在遥控器下壳2内,所述遥控器上壳4和遥控器下壳2固定在一起,所述遥控器上壳4上安装有多个硅胶按键8,所述遥控器上壳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7,所述带石墨片硅胶垫3的下部且对应硅胶按键8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石墨片6,所述遥控器电路板1上且对应石墨片6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所述带石墨片硅胶垫3上且对应定位柱7位置处开有硅胶垫定位孔3-1,所述遥控器电路板1上且对应定位柱7位置处开有电路板定位孔1-1,所述定位柱7依次穿过硅胶垫定位孔3-1和电路板定位孔1-1,所述遥控器电路板1上安装有与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相接且用于处理收集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产生电能的能量收集电路9,所述遥控器电路板1上安装有与能量收集电路9相接且通过能量收集电路9供电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

硅胶垫定位孔3-1用于带石墨片硅胶垫3的定位,防止按压遥控器硅胶按键8时使其移位;带石墨片硅胶垫3通过遥控器上壳4与遥控器下壳2之间的挤压实现固定。

硅胶按键8具有自动回弹功能,当对硅胶按键8的按压作用移除后,硅胶按键8可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以备再次按压。带石墨片硅胶垫3上的石墨片6具有导通电路的功能,且具有回弹功能,当按压硅胶按键8时,石墨片6可导通遥控器电路板1的电路,实现遥控器功能键功能选择;按压移除后,带石墨片硅胶垫3可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电路断开。

当按压遥控器的硅胶按键8时,使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发生变形,从而利用正压电效应产生电能。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产生的电能经过能量收集电路9整理收集后为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供电,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用于将遥控器功能键信号发射到用电器无线信号接收端,以实现对用电器的控制。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所述定位柱7的下部开有第一锁紧孔11,所述遥控器下壳2上且对应定位柱7的位置开有第二锁紧孔12,所述遥控器上壳4和遥控器下壳2经依次穿过第二锁紧孔12和第一锁紧孔11的自攻丝13固定在一起。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柱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7对称设置在的遥控器上壳4的底部两侧。

如图6所示,所述能量收集电路9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分别设置在遥控器电路板1的一端两侧。

如图3所示,所述硅胶按键8的数量为12个,每3个所述硅胶按键8设置为一排、共设置有四排,两个所述定位柱7分别位于第一排硅胶按键8与第二排硅胶按键8之间、第三排硅胶按键8与第四排硅胶按键8之间。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硅胶按键8的形状为凸台状,所述硅胶按键8的大端位于遥控器上壳4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电路9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均集成于遥控器电路板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7和遥控器上壳4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按压遥控器上的硅胶按键8时,硅胶按键8按压将使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产生变形,从而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产生的电能经过能量收集电路9处理后给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供电,使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工作。同时,带石墨片硅胶垫3上的石墨片6将遥控器电路板1的电路导通实现按键的功能选择,驱动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将信号发出,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硅胶按键8的按压作用移除后,硅胶按键8、带石墨片硅胶垫3及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模块5恢复到初始状态,遥控器再次处于不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