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带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519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带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带盒,它用作计算机等的主要记录/复制媒介,并且如磁带之类的记录带容纳在外壳中。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已知的记录带盒,其中如磁带之类的记录带卷绕在卷轴(卷轴套)上,并且单卷轴容纳在外壳中。该记录带盒用作计算机等的数据记录/复制媒介。当记录带盒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记录带经导引构件(leader member)从开口拉出。所拉出的记录带卷取到卷取卷轴上,该卷取卷轴设置在记录带盒的相对侧处,其中带导向器和驱动装置的记录/复制头设置在它们之间。
最近使用的具有改进记录密度的记录带盒的记录/复制系统(驱动装置)主要属于一类型,其中在预先记录在记录带上的伺服信号的基础上,驱动器使得记录/复制头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记录/复制头跟随伺服信号,并且记录数据信号。因此,期望已经从记录带盒拉出的记录带由驱动装置中的数个带导向器支承,并且进行控制,从而记录带总是移动记录/复制头的预定位置。
作为驱动装置中的带导向系统的例子,具有一系统,其中圆柱形构件转动,并且调节部分(凸缘)形成在该构件的两个末端处,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4-362755中公开的一系统,类似圆柱形构件或块形构件设置成固定在其中,以及日本专利国家公开(公开)No.9-511352等中公开的一系统,其中排出空气并实际导致记录带升高的钩形构件设置成固定在其中。
然而,难以提供绝对平直的记录带盒中的卷轴和驱动装置中卷取卷轴的卷轴套。也难以直接组装和操作带导向器和转动相应卷轴的电机。因此,即使记录带由带导向器支承,记录带在移动的同时也在宽度方向(垂直方向)上起伏。
在这些起伏很明显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记录带在短时间内起伏(当加速度较高时)的情况下,由于记录/复制头无法跟随记录带的这些突然位置起伏,所以以记录带上的伺服信号为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记录/复制头难以记录或复制期望的数据信号。
而且,在具有高记录密度的近期记录/复制系统中,伺服信号制作得较小,伺服信号自身的记录密度增大,并且记录带的移动速度制作的较快。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未出现问题的记录带起伏的水平,所以可能发生由于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而导致数据信号的记录/复制错误增多。
有多种因素导致记录带的起伏,如记录带的弯曲,厚度分布上的偏差,残余应变,卷边或当记录带卷取时在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上的不规则卷绕,带盒的卷取卷轴和卷轴的平直度,驱动装置的电机、带导向器和记录/复制头的平直度,带张力数个带导向器的宽度方向(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移动(记录带可能有意调节移动),记录带和接触构件之间的滑动阻力等等。
不论何种原因,如果记录带的移动位置变得不稳定,则当卷轴或卷取卷轴卷取记录带时,记录带的卷绕位置将导致异常,以及当随后记录带在相反方向送出时,记录带的位置起伏增大,或者记录带与圆柱形带导向器的调节单元(凸缘)碰撞,从而其宽度方向上的末端(边缘)变得受损。
而且,记录带盒中需要低成本构件,与驱动装置的数量相比,它们是大批量生产和消耗的。因此,难以供给一记录带盒,它在组装时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其精度。而且,与驱动装置的带导向器相比,卷轴套的尺寸较大。因此,难以获得一卷轴套,它具有比驱动装置的带导向器更高精度的圆柱形。
另外,当记录带卷绕成相对于卷轴套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偏心地位于上下凸缘的其中一个处时,稳定卷绕形状(卷绕表面)(下文中,“稳定卷绕”)。然而,如果记录带如上所述进行卷绕,则一片记录带从其宽度方向上末端的稳定卷绕表面跳到其宽度方向上(下文中,一片跳跃)。
