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3742发布日期:2022-06-15 18:1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汽车数量越来越多,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和方便交通事故分析鉴定,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推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设备选配外置的灾备存储装置,用以备份存储车辆自身的行驶数据及随车摄像头录制的音视频数据。防止车辆在发生车祸、起火或者水淹后,即使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设备损坏,交管部门仍然可以从灾备存储装置中读取车辆的行驶数据及音视频数据,为事故调查提供便利。
3.外置的灾备存储装置一般使用机械硬盘或sd卡等存储介质做为主存储器。此两种存储介质,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极易因进水、高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存储装置内部存储数据的损坏或丢失;另一方面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存储装置即使未损坏,也有可能会被人为的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存储装置取出,对其内部的数据进行修改。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若无法快速、直观的明确损坏原因,极有可能使交通事故调查方向进入误区。


技术实现要素:

4.1. 要解决的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外置的灾备存储装置易发生内部存储数据的损坏、丢失,无法快速、直观的明确存储数据损坏原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
6.2. 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包括
9.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外部设置有遇水变色试纸;
10.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带有腔室的下壳,及用于覆盖腔室形成密封的盖板;
11.防护内壳,所述防护内壳由两个带有腔室的半壳体扣合而成,所述腔室用于放置存储模块;两个半壳结构扣合时的接触面上,围绕腔室的外缘部位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填充密封胶,其宽度1~2 mm,深度为0.3~0.7 mm;
12.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于防护外壳与防护内壳之间。
13.进一步地,两个半壳结构扣合时的接触面上,围绕凹槽的外缘部位设置有定位销和销孔。
14.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内壳的两个壳体之间开设有线束出口。
1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的下壳与盖板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固定。
16.进一步地,所述下壳的壳壁外侧具有凹型区域,所述凹型区域设置有卡扣孔;
17.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凹型区域对应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扣孔对应的卡扣;
18.所述盖板与下壳固定时,所述凹型区域与所述侧壁紧密接触,所述卡扣与卡扣孔形成卡合。
1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地厚度不小于防护内壳的厚度。
2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内壳的两个壳体之间开设有线束出口一;所述防护外壳开设有线束出口二。
21.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为带写保护功能的存储模块。
22.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的外部设置有遇水变色试纸。
23.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的外部设置有热敏试纸。
24.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与防护内壳之间设置有凝胶层以及相变层;
25.所述凝胶层包括pe膜,以及填充于pe膜内的水凝胶;
26.所述相变层包括pvc外壳,以及填充于pvc外壳内的固体水。
27.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壳体为金属外壳。
28.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壳体为310s不锈钢外壳。
29.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纳米微孔隔热板。
30.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壳体为金属壳体。
31.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壳体为不锈钢壳体。
32.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的存储芯片为具有写保护功能的emmc芯片。
33.3. 有益效果
3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其防护内壳的结合处,通过合理的凹槽结构设置,使制备得到的灾备存储装置具有更好的密封性,提升了灾备存储装置的耐高温、隔热、防水效果;
36.且,所述凹槽宽度为1~2 mm,其深度为0.3~0.7 mm,这样既能够满足密封性,又能够尽量保证灾备存储装置的整体大小合适。
37.且,相较于传统的仅有隔热材料、储水内胆结构的数据灾备存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可以帮助产品研发人员在研发灾备存储装置过程中,及时了解灾备装置的防水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引导研发人员及时对灾备存储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其防水性能;又可以帮助事故调查人员在车辆发生事故后,从灾备存储装置中恢复数据时,及时判断灾备存储装置存储核心处是否进水或被高温破换,从而确定数据恢复方式。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灾备存储装置的防护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5为构成防护内壳的带有腔室的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中:100、防护外壳;110、带有腔室的下壳;111、凹型区域;112、卡扣孔;120、线束出口二;130、盖板;131、侧壁;200、隔热层;300、防护内壳;310、带有腔室的下半壳体;311、
mm。
52.如图1、2所示,所述防护外壳100开设有线束500出口二120。所述防护外壳100为钣金外壳,包括带有腔室的下壳110,及用于覆盖腔室形成密封的盖板130;所述下壳100的壳壁外侧具有凹型区域111,所述凹型区域111设置有卡扣孔112;所述盖板130设置有与所述凹型区域111对应的侧壁131,所述侧壁131上设置有与卡扣孔112对应的卡扣;所述盖板130与腔室的下壳110固定时,所述凹型区域111与所述侧壁131紧密接触,所述卡扣与卡扣孔112形成卡合。本示例中,防护外壳100为采用310s不锈钢制备而成的外壳。
53.需要进一步说的是,在隔热层200与防护内壳300之间还可以设置凝胶层和相变层。原则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市面上已有的耐高温隔热材料制备而成的隔热层(板)进行使用。如本示例中,所述隔热层200为(广州晖能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型号m-5100纳米高温隔热板。同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市面上已有的凝胶和相变材料制备而成的凝胶层和相变层进行使用。
54.实施例2
55.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存储模块400,其所使用的芯片为具有写保护功能的emmc芯片。
56.存储模块400在工作时emmc芯片收到解锁指令时,首先将解锁指令代码与自身保存的解锁代码进行比对,如比对成功,则emmc芯片解锁,此时可以正常写入数据;否则,emmc芯片进入写保护状态,不能写入数据。
57.即灾备存储装置在与汽车行驶记录仪或计算机连接后,只有在收到正确的解锁指令后,才会解除写保护功能。否则灾备存储装置与汽车行驶记录仪或计算机连接后,只能读取其内部存储的数据,而不能写入或修改数据。此功能可以保证车辆在发生事故后,接触人将灾备存储装置从行驶记录仪内取出后,只能读取灾备存储装置内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可信度,防止被人为的篡改或误删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