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3427发布日期:2020-07-31 21:2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20632号(申请日:2019年2月7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括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在此叙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盘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盘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hdd)具备旋转自如地配设于壳体内的多张磁盘、对磁盘进行信息的读、写的多个磁头、以及将磁头支撑为相对于磁盘能够移动的头致动器。

头致动器具有被支撑为转动自如的致动器块和分别从致动器块延伸出并在顶端部支撑有磁头的多个头悬架组件(称作头万向节组件)。头悬架组件具有:一端固定于臂的基体板;从基体板延伸出的加载梁;从加载梁的顶端延伸出的突片(英文:tab);以及设置于加载梁和基体板上的柔性件(布线构件)。柔性件具有移位自如的万向节部,在该万向节部支撑有磁头。加载梁具有枢轴,磁头与枢轴重叠配置。

另外,盘装置具备斜坡加载机构,该斜坡加载机构在磁头移动到磁盘的最外周时,将磁头保持于从磁盘离开的卸载位置。通常,斜坡加载机构具有设置于壳体的斜坡和头悬架组件的突片。各突片通过爬上斜坡的对应的台阶而将磁头保持于卸载位置。

在盘装置中,例如,当磁头在磁盘上加载的情况下基体板的高度变动时,由于以凸部为支点的杠杆运动,产生突片顶端高度的变动。或者,在突片爬上斜坡的情况下,由于以斜坡与突片的接触点(斜坡加载点)为支点的杠杆运动,产生突片顶端高度的变动。这些突片顶端高度变动关系到头卸载动作的失败、背对背的突片彼此的碰撞等不良情况。为了保证可靠的头加载、卸载动作,必须增大斜坡的出入口径及出入口间距离以能够应对突片顶端高度变动,在谋求斜坡的高度尺寸的缩小及磁盘张数的增大方面成为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增大记录介质的设置张数的盘装置。

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具备:壳体;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并隔开1.2mm以上且1.5mm以下的间隔互相相对的旋转自如的至少2张磁盘;以及分别对磁头进行支撑,能够配置于所述2张磁盘之间的至少2个悬架组件。所述悬架组件包括:基体板;加载梁,其从所述基体板延伸出,并具有基端部和顶端部,所述基端部与所述基体板接合且具有能折曲部位,所述顶端部设置有凸部;突片,其从所述加载梁的延伸端延伸出;布线构件,其具有万向节部且配置于所述加载梁和基体板上;以及磁头,其载置于所述万向节部且经由所述万向节部而与所述凸部抵接。从所述加载梁的能折曲部位到所述凸部的中心的距离la相对于从所述凸部的中心到所述突片的顶端的距离lb的比(la/lb)为2.8以上且3.8以下。

也可以是,还具备斜坡,所述斜坡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具有分别能够供所述突片爬上的多个引导面,在所述悬架组件中,从所述加载梁的所述能折曲部位到与所述引导面相接的所述突片的斜坡加载点的距离lc相对于从所述斜坡加载点到所述突片的顶端的距离ld的比(lc/ld)为18以上且21以下。

也可以是,所述磁头具备搭载于所述万向节部且具有流出端的滑块,从所述加载梁的所述能折曲部位到所述滑块的流出端的距离le相对于从所述滑块的流出端到所述突片的顶端的距离lf的比(le/lf)为4以上且6以下。

也可以是,所述斜坡的引导面具有从所述磁盘的表面附近向离开所述磁盘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的第1倾斜面和接着所述第1倾斜面且与所述磁盘的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支撑面,在与所述磁盘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1倾斜面的一端与另一端的间隔为0.3mm以上且0.35mm以下。

也可以是,所述斜坡具有隔开间隙相对的多个所述引导面,所述相对的2个引导面的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间隔为0.2mm以上且0.25mm以下。