如果发生上述一片跳跃,则当在输送或跌落期间记录带盒受到冲击时,该跳跃的一片记录带的宽度方向上的末端弯曲在上凸缘或下凸缘上,并且在记录带移动时在驱动装置中发生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因此,难以记录或复制信息。
相反,如果记录带卷绕在卷轴套上宽度方向的中央上,则卷绕表面不稳定,并具有连续的缓合凸凹形状(下文中,粗卷绕)。当粗卷绕的外观较差并且在记录带的移动(垂直移动)期间在宽度方向上粗卷绕不稳定时,每个片上存在的跳跃量(彼此相邻的记录带之间跳跃量的差)小于一片跳跃。
也就是,粗卷绕防止当在输送或跌落期间受到冲击时记录带的宽度方向的末端受损,并且甚至在受到损伤时,损伤较轻。而且,已经清楚的是,根据粗卷绕的程度,记录带在移动期间的垂直移动可以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因此,最好是记录带卷绕使得其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对准卷轴套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记录带盒,它通过将记录带卷绕在套的中央,提高耐冲击性并减少在驱动装置中移动期间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和数据信号的记录和复制错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记录带盒,包括外壳,具有套的单卷轴可转动地容纳在其中,记录带卷绕在该套上;及形成在外壳中的开口,连接到记录带的末端上的导引构件(leader member)从该开口拉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导引构件从开口拉出时,记录带可滑动地与之接触的带导向器设置在该外壳中,并且其宽度方向的带导向器的中央定位在从侧视图中观察基本和其宽度方向上套的中央相同的高度处。


图1是本发明的记录带盒(recording tape cartridge)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情况;图3A是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外壳的门和开口部分;图3B是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外壳的门和开口部分;图4是示意性平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其中省略了上壳和门;图5A是示意性侧视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带导向器和枢轴的结构;图5B是示意性侧视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带导向器和枢轴的另一结构;图6是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位置调节单元的结构;图7A是示意性侧视剖视图,解释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位置调节单元的操作;图7B是示意性侧视剖视图,解释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位置调节单元的操作;图8A是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其中形成有凹槽的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带导向器;图8B是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其中形成有另一凹槽的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带导向器;图9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带导向器的附近;图10是示意性平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装载到其中的驱动装置的状态;图11A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装载之前,驱动装置的状态;图11B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带盒装载之后,驱动装置的状态;图12A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形成冠形(crowning