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011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可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模块,尤指一种能稳固可靠收容该模块的壳体。
背景技术
小型可插拔传接模块已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双向传输,如电接口与光接口的数据转换。小型可插拔模块可接收编码的电信号,并转换为光信号以传输至光数据网络中,它也可接收编码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以传输至电接口。
美国专利第6,178,096号揭示了一种可参考应用于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结构,该模块封装在由第一、第二导电盖体组成的外壳体内。该第一、第二盖体均包括一大体为平面的主壁,该两主壁与模块的印刷电路板相平行,且均距离该印刷电路板一段距离。该模块还包括位于印刷电路板相对两端的插头部和插座部,两主壁则位于插头部和插座部之间,并至少部分覆盖该插头部的绝缘本体。第一、第二盖体分别包括两相对布置、且与主壁垂直连接的侧壁,且该两侧壁与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两侧边相邻。该第一、第二盖体的侧壁是相互配合的结构,以使其可分别覆盖印刷电路板的顶面及底面,并相互配合以封装印刷电路板于其中。各侧壁还包括一与各自对应的主壁平行的突起部,且该突起部面向对应的主壁布置开口。该模块还包括两卡扣组件,各卡扣组件与位于印刷电路板一侧的对应两侧壁相配合,且各卡扣组件进一步包括一分叉部,以分别与对应两侧壁相应的突起部相配合,进而防止第一、第二盖体的分离。只是,该设计的第一、第二盖体难于稳固结合,易于错位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固可靠结合的小型可插拔模块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能牢固结合的小型可插拔模块的壳体,它包括一上盖体及一下盖体。该上盖体进一步包括一顶板、两自该顶板延伸出的侧壁以及一布置于该两侧壁前端之间的底板。该下盖体进一步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对分别自该基板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两侧边延伸出的凸缘。该上盖体还包括自其两侧壁底缘延伸出的L形卡扣突起,该下盖体还包括一对位于其前端相对两侧的对称的L形开口,上盖体的L形卡扣突起卡入该L形开口中。
与现有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它通过在上盖体侧壁设置至少两L形卡扣突起,在下盖体设置至少两L形开口,上下盖体结合时将卡扣突起卡入L形开口,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比现有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更能稳固结合,且不易错位分离。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及收容的模块自底面观察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小型可插拔模块的插座、基座及印刷电路板的组合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小型可插拔模块的组合以及一释放器自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及模块的组合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及其收容的模块自上方观察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小型可插拔模块包括一连接器插座1、一印刷电路板2、一基座3、一上盖体4以及一下盖体5。该印刷电路板2固定于连接器插座1与基座3之间。该上、下盖体4、5共同作用以收容该连接器插座1、印刷电路板2及基座3于其中。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该连接器插座1通常为塑料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前部11、一后部12、一下部13、两平行且相对自该下部13向上延伸的侧板14、一框架部15、一上部16以及一释放器17。该框架部15由下部13、侧板14及上部1 6包围成一整体。该下部13进一步包括一位于其前端的释放器座132、一导引槽134及两保持块136,该导引槽134沿模块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该释放器座132中间靠前部,该释放器座132与导引槽134共同作用以可滑动式收容释放器17于其中,该两保持块136分别位于导引槽134相对两侧,可防止该释放器17自释放器座132内意外脱离。该下部13还包括一三角形卡固组件137,该三角形卡固组件137与下部13的底面一体成型且位于释放器座132后侧,其下表面自其前端至后端、朝下部13的底面向上倾斜。