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807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型记录媒体。尤其是,涉及增大记录容量且提高了对所记录的程序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以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为代表的光盘型记录媒体,获得了广泛普及。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二次存储媒体,也使用着记录数字信号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另外,CD-ROM,记录电视游戏装置等执行的游戏程序,并用作程序的销售媒体。其中,一般使用的CD-ROM,是具有650兆字节数据存储容量的只读存储器。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CPU及图象处理外围设备的高速化,所执行的程序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当所存储的程序规模超过一张CD-ROM的存储容量时,就必需连续存储在多张CD-ROM上。
另外,也可以利用适当的压缩技术对大规模程序数据进行压缩,从而将其存储在CD-ROM上。
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在将一个程序存储在多张CD-ROM上时,为能更有效地执行程序,需要能够连续装入多张光盘的再生装置。另外,当利用压缩技术将程序数据压缩后存储时,必须一面进行解压缩、一面进行程序的读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大了CPU的负担。
另外,如从程序的安全方面考虑,则针对违法的程序复制行为,为使其不能执行程序,还使用着保密码。
即,在将程序存储在CD-ROM上时,在盘的外周区域记录着保密码,当执行程序时,读出该保密码,并将其与保存在装置本体内的对应保密码进行比较,当确认一致时,即可执行该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仍存在着发生不法行为的可能性,例如,将记录着保密码的CD-ROM的外周边区域切下,并将其与存有违法复制程序的另一张CD-ROM的程序存储区域部分联结在一起,从而制成篡改后的CD-ROM。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是非法篡改的CD-ROM,但由于具有保密码,可想而知违法复制的程序仍能得到执行。
发明的概要因此,鉴于上述各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存储容量增大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难于进行篡改因而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解决上述本发明课题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在半径方向上具有多个物理格式区域,并使其他物理格式区域的物理格式至少与最内周的物理格式区域的物理格式不同。
作为一种形态,上述物理格式是记录密度,并使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的记录密度为单密度,而其他物理格式区域,具有比该单密度大的记录密度。
作为另一种形态,将保密数据记录在位于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与最外周格式区域之间的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
另外,作为具体形态,使记录在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的保密数据与最内周物理格式区的记录数据及最外周物理格式区域的记录数据相关联。
作为另一种具体形态,记录在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的保密数据,对记录在最外周物理格式区域内的每个程序的标题具有不同的内容。
进一步,作为另一种形态,具有与上述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邻接的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在该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内,对用于访问其他物理格式区域的光道信息进行加密记录,并将对该加密进行解密的密钥信息记录在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
进一步,作为另一种形态,在上述多个物理格式区域中,除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外,至少有一个物理格式区域是可写入、读出的记录区域。
对于这种形态,作为具体例,上述可写入、读出的记录区域,由光磁存储形式的存储媒体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具有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及位于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之间的第3记录区域。并且,上述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以恒线速度进行记录,而第3记录区域以恒角速度进行记录。
对于上述形态,作为一实施形态,将上述第2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且将程序数据记录在第2记录区域的至少最外周区域内。
