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387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已开发了如DVD-ROM、DVD-RAM、DVD-RW、DVD-R、DVD+RW、DVD+R等光盘作为高密度/大容量的记录介质。
到目前为止,具有0.6数值孔径(NA)的光学透镜已用作光盘装置的物镜,用于将信息记录到以上介绍的光盘上和/或从这些光盘再现信息。为了获得具有更高密度/更大容量的光盘(例如,蓝光光盘(BD)等),现已研究使用蓝-紫激光器和具有0.8NA的光学透镜。
对于以上介绍的光盘,现已研究了具有两层或多个记录层(信息表面)的多层结构。
在下文中,将介绍通过常规的光盘装置进行的透镜倾斜控制和球面像差校正(参见日本特许公开No.2002-157750(特别是,段落0070到0101,以及图1到8))。
图13示出了常规光盘装置300的方框图。光盘装置300将信息记录到光盘320上并由光盘320再现信息。
光盘320具有用于记录信息的信息表面(图13中未示出)和用于保护提供在信息表面上的信息表面的保护层(图13中未示出)。此外,在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提供轨道。
光学头部分350包括光源303,例如半导体激光器等,作为光束产生部分;光接收部分304,用于接收由光源303输出的光束,并此后由光盘320反射;光学系统352;以及光学驱动部分354,用于驱动光学系统352。
光学系统352包括物镜301和一对球面像差校正透镜315。
球面像差校正透镜315为凹透镜315a和凸透镜315b。应该注意可以以与图13中所示不同的方式排列凹透镜315a和凸透镜315b。
光学驱动部分354包括聚焦调节器302,相对于光盘320的信息表面移动物镜301;以及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34,以改变凹透镜315a和凸透镜315b之间的距离以防止发生球面像差的方式驱动球面像差校正透镜315。
光盘装置300校正球面像差(而这归因于光盘320的保护层的预定厚度)以提高记录到光盘320上或从光盘320再现的信号质量。
下面介绍通过常规的光盘装置300进行的聚焦控制。
光盘装置300借助盘电机310使光盘320(信息载体)以预定的rpm旋转。
由光源303输出的光束通过物镜301聚焦到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由此形成了光束点。在光束点处,光束被光盘320反射。被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物镜301,且此后输入到光接收部分304。
光接收部分304具有四个分开的区域。每个区域产生光电流,光电流的量取决于区域接收的光量。光接收部分304将产生的光电流输出到前置放大器306。
前置放大器306作为I/V转换器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前置放大器306将由电流信号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输出到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307。
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307根据由前置放大器306输出的四个信号产生聚焦误差信号,该聚焦误差信号表明在垂直于光盘320的方向中光束点的偏差(误差)。在下文中,聚焦误差信号也称做FE信号。
例如,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307使用象散校正法产生FE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307将产生的FE信号输出到聚焦控制电路317。
聚焦控制电路317对FE信号进行过滤操作,例如相位补偿、增益补偿等。此后,聚焦控制电路317将FE信号输出到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309。
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309在由聚焦控制电路317输出的FE信号的基础上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聚焦调节器302。
聚焦调节器302作为物镜移动部分。在由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309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基础上,聚焦调节器302在基本上垂直于光盘320的信息表面的方向中移动物镜301,由此改变了光束的聚焦位置。
聚焦控制电路317以使由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307产生的FE信号基本上为零的方式控制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309。由此,光束点聚焦到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的预定层次(level)。以此方式,可以实现聚焦控制。
接下来,介绍常规的光盘装置300的透镜倾斜控制。
根据由微型计算机308输出的命令,倾斜控制部分319将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326。
根据倾斜控制信号,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326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偏置信号施加到由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309输出的两个驱动信号上。换句话说,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326使由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309输出的两个驱动信号之间产生预定的差异。
采用来自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326的偏置信号,物镜301一侧降低,同时它的另一侧升高。由此,根据光盘320的倾斜,可以倾斜物镜301,由此可以消除由光盘320的信息表面倾斜造成的模糊不清的光束点,即慧形像差。
在下面的说明中,以消除由光盘320倾斜造成的慧形像差的方式控制物镜301倾斜的技术也称做透镜倾斜控制。
在下文中将介绍透镜倾斜控制。
图14示出了介绍光盘320倾斜与透镜倾斜控制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14的部分(a)所示,光盘320被理想地设置使其垂直于由光源303输出的光束。当光盘320垂直于光束时,物镜301也设置得垂直于光束。由此,在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中不会发生慧形像差,由此可以满意地进行再现和记录。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光盘320可能不垂直于由光源303输出的光束。例如,当光盘320被弯曲时,光盘320的周边部分相对于由光源303输出的光束不垂直,即倾斜。
假设光盘320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倾斜。此时,如果物镜301保持垂直于光束,那么在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中发生慧形像差,由此光束没有被正确地聚焦。由此,降低了再现/记录性能。
为了避免以上介绍的问题,如图14的部分(b)和(c)所示,物镜301是以与光盘320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以面向光盘320。由此,可以消除在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从而可以满意地进行再现和记录。
物镜301是以与光盘320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然而,物镜301的倾斜不能正好等于光盘320的倾斜。在物镜301的光学常数的基础上可以最佳地确定物镜301的倾斜。
接下来,参考图13的光盘装置300介绍球面像差校正。
根据由微型计算机308输出的命令,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35将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3。
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3在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基础上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34。
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34在驱动信号的基础上驱动球面像差校正透镜315。
在由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3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34改变了凹透镜315a和凸透镜3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315)之间的距离,以校正在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由此,可以校正在光盘320的信息表面上发生的模糊不清的光束点(即,球面像差)。也就是,可以实现球面像差校正。
进而,下面介绍球面像差校正。
图15示出了相对于光盘320的光束状态的剖面图。如上所述,光盘320包括用于保护信息表面329的保护层321,保护层321提供在信息表面329上。
图15的部分(a)示出了从光盘320的表面到信息表面329的保护层321厚度是最佳的情况,以便不会在信息表面329上发生球面像差。
图15的部分(b)示出了由光盘320的表面到信息表面329的保护层321厚度小于最佳值的情况,从而在信息表面329上发生球面像差。
在下文中,将分别介绍光束的内部和外部。
假设进行以上介绍的聚焦控制。此时,光盘320的保护层321将使由光盘装置300的光源303输出的光束折射,由此光束的外部被聚焦到焦点B,而它的内部被聚焦到焦点C。
在图15的部分(a)中,在光盘320的信息表面329上没有发生球面像差,由此光束外部的焦点B和光束内部的焦点C共享同一位置A。此时,位置A存在于信息表面329上。距离位置A的等距表面对应于光束的波阵面。
然而,在图15的部分(b)中,当保护层321的厚度小于最佳值时,发生了球面像差。
具体地,焦点B和焦点C相互分开,并且两者都偏离信息表面329的位置A,即光束被散焦(defocuse)。此时,光束的波阵面没有对应于距离位置A的等距表面。此时,以与光的外部和内部无关的方式产生FE信号,以使FE信号基本上为零的方式进行聚焦控制。因此,表示整个光束的聚焦位置的位置A位于信息表面329上。
在图15的部分(b)中,实线表示当发生球面像差时光束的内部和外部部分,而虚线表示当没有发生球面像差时光束的内部和外部部分。
同样,当由光盘320的表面到信息表面329的保护层321的厚度大于最佳值时,以类似于图15的部分(b)所示的方式,焦点B和焦点C相互分开,并且两者都偏离信息表面329的位置A,即光束被散焦。
由此,特别是使用具有0.8或更大数值孔径(NA)的光学透镜时,由于保护光盘的信息表面的保护层的不均匀厚度、以及多层光盘的表面与每层信息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造成的球面像差不能忽略。为了消除这种球面像差的影响,现已提出改变球面像差校正程度以实现多层结构的方法。
在光盘装置300中,当发生球面像差时,通过改变凹透镜315a和凸透镜315b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光束的外部和内部来校正球面像差。
根据以上介绍的常规技术,物镜倾斜,由此可以消除由光盘弯曲造成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
然而,在常规的技术中,当物镜倾斜以消除慧形像差时,除如光盘的保护层厚度不均匀等的影响之外,物镜倾斜造成慧形像差。
