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及其表面安装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657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及其表面安装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以及用于该浪涌吸收管表面安装帽,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改进了的可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以及用于该浪涌吸收管的表面安装帽,这种浪涌吸收管能以很高的密实度结合到印刷衬底等类似物上。
高电压浪涌,例如杂散波、噪声以及电子干扰对现今的大多数电子设备构成严重的阻碍。特别是高压电脉冲会使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元件的运行产生错误,有时甚至能毁坏半导体元件或设备本身。为此人们使用了各种浪涌吸收管来防止这种高压电流入电子设备,。
日本专利文献No.JP2000-268936的发明者公开了一种浪涌吸收管,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该浪涌吸收管结构成本低、外形紧凑却具有很宽的浪涌吸收特性。
然而,当这种浪涌吸收管安装到印刷衬底上时,浪涌吸收管两端的引线要插到印刷衬底的通孔中,然后才能焊接。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许多工序方可将浪涌吸收管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此外,由于印刷电路板上需有通孔,因此不能使用双面的印刷电路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强烈需要一种能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使用这种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可明显简化安装到电路板上的操作工序,并且还可使用双面电路板。此外,整个设备可以更加密实,浪涌吸收管可以很高的密度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这样,使用浪涌吸收管的优点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尺寸。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装在表面上的浪涌吸收管。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它包括一个浪涌吸收件和表面安装帽。浪涌吸收件的结构是在圆柱腔的两个内端装有带引线的放电电极,腔内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具有腔室间隙,该间隙可由放电电极的固定位置来调节以获得所要求的放电特性。表面安装帽装在圆柱腔的两端,其中,表面安装帽包括一个咬住圆柱腔外周端部,并在表面安装帽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的凸缘部,一个将引线插入其中的光孔,和一个位于光孔周围用来衔住引线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在浪涌吸收件端部的表面安装帽。该表面安装帽包括一个咬住圆柱形腔外部周端,并在表面安装帽安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的凸缘部,一个将浪涌吸收件的引线插入其中的光孔,和一个位于光孔周围用来衔住引线的连接部。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在焊接并固定到印刷衬底上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浪涌吸收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安装帽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的表面安装帽从轴向看去,帽底部分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在表面涂膜后的剖面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表面上的浪涌吸收管在印刷衬底的情况。浪涌吸收件10包括一个圆柱腔体12,该圆柱腔体12如下文所述,在其两端装有表面安装帽14。每一个表面安装帽14如下文所述,通过一引线导电连接在浪涌吸收件10的放电电极上。表面安装帽14具有一个凸缘部16用来将腔体12的外部周端咬住,并在表面安装帽14安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如图1所示,两个表面安装帽14的凸缘部16用焊料20紧紧地固定并连接在印刷衬底18的预定接线部处。
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浪涌吸收件的详细结构。圆柱腔体12是一种国际标准DO-41型(内径为1.53mm)的玻璃二极管腔体,其内径沿轴向不变。
一对放电电极22插到圆柱腔体12的内部并通过密封定位件23铸型固定到圆柱腔体12中。在铸型固定操作中,选择圆柱腔体12中放电电极22的固定位置,可任意调节圆柱腔体12内腔24的间隙距离以及所要求的放电特性,特别是放电电压。优选将洁净气体、洁净空气和氮气的混合物或洁净空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引入腔24中。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放电电极22与引线26构成一体。实施例中的放电电极在引线26的头部处半径增大。
这种浪涌吸收件10的详细结构和生产方法在日本专利文献No.JP11-69662中已公开。本实用新型中的放电电极22和引线26也可分开构成,这时,放电电极22和引线26可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焊接组成一体。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安装帽14实施例的详图。该实施例中,表面安装帽14由一块磷青铜板压制而成,并且该表面安装帽14自身具有弹性,这一特性可使其如后所述紧紧地固定在腔体12上并紧紧地咬在引线26上。