也可以是,所述壳体是3.5英寸盘装置规格下所规定的最大高度26.1mm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互相相对地配置有10张以上且12张以下的磁盘,互相相对的2张磁盘之间的间隔为1.2mm以上且1.5mm以下,所述磁盘的厚度为0.35mm以上且0.5mm以下。

也可以是,还具备扰流器,所述扰流器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具有分别插入于所述2张磁盘之间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基端部的厚度为0.45mm以上且0.8mm以下。

也可以是,所述叶片的厚度从基端部朝向顶端部而逐渐变薄。

也可以是,所述悬架组件具备安装于所述布线构件的能伸缩的压电元件。

另外,也可以是,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包括:壳体;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并隔开1.2mm以上且1.5mm以下的间隔互相相对的旋转自如的10张以上且12张以下的磁盘;以及分别对磁头进行支撑,能够在所述2张磁盘之间的空间移动的至少2个悬架组件。在该情况下,所述悬架组件包括:基体板;加载梁,其从所述基体板延伸出;突片,其从所述加载梁的延伸端延伸出;布线构件,其具有万向节部且配置于所述加载梁和所述基体板上;以及磁头,其载置于所述万向节部,所述壳体为3.5英寸盘装置规格下所规定的最大高度26.1mm的壳体,所述磁盘的厚度为0.35mm以上且0.5mm以下。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得到能够增大记录介质的设置张数的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硬盘驱动器(hdd)的基体和顶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拆掉了罩的状态下的所述hdd的俯视图。

图3是所述hdd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示出所述hdd的头致动器组件及fpc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所述头致动器组件的头悬架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所述头悬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所述头悬架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所述头悬架组件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所述头悬架组件的顶端部与斜坡的卡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所述斜坡的立体图。

图11是将所述斜坡的喙状口部分放大示出的侧视图。

图12是扰流器的立体图。

图13是所述扰流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实施方式。此外,公开终归是一例,关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保持实用新型的主旨的适当变更且容易想到的内容,当然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另外,附图为了使说明更清楚而与实际的形态相比有时关于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性地进行表示,但终归是一例,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关于已出现的图前述的要素同样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有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

作为盘装置,对实施方式的硬盘驱动器(hdd)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拆下罩而示出的实施方式的hdd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拆掉了罩的状态下的hdd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hdd具备矩形状的壳体10。壳体10具有上表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的基体12和罩(顶罩)14。基体12具有矩形状的底壁12a和沿着底壁的周缘立起设置的侧壁12b,例如由铝一体成形。罩14例如由不锈钢形成为矩形板状。罩14利用多个螺钉13螺纹紧固于基体12的侧壁12b上,气密地封闭基体12的上部开口。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0内设置有作为盘状的记录介质的多张、例如10张磁盘18和支撑磁盘18并使其旋转的主轴马达19。主轴马达19配设于底壁12a上。各磁盘18例如形成为直径95mm(3.5英寸)的圆板状,具有由非磁性体、例如玻璃形成的基板和形成于基板的上表面(第1面)及下表面(第2面)的磁记录层。各磁盘18互相同轴地嵌合于主轴马达19的后述的毂,并且由夹紧弹簧20夹紧。由此,磁盘18被支撑为位于与基体12的底壁12a平行的位置的状态。多张磁盘18通过主轴马达19而以预定的转速向箭头b方向旋转。此外,磁盘18的搭载张数不限于10张,也可以为9张以下、或10张以上且12张以下。

在壳体10内设置有对磁盘18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多个磁头17及将这些磁头17支撑为相对于磁盘18移动自如的致动器组件22。另外,在壳体10内设置有使致动器组件22转动及定位的音圈马达(vcm)24、在磁头17移动到磁盘18的最外周时将磁头17保持于从磁盘18离开的卸载位置的斜坡加载机构25、安装有变换连接器等电子部件的基板单元(fpc单元)21及扰流器70。

在基体12的底壁12a的外表面螺纹紧固有印刷电路基板27。印刷电路基板构成控制部,控制部控制主轴马达19的动作,并且经由基板单元21而控制vcm24及磁头17的动作。