并且该下部13还包括一对位于其底面相对两侧且相互对称的L形凹陷139,该L形凹陷139可与上盖体4相配合。该两侧板14进一步包括分别位于其底面外侧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部142,其可与下盖体5相配合,且该凹陷部142与邻近的L形凹陷139相贯通。各侧板14的内表面还包括一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卡槽144以及一位于卡槽144内后部的卡固突起148,该卡槽144相互平行,并可卡固印刷电路板2于其中,该卡固突起148也可以定位、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于卡槽144内。该下部13还包括两位于其内表面且相互平行的凹槽138,该上部16包括一位于前端的板体162,且该框架部15还包括多个固连于其内的与印刷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导电端子(未标示)。
该释放器17包括一位于前端的推动块(未标示)、一主体170及两弹性侧翼173,该主体170进一步包括一前宽部171及一后窄部172(参见图3),该两弹性侧翼173自该后窄部172的后端相对两侧向前延伸,并与该后窄部172相平行。该释放器17还包括两突块174、一位于其后端的伸缩板175、两具斜面的顶推突块176以及一导向梁177,该两突块174分别自各弹性侧翼173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并位于伸缩板175后端的相对两侧,该导向梁177沿长度方向布置并位于主体170底面的中央,并可与下部13的导引槽134滑动配合。
该印刷电路板2包括一较窄的前段21、一较宽的中段22以及一较窄的后段23。该印刷电路板2还包括两分别布置于其相对两侧的矩形缺口212及两位于中段22后部且分别邻近相对两侧边的通孔224,该矩形缺口212位于该前段21与中段22相接处,其可与连接器插座1的卡固突起148相配合以固定印刷电路板2于连接器插座1内,该通孔224可与螺钉222相配合以固定印刷电路板2于基座3上。该后段23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端子231。
请参照图1与图3,该基座3包括一基座上部31、两相互平行的基座侧壁32及一与该两基座侧壁32连接为一体的前连接壁33。该基座3还包括三个位于前连接壁33的前表面的长方形定位块333以及一开设于前连接壁33上的矩形开口34,定位块333大致呈三角形布置以与下盖体5相配合,开口34用于使印刷电路板2穿过其间。该基座上部31进一步包括位于其前端的两螺纹孔311,其可与螺钉222相配合。各基座侧壁32进一步包括一收缩上部321以及一台阶322,该基座上部31还包括均位于其上表面的一凹部314及一位于凹部314处的定位孔312,该定位孔312可与一螺钉(图未示)相配合。
请参阅图1及图5,该上盖体4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一顶板41、自该顶板41延伸出的两侧壁42及位于该两侧壁42前部之间的底板43。各侧壁42进一步包括一细长尾部426,且两侧壁42的距离与基座3的收缩上部321宽度大体相等。各侧壁42还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弯折弹片421,一位于其中部的接地端子422以及一位于其较低的后部的收容槽423。该顶板41还包括一位于一其后部中央的沉头孔部416及一位于该沉头孔部416中央的沉头孔44,该沉头孔44用于使螺钉(图未示)穿过其间。底板43进一步包括自其前边缘向前延伸的两相互间隔的延伸弹片431,顶板41进一步包括一位于其前端中央向内冲设的止动件412(参见图5)及两位于其中部的接地端子413。两侧壁42还包括两L形卡扣突起424以及两矩形卡固片425,该L形卡扣突起424位于两侧壁42下缘邻近底板43处并分别向外延伸,其可配合收容于连接器插座1的L形凹陷139内,该矩形卡固片425位于两侧壁42前端靠近底板43处并分别向后延伸,其可卡固于连接器插座1上。
请参阅图1及图4,该下盖体5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基板50、一对自该基板50长度方向相对两侧边延伸出的凸缘52、一对置于其前端相对两侧的L形开口51、一位于其前端中央的三角形孔55、一位于尾端的凹陷部53以及两连接突起54(图中仅可见其一)。该两L形开口51为对称结构并与连接器插座1的L形凹陷139位置相对应,三角形孔55位于两L形开口51间,凹陷部53与基座3的定位块333相配合,两连接突起54自凸缘52的后端延伸而出,其可与上盖体4的收容槽423相配合。
请参阅图1至图3,安装印刷电路板2至连接器插座1时,印刷电路板2的前段21卡扣插入连接器插座1的后端,且印刷电路板2的相对两侧边收容于连接器插座1的卡槽144内,卡固突起148则与印刷电路板2的矩形缺口212紧密配合。随后基座3与连接器插座1及印刷电路板2相配合,印刷电路板2的后段23插入基座3的开口34内,且该后段23以传统方式固定于基座3的基座上部31。螺钉222可穿过印刷电路板2的通孔224而与基座3的螺纹孔311相螺固。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连接器插座1、印刷电路板2及基座3组成的基本组件自后向前水平插入上盖体4中。连接器插座1中板体162(参见图3)的前端面抵顶于上盖体4的止动件412上,该止动件412进而可防止该基本组件及下盖体5过量插入上盖体4中。并且上盖体4的沉头孔部416收容于基座3的凹部314(参见图3)内。基座3的收缩上部321则与上盖体4的细长尾部426内表面卡配结合,基座3的台阶322也和细长尾部426对应的边缘相邻。螺钉(图未示)穿过上盖体4的沉头孔44而螺固于基座3的定位孔312内,且螺钉的头部将不高出上盖体4顶板41的上表面,进而上盖体4可固连至基座3。上盖体4的延伸弹片431向后且向内弯折,以与连接器插座1的凹槽138相配合。矩形卡固片425向内弯折以与对应的连接器插座1下部13后端的相对两凹座(未标示)相配合。
