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747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领域中的电力变压器调压组件,具体地讲是一种具有正反调压方式的无励磁分接开关。
背景技术
现存变压器行业市场上正反调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以下简称鼓型开关)其本体结构如图1、图1a、图2、图3所示,其基本部件包括传动轴91,与之联接的绝缘轴94,以及前后轴承支架92和95,套装其外为绝缘筒93,在其内壁圆周方向布置若干种定触头98,各种定触头98,由螺栓99固定在绝缘筒93上,为了正反调压方式的需要,还应将各相同种类定触头在绝缘筒93外壁加工制造沟槽下入联导体913将其一一通过螺栓联通。又为了与外部绝缘必须将联导体913和螺栓头99用绝缘罩96把它们罩住。而两相邻定触头98靠动触环97联通,动触环97靠弹簧小机构911获得接触压力,而弹簧小机构911则由固定板912与绝缘轴94固联。定触头98由导线910与变压器调压线圈各抽头连接,当欲变换档位时,操作者扭转传动轴91,以次最终带动动触环97滑滚至不同相邻定触头98之间跨接导通,实现变压器的电压调整。
这种正反调的鼓型开关的不足之处表现在(1)由于是正反调,所以必须每相轴向分两段设置相反180°方向的两组动触头组,如图2和图3,若是三相鼓型开关就两组反向分三对共有6组动触头组成,这样动触环结构就更显得复杂,所以总装也将更加繁锁,使开关的机械结构可靠性下降。(2)定触头也与各动触头组相对应,在鼓型开关轴向共分6段对应处周向布置。以5档位正反调鼓型开关为例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讲就是将3个98-K定触头,3个98-X定触头,两个98-1和98-1`定触头,两个98-2和98-2`定触头,两个98-3和98-3`定触头等各相同种类定触头用联导体913将其一一联接并导通,图4便是鼓型开关该实施例的变压器线圈与开关接线电路原理图。仅表示A相,如为三相则B相和C相的电路与此相同。图中A-K螺旋线表示变压器主线圈,其下为调压线圈,①②③表示3个抽头。97表示动触环,98表示定触头,其中913-K、913-X、913-1、913-2、913-3分别表示绝缘筒93外表面镶槽中之各种定触头的联导体线,从图2和图3中不难看出各相同种类定触头在A-A和B-B剖面并不一一轴向对应,因此其联导体913在绝缘筒93外周表面并不能轴向直接联通,而是纵横错位,东斜西歪,因此加工下入联导体913的沟槽很是不易。外面再套入一绝缘罩也只能起隔离作用,开关与其外也只能算半封闭绝缘状态,因为绝缘筒与绝缘罩之间存在间隙915,可以爬电再放电。因此这种鼓型开关的电气绝缘可靠性也并不高。其三,不足之处还表现在三相正反调压方式鼓型开关,图1是正反调压方式鼓型开关的表面隔离绝缘罩的半剖视图,主要表示定触头在绝缘罩外联导错落复杂的分布状态,而图1a是其整体全剖视图,主要表示内部动、定触头的分部状态,和正反180°对峙的两动触头组97的硬性呆板部设,图中显示上部动触头组97与98-2定触头和98-K定触头(参见图2所示)桥接,靠固定板912固连在弓字形曲轴94上段上,下部动触头组97与98-X定触头和98-2′定触头(参见图3所示)桥接,也靠固定板912固连在弓字形曲轴94的下段上,其连续弓字形曲轴强度和刚度都很脆弱,原因就是这种反复弯折的曲轴形式本身就削弱了刚度,又因在弯折处采用许多螺栓914的连接,而非一体铸就,刚度再次削弱,强度也大减。不仅如此,而动触头组的这种正反向180°对峙硬性呆板机构,还使定触头分部无序化,造成同相内,正反调中两同类定触头的联导在绝缘筒外的无序性连接的困难和工艺性加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可靠性明显增强,可安装在变压器箱体较狭窄的空间位置,缩小变压器箱体体积的空间,价值可观的降低变压器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包括一外绝缘组合,于该外绝缘组合内同轴套设一绝缘传动轴,于该绝缘传动轴上同轴套设有与该传动轴同向转动的顺转绝缘内管和与该传动轴反向转动的逆转绝缘内管,于所述外绝缘组合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首尾相接循环排列的定触头组,每一定触头组包括周向排列的分接长定触头和轴向对应排列的上短定触头和下短定触头,该分接长定触头连接于变压器调压线圈抽头,上和下短定触头分别连接于变压器主线圈抽头和变压器线圈末端;顺转绝缘内管和逆转绝缘内管在分别对应上、下短定触头的轴向位置上设有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该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率相等,且在0级调压挡位时,该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处于轴向对应位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动轴与顺转绝缘内管可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可带动顺转绝缘内管同向转动。顺转绝缘内管和逆转绝缘内管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伞齿,并于伞齿之间啮合有伞齿介轮。该伞齿介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并转动支撑于一支撑架上,该支撑架定位于外绝缘组合内壁上,相对于外绝缘组合静止。
本实用新型分接长定触头的轴向长度可平行贯跨上、下短定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外绝缘组合可为节节短管连续套接成的全封闭绝缘外管,构成管型正反调分接开关;或者,所述外绝缘组合由平行且径距相等于开关中轴线的绝缘条间隔排列而成,构成笼型正反调分接开关。
