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lan功能的多轨录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3029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具有无线lan功能的多轨录音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录音系统,尤其涉及具有无线LAN功能的多轨录音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由便携式录音机构成多轨录音机的情况下,由于框体大小的限制,使得可搭载的声道数量受到限制,现实中存在双声道的多轨录音机或者四声道的多轨录音机。
[0003]公知有在增加多轨录音机的声道数量时用线缆连接多个多轨道使其同步的方法,但是必须准备多个相同类型的多轨录音机,通常多轨录音机比较昂贵,因此单位成本率降低而无法广泛普及。
[0004]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利用串行传输接口连接多台音频录音机并设定一台主录音机,从而使其它辅录音机的动作与主录音机的动作同步的技术。
[0005]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USB线缆连接两台多轨录音机,收发被分组化的控制消息,从而能够进行同步录音。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5136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65403号公报
[0008]上述现有技术都是用线缆连接多台录音机或多轨录音机,是以多台相同类型录音机为前提,因而存在上述的问题。
[0009]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是智能手机已广泛普及,许多用户利用智能手机拍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或者录制声音。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利用已经广泛普及的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又简易且单位成本率优良的多轨录音系统。
[0011]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无线LAN功能的多轨录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音系统由具有无线LAN功能的多轨录音装置和便携设备构成,所述多轨录音装置具有:第I无线LAN模块;第I输入单元,输入音频信号;以及第I处理单元,将从所述第I输入单元输入的音频信号记录到第一声道的任意一个中,所述便携设备具有:第2无线LAN模块;第2输入单元,输入音频信号;以及第2处理单元,将从所述第2输入单元输入的音频信号记录到第二声道的任意一个中,所述第I处理单元和所述第2处理单元在通过所述第I无线LAN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LAN模块与所述便携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将从所述第I输入单元或者所述第2输入单元输入的音频信号记录到由所述第一声道和所述第二声道构成的声道组的任意一个声道中。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I处理单元在通过所述第I无线LAN模块和所述第2无线LAN模块与所述便携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在音频信号被记录在所述第二声道中时,无线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并记录到所述第一声道中。
[0013]在本发明中,能够使所述便携设备例如为智能手机。
[0014]根据本发明,实现既利用已经广泛普及的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又简易且单位成本率优良的多轨录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0016]图2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图。
[0017]图3是实施方式的录音重放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根据附图以便携式录音重放装置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重放功能并不一定是必须的。
[001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便携式录音重放装置(以下,简称为录音重放装置HO与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便携设备无线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便携设备例示了智能手机12,作为无线连接例示了无线LAN、更加确定地讲是W1-Fi连接。具有W1-Fi模块的智能手机是公知的,能够通过无线路由器等接入点与网络连接。
[0020]录音重放装置10具有公知的录音重放功能,对从内置话筒22、线路输入端子24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记录在SD卡等记录介质中,而且将被记录在SD卡中的音频信号重放并从内置扬声器输出。另外,录音重放装置10具有W1-Fi模块,与智能手机12之间进行W1-Fi 连接。录音重放装置 10 和智能手机 12 之间的 W1-Fi 连接基本上是一对一连接,但根据需要也可以是一对多连接。录音重放装置10作为具有多个声道的多轨录音机发挥作用,用户能够从多个声道中选择任意的声道来记录音频信号。
[0021]录音重放装置10的用户从录音重放装置10的内置话筒22或者线路输入端子24输入演奏期望的乐曲部分而得的音频信号或者直播等中的乐队演奏的音频信号进行录音。在图1中示出了吉它等乐器14,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任意部分,例如基础部分、主唱部分、鼓部分等。录音重放装置10输入音频信号并在多个声道中的任意一个声道对音频信号进行录音。将在录音重放装置10中录音的音频信号称为第I音频信号。
[0022]另一方面,智能手机12具有W1-Fi模块,与录音重放装置10进行W1-Fi连接。智能手机12具有公知的摄影功能、录音功能,对从内置话筒或者外置话筒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例如,在智能手机12中记录乐器16的音频信号。在能够记录任意的部分方面与录音重放装置10相同。另外,也可以是,用户将安装在智能手机12中的预定的应用(与录音重放装置10的协作、控制所需的应用)启动,并操作该应用来对录音重放装置10的动作即录音开始、录音停止和重放开始、重放停止进行控制。将在智能手机12中记录的音频信号称为第2音频信号。