下盖体5可进而安装于如前所述的连接器插座1、印刷电路板2及基座3组成的基本组件及上盖体4上。下盖体5的L形开口51与连接器插座1的L形凹陷139相对齐,下盖体5的凹陷部53与基座3的定位决333相配合,且下盖体5的凸缘52与连接器插座1的凹陷部142匹配结合。下盖体5的连接突起54亦插入上盖体4的收容槽423内。且连接器插座1的三角形卡固组件137穿过下盖体5的三角形孔55。上盖体4的L形卡扣突起424向内且向上弯折,以收容于连接器插座1对应的L形凹陷139内。
最后,该释放器17卡入连接器插座的释放器座132内。该释放器座132及导引槽134共同作用以可滑动式收容该释放器17。该导引槽134可滑动地收容释放器17的导向梁177,释放器17的弹性侧翼173可防止其自释放器座132脱离。下盖体5的前端插入释放器17的顶推突块176(参见图4)下侧,释放器17的推动块(未标示)则暴露于连接器插座1前部11的前侧。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中三角形卡固组件137可形成于下盖体5基板50的底面上,而非仅可形成于连接器插座1上。该改进可于三角形卡固组件137与对应的小型可插拔模块收纳壳体(图未示)配合时,提高三角形卡固组件137的耐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包括一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其中第一盖体进一步包括一顶板和从顶板两侧延伸的侧壁,该第二盖体包括一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两侧壁分别进一步延伸出至少一卡扣突起,该第二盖体的基板至少设置两开口,该卡扣突起卡入该开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还包括一自顶板向内延伸的止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还包括一位于该两侧壁前部之间的底板、两延伸弹片和两卡固片,该两延伸弹片从底板的前边缘延伸而出,该两卡扣弹片分别从两侧壁的前部延伸而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还包括两分别位于两侧壁的接地端子和至少一位于顶板的接地端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还包括一对从该基板长度方向相对两侧延伸出的凸缘和两分别从该两凸缘后部延伸出的连接突起,且该第一盖体还包括两分别位于其侧壁较低后部的收容第二盖体对应连接突起的收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还包括一位于基板上的孔,该小型可插拔模块还包括一卡固组件,该卡固组件穿过该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基板的卡固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还包括一位于后部且与小型可插拔模块相装配的凹陷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的卡扣突起与第二盖体的开口都是L形。
10.一种小型可插拔模块组件,包括一连接器插座、一与连接器插座相配合的印刷电路板及一收容连接器插座与印刷电路板的壳体,该壳体包括一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其中第一盖体罩设在连接器插座和印刷电路板上,且包括一顶板和两侧壁,第二盖体包括一基板,也罩设在连接器插座和印刷电路板上,并与第一盖体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两侧壁分别进一步延伸出至少一卡扣突起,该第二盖体基板至少设置两开口,该卡扣突起卡入该开口内。
专利摘要一种光通信领域的小型可插拔模块(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壳体,主要用于收容该小型可插拔模块,它包括一上盖体和一下盖体。该上盖体进一步包括一顶板、两自该顶板延伸出的侧壁以及一布置于该两侧壁前端之间的底板。该下盖体进一步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对分别自该基板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两侧边延伸出的凸缘。该上盖体还包括自其两侧壁底缘延伸出的L形卡扣突起,该下盖体还包括一对位于其前端相对两侧的L形开口,上盖体的L形卡扣突起卡入该L形开口中。其可解决现有小型可插拔模块壳体之上下盖难以稳固结合、易于错位分离的缺点。
文档编号H01R13/658GK2552191SQ0223394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8日
发明者黄竞亿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