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制造方法、记录方法以及再现方法

文档序号:677093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制造方法、记录方法以及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它包括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的管理 信息区,以及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本发明还涉及将数据记录到这种单次写入记录 媒介上的一种方法和装置,以及从这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光盘是兼容多种装置的信息记录媒介。光盘的实例包括最初开发用于记录音乐 而最近广泛用于记录数据的CD ;开发它用于记录数字视频且迅速地得到广泛使用的DVD ; 以及当前正在开发,用于比如高清晰度电视之类的,记录高质量视频的下一代光盘。按照记录/再现方法,这些光盘粗略地分成三类只读型、单次写入型和可重写 型。单次写入型光盘是用记录在上面的数据不能擦除的记录材料制成的。在这种媒介上的 同一个位置可以记录数据一次。例如,⑶-R和DVD-R是单次写入型光盘。对于可重写光盘, 可以在媒介上的同一位置上多次记录数据。例如,⑶-RW和DVD-RAM是可重写光盘。因为记录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单次写入光盘是不可重写的。因此有必要对已记录 区和未记录区进行管理。在⑶-R中,对每个音乐作品的记录起始位置和最后记录位置进 行管理,从而以音乐作品为单位按递增的顺序进行记录。音乐作品的单位叫做轨道(以后 也叫做“音轨(TRACK)”,以便将它与表示刻槽的轨道区分开)。在CD-R中,数据是以音轨 (TRACK)为单位从它的内侧到它的外侧按顺序记录的。将多个已记录音轨当作包括已多个 记录音轨的段(session)进行管理(以后叫做“段”)。储存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的区 域叫做程序管理区(以后叫做“PMA”)。对于DVD-R,定义了 RZone (对应于⑶的音轨)、边界(对应于⑶的段)和记录 管理区(以后叫做“RMA”,对应于CD中的PMA)(例如,SFF 8090 标准,"Mt. Fuji Command for Multimedia Devices,,,标题为"Recording for DVD-R media” 的第 4. 16 节)。有一种技术采用了一种方法来管理与DVD-ROM兼容的DVD-R上分配的区域(例如 第2001-148166号日本公开出版物)。在DVD-R的一个RMA中记录的数据结构里,定义了记录管理数据(以后也叫做 "RMD")ο图23示出了 RMD的字段3。RMD的字段3储存最多512个边界(对应于⑶的段)
的位置信息。图24示出了 RMD的字段4。图25示出了 RMD的字段5 12。RMD的字段4、字段 5 12储存最多2302个RZone (对应于⑶的音轨)的位置信息。但是,在管理记录区的传统技术中,要管理的记录区的数量现在已经很大。如果不 加修改地将传统技术应用于更大容量的未来媒介,管理信息就会不利地增多。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记录 有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的步骤;和形成记录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的 步骤,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一个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 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识别位 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可记录的记录区的可记录 区号阵列,表示不可记录的记录区的信息被从所述可记录区号阵列中去除,而不在所述记 录区域中记录数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信息是赋予给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并与该 记录区对应的标志;所述标志具有值“0”或者值“ 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所述值“1”的标志被赋予给位于所述段的开头 的记录区,并且该值“ 1”的标志与位于所述段的开头的记录区对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给构成所述段的记录区并与该记录区对应的 标志的值、与被赋予给构成与所述段相邻的其他段的记录区并与该记录区对应的标志的值 相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每一个赋予一个不同的 号;所述识别信息是包括赋予给位于所述段的开头的记录区的号的阵列。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记录方法,所述单次写 入记录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用户数据区,用于记 录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一个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 至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 识别位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可记录的记录区的 可记录区号阵列,表示不可记录的记录区的信息被从所述可记录区号阵列中去除,而不在 所述记录区域中记录数据,所述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生成所述管理信息;和(b)将 所生成的所述管理信息记录到所述管理信息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包括生成所述管理信息,使得所述至 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区被分割成两个记录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包括生成所述管理信息,使预定区域 成为不可记录。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记录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在执行所述步骤(a) 以前,确认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数量是否小于预定值M,其中M是2以上的整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包括生成所述管理信息,使得所述至 少一个记录区的最外部的记录区的已记录部分的结尾被作为边界,将所述最外部的记录区 分割成两个,并且使从所述最外部的记录区中已记录部分的开头到结尾为止为不可记录。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当新增加所述段的边界时,确 认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包括具有最大扇区号的扇区的记录区是否已经被记录的步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记录装置,该单次写入 记录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用户数据区,用于记录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一个段被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 至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 识别位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该记录装置包括(a)生成所述管理信息 的生成单元;和(b)将所生成的所述管理信息记录到所述管理信息区的记录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再现方法,该单次写入 记录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用户数据区,用于记录 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一个段被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 至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 识别位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可记录的记录区的 可记录区号阵列,表示不可记录的记录区的信息被从所述可记录区号阵列中去除,而不在 所述记录区域中记录数据,所述再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从所述管理信息区读取所述 