shape)的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枢轴和带导向器的结构;图12B是示意性侧视剖视图,示出了形成冠形的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枢轴和带导向器的另一结构;及图13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形成冠形的本发明的记录带盒的带导向器的附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中,将以附图中所示例子为基础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了方便解释,在图1中将记录带盒10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的方向(参见图10)用箭头A表示,并且这称为记录带盒10的前向(前侧)。垂直于箭头A的箭头B的方向称为右向(右侧)。而且,箭头C的方向在本发明中称为宽度方向,并且存在箭头C的方向也将称为高度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情况。
如图1和2所示,记录带盒10包括基本矩形的盒形外壳12。该外壳12包括上壳14和下壳16,它们用如聚碳酸酯(PC)之类的树脂制成。外壳12由周壁14B和周壁16B构成,周壁14B竖立在上壳14的顶板14A的周边处,周壁16B竖立在下壳16的底板16A的周边处,在彼此抵靠的状态下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螺钉等结合在一起。
单卷轴(single reel)20可转动地容纳在外壳12中。卷轴20是由卷轴套(reelhub)22和下凸缘26模制成的整体,该卷轴套形成具有底板的圆柱形,并构成卷轴20的轴向中心部分,该下凸缘设置在卷轴套22的下端处。另外,上凸缘24超声波焊接到卷轴套22的上端上。如磁带之类的记录带T卷绕在该卷轴套22的外周表面上,该记录带起到信息记录/复制媒介的作用。卷绕记录带1的宽度方向末端(边缘)由上凸缘24和下凸缘26保持。
卷轴齿轮(未示出)在卷轴套22的底壁28的底表面上形成环形。用于将卷轴齿轮暴露到外侧的齿轮开口40形成在下壳16的中央部分中。通过齿轮开口40暴露的卷轴齿轮与驱动装置70的驱动齿轮(未示出)啮合(参见图10),并受到转动和驱动。出于该原因,卷轴20能够在外壳12中相对于外壳12转动。
通过在卷轴齿轮的径向上插入模制到底壁28的底表面上的内侧,对用磁性材料制成的螺线管形卷轴板(未示出)进行固定。通过驱动装置70的环形磁体(未示出)的磁力,卷轴板在卷轴齿轮的径向上粘附和保持到内侧上。而且,卷轴20保持成不受到浮动调节壁(float regulating wall)42拉紧,该浮动调节壁部分突出到上壳14和下壳16的内表面。该浮动调节壁42是位于和齿轮开口40同轴的圆形轨迹(locus)上的内壁。
用于拉出卷绕在卷轴20上的记录带T的开口18形成在外壳12的右壁12B中。固定销30固定到从开口18拉出的记录带T的自由端上,该固定销由驱动装置70的拉出构件(未示出)拉出并操作,同时固定(接合)。
环形凹槽32形成在固定销30从记录带T的宽度方向末端突出的两端中。这些环形凹槽32由拉出构件等的钩子固定。以这种方式,在拉出记录带T时,钩子等不接触和刮擦记录带T。
而且,一对销保持部分36设置在外壳12的开口18的内侧处,也就是上壳14的顶板14A的内表面和下壳16的底板16A的内表面处,并且用于将固定销30定位和保持在外壳12中。销保持部分36形成记录带T拉出侧开放的半圆形。处于直立状态的固定销30的两端34能够从这些开放侧进入和退出销保持部分36。
板簧38设置并固定在销保持部分36的附近。板簧38的叉形远端分别与固定销30的上端和下端34接合,从而固定销30保持在销保持部分36中。注意,当固定销30将进入或退出销保持部分36时,板簧38的远端大致弹性变形,从而允许固定销30移动。
开口18由门50打开和关闭。如图3A和3B中详细所示,门50以能够封闭开口18的尺寸构造成基本矩形的板。凹槽部分64在开口18的内侧处形成在顶板14A和底板16A中,从而门50能够沿着外壳12的右壁12B移动,门50的上端和下端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凹槽部分中。
轴52形成在门50的后端的中心处突出。盘簧58绕着轴52安装。防止盘簧58脱落的加宽部分54形成在轴52的后端处。如图2所示,支架60设置成从下壳16突出,该支架具有与环绕轴52安装的盘簧58的后端接合的固定部分62。
因此,轴52受到支承,使得在支架60上自由滑动,并且盘簧58的后端固定到固定部分62上。从而,门50总是在关闭开口18的方向上受到盘簧58的推动力推动。优选地是,在开口18打开时支承轴52的支架66形成在支架60的后侧处突出。