图3是沿着图2的线e-e的hdd的横向剖视图。在一例中,主轴马达19具有大致垂直地立起设置于底壁12a的枢轴60、被支撑为绕着枢轴60旋转自如的圆筒状的旋转轴62、同轴地固定于旋转轴62的周围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毂64、固定于底壁12a并配置于旋转轴62的周围的定子线圈sc、以及安装于毂64的内周面并与定子线圈sc相对的圆筒状的磁铁m。毂64具有位于与枢轴60同轴的位置的外周面和与外周面的下端(底壁12a侧的端)一体形成的环状的凸缘65。

磁盘18在其内孔插通有毂64的状态下与毂64的外周面卡合。另外,在毂64的外周面装配有间隔圈66,该间隔圈66夹在相邻的2张磁盘18之间。多个磁盘18及多个间隔圈66在毂64的凸缘65上依次配置,在交替地重叠的状态下安装于毂64。通过利用安装于毂64的上端的夹紧弹簧20将多个磁盘18的内周部及间隔圈66向凸缘65侧按压,多张磁盘18互相隔开预定的间隔地固定为层叠状态。由此,10张磁盘18被支撑为能够与旋转轴62及毂64一体地旋转。10张磁盘18被支撑为,隔开预定的间隔互相平行且与底壁12a大致平行。

壳体10的高度(厚度)h按照hdd规定形成为最大26.1mm。各磁盘18的板厚t形成为0.35mm以上且0.5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0.5mm。相邻的2张磁盘18之间的间隔d(相当于间隔圈的厚度)形成为1.2mm以上且1.5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1.484mm。磁盘整体的堆叠高度h(从最下部的磁盘的下表面到最上部的磁盘的上表面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18.356mm。本实施方式的堆叠高度h维持着与搭载9张以往例的厚度0.635mm的磁盘并将间隔圈厚设为1.58mm的情况下的堆叠高度大致同等的堆叠高度h。

图4是示出致动器组件的立体图。如图所示,致动器组件22具备具有透孔26的致动器块29、设置于透孔26内的轴承单元(单元轴承)28、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多条例如11条臂32、安装于各臂32的悬架组件(头万向节组件,有时也称作“hga”)30、以及支撑于悬架组件30的磁头17。在基体12的底壁12a上立起设置有支撑轴(枢轴)31。致动器块29通过轴承单元28被支撑为绕着支撑轴31转动自如。

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块29与11条臂32由铝等一体成形,构成了所谓的e块。臂32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从致动器块29向与支撑轴31正交的方向延伸出。11条臂32互相隔开间隙而平行地设置。

致动器组件22具有从致动器块29向与臂32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撑架33,由该支撑架33支撑着构成vcm24的一部分的音圈39。如图1所示,音圈39位于一对轭37之间,与这些轭37及固定于任一轭的磁体一起构成了vcm24,该一对轭37中的一个固定于基体12上。

如图4所示,致动器组件22具备分别支撑有磁头17的20个悬架组件30。悬架组件30分别安装于各臂32的延伸端32a。多个悬架组件30包括将磁头17朝上支撑的向上头悬架组件和将磁头17朝下支撑的向下头悬架组件。这些向上头悬架组件及向下头悬架组件通过将同一构造的悬架组件30改变上下朝向地配置而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中,在最上部的臂32安装有向下头悬架组件30,在最下部的臂32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30。在中间的9条臂32分别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30及向下头悬架组件30。

悬架组件30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基体板38、由细长的板簧形成的加载梁42及细长的带状的柔性件(布线构件)40。柔性件40具有后述的万向节部,在该万向节部载置有磁头17。基体板38的基端部固定于臂32的延伸端32a,例如被镦粗固定。加载梁42的基端部重叠固定于基体板38的端部。加载梁42从基体板38延伸出,朝向延伸端而形成为尖细。基体板38及加载梁42例如由不锈钢形成。