在另一形态中,将上述第3记录区域的半径方向最外周光道上的凹坑长度、及第3记录区域的半径方向最内周光道上的凹坑长度设定为使其各自的读出时间相同。
进一步,在另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内侧,将上述第2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外侧,且第2记录区域的记录密度大于第1记录区域的记录密度。
另一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记录区域和上述第2记录区域内分别记录相同的保密码。
作为另一形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记录区域,以多个逻辑“1”的凹坑形成可视的图形。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课题及特征,从以下参照附图所说明的发明的实施形态可以清楚地看出。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图。
图2是将作为本发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CD-ROM用作程序供给媒体的个人计算机系统或电视游戏装置的简图。
图3是表示CD-ROM再生器7的结构例框图的图。
图4是说明使用本发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说明本发明的保密效果的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图。
图7是表示考虑到进一步提高保密效果及高密度数据存储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8是表示恒角速度(CAV)区域的最内侧光道IL上的凹坑10及最外侧光道OL上的凹坑10b的图。
图9是说明由在第3记录区域Vol.3(区域B)内以上述恒角速度(CAV)记录的凹坑显示注册商标等语标的单元的图。
图10是说明由多个单元构成语标的例的图。
图11是基于图7结构的本发明的安全检查动作流程。
图12是说明仅具有单密度存储区域的CD-ROM的图。
发明的实施形态说明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以同一参照编号或参照符号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形态说明中,虽以CD-ROM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这里,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为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先对光盘型的记录媒体进行说明。作为光盘型记录媒体,有只读型、可追记(可一次写入)型、及可重写型。
无论是哪种型式,都是以聚碳酸酯作为材料形成基片,并在该基片上形成作为反射层的Al膜。在只读型CD-ROM的情况下,根据数字数据的“1”、“0”,使激光束照射该Al层,从而使形态发生变化并改变其反射率。因此,可对CD-ROM进行数字数据的固定写入。
另一方面,在可追记型中,在作为上述反射层的Al层的正面,形成染料层,以激光束使染料分解并使基片变形,从而进行写入。因此,只能写入一次,这种型式有CD-R、DVD-R等。
另外,作为可重写型,有一种具有由稀土类过渡性金属形成的磁性记录层并利用激光和外部磁场在该记录层上进行记录的光磁(MO)型。另外,还有一种相变(PD)型,即,在作为反射层的Al层的正面,用Te合金等材料形成膜,并使激光光点照射在该膜上,使其从非结晶体层变成结晶体层。
上述任何一种光盘型记录媒体,都是通过照射激光而进行读出。根据写入位与非写入位的反射率的不同、或反射光的偏振,读出位“1”或位“0”。
本发明,在增大存储容量这一点上,以上述只读型、可追记型、可重写型的任何一种型式的光盘型记录媒体为对象,而在提高安全性这一点上,主要以上述只读型、可追记型为对象。
图12是说明上述CD-ROM的图,如上所述,形成直径12cm的盘形聚碳酸酯基片,并在聚碳酸酯基片上形成Al层。作为所记录的数据格式,将盘内数据的配置信息记录在TOC(目录表)内。此外,还记录了面向外侧的多个卷。
在图12的例中,假定为游戏程序,并有2卷Vol.1、2,在各卷中存储着游戏程序数据、及与该程序有关的声音数据。
读出操作从盘的最内周起进行,首先读入TOC信息①。在该TOC信息①内含有盘内数据的配置位置信息等。因此,根据该配置信息,对必要的程序数字数据②④的配置位置(地址)进行访问,并读出程序数据。
所读出的程序数据,由图中未示出的电视游戏装置本体的CPU执行。这时,同样根据TOC信息,访问声音数据③⑤的记录位置,并读入声音数据。因此,所读出的声音数据,可以与程序的执行同步地例如作为BGM(背景音乐)放出。
这里,作为图12所示CD-ROM的物理格式的定义之一,是记录密度。如前面所提及的,一般使用的CD-ROM,具有650兆字节数据存储容量。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对12cm的盘进行650兆字节数据容量的存储时的记录密度,定义为正常密度、或单密度。
即,对于现有的图12的CD-ROM盘,在整个区域上以单密度进行数据的存储。
图1是表示可与图12进行对比的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图。
图1所示的光盘型记录媒体,作为基本结构,与现有的CD-ROM相同,也是以聚碳酸酯为基片,并形成Al膜作为反射层。
与图12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多种不同的物理格式。即,在图1的实施例中,记录区域有两种记录密度,一种是单密度记录区域,另一种是比该单密度大的作为实施例的倍密度记录区域。
在单密度记录区域Vol.1内,存储TOC①及数据(程序数据②、声音数据③)。在倍密度区域Vol.2内,记录数据(程序数据④、声音数据⑤),在同样的倍密度区域Vol.3内,记录保密码⑥。
