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

文档序号:31507200发布日期:2022-09-14 1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1)、推杆(3)、支撑柱(4)、信号灯(10)、太阳能吸收板(11)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条(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3)和支撑柱(4),所述推杆(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推杆(3)的外侧设置有活动环(6),所述活动环(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8),所述支撑柱(4)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的一侧设置有信号灯(10),所述固定柱(9)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板(11),所述支撑柱(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12),所述防护板(1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13),所述缓冲垫(1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4)和弹性柱(15),支撑柱(4)的内部设置有与弹簧(14)对应的活动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2)为多层设计,防护板(12)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抗冲击层(17)、缓冲层(18)和加固层(19),所述抗冲击层(17)、缓冲层(18)和加固层(19)之间均设置有中空层(20),所述中空层(20)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层(17)采用d3o、聚碳酸酯或聚缩醛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缓冲层(18)采用acf极限缓冲材料或聚氨酯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加固层(19)采用聚酰胺或镁合金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护板(1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rfid标签、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报警器和无线连接器,处理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组、交流逆变器和直流变换器,控制器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底座(1)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夜光条(2),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嵌入式移动轮,移动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减震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为电机推杆或电磁推杆中的一种,推杆(3)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推杆(3)贯穿活动环(6),推杆(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防滑凸点为硅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一种,且推杆(3)的顶端设置有顶块,顶块与推杆(3)螺纹连接,顶块的直径比推杆(3)直径大1.0-1.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6)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板(7),连接板(7)与活动环(6)花键连接或螺纹连接,扇叶(8)为多弧形设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环绕在弹性柱(15)的外侧,弹性柱(15)采用丁基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弹性柱(15)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垫(13),缓冲垫(13)分别与防护板(12)和支撑柱(4)插接,所述弹簧(14)和弹性柱(15)均通过活动腔(16)与支撑柱(4)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推杆、支撑柱、信号灯、太阳能吸收板和移动终端,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和支撑柱,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扇叶,固定柱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板,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扇叶进行风力的收集,扇叶为多弧形设计,使得接收风力更全面,可以接受各个方向来的风力,通过太阳能吸收板和扇叶吸收太阳能和风能,实现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互相补充,防护板为多层设计,通过抗冲击层使得防护板的外部结构坚固,不易损坏,通过缓冲层使得防护板能够对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加固层使得防护板的结构更坚固,从而对支撑柱进行防护,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 高超 司昌平 代洪娜 黄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24
技术公布日:2022/9/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