管理信息;和(b)基于读取的所述管理信息识别(recognizing)关于所述段的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包括下述步骤(b-Ι)基于读出的所述 管理信息,求取所述段的总数的步骤;(b-2)求取位于所述段中最后一段开头的记录区的 步骤;和(b-3)获得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预定记录区所属的段的步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信息是赋予给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并与该 记录区对应的标志;所述标志具有值“0”或者值“1” ;将具有所述值“ 1,,的标志赋予给位于所述段的开头的记录区,并且该值“ 1,,的标 志与位于所述段的开头的记录区对应;所述步骤(b-Ι)包括基于具有所述值“1”的标志的 总数来求取所述段的总数的步骤;所述步骤(b-2)包括基于具有所述值“1”的标志中的最 后一个标志来求取位于所述最后一段的开头的记录区的步骤;将不同的号赋予所述段;和 所述步骤(b_3)包括基于赋予给从位于起始段开头的记录区开始到所述预定记录区为止 的记录区并与该记录区对应的标志之中的、具有值“1”的标志的个数,求取赋予给所述预定 记录区所属的段的号的步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信息是赋予给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并与该 记录区对应的标志;所述标志具有值“0”或者值“1”;赋予给构成所述段的记录区并与该记 录区对应的标志的值、与赋予给构成与所述段相邻的其他段的记录区并与该记录区对应的 标志的值相反;所述步骤(b-Ι)包括基于所述标志的值的反转次数来求取所述段的总数的 步骤;所述步骤(b-2)包括基于所述标志的值最后反转的标志来求取位于所述最后一段的 开头的记录区的步骤;将不同的号赋予所述段;所述步骤(b-3)包括基于赋予给从位于起 始段开头的记录区开始到所述预定记录区为止的记录区并与该记录区对应的标志之中的、 值的反转次数,求取所述预定记录区所属的段被赋予的号的步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不同的号赋予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所述识别信 息是包含位于所述段开头的记录区被赋予的号的阵列;所述步骤(b-Ι)包括基于所述阵列 中包括的号的个数来求取所述段的总数的步骤;所述步骤(b-2)包括基于所述阵列中包括 的号的最后一个号来求取位于最后一段开头的记录区的步骤;将不同的号赋予所述段;所 述步骤(b-3)包括基于所述阵列中包括的号中的、比赋予给所述预定记录区的号小的号 的个数,求取所述预定记录区所属的段被赋予的号的步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再现装置,该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用户数据区,用于记录 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一个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 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识 别位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该再现装置包括(a)从所述管理信息区读 取所述管理信息的读取单元;和(b)基于读取的所述管理信息、识别关于所述段的信息的 识别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一段至少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 个,管理信息包括识别段边界上记录区的识别信息。因此,段的边界可以仅仅根据位于段开 头的记录区来确定。这样就能够减少确定段边界的信息的尺寸。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管理信息可以包括表明哪个记录区位于 段开头的信息,从而能够减少管理信息的尺寸。因此,如果增写管理信息的区域尺寸相同, 就能够增加用户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如果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相同,就能够减 少增写管理信息的区域尺寸。结果就能够增大记录用户数据的容量。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及再现装置,可以将管理信息记录 到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上去,以及从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再现管理信息。由 于能够将管理信息记录到只有小尺寸区域供记录管理信息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因此能够 减少搜索最新管理信息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就能够减少用户将该单次写入记录媒介载入装 置,到该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用户数据区准备好供访问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因此,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它能提供管理信息尺寸较小,记录容量 较大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将数据记录到这种单次记录媒介上去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从这 种单次记录媒介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装置。通过阅读和理解以下详细说明,同时参考附图,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会发现本发 明的这些优点和其它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图1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盘1的结构。图2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管理信息8的数据结构。图3说明光盘1上的未记录区、已记录区及补0已记录区的变化过程。图4说明条目号(entry number)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5说明光盘1上的未记录区、已记录区及补0记录区的变化过程。图6说明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7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管理信息8的另一个示例性数据结构。图8说明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9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管理信息8的另一个示例性数据结构。图10说明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11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100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12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记录过程。图13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管理信息读取过程的细节。图14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管理信息写入过程的细节。