因此,即使通过透镜倾斜控制消除了慧形像差,但通过透镜倾斜控制引起额外的球面像差。由此,降低了记录/再现性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光盘装置包括将光束聚焦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的物镜,光盘至少可以光学地再现;物镜移动部分,用于相对于信息表面移动物镜;聚焦误差信号产生部分,产生表明聚焦在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聚焦状态的聚焦误差信号;聚焦控制部分,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控制物镜移动部分,以将光束聚焦在信息表面上;透镜倾斜部分,用于倾斜物镜以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球面像差校正部分,用于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倾斜角,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以改变由球面像差校正部分进行的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表明物镜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对应关系的预定函数,根据物镜的倾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可以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可以包括其中写入了预定函数的非易失存储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表明物镜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根据物镜的倾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可以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可以包括其中写入了表格的非易失存储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倾斜部分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倾斜物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倾斜部分根据光盘的倾斜而使物镜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倾斜部分根据光盘的倾斜变化而使物镜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光盘装置包括将光束聚焦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的物镜,光盘至少可以光学地再现;物镜移动部分,用于相对于信息表面移动物镜;聚焦控制部分,控制物镜移动部分以将光束聚焦在信息表面上;光接收部分,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光束;透镜倾斜部分,用于倾斜物镜以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用于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倾斜角,确定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可以包括校准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校准球面像差的校准信号;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在校准信号的基础上,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倾斜角,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校准信号发生器可以包括轨道误差信号发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光束点和信息表面上轨道之间的误差量的轨道误差信号。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轨道误差信号的幅度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校准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表示由光盘再现的信号质量的信号。在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可以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可以是再现信号的抖动(jitter)。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该抖动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可以是再现信号的幅值。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再现信号的幅值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可以是由光盘再现信息的误差量或误差率。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误差量或误差率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校准信号发生器还可以包括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表示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信号。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可以根据球面像差信号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接收部分可以包括内部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内部光束;以及外部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外部光束。在内部光接收部分接收的光量和外部光接收部分接收的光量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可以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提供用于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的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以校正由物镜聚焦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该装置包括倾斜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物镜的倾斜,以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点束中发生的慧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根据倾斜控制部分控制的物镜的倾斜,改变球面像差校正部分进行的球面像差校正的量。
由此,这里介绍的本发明可以有利地提供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其中校正了由物镜倾斜造成的球面像差,由此可以防止记录/再现性能降低并获得高可靠性。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和理解下面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1B示出了用于介绍确定倾斜量的光盘和物镜的示意图。
图1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型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1D示出了图1C的光盘装置中更具体的光接收部分及其周围部件的示意剖面图。
图1E示出了图1C的光盘装置中更具体的光接收部分、前置放大器、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以及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的方框图。
图1F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变型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2示出了在图1A的光盘装置的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中,在物镜倾斜基础上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函数的曲线图。
图3示出了图1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中物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表格。
图5示出了图1C的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的方框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6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型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7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利用了表示抖动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物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的示图。
图8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利用了表示RF信号幅度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物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的示图。
图9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利用了表示TE信号幅度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物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的示图。
图10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利用了表示误差率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物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的示图。
图11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利用了SAE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物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的示图。
图12示出了图6B的光盘装置中,物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和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的方框图。
图13示出了常规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
图14示出了用于解释光盘倾斜和物镜倾斜控制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产生球面像差信号的方法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借助示例性的实例介绍本发明。
(实施例1)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盘装置100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100将信息记录到光盘20和/或由光盘20再现信息。
光盘20包括用于记录信息的信息表面(图1A中未示出)和用于保护信息表面的保护层(图1A中未示出),保护层提供在信息表面上。此外,轨道提供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
光盘装置100包括盘电机10,以预定的rpm旋转装载其上的光盘20;光学头部分50;聚焦误差信号产生部分60,用于产生聚焦误差信号;聚焦控制部分70,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控制光束的聚焦;透镜倾斜部分80,根据光盘20的倾斜来倾斜物镜1;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作为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校正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用于根据光学头部分50的物镜1的倾斜,以通过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改变校正量的方式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以及微型计算机8。
光学头部分50包括光源3,例如半导体激光器等,作为光束产生部分;光接收部分4,用于接收由光源3输出的光束且此后被光盘20反射;光学系统52;以及驱动光学系统52的光学驱动部分54。
光学系统52包括物镜1和一对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
