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调整方法

文档序号:687220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叠层电容器,已知的有具有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的叠层电容器。
在数字电器中装载的中央处理器(CPU)的供给用电源,在向低电压化推进,而负载电流也在增大。所以,对于负载电流的急剧变化,将电源电压的变动抑制在容许值之内就非常困难,为此在电源中连接被称为去耦电容器的叠层电容器。而且,在负载电流过渡性地变动时,从该叠层电容器向CPU供给电流,抑制电源电压的变动。
近年来,伴随着CPU的工作频率的更高频率化,负载电流更高速地增大,退耦电容器中使用的叠层电容器在要求大容量化的同时,也要求其等价串联电阻(ESR)增大。因此,在对通过使端子导体成为包含内部电阻层的多层结构而增大等价串联电阻的叠层电容器进行探讨。

发明内容
然而,在将具备包含内部电阻层的多层结构的端子导体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控制为期望的值时,存在有以下的问题。即,为了将具备包含内部电阻层的多层结构的端子导体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控制为期望的值,就必须调整端子导体中包含的内部电阻层的厚度和该内部电阻层的材料组成,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极为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且精确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控制的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
然而,在一般的叠层电容器中,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对应的端子导体。因此,由于引出导体仅有内部电极那么多的个数,从而等价串联电阻减小。为了实现叠层电容器的大容量化而增多介电体层和内部电极的叠层数时,引出导体的个数也增多。由于引出导体的电阻成分对于端子导体是并联连接,所以随着引出导体的个数的增多,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进一步减小。这样,叠层电容器的大容量化与等价串联电阻的增大是相反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人对能够满足大容量化与等价串联电阻的增大的要求的叠层电容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是本发明人发现了如下新的事实,即使是介电体层与内部电极的叠层数相同,如果由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来连接内部电极,且改变引出导体的个数,就能够将等价串联电阻调整到期望的值。而且,本发明人还发现了如下新的事实,如果能够由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来连接内部电极,且改变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引出导体的位置,也能够将等价串联电阻调整到期望的值。特别是,如果引出导体的个数比内部电极的个数少,则能够将等价串联电阻往增大方向调整。
根据该研究结果,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以外的其余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以外的其余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该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该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优选多个端子导体包含两个以上的第一端子导体和两个以上的第二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电极和连接导体与两个以上的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经过引出电极和连接导体与两个以上的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
而且,优选通过进一步分别调整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导体的个数与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导体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优选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在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的电阻值中产生偏差,也能够减少叠层电容器整体对等价串联电阻的影响,能够控制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精度的下降。
而且,优选在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中形成有缝隙,缝隙分别在形成有该缝隙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中,使电流在夹持该缝隙的相对的区域内相互反方向地流过。在这种情况下,由电流产生的磁场相抵消,能够达到降低等价串联感应系数的目的。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的至少一方,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的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和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在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优选通过进一步分别调整电连接多个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导体的个数与电连接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导体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优选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在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的电阻值中产生偏差,也能够减少对叠层电容器整体的等价串联电阻的影响,能够抑制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精度的下降。
而且,优选在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内部电极形成有缝隙,缝隙分别在形成有该缝隙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中,使电流在夹持该缝隙的相对的区域相互反方向地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由电流的引起发生的磁场相抵消,能够达到降低等价串联电感(inductance)的目的。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的侧面上形成的多个外部导体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外部导体具有包含多个第一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的第一外部导体群;和包含多个第二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的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相互电绝缘,偶数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绝缘,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偶数个第一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偶数个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该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多个第一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多个第二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第一电极群中包含的各导体与第二电极群中包含的各导体,沿着叠层体的侧面关于周回方向相邻地配置,同时,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上述叠层电容器,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而且,根据上述叠层电容器那样的外部导体的配置,在第一外部导体群的极性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的极性相反的情况下,在沿叠层体的侧面、周回方向上看,以相反极性连接的导体相邻地配置。因此,在端子导体或连接导体与内部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引起发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进而,由于各连接导体的个数为偶数,所以,即使是为了降低等价串联电感而对配置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的结构再增加连接导体,也仍然能够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叠层体的侧面上形成的多个导体电极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多个外部导体具有包含多个第一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的第一外部导体群;和包含多个第二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的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相互电绝缘,偶数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绝缘,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偶数个第一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偶数个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多个第一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多个第二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第一电极群中包含的各导体与第二电极群中包含的各导体,沿着叠层体的侧面关于旋转方向相邻地配置,同时,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上述叠层电容器,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而且,根据上述叠层电容器那样的外部导体的配置,在第一外部导体群的极性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的极性相反的情况下,在沿叠层体的侧面、在周回方向上看,以相反极性连接的导体相邻配置。因此,在端子导体或连接导体与内部电极之间由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其结果是,该叠层电容器中等价串联电阻降低。进而,由于各连接导体的个数为偶数,所以,即使是为降低等价串联电感而对配置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的结构再增加连接导体,也仍然能够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例如,可以是在与叠层体的叠层方向平行的侧面中的第一侧面上形成偶数个第一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和偶数个第二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在与叠层体的叠层方向平行且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形成有第一侧面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导体以外其余的第一连接导体和在第一侧面上形成的第二连接导体以外其余的第二连接导体;第一侧面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导体与第二连接导体的和第二侧面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导体与第二连接导体的和都是偶数。
例如,可以是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为两个,其中一个在第一侧面上形成,另外一个在第二侧面上形成,这两个第一连接导体形成在对于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同时,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为两个,其中一个在第一侧面上形成,另外一个在第二侧面上形成,这两个第二连接导体在对于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形成。
优选多个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侧面中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或第二连接导体的侧面不同的侧面。通过这样在不同的侧面上形成端子导体与连接导体,能够抑制第一端子导体与第二连接导体之间的短路和第二端子导体与第一连接导体之间的短路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是,在与平行于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侧面中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或第二连接导体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的和为偶数。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的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
本发明可以由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与附图得到更好的理解。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范围与适应性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得到理解。但是也应该知道,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制发明的范围,在不脱离其要旨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表示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第二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8是表示第二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表示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表示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表示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表示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第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表示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表示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7是表示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8是表示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表示第三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0是表示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1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变形例中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3是表示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5是表示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6是表示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7是表示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9是表示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变形例中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或具有同一功能的要素使用同样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在说明书中,使用有“上”和“下”等用语,这与各图的上下方向相对应。本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包含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而记述。
(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叠层电容器C1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的端子电极3、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端子电极(第一端子导体)3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二端子电极(第二端子导体)5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与第二端子电极5相互电绝缘。
第一连接导体7形成在叠层体1的表面,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c侧。第二连接导体9形成在叠层体1的表面,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d侧。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绝缘。
如图2所示,叠层体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九层)介电体层11~18、35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1~64交互叠层构成。在实际的叠层电容器C1中,介电体层11~18、35之间的界面以察觉不到的程度一体化。
各第一内部电极41~44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一内部电极41~44分别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的介电体层11~18、35的叠层方向(以下简称“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1~44上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81~84,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c。
引出导体81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2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3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4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
第一内部电极41~44分别隔着引出导体81~84与第一连接导体7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
在第一内部电极41上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第一内部电极41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是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2~44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
各第二内部电极61~64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二内部电极61~64分别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的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1~64上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101~104,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d。
引出导体101与第二内部电极6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2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3与第二内部电极6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4与第二内部电极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
第二内部电极61~64分别隔着引出导体101~104与第二连接导体9电连接。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
在第二内部电极64上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第二内部电极64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1~63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