图15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记录区增加过程的细节。图16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记录区关闭过程的细节。图17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段关闭过程的细节。图18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200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19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再现过程。图20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性的计算过程。图21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另一个示例性的计算过程。图22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另一个示例性的计算过程。图23说明RMD的字段3。图24说明RMD的字段4。图25说明RMD的字段5 1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在以下部分中描述本发明(1.单次写入记录媒介),(2-1.记录 装置),(2-2.记录方法),(3-1.再现装置)和(3-2.再现方法)。1.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盘1的结构。光盘1的形状是盘形。在光盘1中,有螺旋状的轨道槽2。在轨道槽2中有多个块 3。块3是纠错处理的单位,也是信息的记录/再现单位。光盘1有导入区4、导出区6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5。数据区5至少有一个记 录区。数据的记录/再现是针对数据区5进行的。当光头接近数据区5末端以及超出数据区5的时侯,将导入区4和导出区6用作 让光头(未示出)跟踪轨道槽2的余量(margin)。导入区4有管理信息区7,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8。可以将多个管理 信息8用于例如管理已记录区和未记录区。多个管理信息8中每一个都记录在至少一块3 中。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理信息8的数据结构。每个管理信息8都包括管理信息头9,用于识别多个管理信息8中的一个,还包括 可增写记录区的条目号阵列10,以及多个记录区条目11。条目号阵列10是用于识别可以 在其中记录数据的记录区的信息。多个记录区条目11的每一个都包括识别位于段边界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以及 表示至少一个记录区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所述识别信息是,例如,段起始标志12,它表示多个记录区条目11中哪一个是段 边界(例如开头之类)。将段起始标志12给予至少一个记录区,它们取值“0”或者“1”。例 如,将取值“1”的段起始标志12给予位于一个段边界(例如开头之类)的记录区。在每个 记录区条目11中,#后面的数字(1 N)表示条目号。这样,至少一个记录区中各自被赋 予不同的条目号。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一段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记录区。范围信息包括,例如,记录区的起始位置13和最后记录位置14。于是,本发明的记录区对应于⑶-R的音轨和DVD-R的RZone。本发明的段对应于⑶-R的段和DVD-R的边界。本发明的段不包括任何导入区4、导出区6、边界内区 (Border-in)(未示出)或者边界外区(Border-out)(未示出)(见下面将描述的图3)。因 此,所述条目号阵列10对应于从字节0到字节5的信息(图24)。记录区条目11对应于将 段起始标志12添加到字节16和以后的字节(图24)以及添加到从字节0到字节2047(图 25)的信息上去获得的信息。在DVD_R(普通单次写入媒介)中,需要2048字节的管理信息来管理最多512个 边界(对应于本发明的段)(图23)。在本发明中,将记录区条目11的一个比特分配给段起 始标志12,从而让它能够管理段。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段管理。图3说明光盘1上的未记录区、已记录区及补0记录区的变化过程。在图3中,光 盘1上未记录区的底色为白色,已记录区的底色为黑色,补0记录区画有阴影。图4说明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3中的部分(a)和图4中的部分(a)说明的是同时出现的状态。图3中的部分 (b)和图4中的部分(b)说明的是同时出现的状态。类似地,图3中的部分(c)到部分(g) 和图4中的对应部分(c)到部分(g)说明同时出现的状态。图3中的部分(a)和图4中的部分(a)说明光盘1的初始状态。数据区5包括记录区#1。段#1包括记录区#1。记录区#1中还没有记录任何信 肩、ο 在条目号阵列10中,登记了数字“ 1 ”,它表示记录区#1是可增写的。在条目号阵 列10的另一部分,登记了数字“0”,它表明除了记录区#1以外,没有任何可增写记录区。在记录区条目#1中,将段起始标志12设置为值“1”,将记录区#1的起始位置13 设置为位置P1,记录区#1的最后记录位置14设置为值“0”,它表明处于未记录状态。位置 Pl表示数据区5的开头。在记录区条目#2和记录区条目#3中,记录区#2和记录区#3的 段起始标志12、起始位置13和最后记录位置14都被设置成“0”,从而表明没有任何对应的 记录区。图3和4的部分(b)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预约音轨(RESERVETRACK)命令以 后数据区的状态。预约音轨命令表示预约记录区的命令。注意,在通用主机命令标准中给 出了(参见,例如,SFF 8090i 标准,“Mt. FujiCommand for Multimedia Devices”,标题为 "Recording for DVD-R media”的第4. 16节)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例如预约音轨命 令)的定义。产生管理信息8,以使从位置Pl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1被划分成从位置Pl 到位置P3的记录区#1以及从位置P3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2。记录区#1和记录区 #2属于段#1。P3是将预约音轨命令指定的尺寸加到Pl上去以后得到的值。在数据区5中 没有任何已记录区。在条目号阵列10中,登记了数字“1”,表明该记录区#1是可增写的,以及数字 “2”,表明记录区#2是可增写的。在条目号阵列10中,条目号按照降序排列。注意,条目号 阵列10的排列顺序不限于降序,排序可以是升序,或者也可以不排序。在记录区条目#2中,将记录区#2的段起始标志12设置为“0”,将记录区#2的起 始位置13设置为位置P3。
以后,简洁起见,不再描述没有任何变化的管理信息的内容。图3和4中的部分(C)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预约音轨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 状态。产生(或者改变)管理信息8,以表明从位置P3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2被划 分成从位置P3到位置P5的记录区#2以及从位置P5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3。记录区 #1不变。记录区#1、记录区#2和记录区#3属于段#1。P5是将预约音轨命令指定的尺寸 加到P3上去以后得到的值。在数据区5中没有任何已记录区。在条目号阵列10中,为了表明已经增加了记录区#3,增加了一个数字“3”,它表明 记录区#3是可增写的。在记录区条目#3中,将记录区#3的段起始标志12设置成“0”,将记录区#3的起 始位置13设置成位置P5。图3和4中的部分(d)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写入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 该写入命令是表示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1和记录区#2中的命令。通过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1中,记录区#1的最后记录位置14改变成位置 (P2-1)。通过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2,记录区#2的最后记录位置14变成位置(P4-1)。注意,由于将最后记录位置14定义为已记录块3的位置,因此最后记录位置14是 通过从位置P2减1得到的位置,或者从位置P4减1得到的位置。但是,例如,如果将最后 记录位置14定义为下一个已记录块3的位置,就不必减1。为了方便起见,下面介绍本发明 一个实施例中的段管理,其中将最后记录位置14定义为已记录块3的位置。在记录区条目#1中,将记录区#1的最后记录位置14设置为位置(P2-1)。在记录 区条目#2中,将记录区#2的最后记录位置设置成位置(P4-1)。图3和4的部分(e)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1)的关闭 音轨/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1)的关闭音轨/段命令表明 再也没有必要将更多的信息记录到记录区#1中去。将补0数据记录到记录区#1的未记录区中去(从位置P2到位置P3之间的区), 记录区#1变成关闭。为了表明记录区#1不是可增写的,从条目号阵列10中去掉数字“1”。图3和4的部分(f)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2)的关闭 音轨/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2)的关闭音轨/段命令表明 再也没有必要将更多的信息记录到记录区#2中去。将补0数据记录到记录区#2 (从位置P4到位置P5之间的区)的未记录区中去, 记录区#2变成关闭。为了表明记录区#2不是可增写的,从条目号阵列10中去掉数字“2”。图3和4的部分(g)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段(指定段#1)的关闭音轨/ 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关闭了的记录区#1和关闭了的记录区#2属于段#1,而没有任何已记录信息的记 录区#3则属于段#2。在记录区条目#3中,将段起始标志12设置为取值“1”。这样就将段起始标志12 给予多个记录区,其在“0”和“1”之间任意一个值。将取值“1”的段起始标志12给予段开 头的记录区。图5说明光盘1上的未记录区、已记录区及补0记录区的变化过程。在图5中,光