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为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应该注意可以与图1A中所示不同的方式排列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
光学驱动部分54包括聚焦调节器2,用于相对于光盘20的信息表面移动物镜1;以及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改变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以防止发生球面像差的方式,驱动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聚焦调节器2用作移动物镜1的物镜移动部分。
聚焦误差信号产生部分60包括光接收部分4、前置放大器11以及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
聚焦控制部分70包括聚焦控制电路17和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
透镜倾斜部分80包括倾斜控制部分19,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8的命令产生倾斜控制信号;以及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26,根据倾斜控制信号驱动聚焦调节器2。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其中预先写入了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由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物镜1的倾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改变了由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进行的球面像差校正量。
倾斜控制部分19和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可以优选地被集成到集成电路95(例如,LSI)内。
集成电路95用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应该注意集成电路95还包括聚焦控制电路17。
此外,前置放大器11和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可以集成到另一单独的集成电路内。微型计算机8可以制成另一单独的集成电路。这些集成电路构成了光盘装置100。
微型计算机8控制盘电机8、光学头部分50、聚焦控制部分70以及透镜倾斜部分80。
微型计算机8以允许光学头部分50在光盘20的径向移动到需要位置处的方式来控制光学头部分50,以便将信息记录到需要的位置或者由需要的位置再现信息。
微型计算机8同样调节物镜1的高度,由此即使光盘20倾斜时,也可以保持物镜1与光盘20的信息表面之间的距离(该操作也称做聚焦控制)。
下面介绍光盘装置100进行的聚焦控制。
通过物镜1将由光源3输出的光束聚焦到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由此形成了光束点。在光束点,光束被光盘20反射。反射的光束再次穿过物镜1并此后输入到光接收部分4。
光接收部分4具有四个分区。每个区产生光电流,光电流的量取决于由区域接收的光量。光接收部分4将产生的光电流输出到前置放大器11。
前置放大器11作为I/V转换器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前置放大器11将由电流信号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输出到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
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根据由前置放大器11输出的四个信号产生聚焦误差信号,该聚焦误差信号表明在垂直于光盘20的方向中光束点的偏差(误差)。在下文中,聚焦误差信号也称做FE信号。
例如,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使用象散校正法产生FE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将产生的FE信号输出到聚焦控制电路17。
聚焦控制电路17对FE信号进行过滤操作,例如相位补偿、增益补偿等。此后,聚焦控制电路17将FE信号输出到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
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在聚焦控制电路17输出的FE信号的基础上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聚焦调节器2。
在由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基础上,聚焦调节器2在基本上垂直于光盘20的信息表面的方向中移动物镜1,由此改变了光束的聚焦位置。
聚焦控制电路17以使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产生的FE信号基本上为零的方式控制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由此,光束点被聚焦到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的预定层次。以此方式,实现聚焦控制。
在光盘装置100中,微型计算机8确定了光盘20的倾斜量。
可以使用几种技术确定倾斜量。在下文中,例如,介绍由物镜1的高度确定倾斜量的技术。本发明不限于该技术。
在下文中,将介绍光盘20的倾斜量。
图1B示出了用于介绍确定倾斜量的光盘20和物镜1的示意图。
如上所述,以将物镜1移动到半径r1位置和半径r2位置的方式,微型计算机8控制光学头部分50。
通过聚焦控制,在每一个半径r1位置和半径r2位置处,物镜1和光盘20的信息表面29之间的距离保持在预定值。
现在假设由于弯曲、不良装载等使得光盘20倾斜。此时,微型计算机8在每一个半径r1位置和半径r2位置处进行聚焦控制,由此在半径r2位置处物镜1的高度大于半径r1位置处物镜1的高度。
当微型计算机8检测出半径r1位置和半径r2位置之间物镜1的高度差Δf以及半径r1位置和半径r2位置之间的差量Δr,通过下面的表达式可以确定光盘20的径向中的倾斜量θ。
θ=tan-1(Δf/Δr)其中,tan-1表示正切。
由此,在光学头部分50的位置和物镜1的高度基础上,微型计算机8确定了光盘20的倾斜量。
微型计算机8根据所确定的光盘20的倾斜量输出指示倾斜控制部分19进行透镜倾斜控制的命令。
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倾斜控制部分19产生倾斜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物镜1的倾斜。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物镜1需要倾斜的倾斜量,以消除由光盘20倾斜引起的慧形像差。在下文中,用于消除慧形像差的物镜1的倾斜也简称为透镜倾斜。
倾斜控制部分19将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倾斜调节器驱动电流26。
倾斜调节器驱动电流26根据倾斜控制信号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偏置信号施加到由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输出的两个驱动信号上。换句话说,倾斜调节器驱动电流26使聚焦调节器驱动电路9输出的两个驱动信号之间产生预定的差异。
采用来自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26的偏置信号,物镜1的一侧降低,同时它的另一侧升高。由此,根据光盘20的倾斜来倾斜物镜1,由此可以消除由光盘20的信息表面倾斜造成的慧形像差。
倾斜控制部分19还将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确定了由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物镜1的倾斜,即根据透镜倾斜确定了球面像差的校正量。在下文中,球面像差的校正量也称做球面像差校正量。预先将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为一个值,使得当物镜1倾斜时,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29上的光束点中不会发生球面像差。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根据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物镜1的倾斜计算球面像差校正量。具体地,使用例如表示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对应关系的预定特性函数或预定转换表进行计算。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根据由倾斜控制部分19输出的倾斜控制信号产生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根据球面像差校正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
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根据驱动信号驱动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根据由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输出的驱动信号改变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的距离,以校正球面像差。
具体地,通过改变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光束的内部和外部。随着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的距离减小,光束内部的聚焦距离增加,同时光束外部的聚焦距离减小。相反,随着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增大,光束内部的聚焦距离减小同时光束外部的聚焦距离增大。
下面将介绍在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中根据透镜倾斜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的两种技术(1)利用预定特性函数的技术;以及(2)利用预定转换表的技术。
首先,介绍利用预定特性函数的技术(1)。
图2示出了在图1A的光盘装置100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中使用的、在透镜倾斜基础上用于获得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函数的曲线图。在图2的曲线中,纵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而横轴表示透镜倾斜。
图2曲线的函数为下式表示的四阶或更低阶函数y=a·x4+b·x3+c·x2+d·x+e其中y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x表示由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
在图2中,当透镜倾斜为ta时,球面像差校正量为sa。当透镜倾斜为tb时,球面像差校正量为sb。当透镜倾斜为tc时,球面像差校正量为sc。
图3示出了图1A的光盘装置100中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当光盘20不倾斜时,即透镜倾斜为零,x=ta。此时,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根据图2的特性函数计算下面的表达式a·ta4+b·ta3+c·ta2+d·ta+e由此,得到对应于透镜倾斜ta的球面像差校正量sa。
此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a。
此时,如图3的部分(a)所示,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为Lsa。物镜1垂直于光束。
当透镜倾斜为正(例如,x=tb)时,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根据图2的特性函数计算下面的表达式a·tb4+b·tb3+c·tb2+d·tb+e
由此,得到对应于透镜倾斜tb的球面像差校正量sb。
此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b。
此时,如图3的部分(b)所示,物镜11倾斜并偏离垂直光束的方向。将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调节为Lsb,以便除去根据物镜1倾斜发生的球面像差。Lsb由下式计算Lsb=Lsa+kx(sb-sa)其中k表示从球面像差校正量到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距离的转换系数。