在叠层电容器C1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4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而且,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第一连接导体7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为串联连接。而且,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为串联连接。由此,叠层电容器C1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而且,通过等价串联电阻的增大,能够防止在共振频率下阻抗的急剧下降,使宽频带化成为可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4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C1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电极41~44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之间并联连接。由此,即使是各第一内部电极41~44和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电阻值发生偏差,也能够减少对叠层电容器C1整体的等价串联电阻的影响,能够抑制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精度的下降。
(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3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从上面数第一个第二内部电极61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2~64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由此,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为串联连接。而且,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为并联连接。
所以,由于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4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3、6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
如图4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从第一内部电极41向下数第三个第一内部电极43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1、42、44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从第二内部电极61向下数第二个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1、63、64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3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由此,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3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为并联连接。而且,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为并联连接。
所以,由于第一连接导体7的电阻成分和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3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四实施方式)参照图5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4、6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5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从第一内部电极41向下数第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4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通过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1~43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从第二内部电极61向下数第二个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1、63、64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4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由此,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为并联连接。而且,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为并联连接。
所以,由于第一连接导体7的电阻成分和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4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五实施方式)参照图6对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1、64的个数。图6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6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2、43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1、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44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2、63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1、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64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要少。由此,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53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73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并联连接。所以,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叠层电容器C1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能够将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六实施方式)参照图7对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3、61、63的个数。图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7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43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2、44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1、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43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3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2、64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1、6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63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3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要少。由此,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3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53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73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并联连接。所以,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3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个数,能够将第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七实施方式)参照图8对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2、43、61、62的个数。图8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8所示,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2、43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1、44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2、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43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2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3、64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各第二内部电极61、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62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2、43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要少。由此,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2、43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53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73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并联连接。所以,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第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2、43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的个数,能够将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八实施方式)参照图9对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2、64的个数。图9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9所示,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2、43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各第一内部电极41、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44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2、64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通过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1、63也通过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第二内部电极62、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64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要少。由此,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53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73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并联连接。所以,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个数,能够将第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九实施方式)参照图10对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73电连接于端子电极3、5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2、44、61、62、64的个数。图10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10所示,在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2、44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1、43也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一端子电极3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与第一内部电极42、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44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三个第二内部电极61、62、64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3也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与第二端子电极5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4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与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62、64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的个数为三,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要少。由此,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53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的个数多,这些引出导体73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并联连接。所以,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的个数,能够将第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实施方式)参照图11对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2~44、61~63上形成有缝隙。图11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在第一内部电极42~44中形成有从引出导体82~84与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连接部分的侧边向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S11~S13。所以,形成缝隙S11~S13,使得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2~44中,分别夹持缝隙S11~S13的相对的区域内电流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流动。
在第二内部电极61~63中形成有从引出导体101~103与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连接部分的侧边向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S21~S23。所以,形成缝隙S21~S23,使得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1~63中,分别夹持缝隙S21~S23的相对的区域内电流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流动。
由于在形成有缝隙S11~S13,S21~S23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2~44、61~63中,在分别夹持缝隙S11~S13、S21~S23的相对的区域内流过相互反向的电流,所以由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而且,从形成有缝隙的第一内部电极42~44与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叠层方向看,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由流过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由流过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所以,在该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能够谋求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在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4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要少。由此,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的第二内部电极64的个数,能够将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2对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12所示,叠层体1包含第一~第三电容器部121、131、141。第一电容器部121位于第二电容器部131与第三电容器部141之间。
首先,对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这一点之外,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叠层体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八层)介电体层11~18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1~64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此外,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
接着,对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电容器部13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层)介电体层133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135、137交互叠层构成。各第一内部电极135隔着引出导体136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引出导体136与各第一内部电极13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135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第二内部电极137隔着引出导体138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引出导体138与各第二内部电极13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137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接着,对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电容器部14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层)介电体层143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145、147交互叠层构成。各第一内部电极145隔着引出导体146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引出导体146与各第一内部电极14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145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第二内部电极147隔着引出导体148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引出导体148与各第二内部电极14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147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介电体层11~18、133、143之间的界限以觉察不到的程度一体化。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1经过端子电极3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一内部电极135和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一内部电极14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4经过端子电极3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一内部电极135和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一内部电极14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1经过端子电极5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二内部电极137和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二内部电极147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4经过端子电极5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二内部电极137和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二内部电极147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二实施方式)参照图13对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13是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之外,与第七实施方式的叠层体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八层)介电体层11~18、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1~64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2、43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而且,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2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七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三实施方式)参照图14对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14是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1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之外,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叠层体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八层)介电体层11~18与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1~64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中的一个第一内部电极44隔着引出导体53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而且,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中的一个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作为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也可以使用与第一~第三、第六、第八~第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1相同的结构(但介电体层35除外)。
