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891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连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本电器元件中的端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具抗拉力、避免电源线摆动、拉扯而脱落,且能达到坚固、耐撞击、防水、防止漏电的电源连接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插头的主要结构包括有外壳、内座、导电铜片、盖板、电源线、保险丝及铜片,内座的前端设有插孔,内座的后端装有铜片并插入外壳内,该铜片从外壳的另一端伸出,该铜片通过设在内座上的保险丝与电源线一端的导电铜片连接,电源线从外壳的前端与内座之间引出,在两个根电源线之间设有防水隔板,在外壳的一侧设有窗口并于其内侧滑动插入盖板。这种电源连接插头存在以下缺点防水隔板的前端与外壳之间是直角结构,存在密封不严的缺点;盖板及外壳内的导槽采用凹槽的结构,增加了主体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原料的消耗量合制造成本;内座的凸块在插入外壳时导入阻力大,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源连接插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密封不严,原料浪费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内座安装阻力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壳、内座、导电铜片、盖板、电源线、保险丝及连接铜片,内座的前端设有插孔,内座的后端装有铜片并插入外壳内,该铜片从外壳的另一端伸出,该铜片通过设在内座上的保险丝与电源线一端的导电铜片连接,电源线从外壳的前端与内座之间引出,在两个根电源线之间设有防水隔板,在外壳的一侧设有窗口并于其内侧滑动插入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盖板的内侧设有两条平行的防水凸肋,在其之间形成与所述的防水隔板吻合的线槽;所述的防水隔板的前端设有圆弧角,在外壳前端与该圆弧角的对应处设有吻合的凹槽;在所述的外壳的开口端内侧设有弧形边缘。
所述的内座的防水隔板突出于内座本体的上、下端面及后方端面上。
所述的内座的凸肋延伸至内部纵向端部及下方。
所述的外壳后端部内缘间设有一凹槽,可与内座的防水隔板相卡合。
所述的外壳的后端部是一封闭状平面,其上设有通孔及插孔。
在所述的外壳的通孔两端边缘上设有突出部。
在所述的盖板的两侧边缘上设有防水凸肋,并与外壳通孔的突出部相结合。
所述的导电铜片的适当处设有门形槽,而其侧部上是设有弧形槽。
所述的连接铜片呈u形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性能好,节省原材料,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的优点。能达到坚固、耐撞击、安全防水的功能,更能有效地固定电源线,避免了因摆动、拉扯,而造成电源线松动或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部分结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座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座的仰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前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内座1、外壳2、导电铜片3、盖板4、电源线5及u形的连接铜片6、保险丝9等元件,该内座1的内部适当处分别设有二容置槽11以容纳电源线5端部被压接的u形铜片6,以及附有弹片32的导电铜片3,且该容置槽11是由防水隔板12所分隔,而该防水隔板12是突出于内座1本体的上、下端面及后方端面上。该内座1的后端部两侧设有凸块13,用于与之对应的外壳2底部的卡孔28相互卡接。在内座1本体之间各设有一插槽14,以便插置导电铜片3于其间,而该导电铜片3中央适当处设有n形槽31,其恰可卡置于该容置槽11的端部间,而该n形槽31的端部与电源线5端部的u形铜片6两者间形成一置放槽,可用以摆放保险丝9,作为过电流保护装置。在导电铜片3端部设有弹片32,当其卡置于内座1后,可作为电源插孔内的电极连接电源之用,同时于该n形槽31的侧部设有一弧形凹槽33,用以当保险丝9置放于其间时,可增加其接触面积,防止接触不良而导致火花。
在内座1的前端部设有可供连接电源的插孔15,而其后方纵向部位分设有两导线孔16用以供走线之用。另外,位于该两插孔15之间的上方,即内座1的前端部边缘上,设有一凸肋17,其延伸至内部纵向端部及下方,并与防水隔板12相连接,用以分隔电源线5的两极性绝缘线,使其不致发生接点短路或碰触的情况。并且在该凸肋17下方的纵向两侧适当处,各设有线槽18。
在外壳2的内缘间,设有一开口结构,其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导槽22和由两根平行凸棱21构成的滑槽;而其前端部内缘上设有一凹槽23,可与内座1的凸肋17相结合。在外壳2的前端下方设有一缺口24,用以引出电源线5。
在盖板4的上缘端面上,设有一道凸肋41、数个凹槽42、二突出部43及防水凸肋44,而其底面的中间则设有由两根平行的凸肋构成的一沟槽45,在该沟槽45的旁和后端设有相互连接的防水凸棱46,该防水凸棱46距盖板4的两边有一定距离(参见图3和图4)。