加载梁42产生对磁头17朝向磁盘18的表面施力的弹力(反作用力)。另外,从加载梁42的顶端突出有突片46。突片46能够与后述的斜坡卡合,与斜坡一起构成斜坡加载机构25。

如图4所示,fpc单元21一体地具有呈l字形状折曲的大致矩形状的基体部21a、从基体部21a的一侧缘延伸出的细长的带状的中继部21b及与中继部21b的顶端相连续地设置的接合部21c。基体部21a、中继部21b及接合部21c由柔性印刷布线基板(fpc)形成。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具有聚酰亚胺等绝缘层、形成于该绝缘层上且形成多个布线、连接焊盘等的导电层及覆盖导电层的保护层。

在基体部21a上安装有未图示的变换连接器、多个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电连接于未图示的布线。在基体部21a贴附有作为加强板而发挥功能的金属板。基体部21a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上。中继部21b从基体部21a的侧缘朝向致动器组件22的致动器块29延伸。设置于中继部21b的延伸端的接合部21c形成为与致动器块29的侧面(设置面)大致相等的高度及宽度的矩形状。接合部21c经由由铝等形成的衬板而贴附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而且通过固定螺钉71而螺纹紧固固定于设置面。在接合部21c设置有多个连接焊盘。在接合部21c安装有例如1个头ic(头放大器)67,该头ic67经由布线而连接于连接焊盘及基体部21a。而且,在接合部21c设置有连接着音圈39的连接端子68。

各悬架组件30的柔性件40具有与磁头17电连接的一端部、通过形成于臂32的侧缘的槽而延伸至致动器块29的另一端部、以及设置于另一端部的连接端部(尾侧连接端子部)48c。连接端部48c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状。在连接端部48c设置有多个、例如13个连接端子(连接焊盘)51。这些连接端子51分别连接于柔性件40的布线。即,柔性件40的多个布线在柔性件40的大致全长上延伸,一端电连接于磁头17,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子(连接焊盘)51。

设置于20条柔性件40的连接端部48c的连接端子51接合于接合部21c的连接焊盘,经由连接焊盘而电连接于接合部21c的布线。由此,致动器组件22的20个磁头17分别通过柔性件40的布线、连接端部48c、fpc单元21的接合部21c、中继部21b而电连接于基体部21a。

在将像上述那样够构成的致动器组件22组入到基体12上的状态下,支撑轴31与主轴马达19的主轴大致平行地立起设置。各磁盘18位于2个悬架组件30之间。在hdd动作时,支撑于两个悬架组件30的磁头17分别与磁盘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对。

接着,对悬架组件3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悬架组件的立体图,图6是悬架组件的万向节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和图6所示,悬架组件30具有作为支撑板而发挥功能的悬架34。悬架34具有由数百微米厚的金属板形成的矩形状的基体板38和由数十微米厚的金属板形成的细长的板簧状的加载梁42。关于加载梁42,其基端部重叠配置于基体板38的顶端部,通过将多个部位焊接而固定于基体板38。加载梁42的基端部的宽度形成为与基体板38的宽度大致相等。在加载梁42的顶端突出设置有细长的棒状的突片46。

基体板38在其基端部具有圆形的开口42a和位于该开口的周围的圆环状的突起部42b。通过将突起部42b嵌合于在臂32的镦粗座面形成的未图示的圆形的镦粗孔并将该突起部42b镦粗,基体板38紧固连结于臂32的顶端部。基体板38的基端也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点焊或粘接而固定于臂32的顶端。

悬架组件30具有一对压电元件(pzt元件)50和用于传递记录、再现信号及压电元件50的驱动信号的细长的带状的柔性件(布线构件)40。柔性件40的顶端侧部分40a安装在加载梁42及基体板38上,后半部分(延伸部)40b从基体板38的侧缘向外侧延伸出,沿着臂32的侧缘延伸。并且,位于延伸部40b的顶端的连接端部48c连接于前述的fpc单元21的接合部21c。