9盘1的未记录区底色为白色,已记录区的底色为黑色,补0记录区画有阴影。图6说明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5示出图3以后的情况。图6示出图4以后的情况。图5和6的部分(g’)示出同时出现的状态。图5和6中的部分(h)示出的是同 时出现的状态。类似地,图5中的部分⑴到部分⑴和图6中的对应部分⑴到部分⑴ 示出同时出现的状态。图5中的部分(g’ )示出与图3中部分(g)相同的状态。图6中的 部分(g’ )示出与图4中部分(g)相同的状态。因此,不介绍图5和6中的部分(g’ )。图5和6中的部分(h)示出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预约音轨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 态。产生(或者改变)图8中的管理信息,以表明从部分P5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 #3被划分成从位置P5到位置P6的记录区#3以及从位置P6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4。 记录区#1和记录区#2不变。记录区#1和记录区#2属于段#1。记录区#3和记录区#4属 于段#2。P6是将预约音轨命令指定的尺寸加到P5上而得到的值。在条目号阵列10中,登记表明记录区#4可增写的数字“4”,以表明增加了记录区 #4。在记录区条目#4中,将记录区#4的段起始标志12设置成值“0”,而将记录区#4 的起始位置13设置为位置P6。图5和6的部分(i)示出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写入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该 写入命令表明将数据写入记录区#3和记录区#4。通过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3,记录区#3的最后记录位置14变成位置(P7-1)。通 过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4,记录区M的最后记录位置14改变成位置(P8-1)。在记录区条目#3中,将记录区#3的最后记录位置14设置成位置(P7-1)。在记录 区条目#4中,将记录区#4的最后记录位置14设置成位置(P8-1)。图5和6的部分(j)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3)的关闭 音轨/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3)的关闭音轨/段命令表明 再也没有必要将更多的信息记录到记录区#3中。将补0数据记录到记录区#3的未记录区中(从位置P7到位置P6之间的区),记 录区#3变成关闭。为了表明记录区#3不是可增写的,从条目号阵列10中去掉数字“3”。图5和6的部分(k)说明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4)的关闭 音轨/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指定音轨(指定记录区#4)的关闭音轨/段命令表明 再也没有必要将更多的信息记录到记录区#4中去。从位置P6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4是最外部的记录区。因此,产生(或者改 变)管理信息8,以表明从位置P6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M被划分成从位置P6到位置 P8的记录区#4以及从位置P8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5。记录区#4被关闭。记录区 #1、记录区#2和记录区#3不变。为了表明记录区#4不是可增写的,从条目号阵列10中去掉数字“4”。为了表明已 经增加了记录区#5,将数字“5”增加到条目号阵列10中,它表明记录区#5是可增写的。图5和6中的部分(1)示出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段(指定段#2)的关闭音轨 /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
关闭了的记录区#3和关闭了的记录区#4属于段#2,而没有任何已记录信息的记 录区#5则属于段#3。在记录区条目#5中,将段起始标志12设置成取值“1”。以后,重复执行类似于参考图5和6中的部分(g’)到(1)描述的那些步骤的步 骤,直到记录了需要的所有所需的用户数据。读盘信息命令和读音轨信息命令是从上位控制装置发出的命令,用于分别查询段 状态和音轨状态的(例如,SFF 8090i 标准,“Mt. Fuji Commandfor Multimedia Devices,,, 标题为“Recording for DVD-R media”的第4. 16节)。为了与传统CD-R和DVD-R兼容,响 应于这些命令,报告在多个已记录区中每一个里都存在一个音轨。具体而言,在图5和6中的部分(h)所示状态的情形中,报告段#1具有音轨#1和 音轨#2,段#2具有音轨#3和音轨#4。在图5和6中的部分(1)所示状态的情形中,报告段#1具有音轨#1和音轨#2,段 #2具有音轨#3和音轨#4,段#3具有音轨#5。通过管理图3、4、5和6所示的变化过程,最终用户可以用叫做⑶烧录的写 入软件来记录用户数据(例如对应于一次刻录光盘(Disc-At-Once)、一次刻录音轨 (Track-At-Once)和一次刻录段(Session-At-Once)记录操作的应用软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指定音轨的关闭音轨/段命令,将补O数据记录 到记录区的未记录区内。这些补O数据可以是任意数据。另外,例如,可以让管理信息表明 将任意数据记录在记录区的未记录区内,尽管事实上没有任何数据记录在记录区的未记录 区内。记录数据条目11内段起始标志12、起始位置13和最后记录位置14不限于这一顺序。只要能够确定是否有预先确定的记录区位于段的开头,就可以引用记录区的最后 记录位置来代替记录区的起始位置13以便识别段的开始。可以引用记录区的尺寸来代替 记录区的起始位置或者最后记录位置。管理信息头9可以包括,例如,条目号阵列10中登记的记录区条目的数量(也就 是可增写记录区的总数)、记录区条目11中登记的条目数量(也就是记录区的总数)或者 取值“1”的段起始标志12的数量(也就是段的总数)。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一段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 管理信息包括识别位于段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因此,可以仅仅基于位于段开头的 记录区而识别出段边界。结果就能够减少用于识别段边界的信息的信息量。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管理信息可以包括表示位于段开头的记 录区的信息,从而能够减少管理信息的信息量。因此,如果增写管理信息的区域尺寸相同, 就能够增加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如果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相同,就能 够减少增写管理信息的区域尺寸。结果,就能够增大用户数据的记录容量。到此为止已经参考图2 6介绍了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单次记录媒介。例如,在图2 6所示实施例中,管理信息区7对应于“记录用于管理记录状态的 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数据区5对应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其配置成包括至 少一个记录区”。段#1 #3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的段”。段起始标志12对应于“识别段位于边界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表明记录区起始位置 13的信息和表明记录区最后记录位置14的信息对应于“表明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 的范围信息”。但是,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不限于图2 6所示的实施例。只要该单次写 入记录媒介具有上述“记录用于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记录用户数据 的用户数据区,其配置成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以及“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 个的段”,并且记录到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上去的信息是上述“识别位于段边界上的记录区的 识别信息”以及“表明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这一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就 可以具有任意结构。