本实用新型开关可为一相或一相以上的开关,每相有顺逆转动触头各一,在传动轴轴向分两层布置;并在外绝缘组合内壁上的对应轴向位置设有对应的定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顺转绝缘内管和/或逆转绝缘内管上设有嵌槽,所述的动触头对应嵌固于该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顺转动触头和/或逆转动触头可由多片单板式动触片并列叠加组合而成。该每一单片板式动触片的外端与定触头的接触面呈斧足形弧面,并跨接在对应的分接长定触头和上或下短定触头上,其内端与内管之间设有弹簧结构。
可于动触头中设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震感动触头片,其内端与内管之间设有弹簧结构,其外端设有凸出于动触头斧足形弧面的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的长度尺寸等于两相邻定触头相邻弧面的间距,于该凸出部分的两端分别为与对应定触头弧面相吻合的弧面。
可于本实用新型的伞齿介轮支架上定位有一校正孔,该校正孔的孔心轴向对应于外绝缘组合与内管之间的环空间隙,于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上分别设有孔心向外侧偏离校正孔的功能孔,该校正孔在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轴向对应时与之功能孔具有交叉透孔区域,该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的径向尺寸在功能孔与校正孔孔心轴线相重合时小于外绝缘组合的最小内径。
本实用新型为管型开关结构时,其外绝缘组合的外管可由首节、尾节以及一节或一节以上的主节组合而成,每一主节内对应一相开关的定触头和动触头。而本实用新型为笼型开关结构时,其外绝缘组合可由与开关本体长度相当的绝缘条环列围拢成圆周。绝缘条截面可为矩形,各条绝缘条与开关中轴线径向等距,各绝缘条间隔有固定空间距离,上下两端由法兰盘固定,各相间设置支撑固定环,各绝缘条各相工作长度段固定设置对应的定触头,各定触头因调压方式不同而与变压器线圈不同分接相连,构成各相定触头组。
本实用新型效果是明显的,其一,该正反调压分接开关因为顺逆双向相反旋转动触头联动机构,极大的简化了开关的电路配置,省掉了各相同种类(即相同分接)的定触头之间的联导体,外绝缘组合外表面不存在联导体,也抛弃了绝缘罩,使该正反调压分接开关电气可靠性增强。其二,该正反调压分接开关每相有两层动触头组,只一层定触头组,比正反调鼓型开关省掉了一层定触头组,三相开关则省掉三层定触头组,内部结构简洁对应,位置明确,极大简化。该结构也同时极大提高了开关的机械强度和机械结构的可靠性。


图1现有鼓型开关结构示意图;图1a现有鼓形开关传动轴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即A相第1层动、定触头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即A相第2层动、定触头结构剖视图;图4为现有鼓型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相管型开关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图7为图5的D-D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图9为4分接5档位正反调分接开关处于各档位时,顺、逆转动触头组与各定触头切换桥式跨接位置一览表。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三相笼型开关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C-C剖视图;图12为图10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12所示,其中5~7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同类结构异型体管型开管结构示意图;而其中10~12图为本实用新型同类结构另种异型体笼型开管结构示意图。两型开关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主体结构属于同类。主要区别是外绝缘组合,管型开关为组合式外管,笼型开关为绝缘条式围笼。它们在对应图中的对应部件序号相同,可对照分析。图8和图9是图6和图7以及图11和图12在上部0-0处切断,向MN双向展开图,是其电路原理图和动定触头切换位置一览表。本实用新型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包括一外绝缘组合1,于该外绝缘组合1内同轴套设一绝缘传动轴2,于该绝缘传动轴2上同轴套设有与该传动轴2同向转动的顺转绝缘内管31和与该传动轴2反向转动的逆转绝缘内管32,于所述外管1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首尾相接循环排列的定触头组,每一定触头组包括周向排列的分接长定触头41和轴向对应排列的上短定触头42和下短定触头43,该分接长定触头41连接于变压器调压线圈抽头,上、下短定触头42、43分别连接于变压器主线圈抽头和变压器各相线圈末端;顺转绝缘内管31和逆转绝缘内管32在分别对应上、下短定触头42、43的轴向位置上设有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该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率相等,且在0级调压挡位时,该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处于同轴线对应位置上。