位于加载梁42的顶端部上的柔性件40的顶端部构成作为弹性支撑部而发挥功能的万向节部36。磁头17载置并固定于万向节部36上,经由该万向节部36而被支撑于加载梁42。作为驱动元件的一对压电元件50安装于万向节部36,相对于磁头17位于加载梁42的基端侧。

柔性件40具有成为基体的不锈钢等的金属薄板(金属板)44a和贴附或固定于该金属薄板44a上的带状的层叠构件41,呈细长的层叠板。层叠构件41具有大部分固定于金属薄板44a的基体绝缘层44b、形成于基体绝缘层44b上且构成多个信号布线45a、驱动布线45b的导电层(布线图案)44c、以及覆盖导电层44c而层叠于基体绝缘层44b上的罩绝缘层。在柔性件40的顶端侧部分40a,金属薄板44a侧焊贴或者通过多个焊接点点焊于加载梁42及基体板38的表面上。

在万向节部36中,金属薄板44a具有位于顶端侧的矩形状的舌部(支撑部)36a、与舌部36a隔着空间部36e而位于基端侧的大致矩形状的基端部(基端板部)36b、从舌部36a延伸至基端部36b的细长的一对外伸支架(连杆部)36c、在舌部36a与基端部36b之间设置于空间部36e的岛状的一对分离板部36d、以及从舌部36a的两侧缘向其两侧突出的一对柄(支撑突起)36f。

基端部36b贴附或者通过点焊固定于加载梁42的表面上。舌部36a形成为能够载置磁头17的大小及形状,例如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舌部36a被配置成其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与悬架34的中心轴线一致。另外,舌部36a的大致中心部与突出设置于加载梁42的顶端部的凸部48抵接。通过一对外伸支架36c弹性变形,舌部36a能够以凸部48为支点向各个朝向移位。由此,舌部36a和搭载于该舌部36a上的磁头17能够在滚动、俯仰方向上灵活地追随磁盘18的表面变动而在磁盘18的表面与磁头17之间维持微小间隙。关于一对柄36f,其与舌部36a由金属薄板44a一体形成,从舌部36a的两侧缘向与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此外,柄36f不限于仅由金属薄板44a形成,也可以由层叠于金属薄板44a上的导电层44c、基体绝缘层44b、或罩绝缘层44d形成。

在万向节部36中,柔性件40的层叠构件41的一部分分成两支而位于悬架34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层叠构件41具有固定于金属薄板44a的基端部36b上的基端部47a、贴附于舌部36a上的顶端部47b、从基端部47a通过分离板部36d上而延伸至顶端部47b的一对带状的第1桥部47c、以及分别与第1桥部47c并列地从基端部47a延伸至第1桥部47c的中途部并与第1桥部47c汇合的一对带状的第2桥部(分支部)47d。第1桥部47c构成供压电元件50安装的安装部。第1桥部47c位于在舌部36a的两侧与外伸支架36c并列的位置,与悬架34的中心轴线大致平行地、即沿着加载梁42的长尺寸方向延伸。另外,第1桥部47c通过柄36f上及外伸支架36c的横梁上而延伸,并局部固定于它们。而且,第1桥部47c的基端侧部分、顶端侧部分、中间部分别配置于金属薄板44a上。

各第2桥部47d位于第1桥部47c与外伸支架36c之间,与它们并列地延伸。第2桥部47d在柄36f的附近与第1桥部47c汇合。第2桥部47d位于从金属薄板44a偏离的位置,没有设置于金属薄板44a上。

磁头17具有大致矩形状的滑块17a,通过粘接剂固定于舌部36a。磁头17被配置成长尺寸方向的中心轴线与悬架34的中心轴线一致,另外,磁头17的大致中心部位于凸部48的顶点部上。磁头17的记录、再现元件通过焊料或银膏等导电性粘接剂而电接合于顶端部47b的多个电极焊盘40d。由此,磁头17经由电极焊盘40d而连接于信号布线45a。

