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5050发布日期:2022-04-06 18: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


背景技术:

2.智能交通的应用范围包括机场、车站客流疏导系统,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高速公路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通过人、车、路的和谐、密切配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过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智能交通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交通信号灯。
3.现有的智能交通信号灯在下雨的情况下会经常出现短路的情况,从而导致信号灯异常,因此通常需要借助可移动的交通信号灯放置到交叉口处,但是现有的交叉路口用的可移动智能交通信号灯为了增加信号灯的稳定性,信号灯的底盘通常较重,导致将信号灯从运输车上搬下时较为费力,另外现有的可移动交通信号灯的底部多数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存在导致在放置信号灯时信号灯容易出现滑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以实现提高搬运信号灯的便捷性和增加放置信号灯的稳定性。
6.(二)技术方案
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
8.其包括空心板,所述空心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边板,两个所述边板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两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环形板,所述空心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环形板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
9.所述空心板顶端的中部固定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信号灯壳体。
10.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板的高度大于边板到地面之间的距离。
11.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空心板顶部的环形底板,所述环形底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和环形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筒的顶部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握杆。
12.需要说明的是,螺纹筒的内壁直径大于支撑筒的外侧直径,使得螺纹筒在转动的过程中,螺纹筒和支撑筒是不接触的。
13.优选的,所述空心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空心板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
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内部设置有堵塞组件。
14.优选的,所述堵塞组件用于堵塞出水口的塞块,所述塞块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15.优选的,所述塞块包括细杆、锥形板和粗杆,所述粗杆和第一隔板相固定,所述细杆和第二隔板相固定,所述锥形板固定在粗杆和细杆之间,所述细杆的直径小于出水口的直径。
16.优选的,所述粗杆的外侧铺设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和出水口的内壁相贴合。
17.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粗杆和出水口之间的摩擦力。
18.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直径均大于出水口的直径,所述支撑筒顶部的一侧还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贯穿支撑筒后抵住支撑杆。
19.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将装置移动到交叉口所需的位置后,转动握杆,从而带动螺纹筒在环形底板的内部转动,螺纹筒转动时带动环形板移动,环形板移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移动板移动,从而带动万向轮移动,当空心板的底部和地面相贴合时,停止转动握杆,此时万向轮不再和地面相接触,避免了装置出现滑动的现象。
21.2:将水通过进水口注入到空心板的内部,从而增加了空心板的重量,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当装置使用完毕后,握住第二隔板向空心板的内部推动,使得塞块上的细杆位于出水口的内部,此时空心板内部的水就会从出水口流向外界,水放完后装置较轻,便于搬运,另外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直径均大于出水口的直径,避免了塞块的丢失。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中堵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说明:1、空心板;2、边板;3、移动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环形板;7、环形底板;8、螺纹筒;9、握杆;10、支撑筒;11、支撑杆;12、信号灯壳体;13、旋钮;14、进水口;15、出水口;16、塞块;17、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1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
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29.参照图1-4:
30.实施例一
31.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包括空心板1,空心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边板2,两个边板2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3,两组移动板3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19,两组移动板3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板4,两个第一连接板4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两个第二连接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环形板6,空心板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环形板6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
32.此外,空心板1顶端的中部固定有支撑筒10,支撑筒10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顶端安装有信号灯壳体12,支撑筒10顶部的一侧还螺纹连接有旋钮13,旋钮13贯穿支撑筒10后抵住支撑杆11。
33.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板3的高度大于边板2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使得移动板3在向下移动时,万向轮19和地面相抵触后,空心板1的底部和地面是不接触的,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另外螺纹筒8的内壁直径大于支撑筒10的外侧直径,使得螺纹筒8在转动的过程中,螺纹筒8和支撑筒10是不接触的。
34.实施例二
35.一种交叉路口用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空心板1顶部的环形底板7,环形底板7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筒8,螺纹筒8和环形板6之间螺纹连接,螺纹筒8的顶部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握杆9。
36.其中,空心板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4,空心板1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的内部设置有堵塞组件,堵塞组件用于堵塞出水口15的塞块16,塞块16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的直径均大于出水口15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的直径均大于出水口15的直径,避免了塞块16的丢失。
37.此外,塞块16包括细杆、锥形板和粗杆,粗杆和第一隔板17相固定,细杆和第二隔板18相固定,锥形板固定在粗杆和细杆之间,细杆的直径小于出水口15的直径,粗杆的外侧铺设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和出水口15的内壁相贴合,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粗杆和出水口15之间的摩擦力。
38.工作原理:将装置移动到交叉口所需的位置后,然后掰着对应的握杆9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筒8在环形底板7的内部转动,螺纹筒8转动时带动环形板6移动,环形板6移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板5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板4和移动板3移动,移动板3移动时带动万向轮19移动,当空心板1的底部和地面相贴合时,停止转动握杆9,此时万向轮19不再和地面相接触,避免了装置出现滑动的现象。
39.然后将水通过进水口14注入到空心板1的内部,从而增加了空心板1的重量,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当装置使用完毕后,握住第二隔板18向空心板1的内部推动,使得塞块16上的细杆位于出水口15的内部,此时空心板1内部的水就会从出水口15流向外界,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的设置,避免了塞块16的丢失,水放完后装置较轻,便于搬运。
40.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