[0023]在将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在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之间相互收发音频信号。因此,从录音重放装置10的内置话筒22或者线路输入端子24输入的音频信号能够记录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各声道中,并且能够将该音频信号从录音重放装置10无线发送至智能手机12,并记录在智能手机12的声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录音重放装置10的声道数实质上比智能手机12的声道扩大。
[0024]同样地,从智能手机12的内置话筒或者线路输入端子输入的音频信号也能够记录在智能手机12的各声道中,并且能够将该音频信号从智能手机12无线发送至录音重放装置10,并记录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各声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录音重放装置10的声道数作为基准时,录音重放装置10的声道数实质上也比智能手机12的声道扩大。
[0025]以下,将录音重放装置10具有的多个声道和智能手机12具有的一个或者多个声道合并称为录音系统的声道组。即,录音系统的声道组=录音重放装置10的多个声道+智能手机12的声道。设录音重放装置10的多个声道为“第一声道”,智能手机12的声道为“第二声道,则由第一声道和第二声道构成录音系统的声道组,可以说第一声道和第二声道通过W1-Fi 连接而无缝连接。并且,在录音重放装置 10 具有 4 声道的轨道、并对智能手机 12 设定了 2 声道的假想轨道的情况下,通过无线连接能够由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构成6声道的多轨录音机,在将录音重放装置10设定为主机的情况下,录音重放装置10将自身的4声道识别为第Ich?第4ch,将智能手机12识别为第5ch、第6ch。另一方面,在将智能手机12设定为主机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2将自身的2声道识别为第lch、第2ch,将录音重放装置10的4声道识别为第3ch?第6ch。但是,即使是以录音重放装置10为优先,将录音重放装置10的4声道识别为第I ch?第4ch、将自身的2声道识别为第5 ch、第6 ch时也没有问题。声道数(声道组)能够根据规格适当变更。
[0026]至于将输入到录音重放装置10的音频信号记录在录音系统的声道组的哪个声道中、或者将输入到智能手机12的音频信号记录在录音系统的声道组的哪个声道中,能够由录音重放装置10或者智能手机12的任意一方任意设定。例如,可以设定成用户操作录音重放装置10将从录音重放装置10输入的音频信号记录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两个声道中,同时记录在智能手机12的声道中,或者设定成用户操作智能手机12将从智能手机12输入的音频信号仅记录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声道中等。
[0027]另外,关于录音后的混合,能够使用与录音时相同的录音系统的声道组的任意声道。例如,在录音重放装置10中,在第I声道记录吉它、在第2声道记录鼓、在第3声道记录主唱的各音频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混合并存储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剩余的声道中,或者也能够存储在智能手机12的声道中。
[0028]另外,在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未被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分别独立地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各个声道中记录第I音频信号,在智能手机12的各个声道中记录第2音频信号,但在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被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从智能手机12向录音重放装置10无线发送与录音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录音重放装置10不仅监控自身的录音状态,而且也取得在智能手机12的录音状态,并将这些录音状态统一显示于显示器等。当然,也可以是从录音重放装置10向智能手机12无线发送与录音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智能手机12不仅监控自身的录音状态,而且也取得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录音状态,并将这些录音状态统一显示于显示器等。总之,只要在录音重放装置10或者智能手机12的任意一方统一监控录音系统的录音组的录音状态即可。另外,优选在显示器也显示构成声道组的各个声道的录音源是录音重放装置10还是智能手机12。
[0029]本实施方式将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进行W1-Fi连接而实现协作,由此实质上扩大了录音重放装置10的声道数,本实施方式的优点之一在于,尽管录音重放装置10的用户和智能手机12的用户在彼此不同的场所、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录音音频信号,但是能够在一个录音重放装置10将各个音频信号录音成为多轨道。例如,录音重放装置10的用户A在演播室将吉它和鼓分别录音在第I声道和第2声道中,智能手机12的用户B在自己家中将主唱录音于智能手机12的声道中,再将其通过W1-Fi连接无线发送给录音重放装置10,并存储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空闲声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录音重放装置10中,也能够将第I声道的吉它、第2声道的鼓、第3声道的主唱混合并存储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第4声道或者智能手机12的空闲声道中。
[0030]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图,作为一例示出如下情况下的流程图,即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第Ich和第2ch中录音第I音频信号,在智能手机12中录音第2音频信号,然后从智能手机12无线发送至录音重放装置10,并在录音重放装置10的第3ch和第4ch中录音第2
音频信号。
[0031 ]首先,在录音重放装置10中将第I音频信号录音在第Ich和第2ch中(SlOl)。即,设定录音音量、录音格式、采样频率、各种滤波处理,对第I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录音在SD卡等记录介质的第Ich和第2ch中。
[0032]然后,与SlOl不相前后,在智能手机12中录音第2音频信号(S102)。此时的录音条件也可以与录音重放装置10的录音条件不同。智能手机12将第2音频信号的录音文件记录在SD卡等记录介质中。
[0033]然后,将录音重放装置10和智能手机12进行W1-Fi连接(S10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