这样,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调开关动触头是采用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其在0级调压挡位时轴向位置相重合,并且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率相同,从而使对应的分接定触头41可以在轴向对应设置,并且还可更简单地设置为一个通长的分接长定触头41废除联导,使定触头在外绝缘组合1内壁在轴向排列简单有序,避免了相同分接定触头复杂的联导。不但,降低了设计和安装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极大的简化了开关的电路配置,省掉了各相同种类(即相同分接)的定触头之间的联导体,外绝缘组合表面不存在联导体,也抛弃了绝缘罩,使该正反调压管型开关电气可靠性增强。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定触头排布的列数n取决于调压级数m(俗称档位数),n=m+1。如图9所示,为5级调压正反调开关,那么,其定触头排布的列数n=5+1=6。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的传动轴2与顺转绝缘内管31在周向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2可带动顺转绝缘内管31同向转动。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方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绝缘销钉将顺转绝缘内管31与绝缘传动轴固定在一起。并且还可进一步在顺转绝缘内管31和逆转绝缘内管32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伞齿311和321,并于伞齿311和321之间啮合有伞齿介轮33。这样,当转动传动轴2时,该传动轴2带动与之周向固定的顺转绝缘内管31转动,该顺转绝缘内管31通过伞齿介轮33的传动,带动逆转绝缘内管32反向同速转动,从而实现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的反向同速转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伞齿介轮33来带动逆转动触头52反向转动,并且采用顺转内管31和逆转内管32套置在转动轴2的组装方式,与现有的弓形曲轴相比,不但结构大为简化,而且强度和可靠度也大为提高。
如图9所示,为4分接5挡位的正反调开关的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与各定触头的跨接位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图为图6和图7图11和图12从图上部0-0处剖开向M和N双向展开后的平面图并将定触头用黑粗实线框示意构成与变压器线圈连接的开关电路原理图。下面就对照图8、图9具体以4分接5挡位正反调开关为例来详细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调挡过程(1)对照观察图6和图7中所示同时也可参照图11和图12可以注意到图6是图5中C-C剖视图,恰表示顺转内管31上固定的顺转动触头51与分接长定触头41-3和上短定触头42-3桥式跨接导通的位置上;而图7则是图5中d-d剖视图,恰表示逆转内管32及其上固定的逆转动触头52与分接长定触头41-1和下短定触头43-1桥式跨接导通的位置上。参照图8、图9可知,此时开关处于正反调压方式中的I档位,+2级正调压状态,变压器线圈的接入端A和接出端X之间的有效线圈为变压器调压线圈与变压器主线圈之和。
(2)继续按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转动绝缘转动轴2,带动逆转动触头按图7中箭头方向与之逆向旋转,当顺、逆转动触头51、52分别反向转至下一对定触头桥式跨接导通,如图8、图9所示,将表示为分接长定触头41-1与下短定触头43-2被逆转动触头52桥式跨接导通,而上短定触头42-3和分接长定触头41-2将被顺转动动触头51桥式跨接导通,此刻开关便处于正反调压方式中的II档位+1级正调压状态。
(3)继续按图中箭头所指相同方向转动转动轴2,则顺转动触头51桥式跨接分接长定触头41-2和上短定触头42-2,而逆转动触头52将桥式跨接第二短定触头43-2和分接长定触头41-2,如图8、图9所示,此时开关处于III档位为中间0级调压,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处于周向相对应同轴的位置上。
(4)继续同向旋转转动轴2,则顺转动触头51桥式跨接另两相邻定触头42-2和41-1,而逆转动触头52将桥式跨接另两组相邻定触头41-2和43-3,此时对照图8、图9可知,开关处于IV档位-1级反调压。
(5)继续同向旋转转动轴2,则顺转动触头51将桥式跨接两相邻定触头41-1和42-1,而逆转动触头52将桥式跨接另两相邻定触头43-3和41-3,此时参照图8、图9可知,开关处于V档位-2级反调压。
(6)继续同向旋转转动轴2,则顺转动触头51将跨接于第一短定触头42-1和挡位长定触头41-3上,逆转动触头52跨接于第二短定触头43-1和挡位定触头41-3上。此时,参看图8、图9所示可知,重复0级调压形成盲挡状态。
如果再继续同向往下再调一档位本实施例正反调开关将进入I档,从新回到(1)中的状态,如此循环切换,实现不同挡位的调压。
