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2679发布日期:2019-10-08 20:2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卡口触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卡口设备通常安装在路段,用于拍照过往车辆的牌照,识别号牌信息。目前,通过双激光的触发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窄波雷达技术,二是双激光技术,三是多目标雷达技术。

窄波雷达技术方案:窄波雷达采用顶置单车道安装,每条车道安装一个设备,采用调制后的较窄的雷达波(几乎只覆盖一条车道的宽度),利用多普勒原理测量车辆到达信息,此技术成本较低,缺陷是在车辆较为密集的交通状态下,窄波雷达对车辆的分离较为困难,漏车较多。

双激光触发技术方案:双激光触发顶置单车道安装,每条车道安装一个设备,采用两束平行布设的测距激光,射在每条车道上,光斑间距大约1.5米,利用激光测到的距离值变化,来检测车辆的到达信息,此技术成本较高,在车辆较密集的交通状态下,仍然能可靠的触发,但其缺陷是当遇到恶劣天气时,如雨雪天气,此设备触发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不能实现正常卡口触发功能。

多目标雷达技术方案:多目标雷达技术是近两年出现的触发技术,它采用顶置多车道安装,可同时测量3-5条车道,成本居中。它采用雷达扫描的方式,对视域内的车辆进行跟踪检测,它同时采用多普勒测速和雷达定位原理进行车辆分离,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触发。尽管它能在交通密集时也能进行车辆分离,给出触发信号,但如果车辆速度低于5km/h时,它仍然会漏掉一些车辆。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交通卡口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包括:

后壳1;

天线罩2,天线罩2与后壳1形成容纳空间3;

双激光4,双激光4设置在容纳空间3内,天线罩2上设置双激光视窗5,双激光4通过双激光视窗5射出,其中,激光束与水平地面夹角10度;

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包括雷达天线,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固定在后壳1上,并设置在容纳空间3内。

其中,容纳空间3包括第一容纳空间31和第二容纳空间32,第一容纳空间3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32的上部,第一容纳空间31用于容纳双激光4,双激光视窗5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31对应的天线罩2上,第二容纳空间32用于容纳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的雷达天线。

其中,第二容纳空间32对应的天线罩2的部位厚度为2.7mm。

其中,装置还包括:电路板7;电路板7固定在后壳1上,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固定在电路板7上,并与电路板7电连接。

其中,后壳1为合金铝材质,天线罩2为PBT材料。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采用双激光加多目标雷达组合的触发方式,充分发挥两种技术各自的优势,既能保证在交通密集情况下的可靠触发,也能保证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可靠触发,给出稳定可靠的触发信号,来触发视频双激光来捕获车牌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左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天线罩左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包括:

后壳1;

天线罩2,天线罩2与后壳1形成容纳空间3;

双激光4,双激光4设置在容纳空间3内,天线罩2上设置双激光视窗5,双激光4通过双激光视窗5射出,其中,激光束与水平地面夹角10度;

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包括雷达天线,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固定在后壳1上,并设置在容纳空间3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后壳1可以为合金铝材质,由于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散热不好,会造成设备死机,因此,后壳1利用铝外壳,确保系统散热效果好,能够实现长时间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天线罩2为PBT材料。采用PBT+30%玻纤混合注塑工艺,天线罩的一致性比较好,降低了雷达调试的复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双激光4射出的激光束与水平地面夹角10度。同时,在没有增加多少成本的情况下,将双激光触发和多目标雷达触发进行组合,将双激光4与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集成在一个结构中,确保在各种交通流状态下和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可靠的触发摄像机拍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容纳空间3包括第一容纳空间31和第二容纳空间32,第一容纳空间3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32的上部,第一容纳空间31用于容纳双激光4,双激光视窗5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31对应的天线罩2上,第二容纳空间32用于容纳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的雷达天线。通过分成两部分容纳空间,可以区分各个功能区,互相不影响,同时,由于整体结构设计采用上下分布,上面是双激光4,下面是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可确保激光触发位置与雷达触发位置保持一致,方便设备调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第二容纳空间32对应的天线罩2的部位厚度为2.7mm。雷达穿透区域厚度2.7mm,符合遮挡物对雷达电磁波的影响规律,即雷达天线罩的厚度为2.7mm,确保雷达信号损失最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还包括:电路板7;电路板7嵌入并固定在后壳1上,多目标雷达传感器6固定在电路板7上,并与电路板7电连接。基于ARM单片机开发的电路板,自带Zigbee无线通讯模块,使得设备配置及升级维护变得非常简单。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激光与雷达混合触发的交通卡口触发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了双激光触发和多目标雷达触发组合工作的方式,从而可以确保在各种交通流状态下和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可靠的触发摄像机拍照。

2、采用了上下结构布设方式,将双激光触发放在上端,雷达放在下端,激光束向下俯视10度,这样可以使激光和雷达的出发位置保持一致,方便设备调试。另外结构采用一半塑料,一半合金铝材料组成,有助于系统设备散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雷达天线罩采用了比较耐候的PBT加玻纤的混合料进行注塑加工,使得天线罩的一致性比较好,降低了雷达调试的复杂度。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