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挂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8749发布日期:2020-03-27 13:4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挂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挂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高空作业越来越多,例如消防救援、户外攀岩、电力铁路、工业建筑、民用高空等,而在高空作业中,为了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国家规定,高空作业者必须佩带相应的劳保用品,例如安全挂钩,挂钩与使用者身上的保护绳索连接,通过挂钩的钩子与固定物进行固定,实现人身安全的保证。例如2018年09月14日公布的公布号cn108525153a,提出一种智能挂钩以及智能挂钩的控制系统,包括主体以及封闭柄,封闭柄与主体连接形成一个挂钩孔,封闭柄相对主体进行旋转实现挂钩孔的打开与闭合,主体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用于固定保护绳;其中,主体上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头,主体朝向挂钩孔一侧设有开孔,红外传感器模块与红外接收头均朝向开孔设置,且两者为对应设置,当红外传感器头接收到红外传感器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上述结构虽然其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其高危作业人员作业时将安全钩挂在身上无法获知是否为规范操作,因此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挂钩系统,其设计合理,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能够获取作业人员作业时将安全钩挂在身上得知操作是否规范,从而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安全挂钩系统,包括主要由主体以及封闭柄构成的两个安全钩,封闭柄与主体连接形成一个挂钩孔,封闭柄相对主体进行旋转实现挂钩孔的打开与闭合,主体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用于固定保护绳;主体上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头,主体朝向挂钩孔一侧设有开孔,红外传感器模块与红外接收头均朝向开孔设置,且两者为对应设置,当红外传感器头接收到红外传感器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所述红外传感器模块为红外发射模块,也就是红外发射二极管,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第一蓝牙模组,以及佩戴高危作业人员身上的运动传感装置,运动传感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两个安全钩之间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联通,运动传感装置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两个安全钩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互联通,两个安全钩上第一蓝牙模组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最终能够将两个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运动传感装置上的数据信息传输给终端,方便人们的查看和掌握。

所述运动传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还设置有mcu芯片和蜂鸣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有mcu芯片输入端,mcu芯片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蜂鸣器。

所述挂钩孔为u型孔设置,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头的个数至少为两个,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头呈阵列分布在挂钩孔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点是在两个安全钩上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互通信,从而将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采集到数据进行存储模块存储,由于两个安全钩,即为主安全钩(主安全挂钩)和副安全钩(副安全挂钩),其副安全钩上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主安全钩相互连通,从而将数据传输给主安全钩,同时佩戴高危作业人员身上的运动传感装置中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收集的数据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主安全钩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主安全钩上的存储模块便于将副安全钩和运动传感装置以及本身的数据同时存储,且主安全钩上的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每隔一段时间,然后分别通过主安全钩上第一蓝牙模组传输给终端,其中主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与副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以及运动传感装置中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其表示的是主安全挂钩的运动状态与佩戴高危作业人员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如果在同一段时间内三者运动状态高度相似,那么可以判断为佩戴高危作业人员把安全挂钩挂在了身上,属于违规操作,运动传感装置上就会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同时通过运动传感装置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传输给线路板,线路板进行控制模块给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也可通过传输给终端,这样便于远程也能够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安全程度。

还包括磁性传感器模块,磁性传感器模块设置在路线板上,封闭柄上设有与磁性传感器模块对应的磁体,当封闭柄运动时,磁性传感器模块检测到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进行判断,是否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整个线路板进行供电,电源模块包括电池以及充电单元,外部电路通过充电单元向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主体上设有盖板,盖板与主体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固定柱,线路板套设在固定柱上,盖板将空腔封闭,开孔位于盖板朝向挂钩孔的一侧,所述固定柱为阶梯轴,固定柱包括上端以及下端,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端的横截面积,线路板套设在上端上,且与下端相抵。

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主体呈转动设置,驱动件与封闭柄呈联动设置,按下驱动件,封闭柄朝向挂钩孔运动,实现挂钩孔的打开。