识别信息可以是,例如,段切换标志(toggle flag)(见图7)。识别信息也可以是 位于段开头的记录区的条目号阵列(见图9)。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理信息8的另一个示例性数据结构。在图7 中,与图2中管理信息8里包括的信息相同的信息用同样的标号来表示,这里省去了对它的 介绍。图2中管理信息8与图7中管理信息8之间的差别在于用图7的管理信息8中包 括的段切换标志15替换了图2的管理信息8中包括的段起始标志12。将段切换标志15提 供给至少一个记录区,它具有“0”或者“ 1”中的任意一个值。提供给段中包括的记录区的 段切换标志15的值,与提供给与这个段相邻的段中包括的记录区的段切换标志15的值相 反。图8说明条目号阵列10与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5和8中的部分 (1)示出同时出现的状态。图5和8中的部分(1)示出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段(指定段#2)的关闭音轨 /段命令以后数据区5的状态。关闭了的记录区#1和关闭了的记录区#2属于段#1。关闭了的记录区#3和关闭 了的记录区#4属于段#2。没有记录任何信息的记录区#5属于段#3。记录区#5是唯一的 可增写记录区。在记录区条目#1和记录区条目#2中,将段切换标志15设置为值“1”。在记录区 条目#3和记录区条目#4中,将段切换标志15设置为值“0”。在记录区条目#5,将段切换 标志15设置成值“1”。段切换标志15的初值不限于“1”。将段切换标志15的初值设置成“0”的时候,将 记录区条目#1和记录区条目#2中的段切换标志15设置成取值“0”,将记录区条目#3和记 录区条目#4中的段切换标志15设置成取值“1”,将记录区条目#5中的段切换标志15设置 成取值“0”。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单次写入记录媒介,通过在管理信息中包括表明 哪个记录区位于段开头的信息,能够减少管理信息的信息量。因此,如果增写管理信息的区 尺寸相同,就能够增加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如果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 相同,就能够减小增写管理信息的区的尺寸。由此,增加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容量。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理信息8的另一个示例性数据结构。在图9 中,与图2中管理信息8中包括的信息相同的信息用同样的标号表示,这里省去了对它的介绍。图2中的管理信息8与图9中的管理信息8之间的差别在于图2的管理信息8中 包括的段起始标志12被替换成了图9的管理信息8中包括的位于段开头的记录区的条目 号阵列16。条目号阵列16包括位于段开头的记录区的条目号。例如,在条目号阵列16中, 第一个号是位于段#1开头的记录区#1的条目号(也就是数字“ 1 ”),第二个号是位于段#2 开头的记录区#3的条目号(也就是数字“3”),……。条目号按照升序列出。这样,在条 目号阵列16中,将位于每一段开头的记录区的条目号储存下来。不存在段的时候,储存一 个号“0”。图10示出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的内容变化过程。图5和10的部分 (1)示出同时出现的状态。图5和10中的部分(1)示出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指定段(指定段#2)的关闭音 轨/段命令以后的状态。关闭了的记录区#1和关闭了的记录区#2属于段#1。关闭了的记录区#3和关闭 了的记录区#4属于段#2。没有记录任何信息的记录区#5属于段#3。记录区#5是仅有的 可增写记录区。因此,条目号阵列16包括记录区#1的条目号“ 1 ”、记录区#3的条目号“3”、记录 区#5的条目号“5”以及号“0”。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单次写入记录媒介,通过在管理信息中包括表明哪个记 录区位于段开头的信息,能够减少管理信息的信息量。因此,如果增写管理信息的区的尺寸 相同,就能够增加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如果用户能够增写管理信息的次数相同, 就能够减少增写管理信息的区的尺寸。结果就能够增加记录用户数据的容量。例如,一般情况下,需要4字节来表明一个段边界。在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单次写 入记录媒介中,只需要1或者2字节来表明一个段边界。根据图9和10中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计算段的总数很简单,于是与图 3 6中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相比,能够快速地计算出每一记录区所属段号。结果, 能够高速处理读盘信息命令和读音轨信息命令(例如,SFF 8090丨标准/^ 11]_丨Command for Multimedia Devices”,标题为 “Recording for DVD-R media” 的第 4. 16 节)。2-1.记录装置以后将参考附图介绍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100的一个示例性结构。记录信息的时候,将光盘装置100用作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记录装置。光盘装置100与I/O总线170连接。I/O总线170与上位控制装置(未示出)连 接。上位控制装置通常是主计算机。光盘装置100配置成将光盘1载入其中。光盘装置100包括用于处理来自上位控 制装置的命令的命令处理部分110、控制光盘1的记录的记录控制部分120、控制光盘1再 现的再现控制部分130、储存管理信息8的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暂时储存记录数据的 数据缓冲器150以及处理管理信息8的记录管理处理部分160。记录管理处理部分160包括管理信息读取部分161 ;用于将存储于管理信息存储 缓冲器140的管理信息8写入管理信息区7的管理信息写入部分163 ;按照来自上位控制
13装置的命令更新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储存的管理信息8的管理信息更新部分162,以 及将最后的管理信息8的位置储存起来的管理信息位置存储器164。管理信息读取部分161在记录于管理信息区7中的那些管理信息8中搜索最后 记录的管理信息8。将最后记录在管理信息区7中的管理信息8读入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 140。2-2.记录方法以后将参考附图介绍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记录方法。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记录程序。记录程序通过记录管理处理部分160来执行。记录管理处理部分160执行步骤 201 208。管理信息读取部分161进行管理信息的读取(步骤201)。管理信息写入部分 163进行管理信息的写入(步骤207)。管理信息更新部分162执行记录过程的其余步骤 (步骤202 206和步骤208)。以后将参考图11和12 —步一步地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过程。以后,将 介绍将包括段起始标志之类的管理信息8记录到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中去的例子。步骤201 将光盘1载入光盘装置100的时候,管理信息读取部分161读取最后的 管理信息8,将读取的最后管理信息8储存到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注意,在步骤201中读出最后的管理信息8的时候,可以判断记录区的数量是否少 于预定值M,这里的M是一个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步骤202 光盘装置100已经准备好从上位控制装置接收涉及光盘1的命令,直到 光盘1弹出或者关闭电源。将预约音轨命令发给光盘1的时候,程序转入步骤203。将关闭音轨/段命令发给 光盘1的时候,程序转入步骤204。将写入命令发给光盘1的时候,程序转入步骤208。预约音轨命令是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它请求预约记录区。关闭音轨/段命 令是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它请求关闭记录区。写入命令是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 它请求记录数据。步骤203 收到预约音轨命令的时候,产生(或者改变)储存在管理信息存储缓冲 器140中的管理信息8,从而增加记录区。例如,参考图5和6中的部分(h),产生(或者改变)管理信息8,以表明将位置P5 到数据区5末尾的记录区#3划分成位置P5到位置P6的记录区#3和位置P6到数据区5 末尾的记录区#4。