一对压电元件50使用例如矩形板状的薄膜压电元件(pzt元件)。压电元件50不限于薄膜型(厚度10μm左右),也可以使用堆积(英文:bulk)型或堆积层叠型(厚度50μm以上)的压电元件。另外,压电元件50不限于pzt元件,也可以使用其他压电元件。而且,驱动元件不限于压电元件,也可以使用通过施加电流而能够伸缩的其他驱动元件。

压电元件50分别通过粘接剂等而贴附于第1桥部47c的上表面。压电元件50被配置成其长尺寸方向(伸缩方向)与加载梁42及第1桥部47c的长尺寸方向平行。2个压电元件50互相平行地并列配置,且在磁头17的两侧比磁头17向层叠构件41的基端部47a侧偏移地配置。此外,压电元件50也可以相对于第1桥部47c的长尺寸方向倾斜地配置,例如可以将2个压电元件50配置成ハ字状。

各压电元件50在其长尺寸方向(伸缩方向)上的一端部位于与金属薄板44a的基端部36b重叠的位置且其长尺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位于与分离板部36d重叠的位置的状态下,贴附于第1桥部47c。各压电元件50电连接于用于传递驱动信号的驱动布线45b。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悬架组件30的各部分的尺寸关系的俯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悬架组件的侧视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与比较例相比,将从基体板38的顶端到凸部48的距离la设定得长,将从凸部48到突片46的顶端的距离lb设定得短。由此,能够将由基体板38的高度变动引起的突片46顶端的高度变动hv抑制得小。

在一例中,从基体板38的顶端到凸部48的中心的距离la为7.0075mm(在比较例中为5.5075mm),从凸部48的中心到突片46顶端的距离lb为2.167mm(在比较例中为2.467mm),la/lb为3.23(在比较例中为2.23)。此外,作为距离la的一方的起点的凸部48的中心表示凸部48的顶点部位(apexportion)、或者凸部48与舌部36a(磁头17)抵接的位置。作为距离la的另一方的起点的基体板38的顶端为基体板38的最接近磁头侧的端缘。实质上,距离la的另一方的基准位置是加载梁35在加载梁35的基端处发生弯曲变形的位置,加载梁35与基体板38接合的区域的磁头侧的端缘成为基准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加载梁35点焊于基体板38,所以可认为加载梁在焊接部的最磁头侧的端缘的位置处发生弯曲变形。认为焊接部的最磁头侧的端缘与基体板38的端缘相邻,并且通常其间隔也被设定为恒定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加载梁35的弯曲变形位置与基体板38的顶端缘(磁头侧的顶端缘)大致含义相同。

在像上述那样设定了距离la、lb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与基体板38顶端的高度变动hh为100um相对的突片46顶端的高度变动hv成为30.9um(在比较例中为44.8um)。优选距离la、lb被设定为,这些距离的比la/lb处于2.8~3.8的范围。与加长了从基体板38的顶端到凸部48中心的距离la相应地,缩短基体板38的长度,从基体板38的顶端到基体板38的固定位置、即开口42a的中心的距离lg设定为3.8mm左右(在比较例中为5.3mm)。

另外,从后述的斜坡的倾斜面与突片46的接触位置(斜坡加载点p)到突片46顶端的距离ld为0.45mm,从基体板38顶端到斜坡加载点p的距离lc为8.725mm(在比较例中为7.525mm),它们的lc/ld成为19.41(在比较例中为16.74)。优选距离lc、ld被设定为,这些距离的比lc/ld处于18以上且21以下的范围。由此,在突片46与斜坡抵接了的状态下,在基体板38顶端的高度变动hh为100um的情况下,突片46顶端的高度变动hv成为5.2um(在比较例中为6um)。