所述终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的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组相互联通,其智能手机能够获取两个安全钩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运动传感装置上的数据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第一蓝牙模组,通过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能够收集安全钩运动数据,同时佩戴高危作业人员身上的运动传感装置能够得到高危作业人员的运动数据,其中主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与副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以及运动传感装置中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其表示的是主安全挂钩的运动状态与佩戴高危作业人员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如果在同一段时间内三者运动状态高度相似,那么可以判断为佩戴高危作业人员把安全挂钩挂在了身上,属于违规操作,运动传感装置上就会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同时通过运动传感装置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传输给线路板,线路板进行控制模块给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也可通过传输给终端,这样便于远程也能够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如图所示,一种智能安全挂钩系统,包括主要由主体1以及封闭柄2构成的两个安全钩,即主安全钩(主安全挂钩)和副安全钩(副安全挂钩),封闭柄2与主体1连接形成一个挂钩孔3,封闭柄2相对主体1进行旋转实现挂钩孔3的打开与闭合,主体1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用于固定保护绳;主体1上设有线路板11,线路板11上设有控制模块111、红外传感器模块112、红外接收模块113以及报警模块114,红外接收模块113包括红外接收头1131,主体1朝向挂钩孔一侧设有开孔,红外传感器模块112与红外接收头1131均朝向开孔设置,且两者为对应设置,当红外传感器头1131接收到红外传感器模块112输出的信号,控制模块113控制报警模块114进行报警,所述红外传感器模块112为红外发射模块,线路板11上还设置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存储模块117和第一蓝牙模组118,以及佩戴高危作业人员身上的运动传感装置4,运动传感装置4上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42,两个安全钩之间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相联通,运动传感装置4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与两个安全钩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相互联通,两个安全钩上第一蓝牙模组118用于与终端5进行通信,最终能够将两个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和运动传感装置4上的数据信息传输给终端,方便人们的查看和掌握,所述运动传感装置4包括壳体43,壳体43内部还设置有mcu芯片44和蜂鸣器45,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输出端连接有mcu芯片44输入端,mcu芯片44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42和蜂鸣器45,其中线路板11和mcu芯片44本身具有时间通过软件代码设置的(相当于时间继电器功能),所述终端5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的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组118相互联通,其智能手机能够获取两个安全钩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和运动传感装置4上的数据信息,所述挂钩孔3为u型孔设置,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头1131的个数至少为两个,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头1131呈阵列分布在挂钩孔3两侧,从而能够实现数据一一相互对应,更加方便人们数据的收集与传输,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点是在两个安全钩上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相互通信,从而将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采集到数据进行存储模块117存储,由于两个安全钩,即为主安全钩(主安全挂钩)和副安全钩(副安全挂钩),其副安全钩上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与主安全钩相互连通,从而将数据传输给主安全钩,同时佩戴高危作业人员身上的运动传感装置4中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42收集的数据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传输给主安全钩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主安全钩上的存储模块117便于将副安全钩和运动传感装置以及本身的数据同时存储,且主安全钩上的通过控制模块111来控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每隔一段时间(其线路板11本身具有时间通过软件代码设置的(相当于时间继电器功能)),然后分别通过主安全钩上第一蓝牙模组118传输给终端5,其中主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与副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以及运动传感装置4中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42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其表示的是主安全挂钩的运动状态与佩戴高危作业人员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如果在同一段时间内三者运动状态高度相似,那么可以判断为佩戴高危作业人员把安全挂钩挂在了身上,属于违规操作,运动传感装置4上就会通过蜂鸣器45进行报警,同时通过运动传感装置4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42传输给线路板11,线路板11进行控制模块111给报警模块114进行报警,也可通过传输给终端5,这样便于远程也能够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安全程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磁性传感器模块119,磁性传感器模块119设置在路线板11上,封闭柄2上设有与磁性传感器模块119对应的磁体1191,当封闭柄2运动时,磁性传感器模块119检测到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111进行判断,是否控制报警模块114报警。还包括电源模块120,电源模块120为整个线路板11进行供电,电源模块120包括电池1201以及充电单元1202,外部电路通过充电单元1202向电池1201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1上设有盖板12,盖板12与主体1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固定柱,线路板11套设在固定柱上,盖板12将空腔封闭,开孔位于盖板12朝向挂钩孔的一侧,所述固定柱为阶梯轴,固定柱包括上端以及下端,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端的横截面积,线路板11套设在上端上,且与下端相抵。还包括驱动件6,驱动件6与主体1呈转动设置,驱动件6与封闭柄2呈联动设置,按下驱动件6,封闭柄2朝向挂钩孔3运动,实现挂钩孔3的打开。

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线路板11上控制模块111、红外传感器模块112、红外接收模块113、报警模块114、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15、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6、存储模块117、第一蓝牙模组118、磁性传感器模块119和电源模块120以及运动传感装置4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43、mcu芯片44和蜂鸣器45均为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第一蓝牙模组,通过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能够收集安全钩运动数据,同时佩戴高危作业人员身上的运动传感装置能够得到高危作业人员的运动数据,其中主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与副安全钩上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以及运动传感装置中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其表示的是主安全挂钩的运动状态与佩戴高危作业人员的运动状态进行比对,如果在同一段时间内三者运动状态高度相似,那么可以判断为佩戴高危作业人员把安全挂钩挂在了身上,属于违规操作,运动传感装置上就会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同时通过运动传感装置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传输给线路板,线路板进行控制模块给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也可通过传输给终端,这样便于远程也能够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安全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