另于该外壳2的上方设有一窗口25,其恰位于盖板4与外壳2结合后的上方,可作为更换保险丝的窗口。外壳2底部内侧适当处分设有二卡孔28,其恰可与内座1底部内侧适当处所设的二倾斜的凸块19相卡合,使两者紧密卡合不致松落;而外壳2的后端部则设有一凹槽29,可与内座1后端部突出于端面的防水隔板12相结合,用以完全阻隔电源的两极性端。而于该凹槽29的上方设有一通孔26,可使盖板4可穿梭于其间,作为盖板4打开时的通口。而该通孔26的形状恰与盖板4的截面完全吻合,使得当盖板4与内座1及外壳2结合后,其盖板4两边缘端部所设的防水凸肋44恰与通孔26顶端的突出部261相卡合,故能有效阻隔水的渗入。另于该通孔26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262,可供盖板4端部的突出部43置入,而该滑槽262的深部恰为外壳2的后端部所阻隔,使其可游刃于其间,但不致滑出外壳2之外。而所述的凹槽2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插孔27,使其与内座1上的导电铜片3相套合,而成为一插头结构。
当组合内座1与外壳2时,首先将被压接有u形铜片6的电源线6分别插置于内座1的容置槽11中,使其抵紧于槽中而不致滑动,同样地将导电铜片3插置于插槽14的内缘中。此时u形铜片6与n形槽31端部之间,即形成一容置槽,可将保险丝9分别压置于其内,接着将盖板4盖于内座1的上方,使盖板4下方的沟槽45恰与该内座31的防水隔板12卡合。再将内座1与盖板4整组套入至外壳2所设的开口结构的内缘中,此时该盖板4上方的凸肋41恰对置于外壳2的滑槽22内,而该内座1下方突出端面的防水隔板12亦对置于外壳2的导槽23内,如此可顺势将内座1推抵入外壳2的内缘深处。
当电源线5结合于内座1时,其绝缘线端恰贴抵于线槽18内,当其与外壳2组合时,该线槽18上的电源线5,恰被推抵至外壳2的下方缺口24处,使电源线5紧紧夹掣于线槽18与外壳2口部内缘之间,不致松动或脱落,如此即组装成为图1所示的成品。
请再参阅图4和图7,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盖板4上面的沟槽45及两边的滑槽、外壳2内侧的滑槽均由凸棱(21和26等)形成,而不是通过在盖板上直接设置凹槽,所以盖板4和外壳2的主体厚度可以明显减小,大大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所述的防水隔板的前端的凸肋17顶端设有圆弧角,在外壳前端与该圆弧角的对应处设有吻合的凹槽23,两者结合紧密,提高了防水性能。
在所述的外壳2的开口端内侧设有弧形边缘,使内座1的凸块19在插入外壳2的卡孔28时容易导入,提高了安装的方便性。在外壳2内的左右两侧设有凸肋20,用于夹紧内座1两侧,并具有增加强度的作用。
请再参阅图5和图6,由于该内座1的上、下两端面及后端部上,皆设有防水隔板12,使其与外壳体2的导槽22、凹槽29,以及盖板4的沟槽45相结合时,能完全阻隔电源线5的两端的极性,即使电源线5内部的裸铜线与u形铜片6因压接、包覆不良,而造成裸铜线头外露的现象,其亦不会互相接触,而产生短路的危险,如此可完全有效地防止电源线短路的发生。又因该内座1的凸肋17恰与防水隔板12垂直连接,当内座1与外壳体2组合后,更可完全阻隔两电源线5线端的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连接插头,包括有外壳、内座、导电铜片、盖板、电源线、保险丝及连接铜片,内座的前端设有插孔,内座的后端装有导电铜片并插入外壳内,该导电铜片从外壳的另一端伸出,该导电铜片通过设在内座上的保险丝与电源线一端的连接铜片连接,电源线从外壳的前端与内座之间引出,在两个根电源线之间设有防水隔板,在外壳的一侧设有窗口并于其内侧滑动插入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盖板的内侧设有两条平行的防水凸肋,在其之间形成与所述的防水隔板吻合的线槽;所述的防水隔板的前端的凸肋顶端设有圆弧角,在外壳前端与该圆弧角的对应处设有吻合的凹槽;在所述的外壳的开口端内侧设有弧形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座的防水隔板突出于内座本体的上、下端面及后方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座的凸肋延伸至内部纵向端部及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后端部内缘间设有一凹槽,可与内座的防水隔板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后端部是一封闭状平面,其上设有通孔及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的通孔两端边缘上设有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盖板的两侧边缘上设有防水凸肋,并与外壳通孔的突出部相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铜片的适当处设有门形槽,而其侧部上是设有弧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铜片呈u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连接插头,包括内座、外壳、导电铜片、盖板、电源线及U形铜片,内座的内缘间,设有防水隔板及凸肋,其前端部插孔后方之间,设有弧形线槽及防水凸肋;外壳内缘间设有滑槽及导槽,使其可分别与盖板的凸肋及内座的防水隔板卡合,且于外壳前端部内缘设有一凹槽,可与内座的凸肋相结合。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性能好,节省原材料,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的优点。能达到坚固、耐撞击、安全防水的功能,更能有效地固定电源线,避免了因摆动、拉扯,而造成电源线松动或脱落的现象。
文档编号H01R13/52GK2793970SQ20052001853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2日
发明者王连生 申请人:王连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