用于打开/关闭操作的凸起部分56从门50的前端向外突出。随着记录带盒10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凸起部分56与驱动装置70的打开/关闭构件(未示出)接合。从而,门50克服盘簧58的推动力打开。
而且,如图4至7所示,枢轴44和46在开口18附近分别在上壳14和下壳16的预定位置处突出。当外壳12组装时,枢轴44和46安装在基本圆柱形的带导向器48中。带导向器48的内径形成略微大于枢轴44和46的外径。带导向器48可以在受到枢轴44和46支承的状态下自由转动。
也可能使用一结构,其中基本具有与外壳12的内部相同高度(基本与带导向器48相同的高度)的枢轴46设置使得在上壳14或下壳16处突出,例如如图15B所示,只在下壳16处突出,并且带导向器48安装在该枢轴46上。以这种方式,记录带盒10变得易于组装。
凸缘48A和48B整体形成在带导向器48的上端和下端处,从而可以调节作为记录带T的宽度方向末端(上端和下端)的边缘的位置。记录带T滑动接触的带导向器48的外径(即,除了凸缘48A和48B之外的部分)最好是大约6至10毫米。
如图6、图7A和图7B所示,带导向器48构造使得,当记录带盒10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时,随着(与之一起)卷轴20的向上移动,带导向器48能够向上移动使得变成与卷轴20相同的高度。也就是,盘簧47安装在枢轴44上。盘簧47的一端支承在顶板14A上,而另一端支承在带导向器48的凸缘48A的顶表面上。以这种方式,带导向器48总是朝底板16A受到推动。
枢轴46在圆柱基座45的顶表面的中心突出,该圆柱基座在底板16A处突出。由于盘簧47的推动力,凸缘48B的底表面抵靠在基座45上。凸缘48B的外径形成使得凸缘48B从基座45突出预定距离(将抵靠的配合销71的长度),如平面图中所示。
基本矩形的孔17是在基板45附近(与基板45相邻)穿过底板16A的穿孔。孔17在横向上的相对侧为平行的圆弧,并且在纵向上的相对侧为平行的直线。孔17与凸缘48B重叠,如平面图中所示(参见附图4)。当记录带盒10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时,由于设置在驱动装置70处并通过孔17的配合销71,带导向器48克服盘簧47的推动力经过凸缘48B朝顶板14A移动。
孔17可以由盖51封闭。盖51设置在基本矩形框架形的框架55中,该框架与基座45整体形成并设置在底板16A处,从而突出到与基座45相同的高度。盖51保持使得在横向(箭头D的方向和箭头E的方向)上滑动,并总是在关闭孔17的方向上受到如扭簧57之类的推动构件推动。
也就是,扭簧57的一端抵靠定位在孔17的相对侧处的盖51的后端51B。扭簧57的另一端抵靠在框架55中的后壁55A上,该框架定位在孔17的相对侧处。盖51的位于孔17的侧面上的导引末端51A切成具有基本圆弧形,如平面图中所示,从而与基座45的构造匹配。
由于扭簧57的推动力,盖51在箭头D的方向上朝孔17滑动,并抵靠基座45的周表面(侧表面),并关闭孔17。以这种方式,当记录带盒10处于不使用状态时,其中记录带盒不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例如,记录带盒10存储时或输送等时),防止灰尘等从孔17进入。
盖51的导引末端51A的底表面为具有预定角度(例如45度)的倾斜表面51C。因此,配合销71的远端形成具有预定角度(例如,45度)的倾斜表面71A,它能够沿着倾斜表面51C滑动。即,当配合销71从孔17进入,并且倾斜表面71A抵靠倾斜表面51C并将其向上推动时,盖51在箭头E的方向上滑动,并打开孔17。
而且,如图8A所示,最好是基本平行于记录带T的移动方向的凹槽部分68形成在带导向器48中。当这种凹槽部分68形成时,记录带T移动时出现在记录带T和带导向器48之间的载波空气(carrier air)可以使其通过凹槽部分68的内部去除。
以这种方式,记录带T能够移动,并被吸引到带导向器48的周表面。凹槽部分68的构造可以具有螺旋形状,如图8B所示,并且不局限于所示结构。而且,带导向器48的材料可以是树脂或金属。
如图9所示,记录带T滑动接触的带导向器48的部分(除了凸缘48A和48B之外的记录带48的部分)的宽度(高度)H1形成小于卷轴套22的宽度(高度)H2。而且,带导向器48组装使得,带导向器48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的中央位置基本与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的中央位置一致(从而具有相同高度)。