当透镜倾斜为负(例如,x=tc)时,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根据图2的特性函数计算下面的表达式a·tc4+b·tc3+c·tc2+d·tc+e由此,得到对应于透镜倾斜tc的球面像差校正量sc。
此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c。
此时,如图3的部分(b)所示,物镜1倾斜并偏离垂直光束的方向。将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调节为Lsc,以便除去由于物镜1倾斜发生的球面像差。Lsc由下式计算Lsc=Lsa+kx(sc-sa)其中k表示从球面像差校正量到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距离的转换系数。
接下来,介绍使用预定转换表的技术(2)。
图4示出了图1A的光盘装置100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中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格。
图4表的第一行表示透镜倾斜,而第二行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
当光盘20不倾斜时,即透镜倾斜为零,透镜倾斜由ta表示。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得到了对应于图4表中的透镜倾斜ta的球面像差校正量sa。
此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a。
此时,如图3的部分(a)所示,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为Lsa。物镜1垂直于光束。
当透镜倾斜为正(例如,透镜倾斜为tb)时,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获得对应于图4表的透镜倾斜tb的球面像差校正量sb。
此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b。
此时,如图3的部分(b)所示,物镜1倾斜并偏离垂直光束的方向。将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调节为Lsb,以便除去由于物镜1倾斜发生的球面像差。Lsb由下式计算Lsb=Lsa+kx(sb-sa)其中k表示从球面像差校正量到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距离的转换系数。
当透镜倾斜为负(例如,透镜倾斜为tc)时,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获得对应于图4表的透镜倾斜tc的球面像差校正量sc。
此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c。
此时,如图3的部分(b)所示,物镜1倾斜并偏离垂直光束的方向。将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调节为Lsc,以便除去由于物镜1倾斜发生的球面像差。Lsc由下式计算Lsc=Lsa+k×(sc-sa)其中k表示从球面像差校正量到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距离的转换系数。
当在表中没有发现由倾斜控制部分19输出的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时(例如,由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具有透镜倾斜ta和透镜倾斜tb之间的一个值),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可以在球面像差校正量sa和球面像差校正量sb之间内插一个球面像差校正量,并将表示该内插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可选地,当在表中没有发现由倾斜控制部分19输出的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但是该透镜倾斜接近于表中的某个值时(例如,透镜倾斜ta最接近由倾斜控制部分19输出的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可以将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sa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如上所述,解决了由物镜1倾斜造成的球面像差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通过倾斜物镜1,校正了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光束点中发生的彗形像差,并且还校正了由物镜1倾斜造成的球面像差。由此可以容易且满意地进行再现和记录。
如上所述,仅根据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中的透镜倾斜就可以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由于用于保护光盘的信息表面的保护层厚度不均匀以及由多层光盘的表面到每层的信息表面的距离误差,同样造成了球面像差。考虑该球面像差,和图13的常规光盘装置300中一样,在本发明中可以改变球面像差的校正量。
图1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型的光盘装置100A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100A与图1A的光盘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1)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和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以及(2)光接收部分4A包括外部光接收部分40和内部光接收部分41(图1D)。光盘装置100A还包括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图1E),用于根据外部光接收部分40和内部光接收部分41进行的检测结果产生球面像差信号。
与光盘装置100对应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光盘装置100A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为简化省略了介绍。
在光盘装置100A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用于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产生球面像差校正信号;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用于根据由倾斜控制部分19输出的倾斜控制信号校准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其中预先写入了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光盘装置100A中,光接收部分4A具有八个分区。每个区产生光电流,光电流的量取决于由该区接收的光量。光接收部分4A将产生的光电流输出到前置放大器11。
前置放大器11作为I/V转换器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前置放大器11将由电流信号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输出到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和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
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根据由前置放大器11输出的八个信号产生聚焦误差信号,该聚焦误差信号表明在垂直于光盘20的方向中光束点的偏差(误差)。
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根据由前置放大器11输出的八个信号,产生表示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信号。
在光盘装置100A中,微型计算机8输出指示倾斜控制部分19执行预定透镜倾斜控制的命令。
倾斜控制部分19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产生倾斜控制信号,并将产生的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26。倾斜控制部分19还将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微型计算机8还输出指示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执行预定球面像差校正的命令。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产生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根据倾斜控制信号校准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在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基础上,而不是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
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根据驱动信号驱动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根据由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输出的驱动信号,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改变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的距离,以校正球面像差。
下面参考图1D和1E,介绍在光盘装置100A中通过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产生球面像差信号。
图1D示出了图1C的光盘装置100A中的光接收部分4A及其周围部件的示意剖面图。
光接收部分4A包括外部光接收部分40和内部光接收部分41。
检测透镜46收集由光盘20反射的光束。
极化的光束分离器47将检测透镜46收集的光束分成两部分。
第一光阻挡板48阻挡了由极化的光束分离器47分离的两束光中其中之一的内部部分。该内部部分位于具有离光束中心预定半径的圆圈内。
外部光接收部分40接收已穿过第一光阻挡板48的光束并将接收的光束转变成光电流。
第二光阻挡板49阻挡了由极化的光束分离器47分离的两束光中另一个的外部部分。该外部部分位于具有离光束中心预定半径的圆圈之外。
内部光接收部分41接收已穿过第二光阻挡板49的光束并将接收的光束转变成光电流。
图1E示出了图1C的光盘装置100A中更具体的光接收部分4A、前置放大器11、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以及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的方框图。
外部光接收部分40具有四个分区A、B、C和D。
同样,内部光接收部分41具有四个分区A、B、C和D。
在每一个外部光接收部分40和内部光接收部分41中,区域A和B沿光盘20的径向与区域C和D相互分开,而区域A和D沿信息道的正切方向与区域B和C相互分开。
在图1E中,信息轨道的正切方向是指光盘20上轨道的正切方向,而光盘20的径向是指垂直于光盘20轨道的方向。
前置放大器11包括四个外部I/V转换器42(即,外部I/V转换器42a、外部I/V转换器42b、外部I/V转换器42c以及外部I/V转换器42d)以及四个内部I/V转换器43(即,内部I/V转换器43a、内部I/V转换器43b、内部I/V转换器43c以及内部I/V转换器43d)。
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包括外部FE产生部分44、内部FE产生部分45以及加法电路7a。
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包括外部FE产生部分44、内部FE产生部分45以及减法电路31a。
在外部光接收部分40中,每一个外部光接收部分40的区域A、B、C和D根据接收的光量产生光电流,并将产生的光电流分别输出到外部I/V转换器42a、外部I/V转换器42b、外部I/V转换器42c以及外部I/V转换器42d。
每一个外部I/V转换器42a、外部I/V转换器42b、外部I/V转换器42c以及外部I/V转换器42d都将光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被依次输出到外部FE产生部分44。
外部FE产生部分44从由外部I/V转换器42a和外部I/V转换器42c输出的信号总和中减去由外部I/V转换器42b和外部I/V转换器42d输出的信号总和,以产生外部FE信号(象散法)。
每一个内部光接收部分41的区域A、B、C和D根据接收的光量产生光电流,并将产生的光电流分别输出到内部I/V转换器43a、内部I/V转换器43b、内部I/V转换器43c以及内部I/V转换器43d。