在条目号阵列10中,登记表明记录区#4可增写的数字“4”,以表明已经 增加了记录区#4。在记录区条目#4中,将记录区#4的段起始标志12设置成取值“0”,而 将记录区M的起始位置13设置成位置P6。产生(改变)完以后,程序进入步骤207。步骤204 收到关闭音轨/段命令的时候,判断要关闭的对象是音轨还是段。确定 要关闭的对象是音轨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205。确定要关闭的对象是段的时候,程序进入 步骤206。步骤205 产生(或者改变)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存储的管理信息8,以关 闭记录区(音轨)。例如,参考图5和6中的部分(j),将补0数据记录到记录区#3的未记录区中(从位置P7到位置P6的区),记录区#3变成关闭的。为了表明记录区#3不是可增写的,从条 目号阵列10中去掉数字“3”。产生(或者改变)以后,程序进入步骤207。步骤206 产生(或者改变)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存储的管理信息8,从而 关闭属于最外部段的记录区。例如,参考图5和6中的部分(1),关闭了的记录区#3和关闭了的记录区#4属于 段#2,而没有任何已记录信息的记录区#5则属于段#3。在记录区条目#5中,将段起始标 志12设置成取值“1”。产生(或者改变)以后,程序进入步骤207。步骤207 更新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储存的管理信息8时,将最后的管理信 息8增写到管理信息区7中的一个可增写区。步骤208 收到写入命令的时候,断定哪个可增写位置与指定的记录起始位置匹 配,并将传送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上。可增写位置可以基于在条目号阵列10中登记的记录 区条目11的最后记录位置14而获得。基于该记录位置产生(或者改变)管理信息存储缓 冲器140中储存的管理信息8的最后记录位置14的值。例如,参考图5和6的部分(i),通过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3,将记录区#3的最后 记录位置14改变成位置(P7-1)。通过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区#4,将记录区M的最后记录位 置14改变成位置(P8-1)。一般而言,用扇区号表明位置的时候,通过将1加到表明最后记录位置14的值上 可获得表明可增写位置的值。注意,最后记录位置14没有登记下来的时候(值0),表明可 增写位置的值与表明记录区起始位置13的值相同。当ECC(纠错码)象DVD中一样包括16个扇区的时候,实际可增写位置是16的倍 数。因此,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代数四则基本运算来获得可增写位置,但是可增写位置也 可以基于最后记录位置14或者起始位置13而获得。图13示出读出管理信息的过程。以后将参考图11和13—步一步地详细介绍读取管理信息的程序(对于步骤201, 见图12)。步骤301 再现控制部分130搜索管理信息区7中的最后记录的管理信息8的位 置。将表明这一位置的位置信息储存在管理信息位置存储器164中。步骤302 再现控制部分130参照管理信息位置存储器164中储存的位置信息,再 现出管理信息8,并且将再现出来的管理信息8储存在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在管理 信息区7中没有记录任何管理信息8的时候(例如,光盘装置100中载入一个崭新的光盘 1),将管理信息8初始化(图4中的部分(a))。步骤303 再现控制部分130将最后记录位置14作为起始点搜索已记录区的末 尾,而获得实际的最后记录位置14,基于表明实际最后记录位置14的信息,更新管理信息 存储缓冲器140中储存的管理信息8。然后这一程序结束。从管理信息8再现出来的每个记录区的最后记录位置14可能不同于实际最后记 录位置,也就是包括某种程度的误差。这是因为每次收到写入命令,更新管理信息8的最后 记录位置14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管理信息区7。因此,假设只有在增加记录区或者关闭记录区的时候(图12)将管理信息8增写到管理信息区7。于是,再现控制部分130通过将最后 记录位置14用作起始点,搜索已记录区的末尾,来获得实际的最后记录位置14。如果光盘1弹出,或者光盘装置100关闭的时候,假设光盘装置100有一个后备电 源,可以保证将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的最新内容反映到管理信息区7中的管理信息 8里去,那么步骤303可以忽略。图14示出写入管理信息的过程的细节。以后将参考图11和14详细介绍写入管理信息的过程(对于步骤207,见图12)。步骤401,记录控制部分120参照管理信息位置存储器164中储存的位置信息,将 信息存储缓冲器140中储存的管理信息8写入管理信息区7。步骤402 基于增写区,将管理信息位置存储器164中储存的位置信息改变成表明 管理信息区7的可增写位置的信息。然后这一程序结束。图15详细示出增加记录区的程序。以后将参考图11和15—步一步地详细介绍增加记录区的过程(步骤203,参照图 12)。步骤501 判断条目号阵列10和记录区条目11中是否有空间(也就是,在条目号 阵列10的字段中以及在记录区条目11的字段中是否有值为“0”的字段,或者条目号阵列 10的字段以及记录区条目11的字段中已经使用的字段的数量是否小于最大数)。确定有空间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502,在其中使用有空间的条目号阵列10或者 对应于记录区条目11的记录区的条目号#m。确定没有空间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503。步骤502 判断能否保证有一个区,其尺寸大于或者等于上位控制装置所请求的 区的尺寸(S)(也就是从可增写位置到数据区5末尾的区域尺寸大于S)。注意,可以基于记 录区#(m-l)起始位置13和最后记录位置14获得可增写位置。确定能够保证有足够区域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504。不能确定能够保证足够区域 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503。步骤503 将表明误差内容的信息发送给上位控制装置,程序结束。步骤504 将通过在记录区#(m_l)的可增写位置上加上尺寸S获得的值设置成记 录区条目#m的起始位置13,程序进入步骤505。例如,没有任何记录区# (m-1)被记录的时候(最后记录位置14是0),将通过在记 录区#(m-l)的起始位置13上加上尺寸S获得的值设置成记录区#m的起始位置13。步骤505 将值m加到条目号阵列10上,程序结束。图16示出关闭记录区的程序过程。以后将参考图11和16—步一步地详细介绍关闭记录区的过程(对于步骤205,见 图 12)。步骤601 判断上位控制装置指定的记录区条目号(音轨号)是否对应于条目号 阵列10中包括的记录区条目号。当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602,在其中使用记录区的条目号#m。当 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603。步骤602 判断记录区#m是不是最外部的记录区。例如,当记录区条目#(m+l)的 起始位置13是0的时候,就可以确定记录区#m是最外部的记录区。
确定记录区#m是最外部的记录区的时候(是),程序进入步骤604。确定记录区 #m不是最外部的记录区的时候(否),程序进入步骤606。步骤603 将表明误差内容的信息发送给上位控制装置,程序结束。步骤604:将记录区条目#(m+l)的起始位置设置成可增写位置,程序进入步骤 605。从该起始位置13和记录区条目#m的最后记录位置14获得可增写位置(图5和6的 位置(k))。步骤605 将值(m+1)加到条目号阵列10上,程序进入步骤607。步骤606 将补0数据记录到从可增写位置到记录区条目# (m+1)的起始位置13的 区域上,程序进入步骤607。注意,在这个步骤中,记录数据不必是补0数据。也可以省去这个步骤本身。步骤607 将条目号阵列10中的值m改变成值0。图17示出关闭段的程序的细节。以后,将参考图11和17—步一步地详细介绍关闭段的过程(对于步骤206,见图 12)。步骤701 判断条目号阵列10中是不是只登记了一个表明最外部记录区的值。当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时候(是),程序进入步骤702。当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时候 (否),程序进入步骤703。一般而言,在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中,比如⑶-R或者DVD-R,需要关闭音轨,以便关 闭段。例如,除了为未记录区的最外部记录区以外,所有记录区都是非可增写状态的时候, 这一条件得到满足(见图4中的部分(f)和图6中的部分(k))。在步骤701中,判断是否 满足上述条件。步骤702 判断最外部记录区条目的最后记录位置14是否取值“0”。当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时候(是),程序进入步骤704。当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时候 (否),程序进入步骤703。步骤703 将表明误差内容的信息发送给上位控制装置,程序结束。步骤704 将给予最外部记录区条目的段起始标志12的值设置为“ 1”,程序结束。