作为实施例,单密度记录区域Vol.1,具有35兆字节的存储容量,倍密度区域Vol.2、3,具有总计为1千兆字节的存储容量。
这里,可以根据格式结构及调制方式等的信号处理或由基于激光波长的光束光点尺寸,调整记录密度的大小。
另外,上述保密码⑥,记录在倍密度区域Vol.3内,并配置在记录于同样的倍密度区域Vol.2内的数据(程序数据④、声音数据⑤)的内侧。
即,在本发明中,不是将记录保密码⑥的倍密度区域Vol.3配置在光盘记录媒体的外周区域,而是配置在包含TOC区域的单密度记录区域Vol.1与倍密度区域(程序数据④、声音数据⑤)Vol.2之间。
因此,将记录保密码⑥的区域Vol.3从盘上切下并将其与存储违法复制程序的盘的部分合为一体而制成篡改后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就不那么容易了。
图2是将作为本发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CD-ROM用作程序供给媒体的个人计算机系统或电视游戏装置的简图。
CPU1、自举ROM、主存储器3、输入衰减器4、显示装置5、扬声器6、以及装有作为本发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CD-ROM的CD-ROM再生器7,通过总线8连接。
CD-ROM再生器7的结构例框图,示于图3。在图3中,为了使读出头31访问作为本发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CD-ROM30的规定记录位置,对主轴电动机32的旋转及读出头31沿半径方向的移动进行伺服控制。
主轴电动机32的旋转及读出头31沿半径方向的移动的伺服控制,由伺服控制电路33进行。由读出头31读出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器34放大后,输入到伺服控制电路33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35。
从前置放大器34向伺服控制电路33发送聚焦信号、跟踪信号。伺服控制电路33,根据这些信号进行读出头31的激光焦点控制,并控制跟踪轨道的修正。
从前置放大器34向DSP35输入所读出的数据信号。所读出的数据信号,是EFM(8到14调制编码)等调制信号。因此,DSP35进行将读出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的处理。
变换的基带信号,从DSP35传送到数据译码电路36。另外,由DSP35将同步信号再生,并传送到伺服控制电路33,进行控制以使主轴电动机32的旋转恒定。
数据译码电路36,由图中未示出的微机、存储器及接口电路构成,用于对从DSP35传送来的基带信号进行译码。译码后的声音信号,由D/A转换电路37转换为声音信号并从扬声器38放出音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译码电路36,将从单密度区域Vol.1的TOC①读入的数据位置信息传送到微控制器39。微控制器39,据此向伺服控制电路33发送命令,使其对区域Vol.1的规定数据进行存取控制。
另外,数据译码电路36,还根据从记录在单密度区域Vol.1内的规定数据得到的作为高密度区域实施例的倍密度区域Vol.2、3的物理格式信息、即记录密度信息,读入倍密度区域Vol.2、3的记录数据。因此,根据来自数据译码电路36的信息,从微控制器39向控制电路33发送一个用于控制主轴电动机32的旋转速度及读出头31的移动间距的命令。
进一步,当需要从数据译码电路36将读出的数据传送到装置本体41的CPU1(参照图1)时,在微控制器39的控制下通过总线40将数据送出。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按照本发明,CD-ROM再生器7的特征在于具有根据从记录在单密度记录区域Vol.1内的规定数据得到的倍密度区域Vol.2、3的物理格式信息以倍密度控制主轴电动机32的旋转速度及读出头31的移动间距的功能。其他功能,与对现有的单密度盘进行再生的再生器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区别。
回到图2并参照图4的动作流程,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动作例。在图2中,当接通所装有的图中未示出的电源时,CPU1根据存储在ROM2内的程序开始工作,CPU1访问装入CD-ROM再生器7的图1所示的CD-ROM30。
由CD-ROM再生器7的微控制器39(参照图3)从CD-ROM30的最内侧开始读取。即,读入单密度区域Vol.1的TOC。在单密度区域Vol.1内,记录着程序数据②及声音数据③。
因此,CD-ROM再生器7,根据单密度记录,读出该程序数据②及声音数据③,CPU1执行该程序数据②,同时将声音数据③通过扬声器6再生放出。
通过执行程序数据②,可以对记录在倍密度区域Vol.3内的程序数据④进行预告、概要介绍等。
另外,在单密度区域Vol.1的程序数据②中,还记录着倍密度区域Vol.2、3的物理格式信息、及用于对记录在倍密度区域Vol.2内的程序数据④和声音数据⑤进行访问的加密后的位置信息(地址)。
因此,通过获得单密度区域Vol.1所显示的上述倍密度区域Vol.2、3的物理格式信息及地址信息,可以对倍密度区域Vol.2进行访问(步骤S1)。
接着,读取倍密度区域Vol.3的保密码。进一步,通过读取倍密度记录区域Vol.3所显示的脱密密钥,可以对上述倍密度区域Vol.2的位置信息(地址)进行解码(步骤S2)。
这里,根据读出的保密码进行安全检查(步骤S3)。该安全检查,如以简易方式进行,则与存储在装置本体的ROM2(参照图2)内的保密码进行比较,如一致,则确认CD-ROM30为正版,可以执行随后的程序。
即,根据上述解码后的倍密度区域Vol.2的位置信息(地址),读出数字数据④(步骤S4),并读出声音数据⑤(步骤S5)。
如上所述,由于除单密度区域外还备有高密度记录区域,可以提高本发明的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存储容量。以下,根据图5说明本发明的保密效果。
在图5中,ALEVEL(密级)1,是通常的格式、即仅复制单密度区域的情况。为复制具有多个不同记录密度的全部数据,需要与多个不同记录密度对应的复制功能装置。
