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9787阅读:20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千伏级、大电流、重任务直流接触器的灭弧技术,即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直流特征是在吹弧磁系统与灭弧室之间设有一提高电弧柱的隔弧板,该隔弧板是由两块隔磁板形成一狭窄纵缝构成,所述灭弧室是由三种绝缘栅片交错、叠合构成迷宫结构,其中第一种绝缘栅片的下端设有一与其水平面垂直的入弧空槽里口,第二种绝缘栅片与第三种绝缘栅片的下端也分别设有一入弧空槽里口,该入弧空槽里口位置交错对应,第二、三种绝缘栅片的上部一侧分别均匀的设有铁磁栅片,灭弧室整体顶端设有出气孔。所述的灭弧室可以由四至七块第二种绝栅片、四至七块第三种绝缘栅片相互交错叠合后,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种绝缘栅片而成。
本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强吹弧磁系统加快了电弧运动速度,减少了电弧在触头上停留时间,以减少触头烧损;2、两块隔磁板形成的狭窄纵缝结构拉长了弧柱长度,提高了电弧电压,这种超高的引弧方式使电弧尽快进入迷宫;3、迷宫式结构灭弧室将电弧拉长拉细,加快电弧熄灭过程,另外三种陶土绝缘栅片加强了对带电粒子的复合能力和耐受电弧烧灼的能力。
图2为灭弧室构成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示图。
图4为第一种绝缘栅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种绝缘栅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种绝缘栅片结构示意图。
工作原理及过程当触头开断时,在强磁吹力作用下电弧快速离开触头,减轻触头受损。在动、静弧角的引导下,电弧首先进入由两块陶土隔磁板构成的窄缝,提高弧柱电位梯度,继而进入迷宫,电弧在这里被交错的栅片拉长其直径且变细,在狭窄的弧隙通道中,电弧始终平移向前运动,并不断与腔壁充分接触而被冷却,能量不断减小。当电弧在出迷宫进入各小灭弧室时,在迷宫出口处,由于各栅片在此处起到了加强磁场的作用,即各栅片横向切割电弧,电弧继续向前进入小灭弧室,也继续被拉长和变细,维持电弧的能量继续在下降,在某一点或数点同时被拉断,电弧熄灭。而残余电弧从顶部小孔喷出,且喷弧距离很小。
该灭弧装置吹弧磁系统及灭弧罩等由原有技术操作完成。隔弧板及灭弧室由高美质瓷通过粉碎——油压机成型——阴干——粘接——阴干——隧道窑高温(1200°)烧结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它主要由吹弧磁系统和灭弧室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吹弧磁系统与灭弧室之间设有一提高电弧柱的隔弧板,该隔弧板是由两块隔磁板形成一狭窄纵缝构成,所述灭弧室是由三种绝缘栅片交错、叠合构成迷宫结构,其中第一种绝缘栅片的下端设有一与其水平面垂直的入弧空槽里口,第二种绝缘栅片与第三种绝缘栅片的下端也分别设有一入弧空槽里口,该入弧空槽里口位置交错对应,第二、三种绝缘栅片的上部一侧分别均匀的设有铁磁栅片,灭弧室整体顶端设有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其特征是该灭弧室由四至七块第二种绝栅片、四至七块第三种绝缘栅片相互交错叠合后,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种绝缘栅片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它由原有的吹弧磁系统,灭弧室,在其两者之间设置有提高电弧柱的隔弧板组成。所述灭弧室由三种绝缘栅片交错叠合烧结构成迷宫结构式,其中第一种绝缘栅片下部垂直设有入弧空槽里口,第二、三种绝缘栅片下部分别也设有入弧空槽里口,且二者交错对应。第二、三种绝缘栅片的上部分一侧面分别设有铁磁栅片,灭弧室的顶部有出气孔。该灭弧装置提高了电弧电压,使电弧加速进入迷宫式灭弧室,将电弧拉长拉细,加快其熄灭过程。
文档编号H01H9/34GK2521732SQ0222440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8日
发明者王长安, 李小宁, 随圣梅, 李文广, 张军, 吴鸿斌 申请人: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一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