(第十四实施方式)参照图15~图16对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5所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个)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3A~3D、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端子电极3A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B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C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D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
第二端子电极5A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二端子电极5B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二端子电极5C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第二端子电极5D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
所以,在侧面1a上,从侧面1c向着侧面1d顺次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3A、第二端子电极5A、第一端子电极3B、第二端子电极5B。在侧面1b上,从侧面1d向着侧面1c顺次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3C、第二端子电极5C、第一端子电极3D、第二端子电极5D。第一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相互电绝缘。
第一连接导体7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c一侧。第二连接导体9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d一侧。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绝缘。
如图16所示,叠层体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二十五层)介电体层11~35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二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52、61~72交互叠层构成。在实际的叠层电容器C2中,在介电体层11~35之间的界限以觉察不到的程度的一体化。
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呈大致矩形。第一内部电极41~52分别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中介电体层11~35的叠层方向(以下简称为“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中,分别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81~92,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c。
引出导体81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2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3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4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5与第一内部电极4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6与第一内部电极46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7与第一内部电极47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8与第一内部电极48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9与第一内部电极49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90与第一内部电极50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91与第一内部电极5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92与第一内部电极5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
第一内部电极41~52分别隔着引出导体81~92与第一连接导体7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52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
第一内部电极41隔着引出导体53A与第一端子电极3A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2隔着引出导体53B与第一端子电极3B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3隔着引出导体53C与第一端子电极3C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4隔着引出导体53D与第一端子电极3D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5~52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并联连接。
各引出电极53A、53B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1、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电极53C、53D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3、44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3、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呈大致矩形。第二内部电极61~72分别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的叠层方向上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分别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101~112,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d。
引出导体101与第二内部电极6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2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3与第二内部电极6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4与第二内部电极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5与第二内部电极65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6与第二内部电极66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7与第二内部电极6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8与第二内部电极68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9与第二内部电极69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10与第二内部电极70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11与第二内部电极7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12与第二内部电极7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
第二内部电极61~72分别隔着引出导体101~112与第二连接导体9电连接。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72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
第二内部电极61隔着引出导体73A与第二端子电极5A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B与第二端子电极5B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3隔着引出导体73C与第二端子电极5C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4隔着引出导体73D与第二端子电极5D电连接。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5~72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并联连接。
各引出电极73A、73B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1、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电极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3、64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3、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而1b。
在叠层电容器C2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连接导体7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A为串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3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D为并联连接。
另一方面,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A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3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D为并联连接。
由此,叠层电容器C2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C2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电极41~52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之间并联连接。由此,即使是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和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电阻值发生偏差,也能够减少对叠层电容器C2整体的等价串联电阻的影响,能够抑制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精度的下降。
(第十五实施方式)参照图17对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17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17所示,在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第一内部电极51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52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3~50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53C、53D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51、5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1、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第二内部电极71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72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3~70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71、7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1、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51、52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71、72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由此,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连接导体7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A为串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5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5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5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5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D为并联连接。
另一方面,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A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7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7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D为并联连接。
由于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51、5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与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71、7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六实施方式)参照图18对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18是表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18所示,在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第一内部电极44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47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50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2、43、45、46、48、49、51、52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53B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7、50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7、5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第二内部电极64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内部电极67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70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2、63、65、66、68、69、71、72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为并联连接。引出导体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7、70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7、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7、70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由此,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连接导体7的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A为串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47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7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47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以第一内部电极50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0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一内部电极50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电极7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D为并联连接。
另一方面,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A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7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7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67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70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0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和与第二内部电极70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D为并联连接。
由于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7、70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七实施方式)参照图19对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19是表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备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
如图19所示,在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A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内部电极65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内部电极68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71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63、64、66、67、69、70、72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2、64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2、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7、70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7、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2、65、68、71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由此,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A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5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5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5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68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8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8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以第二内部电极7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D为并联连接。