如图10所示,带导向器48设置在卷轴20(上凸缘24和下凸缘26)和固定销30之间,并且至少在固定销30(记录带T)从外壳12拉出的时间段中,带导向器48在记录带T能够滑动接触带导向器48的位置处设置有较高精度(最好是,也在固定销30保持在销保持部分36处时,带导向器48设置在记录带T能够滑动接触带头导向器48A的位置处,如图4所示)。
由于带导向器48,记录带T受到调节,从而记录带T的宽度方向(垂直方向)中的中央位置处于和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基本相同的高度(参见图5A和5B,图7A和7B)。
接下来,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记录带盒10的动作。当记录带盒10不使用(存储或输送等)时,开口18由门50关闭。当记录带T将使用时,记录带盒10以其前壁12A为导向沿着箭头A的方向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
记录带盒10插入到槽(未示出)中,并且设置在槽(驱动装置70侧面)处的打开/关闭构件(未示出)与门50的突出部分56接合。在此状态下,当记录带盒10进一步在箭头A的方向上移动时,该打开/关闭构件导致突出部分56克服盘簧58的推动力向后移动。以这种方式,具有突出部分56的门50沿着侧壁12B在凹槽部分64中向后滑动,并打开开口18。
当记录带盒10移动到驱动装置70(槽)的预定装载深度,并且开口18完全打开时,容纳记录带盒10的槽下降预定高度,并且驱动装置70的定位构件(未示出)相对插入到用于定位的孔部分(未示出)中,该孔部分形成在下壳16中。以这种方式,记录带盒10在驱动装置70中准确定位在预定位置处,并且调节门50的进一步滑动(门50向后的进一步移动)。
由于记录带盒10(槽)的操作降低,所以驱动齿轮(未示出)相对从齿轮开口40进入,与记录带盒10的卷轴齿轮(未示出)啮合,并将卷轴20升高到预定高度(参见图11A和11B)。然后,在驱动齿轮和卷轴齿轮彼此完全啮合的状态下,卷轴板(未示出)受到设置在驱动齿轮的内侧处的环形磁体(未示出)的磁力吸引和保持。以这种方式,卷轴20设置在未锁定状态,它能够在外壳12中相对于外壳12转动,同时保持卷轴齿轮与驱动齿轮的啮合。
而且,由于记录带盒10(槽)的操作受到降低,在驱动装置70处突出的配合销71相对从孔17进入,并且其远端处的倾斜表面71A向上推动盖51的导引末端51A的倾斜表面(底表面)51C。于是,盖51克服扭簧57的推动力在箭头E的方向上滑动,并且孔17随着配合销71进入而打开(参见图7A和7B)。
由于孔17与凸缘48B重合,如平面图中所示,所以穿过孔17的配合销71抵靠凸缘48B的底表面,并克服盘簧47的推动力经过凸缘48B向上推动带导向器48。因此,卷轴20和带导向器48总是保持在相同高度位置处(参见图11A和11B)。
以这种方式,不会导致卷轴20和带导向器48的高度位置之间的对准不良,并且不会引起记录带T的扭绞。即,记录带T不会受到损伤。而且,包括将带导向器48朝底板16A等推动的推动构件(盘簧47)在内的位置调节单元设置在记录带盒10处。因此,通过设置在驱动装置70处突出的配合销71,可以调节带导向器48的高度位置,而不用设置如用于升高带导向器48的驱动器之类的复杂机构,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设置在驱动装置70处的拉出构件(未示出)从已经打开的开口18进入外壳12,并抓住和拉出定位和保持在销保持部分36处的固定销30。由于记录带盒10此时准确定位在驱动装置70中,拉出构件的钩子可以可靠地制作成对固定销30的环形凹槽32进行固定。而且,卷轴20的转动锁定状态受到释放。因此,随着固定销30拉出,卷轴20转动。
从开口18拉出的固定销30容纳在驱动装置70的卷取卷轴80的卷轴套82处。此时,在带导向器48调节记录带T的宽度方向(垂直方向)位置之后,如图11B所示,记录带T由形成预定带通道的数个带导向器72、74、76和78支承。
也就是,如图4所示,在固定销30保持在销保持部分36中的状态下,带导向器48设置在记录带T与带导向器48滑动接触的位置处。而且,如图9详细所示,在侧视图中,带导向器48组装使得,带导向器48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处于和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基本相同的高度处,并且带导向器48的宽度H1小于卷轴套22的宽度H2。
因此,可以减轻移动期间记录带T的宽度方向(垂直方向)起伏,并且带导向器48可以抑制记录带T的突然垂直起伏。以这种方式,可以稳定记录带T的移动位置,即使在记录带T具有改进的记录密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伺服信号S的读取错误的发生(参见图9)和驱动装置70处数据信号的记录/复制错误的发生。
