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电机及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24330阅读:来源:国知局
号親合模块101包括:
[0030]压敏电阻RV1、第一电阻R1、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耦合变压器Tl、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电感LI ;
[0031]压敏电阻RVl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信号親合模块101的第一电力线连接端,压敏电阻RV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及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二电力线连接端,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l的第一端共接于耦合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及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共接于耦合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的异名端,耦合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的同名端与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一信号端,耦合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的异名端与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二信号端,耦合变压器Tl的辅助线圈的同名端同时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感LI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感LI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一受控端,耦合变压器Tl的辅助线圈的异名端为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二受控端。
[0032]电力载波模块102包括:
[0033]电力载波芯片U1、第十电阻R10、第^^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八电容C8、晶振Xl以及第九电容C9;
[0034]电力载波芯片Ul的第一信号脚1/01连接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一信号端,电力载波芯片Ul的第二信号脚1/02连接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二信号端,电力载波芯片Ul的数据时钟脚SCK、数据输出脚S0、数据输入脚SI以及片选脚CS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lO的第一端、第十一电阻Rll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第十一电阻Rll的第二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以及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处理器100,晶振Xl的第一端和第八电容CS的第一端共接于电力载波芯片Ul的第一外部时钟脚XTALl,晶振Xl的第二端和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共接于电力载波芯片Ul的第二外部时钟脚XTAL2,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和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均接地。
[0035]收发控制模块103包括第一 NMOS管Ql和第二 NMOS管Q2,第一 NMOS管Ql的栅极和第二 NMOS管Q2的栅极共接于处理器100,第一 NMOS管Ql的漏极连接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一受控端,第一 NMOS管Ql的源极与第二 NMOS管Q2的漏极共接于地,第二 NMOS管Q2的源极连接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二受控端。
[0036]存储模块104以串行通讯方式或并行通讯方式与所述处理器进行数据通信。存储模块104包含存储芯片,该存储芯片具体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闪存)或者其他具备数据存储功能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0037]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上述的电机控制器作进一步说明:
[0038]在电机控制器利用电力载波技术通过电力线200与外部设备(如主控制器或电脑)进行通信,以对电机控制器实现有线/离线的编程、控制及监测的过程中,收发控制模块103中的第一 NMOS管Ql和第二 NMOS管Q2根据处理器100输出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即上述的控制信号)对信号耦合模块101的收发状态进行控制,例如:
[0039]当处理器100输出低电平时,第一 NMOS管Ql和第二 NMOS管Q2截止以使信号耦合模块101进入接收状态,则信号耦合模块101从电力线200获取电力线信号,并将电力线信号耦合输出至电力载波芯片U1,电力载波芯片Ul将与电力线信号对应的电力线数据通过第十电阻R10、第^^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及第十三电阻R13以SPI (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协议输出至处理器100,处理器100可自行存储该电力线数据,或者处理器100以I2C(Inter-1ntegrated Circuit,内置集成电路)总线协议、其他串行通讯协议或者并行通讯协议将该电力线数据存储至存储模块104中的存储芯片。
[0040]当处理器100输出高电平时,第一 NMOS管Ql和第二 NMOS管Q2导通以使信号耦合模块101进入发送状态,则处理器100自行输出电机数据或者处理器100从存储模块106中的存储芯片读取电机数据并输出至电力载波芯片U1,电力载波芯片Ul将与该电机数据对应的信号输出至信号耦合模块101,信号耦合模块101将该信号耦合输出至电力线200。
[0041]从上述工作原理可知,电机控制器利用电力载波通讯技术通过电力线200能够与外部设备(如主控制器或电脑)实现通信,通信方式简单快捷,便于外部设备对电机控制器实现有线/离线的编程、控制及监测等操作。
[00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力线信号是指从电力线200所接收的信号,该信号可以是编程控制信号或者其他类型的电机控制信号,电力线数据则是与该信号对应的编程控制数据或者其他类型的电机控制数据;上述的电机数据是指处理器100中所存储的数据或者是存储模块中的存储芯片中所存储的数据,该数据可以是经过接收电力线信号所得到的电力线数据,也可以是在电机工作过程中所获取的电机工作状态数据(其可包括电机转速、电机电流及电机电压等数据),将这些数据发送至电力线200以便外部设备对电机进行监测。
[0043]在上述电机控制器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还包括信号滤波模块105,如图3所示,信号滤波模块105连接于信号耦合模块101与电力载波模块102之间,且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一耦合端和第二耦合端分别连接信号耦合模块101的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及参考电压端连接电力载波模块102 ;信号滤波模块105在信号耦合模块101与电力载波模块102之间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0044]如图4所示,信号滤波模块105包括:
[0045]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第四电容C4、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三电感L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容C6以及第七电容C7 ;
[0046]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一耦合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二耦合端,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以及第七电容C7的正极的共接点为信号滤波模块105的参考电压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第七电容C7的负极共接于等电势地。
[0047]图4所示的电力载波模块102包括如图2所示的电力载波芯片U1、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八电容C8、晶振Xl以及第九电容C9,但具体连接关系不同,其中:
[0048]电力载波芯片Ul的第一信号输出脚PA连接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力载波芯片Ul的第二信号输出脚PB连接信号滤波模块105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力载波芯片Ul的接收正脚RA+连接信号滤波模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