注意,段关闭程序(步骤701 704)中的步骤702是这样一个实例,其中当段边 界是新增加的时候,判断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记录区的最大扇区号的扇区的记录区是否已经 被记录了。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可以将管理信息记录到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 录媒介上去。由于可以将管理信息记录到只具有较小尺寸的用于记录管理信息的区域的单 次写入记录媒介上去,因此能够减少搜索最后管理信息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能够减少从用 户将单次写入记录媒介载入装置,到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用户数据区准备好可供访问所需 要的时间。到此为止参考图12 17介绍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记录方法。例如,在图12中的实施例里,步骤203、步骤205、步骤206和步骤208对应于“产 生包括表明至少一个记录区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和用于识别位于段边界的记录区的识别 信息的管理信息的步骤”,步骤207对应于“将得到的管理信息记录到管理信息区的步骤”。但是,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不限于图12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可以用任意程序来实现,只要这一程序具有“产生包括表明至少一个记录区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和 用于识别位于段边界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的管理信息的步骤”和“将得到的管理信息记录 到管理信息区的步骤”。例如,将包括段切换标志的管理信息8记录到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图7和8)的时 候,在执行增加记录区的步骤(图15中的步骤504)的同时、执行让记录区#m的段切换标 志15与紧挨着的前面的记录区(也就是记录区#(m-l))的段切换标志15取相同值的步骤。 另外,取代关闭段的步骤(图17中的步骤704),执行与记录区#(m-l)的段切换标志相反记 录区#m的段切换标志15的步骤。例如,将包括位于段开头的记录区的条目号阵列的管理信息8记录到单次写入记 录媒介上去的时候(图9和10),代替关闭段的步骤(图17中的步骤704),执行将最外部 的记录区的条目号登记到条目号阵列16的步骤。3-1.再现装置下面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再现装置。图18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200的一个示例性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再现信息的时候,将光盘装置200用作一种再现装置。光盘装置200与I/O总线270连接。该I/O总线270与上位控制装置(未示出) 连接。该上位控制装置通常都是主计算机。光盘装置200将光盘1载入其中。光盘装置200包括用于处理来自上位控制装置 的命令的命令处理部分210、控制光盘1再现的再现控制部分230、储存管理信息8的管理 信息存储缓冲器240 (图1)、暂时储存再现数据的数据缓冲器250以及处理管理信息8的记 录管理处理部分260。记录管理处理部分260包括管理信息读取部分261和管理信息识别部分265。管理信息读取部分261在管理信息区7中记录的至少一个管理信息8中搜索最后 记录的管理信息8,将最后记录在管理信息区7中的管理信息8输出给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 240。管理信息识别部分265响应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在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 240内容的基础之上要报告产生数据,并且将数据输出到上位控制装置。3-2.再现方法图19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再现过程。下面将参考图18和19 一步一步地介绍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再现程序。步骤1201 将光盘1载入光盘装置200的时候,管理信息读取部分261读出最后 的管理信息8,将最后的管理信息8储存到管理信息存储缓冲器240中。步骤1202 光盘装置200准备好从上位控制装置接收涉及光盘1的命令,直到弹 出光盘1或者关闭电源。将读盘信息命令发给光盘1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1203。将读音轨信息命令发给 光盘1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1206。将其它命令发给光盘1的时候,程序进入步骤1210。读盘信息命令是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它请求获得盘信息报告。读音轨信息 命令是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命令,它请求获得音轨信息报告。步骤1203 在读出的管理信息8的基础之上计算(确定)段的总数。
步骤1204 确定(计算)位于最后段的开头的记录区。步骤1205 获得其它信息(例如,光盘1上的起始记录区(一贯是数字“1”,),最 后一段的最后记录区(也就是光盘1的最后记录区))。然后,这一程序进入步骤1211。步骤1206 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读音轨信息命令的时候,判断是否指定了音轨 (指定一个记录区)。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这一程序进入步骤1208。如果这一确定结果不是 肯定的(否),这一程序就进入步骤1207。步骤1207 确定指定逻辑扇区号所属的记录区。步骤1208 确定(计算)预定记录区(指定的记录区或者指定的逻辑扇区号所属 的记录区)所属的一段。步骤1209 确定其它信息(例如,记录区的起始位置(对应于起始位置13),用户 数据的最后位置(对应于最后记录位置14),自由块的数量),程序进入步骤1211。注意,自 由块的数量可以由代数四则基本运算在起始位置13和最后记录位置14中的至少一个的基 础之上计算出来。步骤1210 从上位控制装置收到其它命令的时候,按照该命令的内容进行处理, 程序进入步骤1211。步骤1211 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控制装置。图20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一个示例性计算程序。这一计算程序由管理信息识别部分265基于包括段起始标志的管理信息8(图 2 6)执行。该计算程序计算段的总数(图19中的步骤1203),并确定位于最后段的开头 的记录区(图19中的步骤1204),确定预定记录区所属的一段(图19中的步骤1208)。注意,在段总数的计算(图9中的步骤1203)以及位于最后段的开头的记录区的 确定(图19中的步骤1204)中,将记录区的总数指定为Tspec。在预定记录区所属段的确 定(图19中的步骤1208)中,将所需记录区的号指定为Tspec。下面参考图20 —步一步地描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一个示例性计算过程。步骤1301 将记录区的号T初始化为数字“1”,将段数S初始化为数字“0”。步骤1302 判断记录区的号T是等于或小于指定记录区的号Tspec。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程序进入步骤1303。如果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 (否),程序结束。步骤1303 将给予记录区#T的段起始标志12的值代入F (F =给予记录区#Τ的 段起始标志12的值)。步骤1304 判断F的值是否等于“ 1 ”。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程序进入步骤1305。如果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程序进入 步骤1307。步骤1305 将“1”加到段号S上。然后,程序进入步骤1306。步骤1306 将T代入Tfirst (位于段开头的记录区的号)。步骤1307 将1加到记录区号Τ,以进入下一记录区。如果将记录区的总数代入Tspec,就将段的总数储存到S中,并且将位于最后段的 记录区号储存到Tfirst中。