注意,如果如图8A和8B中所示的凹槽部分68形成在带导向器48中,则记录带T能够移动,同时被吸引到带导向器48的周边表面上。以这种方式,可以稳定地抑制记录带T的突然垂直起伏,并且记录带T的移动位置可以更加稳定。
记录带T首先滑动地与设置在离记录带盒10最近的驱动装置带导向器72接触,该记录带从外壳12拉出同时滑动地与带导向器48接触,并且在其宽度方向(垂直方向)中的位置受到调节。带导向器72组装使得带导向器72的高度位置设置成偏转到较上方位置或较下方位置,而不是带导向器48的高度位置,例如偏转到较下方位置。
因此,与驱动装置带导向器72接触的记录带T在其上端的边缘受到带导向器72的上凸缘72A调节的状态下移动,并可滑动地与驱动装置带导向器74接触。带导向器74组装使得,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设置成向上偏转超过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因此,记录带T的下端处的边缘受到带导向器74的下凸缘74B调节。
然后,其位置受到带导向器74调节的记录带T接下来可滑动地与带导向器76接触。在可滑动地与带导向器76接触之前,记录带T可滑动地与记录/复制头88接触。带导向器76组装使得,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设置成向下偏转超过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该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与类似与带导向器72的带导向器74相对。记录带T的上端的边缘受到带导向器76的上凸缘76A调节。
然后,其位置受到带导向器76调节的记录带T最终与带导向器78滑动接触。以和带导向器74相同的方式,带导向器78组装使得,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设置成向上偏转超过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位置。记录带T的下端的边缘受到带导向器78的下凸缘78B调节。
通过使驱动装置70中的相应带导向器72至78的高度位置(宽度方向位置)沿着记录带T的带通道以这种方式交替不同,可以适当地进行记录带T的宽度方向(垂直方向)位置的调节。如果与带导向器48的凹槽部分类似的凹槽部分68也形成在带导向器72至78中,当然可以抑制记录带T中的突然垂直起伏,并且记录带T的移动可以更加稳定。
当记录带T由带导向器72至78支承,并且固定销30容纳在卷取卷轴80的卷轴套82处时,记录带T将相继从外壳12拉出,并由于卷取卷轴80和卷轴20的同步转动和驱动而由卷取卷轴80卷取。此时,通过设置在带导向器74和76之间的记录/复制头88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复制。
记录/复制头88通过驱动器(未示出)支承使得能够在垂直方向(高度方向)移动,并根据设置在记录带T上的伺服信号S在垂直方向(高度方向)上移动。如图9所示,例如,设置成彼此平行的四个图案P(或者也可以使用五个等)设置成将基本截顶的V形形成一个伺服信号组S。数个这种组在记录带T的上端和下端附近设置成行,使得形成基本截顶V形的伺服信号组S的加宽侧面向外。
根据该伺服信号S,可以理解,当一个伺服信号组S的传感时间(距离)(在图9中用W示出)变长时,移动的记录带T的位置相对于记录/复制头88向上或向下移动。因此,记录/复制头88的垂直方向(高度方向)可以据此进行调节。
尤其是,最近的记录带T具有较高记录密度(较高容量),伺服信号S的尺寸(图案P的长度)和记录信号自身的尺寸制作得较小,并且图案P之间的距离和所记录信号之间的距离也制作得较小。因此,通过使用带导向器48可有效地稳定记录带T的移动(抑制记录带T的突然垂直起伏)。
注意,在图10中,在卷轴20和卷取卷轴80中省略了上凸缘24和84(参见图11A和11B)。也就是,卷轴20和卷取卷轴80用卷轴套22和82、下凸缘26和86,及记录带T示出。而且,由于记录带T的带通道通过板簧38的叉形远端之间,所以带通道不会干扰板簧38。
记录带T可滑动地与记录/复制头88接触,同时其高度位置(宽度方向位置)由带导向器48和72至78调节。因此,通过驱动齿轮和卷取卷轴80的反向转动,记录带T重新卷绕在卷轴20上,其中可以在不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的记录或复制。此时,由于记录带T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由带导向器48调节,所以记录带T在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上基本卷绕在中央处。