然而,实际上,当复制功能装置只是与以往的单密度对应时,如图5所示,当然只能复制单记录密度的格式区域Vol.1。在这种情况下,Vol.3的保密码及实质上存储程序的倍密度区域Vol.2是不能复制的。
在BLEVEL(密级)1的情况下,当从不同类型的CD-ROM分别复制单密度区域Vol.1及倍密度区域Vol.2时,如果没有与存储数据②、③、④、⑤对应的保密码⑥,则不能对其进行再生。
即,只有使保密码⑥与存储数据②、③、④、⑤相关联,与保密码⑥对应的安全检查对相关联的存储区域②、③、④、⑤才是有效的。因此,如果没有存储区域Vol.3的保密码⑥,则不可能对存储区域②、③、④、⑤进行访问。
CLEVEL(密级)3,是对CD-ROM的所有区域进行复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保密效果消失。但是,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具有多种不同物理格式、例如不同记录密度的区域。因此,可以对复制CD-ROM所有区域的可能性加以限制。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图1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个RAM区域Vol.4。该RAM区域Vol.4,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磁性光盘(MO)的原理构成。RAM区域Vol.4,可以用于保持和放置在游戏过程中生成的字符数据等。图6的其他结构,与对图1所作的说明相同,因而其说明省略。
这里,在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以CD-ROM为主说明了具有单密度区域及记录密度比其大的区域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如上所述,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CD-ROM以外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另外,还说明了单密度和倍密度的组合,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倍密度,也可以将单密度与具有更高记录密度的记录区域组合。
图7是表示考虑到进一步提高保密效果及高密度数据存储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
在图7中,光盘记录媒体,与图1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媒体相同,也具有3个记录区域Vol.1、2、和3。详细地说,在单密度存储区域Vol.1(区域A)的最内周部和最外周部分别设有导入部、导出部,可以用来识别单密度存储区域Vol.1的区界。
同样,为了识别作为高密度的实施例的倍密度存储区域Vol.2(区域C)的区界,在存储区域Vol.2的最内周部和最外周部分别设有导入部、导出部。此外,存储区域Vol.2的TOC部,处在程序数据中。
这里,在图1的实施例中,倍密度存储区域Vol.2,存储着程序数据④、声音数据⑤,并使程序数据④位于内侧。
现假定图1实施例的3个区域Vol.1~3都是使光盘记录媒体以恒角速度旋转、且以使单位数据的物理记录长度(单位凹坑长度)恒定的恒线速度(CLVConstant Line Velocity)进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趋向于光盘记录媒体的外周,可记录的单位数据数(凹坑数)就越多。
因此,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7中,可将如图7(a)、图7(b)所示的数据、即程序数据记录在外周侧。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记录和存储更多的程序数据。
即,图7(a)示出将声音数据记录在程序数据之间的例。在图7(b)中,是仅将程序数据存储在倍密度区域Vol.2(区域c)内的例。
图7(a)、图7(b),都基于上述理由而在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外周部具有记录程序数据的区域,因此能存储更多的程序数据量。此外,当使光盘型记录媒体的旋转角速度恒定时,越是趋向于外周,越是能以高速进行读出。
另外,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3区域Vol.3(区域B),以恒角速度(CAVConstant Angle Velocity)记录着规定的商标等语标图形。作为实施例可视地显示一个注册商标「SEGA」。
可视地记录上述规定的商标等语标图形、并在安全检查时将其读出、与规定的图形进行比较,这是由本申请人首先提出的(日本专利第587010号)。
即,如上述专利所述,通过排列构成规定的商标等语标图形,使多个凹坑形成该语标图形,可以具有可视性。
因此,当语标图形是商标时,如果不能以可视的方式显示该商标,则从外观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这不是存储正版程序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或者,虽然作为语标图形的商标能可视地显示,但存储程序的该光盘型记录媒体没有得到合法批准时,仍构成商标权的侵害。利用上述形态,可以限制非法复制程序的行为。
本申请发明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还在于,在结构上使在上述第3区域Vol.3内为安全检查而设置的商标等语标不能很容易地形成。
按照本申请发明的特征,将第3记录区域Vol.3(区域B)设置在记录密度不同的记录区域之间,作为实施例,设置在单密度存储区域Vol.1(区域A)与倍密度存储区域Vol.2(区域C)之间。
并且,在该第3记录区域Vol.3(区域B)内,以恒角速度(CAVConstant Angle Velocity)记录着规定的商标等语标图形,作为安全检查图形。
