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746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导电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美国专利公告第5085590号,上述专利所揭示的电连接器包括上、下堆栈设置的二个D形连接器,其中下层D形连接器的导电导电件设有两排,且第一导电导电件为直角形,其接触部与焊接部连接为一体并相互垂直,为防止导电导电件末端相互靠近,电连接器下方设置有一具有若干通孔的间隔片。而其上层连接器通过的导电导电件末端与一电路板连接,而电路板下端又通过另一导电导电件而与主电路板连接,采用此种技术诚然可克服因上层电连接器导电导电件整体设置产生的插接困难的缺陷,但此种结构过于复杂而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由于该电连接器下方需设置将导电导电件焊接脚分离的间隔片,且导电导电件的焊接部需至少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不利于降低该产品的整体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便捷组装导电导电件及降低产品高度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第二导电件与转接件,其中第一与第二导电件分离设置,并且二者通过转接件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将导电件分为二部分,如此每一部分的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在将第一或第二导电件组装入绝缘本体中时不需太大的插入力,因此导电件变形较小而可防止导电件变形产生相互搭接或插入不到位的缺陷,并且采用转接件将第一与第二导电件连接可令第一与第二导电件之间间隔的高度降低,从而利于降低连接器的整低高度。

图1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所示的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第一导电件11、第二导电件12及转接件13。绝缘本体10后端面延伸设有上、下两层第一导电件定位板100,且在下层第一导电件定位板100下方设有第二导电件固定板101,第一导电件定位板100设有收容槽102,所述收容槽102延伸至绝缘本体10前端面。第二导电件12整体成型于第二导电件固定板101中,并且第二导电件固定板101设有第一与第二开槽103、104。第一导电件11包括对接部110及第一焊接部111。第二导电件12至少包括第二焊接部120与焊接脚121,第二焊接部120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103、104并部分露在外部,而焊接脚121为表面粘着型接脚。
在组装时,第一导电件11收容于收容槽102中,其对接部110凸出绝缘本本体10前端面以与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画出)对接,而其第一焊接部111被支撑在第一导电件定位板100上。第一导电件11与第二导电件12之间通过转接件13电性连接,其中转接件13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1的第一焊接部111焊接,而其另一端与第二导电件12的第二焊接部120焊接,在转接件13第二焊接部120焊接时,其可应上、下的第一导电件11而与设于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103、104中的第二焊接部120焊接,如此可避免转接13之间搭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13可为导电性能较佳的金属片材或线材。
请参阅图3所示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导电件12对应的第三导电件32为圆柱形构造,包括呈同心圆柱体的第三焊接部320及第三焊接脚321,其中第三焊接脚321直径比第三焊接部320大,相应的第三导电件固定板301设有与第三导电件32形状对应的固持孔303。在组装时,转接件13一端与第三导电件32的第三焊接部320相焊接,而该连接器通过第三导电件32的焊接脚321而采用表面粘着的方式焊接于主电路板(图中未画出)上。
请参阅图4所示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为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揭示的电连接器相对接的电连接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绝缘本体40前端凸出设有一对接板4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件11对接的第四导电件41包括对接部410、焊接部411及设二者之间的连接部412,并且连接部412凸出设有一固持部413,在固持部413下端前方形成一台阶414,对接部410前端呈喇叭形以利于第一导电件11插入。在组装时,第四导电件41自绝缘本体40前端插入,其对接部410收容于对接板400中,而固持部413抵于于绝缘本体40的后端面上,而固持部413下端前方的台阶414卡止在绝缘本体40于对接板400后的端面上,如此第四导电件41稳固定位于绝缘本体40中。至于其转接件与另一导电件的设置完全可采用第二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方案。
请参阅图5与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其为一电子卡连接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50、第五导电件51及第六导电件52,其中绝缘本体50设有一收容电子卡(图中未画出)的收容空间500,第五导电件51包括对接部510及焊接部511,对接部510伸入收容空间500内以与电子卡电性接触,第六导电件52为设于转接电路板54上的接触垫,另外转接电路板54另一侧设有锡球541,接触垫与锡球541通过转接电路板54内部的电子线路(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转接件53一端与焊接部511焊接,而另一端与转接电路板54上的接触垫相焊接,并且转接电路板54通过锡球541与主电路板(图中未画出)相焊接。诚然,转接件53的另一端亦可直接焊接于主电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将导电件分为二部分,如此每一部分的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在组装入绝缘本体中时不需太大的插入力,因此导电件变形较小而可防止导电件变形产生相互搭接或插入不到位的缺陷,并且采用金属线材或片材,如铜线或金线等将第一与第二导电件连接,利用线材或片易于弯曲的特性而令第一与第二导电件之间间隔的高度降低,从而利于降低连接器的整低高度。
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转接件也可一端由第一导电件延伸而成,而另一端则焊接在第二导电件上,同样能达成上述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与第二导电件,并且第一与第二导电件之间设置一转接件,第一与第二导电件通过转接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端延伸设有第一导电件定位板,并且在第一导电件定位板下方设有第二导电件固定板,第一导电件定位板设有收容第一导电件的收容槽,而第二导电件设置于第二导电板中,第一导电件包括对接部及第一焊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件整体成型于第二导电件固定板中,并且第二导电件固定板设有第一与第二开槽,第二导电件至少包括第二焊接部与焊接脚,第二焊接部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转接件一端与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焊接部焊接,而其另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焊接部焊接,在转接件第二焊接部焊接时,其可选择与设于第一开槽或第二开槽中的第二焊接部焊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件为圆柱形构造,包括呈同心圆柱体的焊接部及焊接脚,其中焊接脚直径比焊接部大,相应的第二导电件固定板设有与第二导电件形状对应的固持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前端凸出设有一对接板,第一导电件在对接部与焊接部之间设有连接部,并且连接部凸出设有抵于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上的固持部,并且在固持部下端前方形成与绝缘本体对接板后的端面相抵持的台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为电子卡连接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第一导电件包括对接部及焊接部,对接部伸入收容空间内以与电子卡电性接触,第二导电件为设于主电路板上的接触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为电子卡连接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第一导电件包括对接部及焊接部,对接部伸入收容空间内以与电子卡电性接触,另外该连接器还设有一转接电路板,第二导电件为设于转接电路板上的接触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转接电路板另一侧设有锡球,接触垫与锡球通过转接电路板内部的电子线路电性连接,并且转接电路板通过锡球与主电路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转接件一端系由第一导电件一体延伸而成,而另一端则连接在第二导电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第二导电件与转接件,其中第一与第二导电件分离设置,并且二者通过转接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导电件分为二部分,如此每一部分的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在将第一或第二导电件组装入绝缘本体中时不需太大的插入力,因此导电件变形较小而可防止导电件变形产生相互搭接或插入不到位的缺陷,并且采用转接件将第一与第二导电件连接可令第一与第二导电件之间间隔的高度降低,从而利于降低连接器的整低高度。
文档编号H01R12/50GK2686118SQ0327485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