每一个内部I/V转换器43a、内部I/V转换器43b、内部I/V转换器43c以及内部I/V转换器43d将光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被依次输出到内部FE产生部分45。
内部FE产生部分45从由内部I/V转换器43a和内部I/V转换器43c输出的信号总和中减去由内部I/V转换器43b和内部I/V转换器43d输出的信号总和,以产生内部FE信号(象散法)。
通过添加外部FE信号和内部FE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发生器7产生FE信号。以与象散法稍微不同的方式产生FE信号,但是它的特性与象散法得到的特性相同。
通过减去外部FE信号和内部FE信号,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产生球面像差信号。
以此方式,产生了表明光盘装置100A中光盘20的信息表面29上光束点中发生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信号。
接下来,更详细地介绍图1C的光盘装置100A中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图5示出了图1C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的方框图。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包括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用于将由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转换为球面像差校正校准信号。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其中预先写入了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将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转换为球面像差校正校准信号。
球面像差校正校准信号被添加到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由此,产生了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
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在光盘装置100A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中,同样可以使用下面两种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而从透镜倾斜中得到校正量(1)利用预定特性函数的技术;以及(2)利用预定转换表(如上所述)的技术。
在光盘装置100A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得到了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校准量。该校准量被添加到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以产生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量。该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因此,除了得到了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校准量而不是球面像差校正量自身之外,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的具体内容与参考图2介绍的相同。
在以上说明中,在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中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的基础上,校准球面像差校正信号。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F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变型的光盘装置100B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100B与图1C的光盘装置100A的不同之处在于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37而不是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与光盘装置100A对应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光盘装置100B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为简化省略了介绍。
在光盘装置100B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用于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产生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37,用于将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倾斜量转变成球面像差校正量,并将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37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其中预先写入了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光盘装置100B中,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接收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作为第一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还接收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37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作为第二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在第一和第二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改变了球面像差校正量。
由此,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根据两个球面像差校正信号来驱动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
根据以上介绍的光盘装置100A和光盘装置100B,不仅可以校正光盘20的保护层厚度不均匀造成的球面像差,而且可以校正由物镜1倾斜造成的球面像差。
因此,通过倾斜控制部分36和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可以独立地校正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和球面像差。由此,可以容易和满意地进行再现和记录。
根据本实施例,预先根据物镜1的倾斜来确定校正量。可以根据该校正量来校正球面像差。
如上所述,由热、潮湿、制造误差等引起的光盘20弯曲或者盘电机10和光盘20之间不良的接触精度,使光束偏离垂直于光盘20的方向。根据实施例1,根据倾斜控制信号通过使物镜1倾斜可以校正这种偏差。此外,根据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可以校正如光盘20的保护层厚度不均匀等的影响造成的球面像差。
实际上,在倾斜检测和球面像差的校正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的误差。因此,当误差小于预定值(例如,0.2度或更小),即光盘20倾斜预定的容许量,物镜1自身不会倾斜或者不能校正球面像差。
假设由光盘20的内圆周到外圆周连续地进行记录或再现。此时,如果光盘20为碗形,那么光盘20的倾斜量逐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中,以光盘20的倾斜量每次增加预定值(例如,每次增加0.2度(0.2,0.4,0.6度...)等)的分段(stepwise)方式倾斜物镜1。可以得到以上面介绍的分段方式变化的、根据光盘20的倾斜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函数或表格,并将该函数或表格预先写入非易失存储器91内。
以此方式,根据光盘20的倾斜,倾斜控制部分19可以改变物镜1的倾斜。
当物镜1的倾斜过大时,球面像差可能变得非线性或者校正彗形像差会变得不可能。此时,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信号的质量会显著恶化,因此伺服系统变得不稳定。此时,在伺服系统重复夹卷(entrainment),由此不稳定的状态持续很长时间。
因此,倾斜控制部分19可以设置物镜1倾斜的最大值,以限制物镜1的倾斜范围。此时,对于所有的光学头部分50,最大的透镜倾斜值可以设置为预定值,或者备选地对每个光学头部分50设置。非易失存储器91可以存储最大的透镜倾斜值。
由此,可以防止物镜1的倾斜过大,从而可以使光盘装置操作更稳定。
(实施例2)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盘装置200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200与图1A的光盘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光盘装置200还包括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用于根据物镜1的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该物镜1的倾斜是基于前置放大器11输出的信号。
与光盘装置100对应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光盘装置200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为简化省略了介绍。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其中预先写入了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包括用于产生校准信号的校准信号发生器5;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用于根据物镜1的倾斜(该物镜1的倾斜是基于该校准信号),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光盘装置200中,微型计算机8输出指示倾斜控制部分19执行预定透镜倾斜控制的命令。
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倾斜控制部分19产生倾斜控制信号,并将产生的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26。倾斜控制部分19同样将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根据倾斜控制信号产生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根据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
根据由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输出的驱动信号,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改变了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的距离,以产生球面像差。
校准信号发生器5根据由前置放大器11输出的信号产生直接或间接地表示球面像差量的校准信号,并将产生的校准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
根据校准信号(该校准信号是基于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确定根据物镜1倾斜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量。
微型计算机8同样将表示物镜1需要倾斜的倾斜量的信号,即表示透镜倾斜的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以及倾斜控制部分19。
校准信号发生器5可以用作跟踪误差信号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光束点与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一个轨道之间的误差量的跟踪误差信号,或者作为参考图1C、1E和1F在实施例1中介绍的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