由于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2、65、68、71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八实施方式)参照图20对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图20是表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
如图20所示,在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第一内部电极49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50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51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52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5~48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53A、53B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9、50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9、5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51、5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51、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第二内部电极69隔着引出导体73A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内部电极70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内部电极71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72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5~68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9、70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9、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71、7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71、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的个数为八,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的个数为八,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要少。由此,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C2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53A~53D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为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73A~73D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为并联连接。所以,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叠层电容器C2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B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十九实施方式)参照图21对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而且,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21是表示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21所示,在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各第一内部电极43、47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各第一内部电极44、48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各第一内部电极45、49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各第一内部电极46、50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42、51、52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53A、53B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3、44、47、48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3、44、47、4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5、46、49、50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5、46、49、5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各第二内部电极63、67隔着引出导体73A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各第二内部电极64、68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各第二内部电极65、69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各第二内部电极66、70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62、71、72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3、64、67、68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3、64、67、6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5、66、69、70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5、66、69、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3~50的个数为八,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3~70的个数为八,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要少。由此,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C2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3~50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53A~53D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为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3~70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73A~73D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为并联连接。所以,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叠层电容器C2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而且,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五~第十七实施方式同样,由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所以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3~50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3~70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实施方式)参照图22对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而且,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22是表示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在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个数为八,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7~70的个数为八,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要少。由此,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C2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53A~53D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为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7~70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73A~73D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为并联连接。所以,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叠层电容器C2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而且,第二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五~第十七实施方式同样,由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所以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7~50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7~70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3对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而且,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23是表示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在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44、45、47、48、50、51的个数为八,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65、67、68、70、71的个数为八,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要少。由此,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C2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44、45、47、48、50、51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53A~53D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为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65、67、68、70、71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73A~73D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为并联连接。所以,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叠层电容器C2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而且,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五~第十七实施方式同样,由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44、45、47、48、50、51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4、65、67、68、70、71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二实施方式)参照图24对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4是表示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24所示,叠层体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十九层)介电体层11~35、235~248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九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52、253~259、61~72、273~279交互叠层构成。在实际的叠层电容器中,以介电体层11~35,235~248之间的以界面觉察不到的程度的一体化。
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分别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的介电体层11~35、235~248的叠层方向(以下简称“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分别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81~92、293~299,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c。
引出导体81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2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3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4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5与第一内部电极4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6与第一内部电极46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7与第一内部电极47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8与第一内部电极48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9与第一内部电极49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90与第一内部电极50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91与第一内部电极5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92与第一内部电极5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3与第一内部电极25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4与第一内部电极25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5与第一内部电极25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6与第一内部电极256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7与第一内部电极257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8与第一内部电极258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299与第一内部电极259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25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
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分别隔着引出导体81~92、293~299与第一连接导体7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
第一内部电极41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42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43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44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内部电极45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46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49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51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内部电极255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256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257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7、48、50、52、253、254、258、259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是并联连接。
各引出导体53A、53B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45、46、255、256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1、42、45、46、255、25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3、44、49、51、257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3、44、49、51、25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分别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的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上分别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101~112,313~319,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d。
引出导体101与第二内部电极6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2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3与第二内部电极6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4与第二内部电极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5与第二内部电极65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6与第二内部电极66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7与第二内部电极6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8与第二内部电极68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09与第二内部电极69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10与第二内部电极70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11与第二内部电极7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112与第二内部电极7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3与第二内部电极27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4与第二内部电极27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5与第二内部电极275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6与第二内部电极276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7与第二内部电极27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8与第二内部电极278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8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引出导体319与第二内部电极279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27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d。
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分别隔着引出导体101~112、313~319与第二连接导体9电连接。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连接。
