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调整方法、地面端设备、无人机、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90087发布日期:2021-01-08 1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以及与预设对象相对应的限制区域,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用于实现通过无人机上的拍摄装置获取所述预设对象的侧面数据;所述限制区域用于限制所述无人机的飞行;

在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相交时,则确定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位于所述限制区域内的重叠航线;

根据所述限制区域对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的重叠航线进行调整,获得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之间的距离至少为预设安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线调整方法应用于地面端设备和/或无人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限制区域对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的重叠航线进行调整,获得第二倾斜拍摄航线,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之间的交叉点;

将所述交叉点沿着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进行反向平移,获得航线新端点,所述航线新端点与所述限制区域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安全距离;

将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上的航线新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航线包括相邻的第一子航线和第二子航线;将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上的航线新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子航线的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子航线的第二长度;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将所述第一子航线与所述第二子航线进行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一端点,所述第二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二端点;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将所述第一子航线与所述第二子航线进行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包括:

在所述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时,则根据所述第一长度确定位于所述第二子航线上的第三端点,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差值;

将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一端点,所述第二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二端点;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将所述第一子航线与所述第二子航线进行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包括:

在所述第一长度等于第二长度时,则将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或者,

在所述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时,则根据所述第二长度确定位于所述第一子航线上的第四端点,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四端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差值;

将所述第四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的航线间隔区域以及所述航线间隔区域的间隔距离;

在所述限制区域位于所述航线间隔区域内、且所述限制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隔距离时,则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限制区域获取与所述重叠航线相对应的第三拍摄航线,所述第三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中靠近与所述重叠航线的边缘相平齐;

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三拍摄航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云台;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三拍摄航线,包括:

获取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次数以及与所述飞行次数相对应的云台倾斜角度;

根据所述第三拍摄航线、飞行次数和云台倾斜角度对所述无人机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与所述飞行次数相对应的云台倾斜角度,包括:

确定与所述预设对象相对应的数据采集位置、第三拍摄航线的航线中心位置以及无人机的航高;

根据所述航高、数据采集位置和航线中心位置确定与所述飞行次数相对应的云台倾斜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针对预设对象左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针对预设对象右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针对预设对象前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针对预设对象后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的侧面数据对所述数据对象的侧面质量进行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垂直拍摄航线,所述垂直拍摄航线用于实现通过所述无人机上的拍摄装置获得预设对象的垂面数据;

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垂直拍摄航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的垂面数据和侧面数据对所述预设对象进行三维建模处理,获得与所述预设对象相对应的三维模型。

16.一种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获取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以及与预设对象相对应的限制区域,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用于实现通过无人机上的拍摄装置获取所述预设对象的侧面数据;所述限制区域用于限制所述无人机的飞行;

在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相交时,则确定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位于所述限制区域内的重叠航线;

根据所述限制区域对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的重叠航线进行调整,获得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之间的距离至少为预设安全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限制区域对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的重叠航线进行调整,获得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之间的交叉点;

将所述交叉点沿着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进行反向平移,获得航线新端点,所述航线新端点与所述限制区域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安全距离;

将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上的航线新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航线包括相邻的第一子航线和第二子航线;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上的航线新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子航线的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子航线的第二长度;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将所述第一子航线与所述第二子航线进行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一端点,所述第二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二端点;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将所述第一子航线与所述第二子航线进行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时,则根据所述第一长度确定位于所述第二子航线上的第三端点,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差值;

将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一端点,所述第二子航线上设置有第二端点;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将所述第一子航线与所述第二子航线进行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长度等于第二长度时,则将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或者,

在所述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时,则根据所述第二长度确定位于所述第一子航线上的第四端点,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四端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差值;

将所述第四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进行闭合连接,获得部分的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二倾斜拍摄航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的航线间隔区域以及所述航线间隔区域的间隔距离;

在所述限制区域位于所述航线间隔区域内、且所述限制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隔距离时,则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限制区域获取与所述重叠航线相对应的第三拍摄航线,所述第三拍摄航线与所述限制区域中靠近与所述重叠航线的边缘相平齐;

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三拍摄航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云台;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第三拍摄航线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次数以及与所述飞行次数相对应的云台倾斜角度;

根据所述第三拍摄航线、飞行次数和云台倾斜角度对所述无人机进行控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与所述飞行次数相对应的云台倾斜角度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与所述预设对象相对应的数据采集位置、第三拍摄航线的航线中心位置以及无人机的航高;

根据所述航高、数据采集位置和航线中心位置确定与所述飞行次数相对应的云台倾斜角度。

26.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拍摄航线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针对预设对象左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针对预设对象右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针对预设对象前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针对预设对象后侧面进行拍摄的倾斜拍摄航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的侧面数据对所述数据对象的侧面质量进行检测。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垂直拍摄航线,所述垂直拍摄航线用于实现通过所述无人机上的拍摄装置获得预设对象的垂面数据;

控制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垂直拍摄航线。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的垂面数据和侧面数据对所述预设对象进行三维建模处理,获得与所述预设对象相对应的三维模型。

30.一种地面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至29任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

3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至29任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系统。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线调整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线调整方法、地面端设备、无人机、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倾斜拍摄航线和与预设对象相对应的限制区域,第一倾斜拍摄航线用于实现通过无人机上的拍摄装置获取预设对象的侧面数据;限制区域用于限制无人机的飞行;在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与限制区域相交时,则确定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位于限制区域内的重叠航线;根据限制区域对第一倾斜拍摄航线中的重叠航线进行调整,获得第二倾斜拍摄航线,第二倾斜拍摄航线与限制区域之间的距离至少为预设安全距离。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保证无人机安全和不需要将飞行任务划分为更加复杂的子任务的前提下,完成对预设对象的侧面数据的采集,保证了飞行任务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林;黄振昊;石仁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