校准信号发生器5还可以产生表示由光盘20再现的信号质量的信号。表示由光盘20再现的信号质量的这种信号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表示抖动的信号、表示再现信号幅度的信号、表示由光盘20再现的信息的误差量或误差率的信号等。
在下文中,例如,抖动用作校准信号。抖动表示由光盘20再现的RF信号与用于再现的参考时钟的偏差。抖动还表示再现信号的质量。
图7说明了光盘装置200(图6A)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利用了表示抖动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透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的校正量的图。
图7的部分(a)示出了对于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球面像差校正量与抖动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而垂直轴表示抖动。
在图7的部分(a)的曲线中,对于透镜倾斜t1到t5的抖动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由向下凸起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这意味着对于预定的透镜倾斜来讲,当球面像差校正量为预定值时,抖动最小。
当透镜倾斜为负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c)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c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抖动最少。
在图7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t1和t2为负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1和s2为最佳值,抖动j1和j2分别为最小值。
当透镜倾斜为正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b)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b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抖动最小。
在图7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为正的t3、t4以及t5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3、s4以及s5为最佳值,抖动j3、j4和j5分别为最小值。
图7的部分(b)示出了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透镜倾斜,而垂直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
透镜倾斜和使得抖动最小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上述关系由图7的部分(b)中所示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
此时,无论透镜倾斜是从预定的透镜倾斜(这里为透镜倾斜t3)增加还是降低,球面像差在相同的方面改变,即球面像差校正量沿相同方向改变。
当光盘装置200启动或装运时,通过改变用于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以找到最佳的球面像差校正量(这里,抖动最小),光盘装置200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得到由图7的部分(a)中所示的曲线表示的特性,并且得到了图7的部分(b)中所示的用于透镜倾斜的球面像差校正量。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进行这些操作,同时倾斜控制部分19不会将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
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设置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中透镜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将透镜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以函数或表格的形式写入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的非易失存储器91内。
此后,光盘装置200可以操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以自动地获得用于透镜倾斜的最佳球面像差校正作为前馈控制。因此,即使进行透镜倾斜控制时,也可以将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保持在预定的级别。
由此,可以解决由物镜1倾斜造成球面像差所引起的问题。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盘装置200中,通过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可以校准由制造中的变化引起的物镜1特性变化所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量变化。由此,即使发生了物镜1特性变化,也可以满意地进行再现和记录。
应该注意,表示RF信号幅度的信号可以用做校准信号。RF信号表示由光盘20再现的信息的再现信号。幅度更大的RF信号具有更满意的质量。
图8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200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中,利用了表示RF信号幅度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透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图。
图8的部分(a)示出了对于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球面像差校正量与RF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而垂直轴表示RF信号幅度。
图8的部分(b)示出了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透镜倾斜,而垂直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图8的部分(a)的曲线中,对于透镜倾斜t1到t5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与RF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由向上凸起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这意味着对于预定的透镜倾斜来讲,当球面像差校正量为预定值时,RF信号幅度最大。
当透镜倾斜为负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c)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c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RF信号幅度最小。
在图8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t1和t2为负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1和s2为最佳值,RF信号幅度r1和r2分别为最小值。
当透镜倾斜为正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b)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b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RF信号幅度最大。
在图8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为正的t3、t4以及t5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3、s4以及s5为最佳值,RF信号幅度r3、r4和r5分别为最小值。
透镜倾斜和使得RF信号幅度最大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上述关系由图8的部分(b)中所示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
此时,无论透镜倾斜是从预定的透镜倾斜中(这里为透镜倾斜t3)增加还是降低,球面像差沿着相同方向变化,即球面像差校正量沿着相同方向改变。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的其它功能或操作与表示抖动的信号用做校准信号时的情况相同,并且省略了介绍。
可选地,表示跟踪误差信号幅度的信号可以用做校准信号。在下文中,该跟踪误差信号也称做TE信号。TE信号表示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光束点和一个轨道之间的误差。TE信号的幅度越大,RF信号的质量越令人满意。
图9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200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中,利用了表示TE信号幅度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透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图。
图9的部分(a)示出了对于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球面像差校正量与TE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而垂直轴表示TE信号幅度。
图9的部分(b)示出了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透镜倾斜,而垂直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图9的部分(a)的曲线中,对于透镜倾斜t1到t5的TE信号幅度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由向上凸起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这意味着对于预定的透镜倾斜来讲,当球面像差校正量为预定值时,TE信号幅度最小。
当透镜倾斜为负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c)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c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TE信号幅度最大。
在图9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t1和t2为负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1和s2为最佳值,TE信号的幅度te1和te2分别为最大值。
当透镜倾斜为正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b)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b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TE信号幅度最大。
在图9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为正的t3、t4以及t5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3、s4以及s5为最佳值,TE信号幅度te3、te4和te5分别为最大值。
透镜倾斜和使得TE信号幅度最大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上述关系由图9的部分(b)中所示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
此时,无论透镜倾斜是从预定的透镜倾斜中(这里为透镜倾斜t3)增加还是降低,球面像差沿相同方向改变,即球面像差校正量沿相同方向改变。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的其它功能或操作与表示抖动的信号用做校准信号时的情况相同,并且省略了介绍。
可选地,表示误差率的信号可以用做校准信号。误差率为当对由光盘20再现的RF信号进行误差校正(数字处理)时发生的信息中的误差频率。当误差率较小时,RF信号的质量更满意。