第二内部电极61隔着引出导体73A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内部电极63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64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内部电极65隔着引出导体73A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内部电极66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内部电极69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71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内部电极275隔着引出导体73A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内部电极276隔着引出导体73B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B。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7、68、70、72、273、274、278、279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是并联连接。
各引出电极73A、73B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65、66、275、276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1、62、65、66、275、276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电极73C、73D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3、64、69、71、277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3、64、69、71、277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6、49、51、255~257的个数为十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九)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6、69、71、275~277的个数为十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九)要少。由此,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而且,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五~第十七实施方式同样,由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的电阻成分的差异,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73A~7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A~3D,5A~5D的内部电极41~46、49、51、255~257,61~66、69、71、275~277在叠层方向上相邻配置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6、49、51、255~257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6、69、71、275~277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三实施方式)参照图25对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5~52、65~72上形成有缝隙。图25是表示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
在第一内部电极45~52中,形成有从引出导体85~92与第一内部电极45~52的连接部分的侧边向第一内部电极45~5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S11~S18。所以,缝隙S11~S18形成为使得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5~52中,分别夹住缝隙S11~S18相对的区域内流动的电流为相互相反的方向。
在第二内部电极65~72中,形成有从引出导体105~112与第二内部电极65~72的连接部分的侧边向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S21~S28。所以,缝隙S21~S28形成为使得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5~72中,分别夹持缝隙S21~S28相对的区域内流动的电流为相互相反的方向。
由于在形成有缝隙S11~S18、S21~S28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5~52、65~72中,在分别夹持缝隙S11~S18、S21~S28的相对的区域内流动相互反向的电流,所以由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而且,从形成有缝隙的第一内部电极45~52与第二内部电极65~72的叠层方向看,电流的流过方向相反。因此,由流过第一内部电极45~52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由流过第二内部电极65~72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所以,在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能够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在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5~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由此,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能够将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四实施方式)参照图26对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6是表示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26所示,叠层体1包含第一~第三电容器部121、131、141。第一电容器部121位于第二电容器部131与第三电容器部141之间。
首先,对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这一点之外,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体C2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二十四层)介电体层11~34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二层)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52、61~72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十二个第一内部电极41~52中的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而且,十二个第二内部电极61~72中的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
接着,对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电容器部13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层)介电体层133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135、137交互叠层构成。各第一内部电极135隔着引出导体136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B。引出导体136与各第一内部电极13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135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第二内部电极137隔着引出导体138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B。引出导体138与各第二内部电极13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137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
接着,对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电容器部14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层)介电体层143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145、147交互叠层构成。各第一内部电极145隔着引出导体146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3D。引出导体146与各第一内部电极14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145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各第二内部电极147隔着引出导体148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5D。引出导体148与各第二内部电极14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147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介电体层11~35、133、143之间的界限以觉察不到的程度一体化。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1经过端子电极3A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一内部电极13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2经过端子电极3B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一内部电极13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3经过端子电极3C与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一内部电极14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4经过端子电极3D与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一内部电极14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1经过端子电极5A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二内部电极137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2经过端子电极5B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二内部电极137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3经过端子电极5C与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二内部电极147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4经过端子电极5D与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二内部电极147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十四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五实施方式)参照图27对第二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27是表示第二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叠层体1和介电体层35之外,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二十四层)介电体层11~34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二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52、61~72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十二个第一内部电极41~52中的四个第一内部电极41、42、51、52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而且,十二个第二内部电极61~72中的四个第二内部电极61、62、71、72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十五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六实施方式)参照图28对第二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28是表示第二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叠层体1和介电体层35之外,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二十四层)介电体层11~34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二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52、61~72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十二个第一内部电极41~52中的八个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而且,十二个第二内部电极61~72中的八个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十八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二十七实施方式)参照图29对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29是表示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2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叠层体1和介电体层35之外,与第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二十四层)介电体层11~34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二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52、61~72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十二个第一内部电极41~52中的八个第一内部电极43~50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而且,十二个第二内部电极61~72中的八个第二内部电极63~70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十九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作为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也可以使用与第十六、第十七和第二十~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1相同的结构(但介电体层35除外)。
(第二十八实施方式)参照图30和图31对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0是表示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图31是表示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0所示,叠层电容器C3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端子电极3A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B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C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第一端子电极3D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
第二端子电极5A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二端子电极5B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a一侧。第二端子电极5C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第二端子电极5D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b一侧。
所以,在侧面1a上,从侧面1c一侧向着侧面1d一侧,顺次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3A、第二端子电极5A、第一端子电极3B、第二端子电极5B。在侧面1b上,从侧面1d一侧向着侧面1c一侧,顺次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3C、第二端子电极5C、第一端子电极3D、第二端子电极5D。第一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相互电绝缘。
第一连接导体7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c一侧。第二连接导体9位于叠层体1的侧面1d一侧。第一连接导体7与第二连接导体9相互电绝缘。
如图31所示,叠层体1也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一层)介电体层11~20、35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45、61~65交互叠层构成。在实际的叠层电容器C3中,介电体层11~20、35之间的界面以觉察不到的程度的一体化。
各第一内部电极41~45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一内部电极41~45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1中介电体层11~20、35的叠层方向(以下简称“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1~45上分别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81~85,引出到叠层体1的侧面1c。
引出导体81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2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3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4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引出导体85与第一内部电极4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c。
第一内部电极41~45分别隔着引出导体81~85与第一连接导体7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45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相互电连接。
第一内部电极41、45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2~44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5是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53A、53B与第一内部电极41、45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1、4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与第一内部电极41、45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1、4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第二内部电极61、65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2~64也隔着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5是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1、65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1、6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也与第二内部电极61、65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71、75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电极41~45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5之间并联连接。由此,即使各第一内部电极41~45和各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电阻值发生偏差,也能够减少对叠层电容器整体的等价串联电阻的影响,能够抑制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精度的下降。