此外,在一例中,从基体板38的顶端到磁头17的顶端(流出端)的距离le为7.625mm(在比较例中为6.125mm),从磁头17的顶端(流出端)到突片46顶端的距离lf为1.55mm(在比较例中为1.85mm)。在本实施方式中,磁头17具有滑块17a,其长度lh为1.235mm。优选距离le、lf被设定为,这些距离的比le/lf处于4~6的范围。

接着,对斜坡加载机构25的斜坡、以及斜坡与悬架组件的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示出悬架组件的顶端部与斜坡的卡合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斜坡加载机构的斜坡的立体图,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斜坡的出入口(喙状口)部分的侧视图。

斜坡加载机构25具备斜坡80。如图1所示,斜坡80固定于基体12的底壁12a,位于磁盘18的周缘部附近。在hdd不工作时,当磁头17从磁盘18的外周偏离并移动到预定的停止位置时,悬架组件30的突片46爬上斜坡80。由此,磁头17被保持于从磁盘18离开的位置。

如图10所示,斜坡80具有形成为矩形板状的斜坡主体82、突出设置于斜坡主体的一面上的10个引导块84、以及突出设置于斜坡主体82的另一面的支撑托架85,例如由合成树脂或金属一体成形。通过将支撑托架85固定于基体12,斜坡主体82被配置成相对于基体的底壁12a大致垂直地立起设置的状态。

引导块84具有细长的长方体形状,与底壁12a大致平行地延伸。10个引导块84被配置成在磁盘18的轴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地排列。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各引导块84的磁盘18侧的一端形成有矩形状的凹部(切口)86。在将斜坡80设置于基体12的状态下,10张磁盘18的外周缘部分别具有间隙(缝隙)b地位于对应的引导块的凹部86内。

各引导块84具有引导并支撑向下头悬架组件30的突片46的上引导面(第1引导面)ga和引导并支撑向上头悬架组件30的突片46的下引导面(第2引导面)gb。上引导面ga与下引导面gb位于互相相对的位置,并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斜坡主体82的一面大致垂直。

10个引导块84的上引导面ga和下引导面gb沿着磁盘18的轴向隔开预定的间隔排列,分别与对应的悬架组件30的高度相匹配地配置。各引导面ga、gb大致沿着磁盘18的半径方向延伸至磁盘18的外周缘附近,并且配置于突片54的移动路径上。

上引导面ga具有:第1倾斜面87a,其从磁盘18的表面附近(凹部86附近)向离开磁盘18的方向、在此为向上方倾斜地延伸,用于使磁头17在磁盘上进行加载、卸载;支撑面87b,其接着第1倾斜面87a并与磁盘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第2倾斜面87c,其从支撑面87b的另一端倾斜地延伸至引导面的终止端。

同样,下引导面gb具有:第1倾斜面88a,其从磁盘18的表面附近(凹部86附近)向离开磁盘18的方向、在此为向下方倾斜地延伸,用于使磁头17在磁盘上进行加载、卸载;支撑面88b,其接着第1倾斜面88a并与磁盘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第2倾斜面88c,其从支撑面88b的另一端倾斜延伸至引导面的终止端。

如图11所示,作为第1倾斜面87a的倾斜程度,第1倾斜面87a的顶端(最接近磁盘表面的一端)与第1倾斜面87a的后端之间的、与磁盘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喙状口厚度)a被设定为0.3mm以上且0.35mm以下,例如0.342mm(在比较例中为0.381mm)。第1倾斜面88a的高度(喙状口厚度)a也同样被设定为例如0.342mm。

1个引导块84的下引导面gb与相邻的引导块84的上引导面ga隔开预定的间隔相对。下引导面gb与上引导面ga的最小的间隔c(支撑面87b、88b之间的间隔)形成为0.2mm以上且0.25mm以下,例如0.25mm(在比较例中为0.268mm)。