图10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200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中,利用了表示误差率的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透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图。
图10的部分(a)示出了对于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球面像差校正量与误差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而垂直轴表示误差率。
图10的部分(b)示出了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透镜倾斜,而垂直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图10的部分(a)的曲线中,对于透镜倾斜t1到t5的误差率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由向下凸起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这意味着对于预定的透镜倾斜来讲,当球面像差校正量为预定值时,TE信号幅度最小。
当透镜倾斜为负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c)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c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误差率最小。
在图10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t1和t2为负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1和s2为最佳值,误差率e1和e2分别为最小值。
当透镜倾斜为正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b)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b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误差率最小。
在图10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为正的t3、t4以及t5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3、s4以及s5为最佳值,误差率e3、e4和e5分别为最小值。
透镜倾斜和使得误差率最小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以上介绍的关系由图10的部分(b)中所示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
此时,无论透镜倾斜是从预定的透镜倾斜中(这里为透镜倾斜t3)增加还是降低,球面像差沿相同方向改变,即球面像差校正量沿着相同方向改变。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的其它功能或操作与表示抖动的信号用做校准信号时的情况相同,并且省略了介绍。
应该注意,表示误差量的信号代替了表示误差率的信号来用做校准信号。
可选地,球面像差信号可以用做校准信号。在下文中,球面像差信号也称做SAE信号。通过参考图1E,由实施例1中介绍的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31产生SAE信号。SAE信号表示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量。当SAE信号为零时,RF信号的质量是令人满意的。
图11说明了图6A的光盘装置200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中,利用了SAE信号作为校准信号,以根据透镜倾斜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的图。
图11的部分(a)示出了对于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球面像差校正量与SAE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而垂直轴表示球面像差量。
图11的部分(b)示出了透镜倾斜和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在该曲线中,水平轴表示透镜倾斜,而垂直轴表示球面像差校正量。
在图11的部分(a)的曲线中,对于透镜倾斜t1到t5的球面像差量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是由在球面像差量为零附近的基本直线表示。这意味着对于预定的透镜倾斜来讲,当球面像差校正量为预定值时,球面像差量为零。
当透镜倾斜为负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c)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c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球面像差量为零。
在图11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t1和t2为负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1和s2分别为最佳值,而球面像差量为零。
当透镜倾斜为正时,物镜1相对于光束倾斜,如图3的部分(b)所示。此时,当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Lsb时,球面像差校正量最佳,即由光盘20读取信息的性能最佳,同时球面像差量为零。
在图11的部分(a)的曲线中,当透镜倾斜为正的t3、t4以及t5时,球面像差校正量s3、s4以及s5分别为最佳值,同时球面像差量为零。
透镜倾斜和使球面像差量为零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上述关系由图11的部分(b)中所示的基本二次曲线表示。
此时,无论透镜倾斜是从预定的透镜倾斜中(这里为透镜倾斜t3)增加还是降低,球面像差沿相同方向改变,即球面像差校正量沿相同方向改变。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92的其它功能或操作与表示抖动的信号用做校准信号时的情况相同,并且省略了介绍。
由此,光盘装置200可以确定对应于物镜1倾斜的球面像差校正量。
本发明不限于参考图6A介绍的光盘装置200。
图6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型的光盘装置200A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200A与参考图6A描述的光盘装置200的不同之处在于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包括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和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与光盘装置200对应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光盘装置200A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为简化省略了介绍。
在光盘装置200A中,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也用作球面像差校正量校准部分。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用于写入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光盘装置200A中,微型计算机8输出指示倾斜控制部分19执行预定透镜倾斜控制的命令。
倾斜控制部分19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产生倾斜控制信号,并将产生的倾斜控制信号输出到倾斜调节器驱动电路26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微型计算机8还输出指示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执行预定球面像差校正的命令。
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产生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根据倾斜控制信号校准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并将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在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基础上,而不是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产生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
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根据驱动信号驱动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根据由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输出的驱动信号,球面像差校正调节器34改变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的距离,以校正球面像差。
校准信号发生器5根据由前置放大器11输出的信号产生直接或间接地表示球面像差量的校准信号,并将产生的校准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
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的校准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确定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中的球面像差的校准量。
微型计算机8将表示物镜1需要倾斜的倾斜量的信号,即表示透镜倾斜的信号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
在下文中,将介绍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与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
图12示出了图6B的光盘装置200B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和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的方框图。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包括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包括非易失存储器91,写入了物镜1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将倾斜控制信号表示的透镜倾斜转换为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校准量。
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的校准量被添加到由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35输出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表示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由此,产生了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
校准的球面像差校正信号由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输出到球面像差校正驱动电路33。
根据基于校准信号的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确定了球面像差的校准量。该校准量被输出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转换部分27。
在光盘装置200A中,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确定球面像差的校准量。
因此,除了确定球面像差的校准量而不是球面像差校正量自身之外,光盘装置200A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与光盘装置200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相同。
在光盘装置200A中,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如下操作。