(第二十九实施方式)参照图32对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32是表示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内部电极42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3~45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5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53A、53B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也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3~65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5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也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实施方式)参照图33对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33是表示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内部电极43、44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42、45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45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53A、53B与第一内部电极43、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53C、53D也与第一内部电极43、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第二内部电极63、64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62、65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5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3、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也与第二内部电极63、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3、44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3、64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三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3、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3、64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一实施方式)参照图34对第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34是表示第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63、64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65为并联连接。各引出导体73A、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各引出导体73C、73D也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b。
在第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2、65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三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2、65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二实施方式)参照图35对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图35是表示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在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5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5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三实施方式)参照图36对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与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36是表示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在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4的个数为一,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2的个数为一,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2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四实施方式)参照图37对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2~44、62~64上形成有缝隙。图36是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在第一内部电极42~44上,形成有从引出导体82~84与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连接部分的侧边向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S11~S13。所以,缝隙S11~S13形成为使得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2~44中,分别夹持缝隙S11~S13的相对的区域内流过的电流为相互相反的方向。
在第二内部电极62~64上,形成有从引出导体102~104与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连接部分的侧边向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S21~S23。所以,缝隙S21~S23形成为使得各第二内部电极62~64中,分别夹持缝隙S21~S23的相对的区域内流过的电流为相互相反的方向。
由于在形成有缝隙S11~S13、S21~S23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2~44、62~64上,在分别夹持缝隙S11~S13、S21~S23相对的区域内流过相互反向的电流,所以由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而且,从形成有缝隙的第一内部电极42~44与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叠层方向上看,电流流过的方向相反。因此,由流过第一内部电极42~44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由流过第二内部电极62~64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所以,在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能够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在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个数为二,比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个数为二,比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要少。由此,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5的个数,能够将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五实施方式)参照图38对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的不同之处在于叠层体1的结构。图38是表示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如图38所示,叠层体1包含第一~第三电容器部121、131、141。第一电容器部121位于第二电容器部131与第三电容器部141之间。
首先,对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这一点之外,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叠层体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层)介电体层11~20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五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45、61~65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五个第一内部电极41~45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45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五个第二内部电极61~65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5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
接着,对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电容器部13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层)介电体层133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135、137交互叠层构成。各第一内部电极135隔着引出导体136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引出导体136与各第一内部电极13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135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1b。各第二内部电极137隔着引出导体138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引出导体138与各第二内部电极13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137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1b。
接着,对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电容器部14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层)介电体层143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145、147交互叠层构成。各第一内部电极145隔着引出导体146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引出导体146与各第一内部电极145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145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1b。各第二内部电极147隔着引出导体148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引出导体148与各第二内部电极147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147分别延伸到面临叠层体1的侧面1a、1b。
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一内部电极41、45经过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一内部电极135和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一内部电极145电连接。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第二内部电极61、65经过端子电极5A~5D与第二电容器部131的第二内部电极137和第三电容器部141的第二内部电极147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二十八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六实施方式)参照图39对第三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39是表示第三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六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这一点之外,与第二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叠层体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层)介电体层11~20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五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45、61~65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五个第一内部电极41~45中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42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而且,五个第二内部电极61~65中的两个第二内部电极61、62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二十九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第三十七实施方式)参照图40对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图40是表示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二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3相同,具有叠层体1;在该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1上形成的第二的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的连接导体7、9。
第一电容器部121除介电体层35这一点之外,与第三十二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叠层体1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第一电容器部121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层)介电体层11~20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五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45、61~65交互叠层构成。在第一电容器部121中,五个第一内部电极41~45中的一个第一内部电极41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而且,五个第二内部电极61~65中的一个第二内部电极65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电容器部121,如第三十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作为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也可以使用与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和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1相同的结构(但介电体层35除外)。而且,增加端子电极个数,作为第一电容器部121的结构也可以使用与第二十二~第二十四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叠层体1相同的结构(但介电体层35除外)。
在第一~第三十七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53A~53D、73、73A~7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3A~3D、5、5A~5D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将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其结果是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上述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的个数的调整,能够在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253~259的总数少一个的范围内进行。上述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的个数的调整,能够在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273~279的总数少一个的范围内进行。隔着引出导体53、53A~5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可以与隔着引出导体73、73A~7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5、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不同。
进而,也可以调整连接导体的个数,将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进行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调整连接导体的个数的一例示于图41和图42。在图41和图42所示的叠层电容器中,通过将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的第一与第二连接导体的个数分别设定为二,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图41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42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变形例中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1所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变形例分别具备两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9。如图42所示,第一内部电极41~62分别具有连接于连接导体的两个引出导体81~92、101~112。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1~62之间经过两个通电路径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82之间也经过两个通电路径电连接。也可以分别设置多个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之外的第一~第十四、和第十六~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的连接导体7、9。
(第三十八实施方式)参照图43和图44对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3是表示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图44是表示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3所示,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4具有大致为长方体形状的叠层体2;和形成在叠层体2的多个外部导体。多个外部导体具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一外部导体群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个)第一端子电极(第一端子导体)3A~3D和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个)第一连接导体7A、7B。第二外部导体群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四个)第二端子电极(第二端子导体)5A~5D和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各两个)第二连接导体9A、9B。
第一连接导体7A与第二连接导体9A位于平行于后述的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中的第一侧面2a上,从第四侧面2d一侧向着第三侧面2c一侧顺次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7A、第二连接导体9A。这样,两个第一连接导体7A、7B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第一连接导体7A和两个第二连接导体9A、9B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第二连接导体9A形成在第一侧面2a上,它们的和为偶数(两个)。
第一连接导体7B与第二连接导体9B位于平行于后述的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侧面2a~2d中与第一侧面2a相对的第一侧面2b上,从第三侧面2c一侧向着第四侧面2d一侧顺次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7B、第二连接导体9B。这样,形成在第一侧面2a上的第一连接导体7A之外残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的第一连接导体7B和形成在第一侧面2a上的第二连接导体9A之外残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的第二连接导体9B形成在第一侧面2b上,它们的和为偶数(两个)。
而且,第一连接导体7A与第一连接导体7B形成在对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第二连接导体9A与第二连接导体9B形成在对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其中,第一连接导体7A、7B与第二连接导体9A、9B相互电绝缘。
第一端子电极3A、3B和第二端子电极5A、5B位于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一侧,从第一侧面2a一侧向着第二侧面2b一侧顺次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3A、第二端子电极5A、第一端子电极3B、第二端子电极5B。
第一端子电极3C、3D和第二端子电极5C、5D位于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一侧,从第二侧面2b一侧向着第一侧面2a一侧顺次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3C、第二端子电极5C、第一端子电极3D、第二端子电极5D。
这样,在叠层体2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上,沿着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平行的叠层体2的侧面(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侧面2a、2c、2b、2d),关于与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相邻交互地配置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和第二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
而且,除去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仅着眼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沿着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平行的叠层体2的侧面(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侧面2a、2c、2b、2d),关于与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交互地配置有第一端子电极与第二端子电极。