所述的伞齿介轮33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并转动支撑于一支撑架35上,该支撑架35定位于外绝缘组合1内壁上,相对于外绝缘组合1静止,使伞齿介轮33只能在顺转内管31的带动下自转,带动逆转内管32反向转动,而不能沿传动轴2的周向绕转动轴2公转。如果伞齿介轮33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使其周向均布排列,以使受力状况均衡。
进一步,所述的分接长定触头41的轴向长度可平行贯跨上、下短定触头42、43,以便于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的跨接。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可根据实际需要为一相或一相以上的开关,每相有顺逆转动触头51、52各一,在传动轴2轴向分两层布置;并在外绝缘组合1内壁上的对应轴向位置设有对应的定触头41、42、43。如图5、图10所示,为三相开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5-7、图10-12所示,所述的顺转绝缘内管31和/或逆转绝缘内管32上可设有嵌槽34,所述的动触头51、52对应嵌固于该嵌槽34内,由顺、逆转绝缘内管31、32带动其反向同速转动。
如图5、图10所示,所述的顺转动触头51和/或逆转动触头52可进一步由多片单板式动触片并列叠加组合而成。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工作电流的大小来选择所需的单片板式动触头片的多少,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作电流的需要。
更为具体地,每一单片板式动触片的外端53与定触头的接触面呈斧足形弧面,并跨接在对应的分接长定触头41和上短定触头42或下短定触头43上,其内端54与内管的嵌槽34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结构6。这样,每一个单片板式动触头片的外端53均在各自的弹簧结构6的弹性抵顶作用下,与对应的定触头的接触面良好接触。
进一步,为使操作者在换挡时手感清晰,于动触头中设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震感动触头片55,其内端与内管的嵌槽34的槽底之间同样设有弹簧结构6,其外端设有凸出于动触头斧足形弧面的凸出部分551,该凸出部分551的长度尺寸等于两相邻定触头相邻弧面的间距,于该凸出部分5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应定触头弧面相吻合的弧面。当换挡时,该凸出部分551在定触头的顶压作用下弹簧结构6被压缩,凸出部分551缩回,在换挡后该凸出部分551在弹簧结构6的弹性力作用下弹出,其两侧的弧面与定触头的弧面敲击接触,使操作者具有清晰的震感,确定已经转到相应的挡位,结束换挡操作,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
更进一步,可于所述伞齿介轮支架上定位有一校正孔15,该校正孔15的孔心轴向对应于外绝缘组合1与内管31、32之间的环空间隙,于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上分别设有孔心径向向外侧偏离校正孔15的功能孔56,该校正孔15在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轴向对应时与之功能孔具有交叉透孔区域,该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的径向尺寸在功能孔56与校正孔15孔心轴线相重合时小于外管1的最小内径。所述的校正孔15可具体设置于支撑架35上。通过上述结构,顺逆转动触头51、52的功能孔56在自然状态下校正孔15处于不同心位置,其外端面与对应的定触头接触,正常工作。当需总装或维修或检查要抽出内管结构时,可转动传动轴2使其带动顺逆转动触头51、52处于周向对应轴向重合的位置上,在外绝缘组合1和内管31、32的环形间隙中对应功能孔56插入带有圆锥形尖头的刚性钢钎,该钢钎的外径可与上述诸孔直径相当,在可插入时产生滑动配合。该钢钎首先穿过顺转动触头51的功能孔56,然后顺次插入并穿过校正孔15和逆转动触头52的功能孔56,强迫偏离的功能孔56的孔心与校正孔15的孔心同轴,带动动触头51、52向转动轴2轴心径向滑移收缩,使内管结构中的最大外圆小于外绝缘组合1结构中的最小内径,从而使内管31、32及其结构件可从外绝缘组合1中一并抽出,从而极大方便管型开关的总装和维护。当内管结构需装入外绝缘组合1时,也可同样,先将钢钎插入各校正孔15和功能孔56中,使内管结构中最大外圆小于外绝缘组合1结构中最小内径,以便于内管结构插入外绝缘组合1中,当内管结构插入到外绝缘组合1相应位置时,抽出钢钎,动触头上的功能孔56即可恢复自然位置,动触头在弹簧结构6的弹性顶抵作用下与定触头相接触,即可正常工作,其操作非常方便简单,没有任何技术难度,有效克服了现有鼓型开关的不足。
如图5所示,参见图6和图7对于本实用新型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同类结构异型体管型开关,外管1可由首节11、尾节13以及一节或一节以上的主节12组合而成,每一主节12内对应一相开关的定触头41、42、43和动触头51、52。各节之间可由轴承支架7连环套装成组合式外管1,各节端轴承支架7对绝缘转动轴形成的4节点支撑为超静定支撑。如图10所示,参见图11和图12,对于本实用新型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另一种同类结构异型体笼型开关,外绝缘组合1为绝缘条式围笼结构与开关通长的绝缘条9的数量等于定触头在各相中周向排布的列数n,而n取决于调压级数m(俗称档位数),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为n=m+1,图中为5级调压正反调开关,因此,绝缘条数为n=5+1=6条,6根绝缘条9的上、下两端各有法兰盘9-4固定,而三相开关各相间高度中间位置设有环状支撑架9-5固连绝缘条9上,以加强其刚度。