如果将所需记录区的号代入(指定到)Tspec,就将记录区所属的段的号储存到S 中,将段开头的记录区的号储存到Tfirst中去。图2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另一个示例性的计算程序。这一计算程序由管理信息识别部分265在包括段切换标志的管理信息8的基础之 上执行(图7和8)。该计算程序计算段的总数(图19的步骤1203),确定位于最后段开头 的记录区(图19中的步骤1204),确定预定记录区所属的段(图19中的步骤1208)。指定Tspec的方法、计算后的S和Tfirst的含义类似于参考图20所描述的。在 图21中,与图20中相同的步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去对它的描述。下面参考图21 —步一步地介绍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个示例性计算过程。步骤1401 在执行步骤1302之前,将前面的标志值Fpre初始化成“0”。步骤1402 代之以执行步骤1304 (图20),判断当前标志值F是不是与前一个标志 值Fpre相反。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程序进入步骤1305。如果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 (否),程序进入步骤1403。步骤1403 进入下一记录区之前(步骤1307),将前一个标志值Fpre设置成当前 标志值 F (Fpre = F)。图2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个示例性计算过程。这一计算程序由管理信息识别部分265基于包括位于多个段的记录区条目号阵 列的管理信息8而执行(图9和10)。该计算程序计算段的总数(图19中的步骤1203), 确定位于最后段的开头的记录区(图19中的步骤1204),并确定预定记录区所属的段(图 19中的步骤1208)。指定Tspec的方法、计算后的S和Tfirst的含义类似于参考图20所描述的。下面将参考图22—步一步地介绍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个示例性计算过程。步骤1501 将段号S初始化成数字“1”。步骤1502 将Tfirst初始化成位于段#S开头的一个记录区的号。步骤1503 将Tnext设置成位于下一段#(S+1)开头的记录区的号。步骤1504 判断Tnext是否存在。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Tnext Φ 0),程序进入步骤1505。如果判断结果不 是肯定的(否Tnext = 0),程序结束。步骤1505 判断Tnext是等于还是小于指定的记录区号Tspec。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程序进入步骤1506。如果判断结果不是肯定的 (否),程序结束。步骤1506 将 Tfirst 设置成 Tnext。步骤1507 将1加到段号S上去,进入下一段。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再现方法和再现装置,可以从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再 现管理信息。本发明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中再现管理信息的区域小。因此能够减少搜索最 后管理信息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就能够减少从用户将单次写入记录媒介载入装置到能够访 问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用户数据区需要花费的时间。
到此为止已经参考图19 22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再现方法。例如,在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201对应于“从管理信息区读出管理信息的 步骤”,步骤1203、1204和1208对应于“基于读出的管理信息识别关于段的信息的步骤”。但是,本发明的再现方法不限于图19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再现方法可以用任 意程序来实施,只要这一程序具有“从管理信息区读出管理信息的步骤”和“基于读出的管 理信息识别关于段的信息的步骤”这样的功能。下面参考图1 22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区域布局作为一个实例。在这些实施 例中,在导入区4中提供管理信息区7。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在不同于导入区4的区域中 提供管理信息区7。例如,管理信息区7可以在导出区6或者数据区5中提供。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从区域中读出信息的顺序作为一个实例。例如,从 里边到外边将管理信息8增写到光盘1的管理信息区7。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从外边到 里边将管理信息8增写到光盘1的管理信息区7。虽然在这里介绍了特定的优选实施例,但这不是要将这些实施例解释为对本发明 范围的限制,除了后面的权利要求所声明的以外。各种其它的变形和等价方式都是显而易 见的,经过阅读这里的说明以后,可以由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地实现,而不会偏离本 发明的范围和实质。所有的专利、出版的专利说明书和这里引用的出版物都被引入作为参 考,就像在这里全文写出一样。工业应用性对于能够利用短波长激光(例如蓝色激光)记录/再现的大容量光盘,以及能够 记录/再现这种光盘的装置,减小管理信息的尺寸对于光盘的可用容量和装置的存储器容 量是有用的。本发明不仅可以被用于单次写入记录媒介,还能应用于例如实际上被用作单次写 入记录媒介的可重写记录媒介。
2权利要求
1.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记录有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的步骤;和 形成记录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的步骤, 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 一个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识别位 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可记录的记录区的可记录区号阵列,表示不可记录的记录区的信息被从所述可记录区号阵列中去除,而不在所述记录区域 中记录数据。
2.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记录方法, 所述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 用户数据区,用于记录用户数据, 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 一个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识别位 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可记录的记录区的可记录区号阵列,表示不可记录的记录区的信息被从所述可记录区号阵列中去除,而不在所述记录区域 中记录数据,所述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生成所述管理信息;和(b)将所生成的所述管理信息记录到所述管理信息区。
3.一种单次写入记录媒介的再现方法, 该单次写入记录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 用户数据区,用于记录用户数据, 所述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 一个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用于识别位 于所述段的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可记录的记录区的可记录区号阵列,表示不可记录的记录区的信息被从所述可记录区号阵列中去除,而不在所述记录区域 中记录数据,所述再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从所述管理信息区读取所述管理信息;和(b)基于读取的所述管理信息识别关于所述段的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为记录媒介的再现装置,该媒介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记录管理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和用户数据区,用于记录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区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区,一段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包括(a)生成管理信息的生成单元,所述管理信息包括表明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区的记录范围的范围信息,以及识别位于段边界上的记录区的识别信息;和(b)将所生成的所述管理信息记录在所述管理信息区的记录单元。
文档编号G11B27/32GK102117635SQ201110034869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8日
发明者伊藤基志, 植田宏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