磷青铜板通过压制可形成多个切口和一个光孔,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弯曲或部分挤压等工序的处理形成如图3的样子。表面安装帽14的整体外形为一个圆柱帽并可基本分成帽底部分30和凸缘部16。
实施例中凸缘部16有八个切口32,切口由磷青铜板通过冲压形成。然后将冲压后的板子经过多道工序的弯曲、挤压并形成如图3所示的凸缘部16。凸缘部16的形状有一锥度,从帽底部分30到开口部分内径稍微有些减少。这样,当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安装帽14安装在浪涌吸收件10的圆柱腔体12的端部时,由于表面安装帽14开口端的内径小于圆柱腔体12的外径,帽的开口端扩大,使表面安装帽14紧紧地咬住圆柱腔体12的外部周端。该实施例中,表面安装帽14自身具有弹性,因此采用这种连接形式可使表面安装帽14紧紧地固定在圆柱腔体12的外周。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表面安装帽14的开口端有点向外伸出(14a)从而有助于表面安装帽14安装到圆柱腔体12的外部周端上。
图4为表面安装帽14的轴向视图。如图所示,帽底部分30的中心有一个光孔,浪涌吸收件10的引线26从中穿过。光孔34内径略微小于对应引线26的外径。
如图4所示,光孔34的周围有4个切口36,这些切口36可在磷青铜板上冲压形成。切口36可使帽底部分30围绕在光孔34的部分用作连接部分38,其在引线26插入光孔34时利用弹性使内径略微张开从而使引线26更为容易地插到光孔34中。
如图3所示,光孔34周围的连接部分38具有一锥度,其从帽底部分30沿着帽的半径向外的方向略微张开。这样,当引线26从凸缘部16侧插到光孔34中时,如上所述通过光孔34略微张开,引线26可轻易地插入光孔34中,但是当引线沿着插入的方向拔出时,光孔34周围的连接部分38会咬住引线26不让其沿着插入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安装帽14中,凸缘部16会紧紧地装在圆柱腔体12的外部周端,同时,表面安装帽14和圆柱腔体12以引线26插到光孔34中的形式紧紧地固定在一起。表面安装帽14和圆柱腔体12以如此形式连为一体从而使它们在电气和机械上不可分割。
切掉从表面安装帽14伸出的引线26,就可很容易地得到如图1所示的、带有浪涌吸收件10和位于浪涌吸收件10两端的表面安装帽14的、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
此时,能轻易地在表面安装帽14的凸缘部16和印刷衬底18之间进行表面安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浪涌吸收件10即使在安装表面安装帽14之前也是一个单一的整件,并在两端各带有一个引线26。
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表面安装帽14之前,可采用各种方法对浪涌吸收件10进行稳定化处理,例如采用老化、加热以及化学稳定工艺等能很容易地对浪涌吸收件10进行处理。这是因为浪涌吸收件10在其两端具有引线26。其优点在于在上述每一道处理工序中,引线26和处理设备夹具之间的连接非常简单。除了处理工序外,引线26在性能检测或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产品拣选中也同样非常有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表面安装帽14和浪涌吸收件10能很容易地连接在一起。为了使两个部件之间的组合更为稳定,还可如图5所示优选在表面安装帽14装在浪涌吸收件10的圆柱腔体12上对浪涌吸收管进行涂膜处理。图5中附图标记40所示为涂膜部分,显然,引线26和表面安装帽14之间的整体性明显加强。
在所述实施例中,凸缘部16上或帽底部分30上的切口32和切口36在形状和数量上可任意选择。特别是,由于切口32的长度会影响表面安装帽14和浪涌吸收件10之间的结合力,因此切口长度要由实验确定。
在所述实施例中,圆柱腔体12的内径为1.53mm,但是本实用新型中该尺寸可根据发明者的实验结果任意设定,圆柱腔的内径可设定为1.66、1.80、2.3、2.6、3.1及6.8mm。
表面安装帽14除可由磷青铜构成,也可采用其它任何形式的钢片构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简单结构,就可将传统的、带有引线的浪涌吸收件用作安装在表面的浪涌吸收管,并可使电子设备的密实度以及组装性有明显的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浪涌吸收件,该吸收件的结构是在圆柱腔的两个内端装有带引线的放电电极;腔内在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具有腔室间隙,该间隙能由放电电极固定时的位置来调节以获得所要求的放电特性;和一个表面安装帽,它位于所述圆柱腔的两端;其中所述表面安装帽包括一个凸缘部,其用来抓住所述圆柱腔外部的周端,并在所述表面安装帽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一个光孔,所述引线能插入其中,和一个连接部,其位于所述光孔周围,用来衔住所述引线。
2.如权利要求1的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安装帽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安装帽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表面安装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安装帽的凸缘部具有多个开口。
4.一种安装在浪涌吸收件两个端部的表面安装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安装帽包括一个凸缘部,其用来咬住浪涌吸收件外部的周端,并在所述表面安装帽装在表面上时用作焊料接收部,一个光孔,浪涌吸收件的引线能插入其中,和一个连接部,其位于所述光孔周围,用来衔住所述引线。
专利摘要一种安装在浪涌吸收件10中圆柱腔体12两个端部的表面安装帽14。表面安装帽14由磷青铜板压制而成,并包括帽底部分30和凸缘部16。凸缘部16衔住圆柱腔体12的外部周端,浪涌吸收件10的引线26则由帽底部分30上的连接部分38固定住。
文档编号H01T4/10GK2490741SQ0121959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8日
发明者杨炳霖 申请人:杨炳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