其它结构基本与管型开关相同,可从图10~12与图5~7的比照中得知。只是笼型开关各接线定触头甩出一接线板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反调分接开关最重要的特点是内管分为顺转内管31和逆转内管32,在绝缘传动轴2带动下,由于伞齿介轮33的作用,当旋转换档时,分别使顺转动触头51和逆转动触头52两层动触头,同时顺逆相反方向转动在同一层绝缘联合体1内壁圆周上分布的不同定触头41、42、43进行切换,即桥式跨接来实现正反调压方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绝缘组合,于该外绝缘组合内同轴套设一绝缘传动轴,于该绝缘传动轴上同轴套设有与该传动轴同向转动的顺转绝缘内管和与该传动轴反向转动的逆转绝缘内管,于所述外绝缘组合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首尾相接循环排列的定触头组,每一定触头组包括周向排列的分接长定触头和轴向对应排列的上短定触头和下短定触头,各个分接长定触头连接于变压器调压线圈各个抽头,上、下短定触头分别连接于变压器主线圈抽头和变压器各相线圈未端;顺转绝缘内管和逆转绝缘内管在分别对应上、下短定触头的轴向位置上设有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该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率相等,且在0级调压挡位时,该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处于轴向投影对应重合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与顺转绝缘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可带动顺转绝缘内管同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转绝缘内管和逆转绝缘内管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伞齿,并于伞齿之间啮合有伞齿介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齿介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并转动支撑于一支撑架上,该支撑架定位于外绝缘组合内壁上,相对于外绝缘组合静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接长定触头的轴向长度贯跨上、下短定触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绝缘组合为节节联环套装的全封闭绝缘外管,构成管型开关;或者,所述外绝缘组合为平行且径距相等于开关中轴线的绝缘条间隔排列围拢而成,构成笼型开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可为一相或一相以上的开关,每相有顺逆转动触头各一,在传动轴轴向分两层布置;并在外绝缘组合内壁上的对应轴向位置设有对应的定触头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伞齿介轮支承架上定位有一校正孔,该校正孔的孔心轴向对应于外绝缘组合与内管之间的环空间隙,于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上分别设有孔心向外侧偏离校正孔的功能孔,该校正孔在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轴向对应时与之功能孔具有交叉透孔区域,该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的径向尺寸在功能孔与校正孔孔心轴线相重合时小于外绝缘组合的最小内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调开关为管型开关时,其外管由首节、尾节以及一节或一节以上的主节组合而成,每一主节内对应一相开关的定触头组和顺逆转两组动触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反调开关为笼型开关时,各条绝缘条与开关中轴线径向等距,各绝缘条间隔有固定空间距离,各条绝缘条环列围拢成圆周,上、下两端由法兰盘固定,各相间设置支撑固定环,构成外绝缘组合,所述的定触头组固定设置于对应的各绝缘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励磁正反调分接开关,其包括一外绝缘组合,于该外绝缘组合内同轴套设一绝缘传动轴,于该绝缘传动轴上同轴套设有顺转绝缘内管和逆转绝缘内管,于所述外绝缘组合的内壁上定触头组,每一定触头组包括分接长定触头和上短定触头和下短定触头,各个分接长定触头连接于变压器调压线圈各个抽头,上、下短定触头分别连接于变压器主线圈抽头和变压器各相线圈未端;顺转绝缘内管和逆转绝缘内管在分别对应上、下短定触头的轴向位置上设有顺转动触头和逆转动触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可靠性明显增强,可安装在变压器箱体较狭窄的空间位置,缩小了变压器箱体体积的空间,价值可观的降低了变压器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F29/00GK2638214SQ0327571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4日
发明者章宏仁, 任宏宇 申请人:浙江省三门腾龙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