也就是,由于驱动装置70的各位置的分布或记录带盒10的驱动装置70的解吸,所以卷轴20和带导向器72至78的相对位置可以变化。然而,卷轴20和带导向器48都设置在同一外壳12中,并能够彼此同步地移动到相同高度位置处(彼此工作)。因此,卷轴20和带导向器48总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因此,可以稳定记录带T的移动位置,并且记录带T可以连续地卷绕在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上。
当记录带T最终重新卷绕在卷轴20上,并且固定销30保持在销保持部分36处时,容纳记录带盒10的槽升高到预定高度,定位构件(未示出)从用于定位的孔部分(未示出)拉出,驱动齿轮从齿轮开口40中拉出,并且驱动齿轮与卷轴齿轮的啮合释放。然后,卷轴20下降到其初始高度位置。
当随着容纳记录带盒10的槽的升高,配合销71从孔17中拉出时,由于盘簧47的推动力,带导向器48通过与卷轴20的下降移动作用(同步)下降。由于凸缘48B的底表面抵靠基座45,所以带导向器48保持在其初始高度位置处。
当配合销71从孔17中拉出时,孔17由受到扭簧57推动的盖51封闭,也就是,盖51由于扭簧57的推动力而在箭头D的方向上滑动,并且该51的导引末端51A抵靠基座45的周边表面。从而,孔17封闭。
以这种方式,除了配合销71插入到孔17中时之外(即当记录带盒10装载到驱动装置70中时),孔17由盖51全时封闭。因此,当记录带盒10不使用时(存储或输送等),不用担心灰尘等从孔17进入记录带盒10中。
随后,记录带盒10通过退出机构(未示出)在与箭头A相对的方向上移动。随着该移动,门50由于盘簧58的推动力而在关闭开口18的方向上滑动,并完全封闭开口18(返回初始状态)。其开口18以这种方式封闭的记录带盒10完全从驱动装置70(槽)中退出。
接下来,将描述带导向器48的修改例子。然而,由于其动作类似于上述动作,所以将省略修改例子的动作的描述。如图12A和12B所示,带导向器48基本形成鼓形(冠形),从而其中央部分从侧视图中看从圆弧鼓起。在该构造的情况下,易于模制金属。而且,最好是带导向器48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ΔR为70微米至500微米,更优选的是ΔR为100微米至200微米。
当带导向器48基本形成鼓形(冠形)时,如图13所示,正在移动的记录带T的位置可以总是大致调节到带导向器48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央。因此,可以抑制记录带T的突然垂直起伏,并且记录带T可以最好卷绕在卷轴套22上宽度方向的中央处。当然,每个驱动装置带导向器72至78可以基本形成鼓形(冠形)。而且,凹槽部分68可以形成在基本形成鼓形(冠形)的带导向器48和72至78中。
如上所述,由于带导向器48设置在外壳中,记录带T可滑动地至少与该带导向器接触,同时固定销30从开口18中拉出,所以可以减轻记录带T的垂直起伏,并且可以抑制记录带T的突然垂直起伏。另外,由于带导向器48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中央的高度基本与卷轴套22一致,所以记录带T卷绕在卷轴套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上。因此,可以防止记录带T的一片跳跃(one sheetskipping),并且可以提高冲击阻力。因此,在驱动装置70中的移动期间,可以减少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和数据信号的记录/复制错误的发生。
而且,如果凹槽部分68形成在带导向器48中,则可以使得记录带T移动,同时吸附到带导向器48上。如果带导向器48形成鼓形(冠形),则可能将记录带T的位置基本调节到带导向器4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也就是,通过增加这种结构,可以抑制记录带T的突然垂直起伏,并且可以稳定记录带T的移动位置。
即使在较小容量的记录带盒10的情况下,其中通过设置带导向器48减少了卷绕在卷轴套22上的记录带T的数量,记录带从外壳12中拉出的带通道也总是可以制作成一致的(可滑动地与带导向器48接触的通道)。
因此,不需要单独准备带有较大套(未示出)的卷轴,其中对于小容量带盒,卷轴套22的直径制作成较大。也就是,记录带的带通道可以总是制作成一致的,与卷绕在卷轴套22上的记录带T的卷绕量和卷轴套22的直径的尺寸无关。因此,可能提高记录带盒10的适应性。
权利要求