而且,作为决定磁盘装置的动作冲击耐力的参数之一的斜坡与磁盘表面之间的缝隙b与搭载9张磁盘时相同,设为0.275mm。

图9示出了向上头悬架组件30的突片46及向下头悬架组件30的突片46分别卡合到下引导面gb及上引导面ga的状态。在突片46中,将与引导面卡合的位置设为加载点p。

根据hdd,通过由vcm24使致动器组件22绕着支撑轴31转动,多个磁头17在与各磁盘18的表面相对的状态下向所期望的寻道位置移动。在hdd不工作时,当磁头17从磁盘18的外周偏离并移动到预定的停止位置时,多个悬架组件30的突片46分别爬上对应的斜坡80的上引导面ga、下引导面gb。由此,通过斜坡80将磁头17保持于从磁盘18离开的卸载位置。

接着,对hdd的扰流器70进行说明。

图12是示出扰流器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扰流器和磁盘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扰流器70具有主体72、设置于主体72的支撑套筒73、以及从主体72大致垂直地延伸出的多块叶片74,由合成树脂或金属一体成形。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支撑套筒73装配于在基体12的底壁12a立起设置的枢轴,扰流器70大致垂直地设置于底壁12a上。扰流器70在磁盘18的旋转方向b上在致动器组件22的上游侧配置于磁盘18的外周缘附近。

如图12和图13所示,多块例如11块叶片74隔开预定的间隔互相大致平行地排列。除了最上部的叶片74a和最下部的叶片74b以外,其他9块叶片74分别在相邻的2张磁盘18之间延伸,与磁盘18的外周部隔开间隙地相对。最上部的叶片74a与最上部的磁盘18的上表面隔开间隙地相对。最下部的叶片74b与最下部的磁盘18的下表面隔开间隙地相对。

各叶片74形成为,主体72侧的基端部的厚度t2为0.45mm以上且0.8mm以下,例如0.794mm,延伸端(顶端)的厚度t1为例如0.5mm。即,各叶片74形成为,厚度从基端部朝向顶端部而逐渐变薄。扰流器70的叶片74对在磁盘18的表面产生的风进行整流,使对致动器组件22的风干扰减弱。由此,能够抑制致动器组件22的振动,谋求头定位精度的改善。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hdd,通过加长从悬架组件的基体板38的顶端到凸部48的距离la,并相反地缩短从凸部48到突片46顶端的距离lb,能够将由基体板38的高度变动hh引起的突片46顶端的高度变动hv抑制得小。通过减小突片46的高度变动hv,也能够减小为了稳定地进行磁头17的加载、卸载动作所需要的斜坡80的喙状口的厚度a、为了使突片46彼此在斜坡80上成为了背对背时(图9)不互相接触所需要的间隙(喙状口之间距离)c。由此,不会产生斜坡高度的增大,磁盘18彼此间的间隔d也能够减小。因此,若使用厚度0.5mm以下的磁盘18,则能够在壳体10的厚度(高度)h最大为26.1mm的3.5英寸规格的hdd搭载10张以上的磁盘。由此,能够实现大容量的磁盘装置。而且,即使在搭载了10张磁盘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斜坡80与磁盘表面之间的间隙b与搭载9张磁盘时相同,为0.275mm,能够维持磁盘装置的动作冲击耐力。

通过使扰流器的叶片厚度变薄,即使在搭载10张磁盘时,也能够设置扰流器70。由此,能够利用扰流器70减弱作用于致动器组件22的风干扰,能够谋求磁头的定位精度提高。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能够增大记录介质的设置张数的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并非原封不动地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中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而具体化。另外,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实用新型。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而且,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磁头17的滑块使用了长度为1.235mm的滑块,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长度为0.85mm的滑块。在该情况下,从基体板顶端到凸部中心的距离la相对于从凸部中心到突片顶端的距离lb的比(la/lb)成为3.65,与基体板顶端的高度变动为100um相对的突片顶端的高度变动成为27.4um。

另外,磁盘的设置张数不限于10张,能够增加至11张或12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