当光盘装置200A启动或装运时,通过改变多个透镜倾斜的每一个的球面像差校正量以找到最佳的球面像差校正量(这里,抖动最小),光盘装置200A的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得到由图7的部分(a)中所示的曲线表示的特性,并且得到了图7的部分(b)中所示的用于透镜倾斜的球面像差校正量。根据由微型计算机8输出的命令进行这些操作,而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不操作。
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将透镜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写入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内。
具体地,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28将透镜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的关系以函数或表格的形式写入到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的非易失存储器91内。
此后,光盘装置200可以操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关联部分36,以自动地获得最佳的用于透镜倾斜的球面像差校正作为前馈控制。因此,即使进行透镜倾斜控制时,还可以将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保持在预定的级别。
由此,根据实施例2,通过倾斜控制部分19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90,可以独立地校正在光盘20的信息表面上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和球面像差。由此,可以容易和满意地进行再现和记录。
如上所述,由热、潮湿、制造误差等引起的光盘20弯曲或者盘电机10和光盘20之间不良的接触精度,使光束偏离垂直光盘20的方向。根据实施例1,根据倾斜控制信号通过使物镜1倾斜可以校正这种偏差。此外,可以校正如光盘20的保护层厚度不均匀等的影响造成的球面像差。
在上述的描述中,随着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之间的距离减小,光束内部的聚焦距离增加,同时光束外部的聚焦距离减小。相反,随着凹透镜15a和凸透镜15b之间的距离减小,光束内部的聚焦距离减小,同时光束外部的聚焦距离增加。本发明不限于此。
通过改变球面像差校正透镜的结构,凹透镜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及光束内部与外部的焦点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与上面所述关系相反。具体地,当凹透镜与凸透镜之间距离增加时,光束内部的焦点距离增加,而光束外部的焦点距离减小。
如上所述,球面像差校正透镜15用于校正球面像差。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通过改变液晶元件的折射率,可以校正在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
应该注意,以上介绍的倾斜控制部分和球面像差校正部分一般可以实施为集成电路(例如,LSI等)。这些元件可以制备成各个分离的芯片,或部分元件或所有元件可以集成到一个单独芯片内。
集成电路的实例包括根据集成度分类的IC、系统LSI、超大LSI和特大LSI。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不限于LSI,可以使用专门的电路或通用的处理器实现。可以采用制备LSI之后可编程的现场可编程栅阵列(FPGA),或其中在LSI内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置可以被重新配置的可重新配置的处理器。
如果这些技术在半导体技术的进程中可以开发出的话,可以使用新的或衍生技术代替LSI技术来制备本发明的功能块。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这些装置可以使用特定的蓝-紫激光器以及具有大数值孔径的透镜,以提高它的记录/再现性能。
虽然这里介绍了某些优选实施例,但是除了附带的权利要求书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之外,这些实施例意图并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说明书之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进行多种其它修改和等效表述。这里引证的所有专利、公开专利申请以及公开物均包含在此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包括物镜,用于将光束聚焦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所述光盘至少可以被光学地再现;物镜移动部分,用于相对于信息表面移动物镜;聚焦误差信号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明聚焦在信息表面上的光束聚焦状态的聚焦误差信号;聚焦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控制物镜移动部分,以将光束聚焦在信息表面上;透镜倾斜部分,用于倾斜物镜以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球面像差校正部分,用于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用于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的倾斜,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以改变由球面像差校正部分进行的球面像差校正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中使用表明物镜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对应关系的预定函数,根据物镜的倾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盘装置,其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包括其中写入了预定函数的非易失存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中使用表明物镜的倾斜与球面像差校正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根据物镜的倾斜,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得到球面像差校正量。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盘装置,其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包括其中写入了表格的非易失存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中透镜倾斜部分在有限的范围内倾斜物镜。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中透镜倾斜部分根据光盘的倾斜而倾斜物镜。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光盘装置,其中透镜倾斜部分根据光盘的倾斜变化来倾斜物镜。
9.一种光盘装置,包括物镜,用于将光束聚焦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所述光盘至少可以光学地再现;物镜移动部分,用于相对于信息表面移动物镜;聚焦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物镜移动部分以将光束聚焦在信息表面上;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光束;透镜倾斜部分,用于倾斜物镜,以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用于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的倾斜,确定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光盘装置,其中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包括校准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校准球面像差的校准信号;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用于在校准信号的基础上,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的倾斜,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光盘装置,其中校准信号发生器包括跟踪误差信号发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光束点和信息表面上一个轨道之间的误差量的跟踪误差信号;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光盘装置,其中校准信号发生器产生表示由光盘再现的信号质量的信号;以及在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装置,其中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是再现信号的抖动;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抖动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装置,其中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是再现信号的幅值;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再现信号的幅值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装置,其中表示再现信号质量的信号是由光盘再现信息的误差量或误差率;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误差量或误差率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装置,其中校准信号发生器还包括球面像差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表示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信号;以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根据球面像差信号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装置,其中光接收部分包括内部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内部光束;以及外部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外部光束;以及其中在内部光接收部分接收的光量和外部光接收部分接收的光量的基础上,球面像差校正量确定部分确定球面像差校正量。
18.一种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所述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是用于校正由物镜聚焦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所述装置包括倾斜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物镜的倾斜,以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点束中发生的慧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根据倾斜控制部分控制的物镜的倾斜,改变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执行的球面像差校正量。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包括透镜倾斜部分,用于倾斜物镜以校正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慧形像差;球面像差校正部分,用于校正在信息表面上聚焦的光束点中发生的球面像差;以及透镜倾斜球面像差校正控制部分,用于根据由透镜倾斜部分倾斜的物镜的倾斜,控制球面像差校正部分,以改变由球面像差校正部分执行的球面像差校正量。
文档编号G11B7/135GK1598943SQ20041008808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
发明者久世雄一, 渡边克也, 近藤健二, 山田真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