这里,将恒角速度(CAVConstant Angle Velocity)与恒线速度(CLVConstant Line Velocity)作一比较。在恒线速度(CLV)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使单位凹坑长度固定,因此,越是趋向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外周,可记录的凹坑数越多。
另一方面,在恒角速度(CAV)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越是趋向于光盘型记录媒体的外周,使单位凹坑长度越长。例如,在恒角速度(CAV)的区域,改变凹坑长度,使读取光盘型记录媒体半径方向的最外侧光道上的凹坑的时间与读取最内侧光道上的凹坑的时间相等。
图8是表示上述恒角速度(CAV)区域的最内侧光道IL上的凹坑10及最外侧光道OL上的凹坑10b的图。凹坑10及凹坑10b的长度虽不相同,但将其凹坑长度分别设定为当光盘型记录媒体的旋转角速度恒定时对其读取的时间相同。
图9是说明由在第3记录区域Vol.3(区域B)上以上述恒角速度(CAV)记录的凹坑显示注册商标等语标的单元的图。
在图9中,由多个凹坑10的集合构成当如图10所示的以多个单元形成语标时的1个单元100。
另外,在图9中,凹坑10表示逻辑“1”,凹坑11表示逻辑“0”。并且,将逻辑“1”的凹坑10放大并表示为图形101,将逻辑“0”的凹坑11放大并表示为图形111。从图形111可以看出,逻辑“0”的凹坑10,以不连续的凹坑表示。
将图9所示的多个上述逻辑“1”的凹坑10集合后构成1个单元。再由多个单元构成商标等语标。图10是以构成图7中作为实施例在第3区域Vol.3内显示的注册商标「SEGA」的字符「S」为例说明由多个单元构成语标的例的图。
在图10中,作为实施例,由9个逻辑“1”的凹坑10的集合构成1个单元100。进一步,通过按照字符图形配置形成多个单元100,在图10中显示出字符「S」。
在图10中,字符「S」,由多个单元、亦即多个凹坑跨越多条光道形成。为此,在多个凹坑中,存在着配置在光盘型记录媒体半径方向的内侧光道上的凹坑、及配置在外侧光道上的凹坑。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各凹坑的读出速度恒定,在以恒角速度(CAV)记录的第3记录区域Vol.3(区域B)上,使这些不同光道上的凹坑,越是位于光盘型记录媒体半径方向外侧的光道,将其凹坑长度设定得越长。
图11是基于图7结构的本发明的安全检查动作流程。图11的动作流程,包括在图3的CD-ROM再生装置7的数据译码器36内。通过由图中未示出的CPU执行存储在同样在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内的控制程序实现。
在图11中,当接通CR-ROM再生装置7的电源、或由程序的读出指令起动时,从CD-ROM的最内侧光道开始读取。
因此,首先读入单密度记录区域Vol.1的TOC信息(步骤S10)。将该TOC信息的记录区域作为第1区域,在其中记录着作为保密码实例的注册商标「SEGA」及产品号、产品代码等媒体识别信息。
如果是存有正版程序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则可以读出上述的注册商标「SEGA」。另一方面,如果是存有非法复制程序的光盘型记录媒体或以其他用途为目的制作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则不能读出注册商标「SEGA」。
因此,判断能否读出注册商标「SEGA」(步骤S11)、并当不能读出时,使处理在该时刻结束(步骤S20)。
另一方面,如果能够读出记录在第1区域内的产品代码,则将其读出并保存在图3的CD-ROM再生机7的数据译码器36内的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内(步骤S12)。
然后,检测以恒角速度(CAV)记录的保密图形记录区域、即第3区域Vol.3是否存在(步骤S13)。如在前面的图8中所述,改变第3区域Vol.3的最内侧和最外侧光道上的特定区域的凹坑10、10b的长度,使其读取时间相同。
因此,第3区域Vo1.3(区域B)是否存在的检测,通过比较第3区域Vol.3(区域B)的最内侧和最外侧光道上的特定区域的凹坑10、10b的读取时间进行。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读取时间相同,则可以判断以恒角速度(CAV)记录的第3区域Vol.3(区域B)存在。
接着,当判定第3区域Vol.3(区域B)存在时,读出记录在该区域上的安全检查图形的语标,并将其与预先存储在CD-ROM再生机7的译码器36的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内的图形数据进行比较(步骤S14)。
如果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3区域Vol.3(区域B)的保密图形检查即告成功。
当保密图形的检查业已成功时,检测在作为实施例以倍密度记录在第2区域Vol.2(区域C)的导入区内的作为保密码的产品代码是否有记录,并当有记录时将其读入(步骤S15)。
然后,将从第2区域读入的产品代码与先前已从第1区域读入并保持在存储器内的产品代码进行比较(步骤S16)。当该比较结果为一致时,可将安全检查清除。
在上述步骤S13~S16的判断和比较中,如为否定判断时,则对CD-ROM再生机7所连接的本体装置41进行报警通知(步骤S21)。本体装置41,在收到报警通知后,输出显示经安全检查该程序不是正版的信息。
在步骤S16中,当比较结果为一致时,将CD-ROM再生机7处于可读取状态通知本体装置41(步骤S17)。由此,从本体装置41向CD-ROM再生机7发送命令,并设定为允许由本体装置41进行读取控制(步骤S19)。
按照如上方式,在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将保密码记录和存储在记录密度不同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内。然后,将其读出进行比较,并根据是否一致判断程序的真伪。