1.记录带盒,包括外壳,具有套的单卷轴可转动地容纳在其中,记录带卷绕在该套上;及形成在外壳中的开口,连接到记录带的末端上的导引构件从该开口拉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导引构件从开口拉出时,记录带可滑动地与之接触的带导向器设置在该外壳中,并且其宽度方向的带导向器的中央定位在从侧视图中观察基本和其宽度方向上套的中央相同的高度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带导向器基本形成在其两个宽度方向末端具有凸缘的圆柱形,带导向器能够随同与其滑动接触的记录带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带导向器的宽度小于套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带导向器的宽度小于套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带盒,还包括位置调节单元,当记录带盒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该位置调节单元与卷轴结合允许带导向器移动到与卷轴相同高度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该位置调节单元包括将带导向器朝外壳的底板推动的推动构件,和孔,该孔穿透外壳的底板,从而在平面图中与形成在带导向器的宽度方向末端处的凸缘重叠,及当记录带盒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设置在驱动装置处的配合构件进入该孔,并克服推动构件的推动力经凸缘将带导向器朝外壳的顶板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盖,当记录带盒没被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该盖将孔封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在带导向器中形成有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该带导向器基本形成鼓形。
10.记录带盒,包括外壳,具有套的单卷轴可转动地容纳在该外壳中,记录带卷绕在该套上;形成在外壳中的开口,连接到记录带的末端上的导引构件从该开口中拉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外壳中的带导向器,记录带可滑动地与该带导向器接触,并且至少当导引构件从开口中拉出时,其宽度方向的带导向器的中央定位在从侧视图中观察与其宽度方向上套的中央基本相同的高度处;及位置调节单元,当记录带盒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该位置调节单元与卷轴结合将带导向器移动到与卷轴相同的高度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该位置调节单元包括将带导向器朝外壳的底板推动的推动构件,和孔,该孔穿透外壳的底板,从而在平面图中与带导向器的宽度方向末端处形成的凸缘重叠,及当记录带盒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设置在驱动装置处的配合构件进入该孔,并克服推动构件的推动力经凸缘将带导向器朝外壳的顶板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盖,当记录带盒没被装载到驱动装置中时,该盖将孔封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该带导向器基本形成在其两宽度方向末端处具有凸缘的圆柱形,带导向器能够随同与其滑动接触的记录带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带导向器的宽度小于套的宽度。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凹槽形成在带导向器中。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带盒,其特征在于,带导向器基本形成鼓形。
全文摘要
记录带盒,包括外壳,具有套的单卷轴可转动地容纳在其中,记录带卷绕在该套上;及形成在外壳中的开口,连接到记录带的末端上的导引构件从该开口拉出,其中至少在该导引构件从开口拉出时,记录带可滑动地与之接触的带导向器设置在该外壳中,并且其宽度方向的带导向器的中央定位在从侧视图中观察基本和其宽度方向上套的中央相同的高度处。
文档编号G11B23/04GK1949384SQ20061014044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1日
发明者志贺英昭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