第一与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侧面中的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7A、7B或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第一和第二侧面不同的第三和第四侧面2c、2d上。而且,在第三侧面2c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B与第二端子电极5A、5B的和为偶数四。在第四侧面2d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C、3D与第二端子电极5C、5D的和为偶数四。
第一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相互电绝缘。
如图44所示,叠层体2通过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二十五层)介电体层11~35和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十二层)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52、61~72交互叠层构成。在实际的叠层电容器C4中,介电体层11~35之间的界面以觉察不到的程度的一体化。
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一内部电极41~52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2中介电体层11~35的叠层方向(以下简称“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上分别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81A~92A,在叠层体2的第一侧面2a引出;和延伸的引出导体81B~92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二侧面2b。
各引出导体81A~92A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1~5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一侧面2a。各引出导体81B~92B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41~5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二侧面2b。
第一内部电极41~52分别隔着引出导体81A~92A与第一连接导体7A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分别隔着引出导体81B~92B与第一连接导体7B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1~52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A、7B相互电连接。
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1、42上,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53A、53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在各第一内部电极43、44上,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53C、53D,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53A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53B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53C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c。引出导体53D与第一内部电极44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一内部电极41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42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43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44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
第一内部电极41~52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A、7B相互电连接,由此第一内部电极45~52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为并联连接。
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大致呈矩形形状。第二内部电极61~72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侧面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上分别形成延伸的引出导体101A~112A,在叠层体2的第一侧面2a引出,和延伸的引出导体101B~112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二侧面2b。
各引出导体101A~112A与对应的第二内部电极61~7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一侧面2a。各引出导体101B~112B与对应的第一内部电极61~72一体形成,并从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二侧面2b。
第二内部电极61~72分别隔着引出导体101A~112A与第二连接导体9A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分别隔着引出导体101B~112B与第二连接导体9B电连接。由此,第二内部电极61~72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A、9B相互电连接。
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1、62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73A、73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3、64形成延伸的各引出导体73C、73D,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73A与第二内部电极6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73C与第二内部电极6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引出导体73D与第二内部电极64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4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二内部电极61隔着引出导体73A与第二端子电极5A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B与第二端子电极5B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3隔着引出导体73C与第二端子电极5C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4隔着引出导体73D与第二端子电极5D电连接。
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72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A、9B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5~72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D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是并联连接。
在叠层电容器C4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A为串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一内部电极4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一内部电极43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一内部电极4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D为并联连接。
另一方面,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6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A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73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3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64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4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电极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D为并联连接。
由此,叠层电容器C4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的个数,将叠层电容器C4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叠层体2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上,关于与沿着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叠层方向相交叉的周回方向,相邻交互地配置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和第二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
即,在第一侧面2a上,从第四侧面2d向着第三侧面2c的方向上顺次交互配置有第一连接导体7A、第二连接导体9A。在第二侧面2b上,从第三侧面2c向着第四侧面2d的方向上顺次交互配置有第一连接导体7B、第二连接导体9B。在第三侧面2c上,从第一侧面2a向着第二侧面2b的方向上顺次交互配置有第一端子电极3A、第二端子电极5A、第一端子电极3B和第二端子电极5B。在第四侧面2d上,从第二侧面2b向着第一侧面2a的方向上顺次交互配置有第一端子电极3C、第二端子电极5C、第一端子电极3D和第二端子电极5D。
因此,在第一外部导体群(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极性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极性相反连接的情况下,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看,以相反极性而连接的端子电极或连接导体相邻配置。由此,关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相邻的引出导体53A~53D、81A~92A、81B~92B、73A~73D、101A~112A、101B~112B中,流过相互反向的电流。其结果是,由这些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能够降低该叠层电容器C4中的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除去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仅着眼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沿着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平行的叠层体2的侧面(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侧面2a、2c、2b、2d),关于与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相邻交互地配置有第一端子电极与第二端子电极。所以,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配置为使得由流过连接于各端子电极的引出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降低等价串联电感。由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分别为偶数,所以即使为降低等价串联电感而对配置有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的叠层电容器C4进而添加连接导体,也仍然能够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形成在与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7A、7B或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第一和第二侧面2a、2b不同的第三和第四侧面2c、2d上。这样,在叠层电容器C4中,由于端子电极3A~3D、5A~5D与连接导体7A、7B、9A、9B形成在不同的侧面上,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连接导体9A、9B之间的短路,和第二端子电极5A~5D与第一连接导体7A、7B之间的短路。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电极41~52之间是并联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之间是并联连接。由此,即使各第一内部电极41~52和各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电阻值发生偏差,也能够减少对叠层电容器C4整体的等价串联电阻的影响,能够抑制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精度的下降。
(第三十九实施方式)参照图45对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图45是表示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4相同,具有叠层体2;在该叠层体2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2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同样在叠层体2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
如图45所示,在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对于各第一内部电极49、50,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53A、53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对于各第一内部电极51、52,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53C、53D,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53A与第一内部电极49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53B与第一内部电极50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53C与第一内部电极5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引出导体53D与第一内部电极5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一内部电极49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50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51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52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
对于各第二内部电极69、70,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73A、73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对于各第二内部电极71、72,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73C、73D,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73A与第二内部电极69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9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73B与第二内部电极70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0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73C与第二内部电极7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引出导体73D与第二内部电极7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二内部电极69隔着引出导体73A与第二端子电极5A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70隔着引出导体73B与第二端子电极5B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71隔着引出导体73C与第二端子电极5C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72隔着引出导体73D与第二端子电极5D电连接。
在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的个数为八,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的个数为八,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要少。由此,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叠层电容器C4相比,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53A~53D对应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为并联连接。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的个数多,对于与这些引出导体73A~73D对应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为并联连接。所以,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比叠层电容器C4的等价串联电阻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4、49~52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B的第二内部电极61~64、69~72的个数,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叠层体2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上,关于与沿着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相邻地配置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和第二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因此,在第一外部导体群(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极性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极性相反的情况下,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看,以相反极性连接的端子电极或连接导体相邻地交互配置。由此,关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相邻的引出导体中流过相互反向的电流。其结果是,由这些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能够降低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的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在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由于端子电极3A~3D、5A~5D与连接导体7A、7B、9A、9B形成在不同的侧面上,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连接导体9A、9B之间的短路,和第二端子电极5A~5D与第一连接导体7A、7B之间的短路。
(第四十实施方式)
参照图46对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4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图46是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虽然图示作了省略,但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4相同,具有叠层体2;在该叠层体2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3A~3D;同样在叠层体2上形成的第二端子电极5A~5D;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
如图46所示,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第一内部电极43、44不是隔着连接导体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对于各第一内部电极51、52,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53C、53D,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53C与第一内部电极5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引出导体53D与第一内部电极5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5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一内部电极51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内部电极52隔着引出导体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D。