因此,可以使企图通过改造光盘型记录媒体而避开安全检查变得困难。
在图7的实施例中,与前面的实施例一样,使记录在第1、第2区域内的作为保密码的产品代码对每个程序标题或对每个光盘型记录媒体各不相同,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恒角速度(CAV)的第3记录区域设置在记录密度不同的第1、第2记录区域之间。在该第3记录区域内以可视方式形成商标等图形。然后,通过将该图形与预先登录的图形进行比较,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安全检查。因此,能以更高的等级防止程序的非法复制和篡改。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如以上实施例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使存储容量增大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并能提供难于进行篡改因而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的光盘型记录媒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半径方向上具有多个物理格式区域,并使其他物理格式区域的物理格式至少与最内周的物理格式区域的物理格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物理格式是记录密度,并使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的记录密度为单密度,而其他物理格式区域具有大于该单密度的记录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保密数据记录在位于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与最外周物理格式区域之间的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使记录在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的保密数据与最内周物理格式区的记录数据及最外周物理格式区域的记录数据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邻接的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在该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内,对用于访问其他物理格式区域的光道信息进行加密记录,并将对该加密进行解密的密钥信息记录在上述第3物理格式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物理格式区域中,除最内周物理格式区域外,至少有一个物理格式区域是可写入、读出的记录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写入、读出的记录区域,由光磁存储形式的存储媒体构成。
8.一种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及位于该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之间的第3记录区域,该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以恒线速度进行记录,而该第3记录区域以恒角速度进行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2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且将程序数据记录在该第2记录区域的至少最外周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3记录区域的半径方向最外周光道上的凹坑长度、及该第3记录区域的半径方向最内周光道上的凹坑长度设定为使其各自的读出时间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内侧,将上述第2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外侧,且第2记录区域的记录密度大于第1记录区域的记录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记录区域和上述第2记录区域内分别记录相同的保密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记录区域,以多个逻辑“1”的凹坑形成可视的图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由商标构成上述可视图形。
全文摘要
公开一种使存储容量增大、且提高了对所记录程序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的光盘型记录媒体。这种光盘型记录媒体,具有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及位于上述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之间的第3记录区域,并且,上述第1记录区域和第2记录区域以恒线速度进行记录,而第3记录区域以恒角速度进行记录。此外,将上述第2记录区域配置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且将程序数据记录在该第2记录区域的至少最外周区域。
文档编号G11B7/007GK1242861SQ98801570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2日
发明者中山団, 松原拓, 中村芳文 申请人:世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