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第二内部电极63、64不是隔着引出导体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对于各第二内部电极71、72,形成有延伸的各引出导体73C、73D,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73C与第二内部电极7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引出导体73D与第二内部电极7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7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二内部电极71隔着引出导体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内部电极72隔着引出导体7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5D。
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51、52的个数为四,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71、72的个数为四,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二个)要少。由此,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然而,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A为串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一内部电极4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一内部电极4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C,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一内部电极5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一端子电极3D,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一内部电极5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一内部电极5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一端子电极3D为并联连接。
另一方面,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A,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6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A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B,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62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62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B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C,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以第二内部电极71为界限,分为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和与该第二内部电极71相比位于叠层方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这些电阻成分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C为并联连接。
着眼于第二端子电极5D,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电阻成分分别对于第二端子电极5D为并联连接。
由于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的电阻成分的差异,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4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42、51、5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62、71、72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叠层体2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上,关于沿着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侧面与叠层方向相交叉的周回方向,交互地配置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和第二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因此,在第一外部导体群(第一端子电极3A~3D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极性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二端子电极5A~5D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极性相反的情况下,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看,以相反极性连接的端子电极或连接导体相邻地交互配置。由此,在关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相邻的引出导体中流过相互反向的电流。其结果是,由这些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能够降低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的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在第四十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由于端子电极3A~3D、5A~5D与连接导体7A、7B、9A、9B形成在不同的侧面上,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端子电极3A~3D与第二连接导体9A、9B之间的短路,和第二端子电极5A~5D与第一连接导体7A、7B之间的短路。
(第四十一实施方式)参照图47和图48对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C5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图C4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的个数。图47是表示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立体图。图48是表示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所包含的叠层体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7所示,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图C4同样,具有叠层体2;在该叠层体2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但是,第一连接导体7B和第二连接导体9B是在第二侧面2b上,从第四侧面2d一侧向着第三侧面2c一侧,以第一连接导体7B、第二连接导体9B的顺序形成。
而且,如图47所示,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具备形成在叠层体2的第一端子电极3A~3C和第二端子电极5A~5C。第一端子电极3A、3B和第二端子电极5A位于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一侧,从第一侧面2a一侧向着第二侧面2b一侧以第一端子电极3A、第二端子电极5A、第一端子电极3B的顺序形成。
第一端子电极3C和第二端子电极5B、5C位于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一侧,从第二侧面2b一侧向着第一侧面2a一侧,以第二端子电极5B、第一端子电极3C、第二端子电极5C的顺序形成。
所以,在叠层体2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上,沿着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叠层体2的侧面(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侧面2a、2c、2b、2d),关于与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相邻交互地配置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一端子电极3A~3C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和第二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二端子电极5A~5C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
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C、5A~5C形成在,与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侧面中形成有第一连接导体7A、7B或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第一和第二侧面2a、2b不同的第三和第四侧面2c、2d上。而且,第一端子电极3A~3C与第二端子电极5A~5C相互电绝缘。
而且,除去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仅着眼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C、5A~5C,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C、5A~5C沿着平行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叠层体2的侧面(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侧面2a、2c、2b、2d),关于与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交互地配置有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
如图48所示,在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对于各第一内部电极41、42,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53A、53B,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对于第一内部电极43,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53,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53A与第一内部电极41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53B与第一内部电极42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53C与第一内部电极43一体形成,并从第一内部电极4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一内部电极41隔着引出导体53A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第一内部电极42隔着引出导体53B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B。第一内部电极43隔着引出导体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C。
由于第一内部电极41~52隔着第一连接导体7A、7B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一内部电极45~52也与第一端子电极3A~3D电连接,第一内部电极41~52为并联连接。
在第二内部电极61上,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73A,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在各第二内部电极62、63上,形成有延伸的引出导体73B、73C,引出到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引出导体73A与第二内部电极61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1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三侧面2c。引出导体73B与第二内部电极62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2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引出导体73C与第二内部电极63一体形成,并从第二内部电极63延伸到面临叠层体2的第四侧面2d。
第二内部电极61隔着引出导体73A与第二端子电极5A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2隔着引出导体73B与第二端子电极5B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3隔着引出导体73C与第二端子电极5C电连接。
由于第二内部电极61~72隔着第二连接导体9A、9B相互电连接,所以第二内部电极65~72也与第二端子电极5A~5C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61~72为并联连接。
在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隔着引出导体53A~53C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C的第一内部电极41~43的个数为三,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要少。而且,隔着引出导体73A~73C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C的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个数为三,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要少。所以,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与所有的内部电极都隔着引出导体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现有的叠层电容器相比,等价串联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C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C的第一内部电极41~43的个数和隔着引出导体73A~73C电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C的第二内部电极61~63的个数,能够将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所以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而且,在叠层体2的第一~第四侧面2a~2d上,关于平行于沿着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的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相邻地配置有第一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一端子电极3A~3C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与第二外部导体群中包含的各导体(第二端子电极5A~5C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因此,在第一外部导体群(第一端子电极3A~3C和第一连接导体7A、7B)的极性与第二外部导体群(第二端子电极5A~5C和第二连接导体9A、9B)的极性相反的情况下,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看,以相反极性连接的端子电极或连接导体相邻地交互配置。由此,关于沿着叠层体2的侧面的周回方向相邻的引出导体中流过相互反向的电流。其结果是,由这些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能够降低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的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除去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仅着眼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C、5A~5C的情况下,沿着与叠层体2的叠层方向平行的叠层体2的侧面(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侧面2a、2c、2b、2d),关于与叠层方向交叉的周回方向交互地配置有第一端子电极与第二端子电极。所以,配置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C、5A~5C,使得由流过连接于各端子电极的引出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降低等价串联电感。由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7A、7B、9A、9B分别为偶数,所以即使为降低等价串联电感而对配置有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C、5A~5C的叠层电容器C5进而添加连接导体,也仍然能够降低等价串联电感。
而且,在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中,由于端子电极3A~3C、5A~5C与连接导体7A、7B、9A、9B形成在不同的侧面上,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端子电极3A~3C与第二连接导体9A、9B之间的短路,和第二端子电极5A~5C与第一连接导体7A、7B之间的短路。
其中,对于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叠层电容器,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C、73A~73C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A~3C、5A~5C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在第三十八~第四十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53A~53D、73A~7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A~3D、5A~5D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将各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其结果是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等价串联电阻的控制。
如上所述,直接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个数的调整,能够在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一内部电极41~52的总数少一个的范围内进行。如上所述,直接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个数的调整,能够在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第二内部电极61~72的总数少一个数的范围内进行。隔着引出导体53A~5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A~3D的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可以与隔着引出导体73A~7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5A~5D的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不同。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例如,介电体层11~35、235~248、133、143的叠层数和第一与第二内部电极41~52、253~259、135、145、61~72、273~279、137、147的叠层数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个数。而且,端子电极3、3A~3D、5、5A~5D的个数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个数。而且,连接导体7、7A、7B、9、9A、9B的个数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个数。而且,隔着引出导体53、53A~53D、73、73A~73D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3A~3D、5A~5D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记述的个数和位置。而且,第一电容器部121的个数和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个数和位置。而且,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也可以不隔着端子导体,而是直接连接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
而且,缝隙也可以形成在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作为这种情况下的例子,图49表示第二十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隔着引出导体53A~53D、73A~73D连接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电极3A~3D、5A~5D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41~44、61~64上形成有缝隙,由此使这些内部电极41~44、61~64中由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因此,能够达到进一步降低叠层电容器中等价串联电感的目的。
而且,形成在叠层体2的各侧面2a、2b的第一连接导体与第二连接导体的和也可以不是分别偶数。而且,端子电极3A~3C、5A~5C与连接导体7A、7B、9A、9B也可以不形成在不同的侧面上。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的叠层体,也可以进一步叠层介电体层,或者是交互叠层介电体层与内部电极。
从以上的记述可知,本发明可以以很多变化。当然,这些变化都不应该离开本发明的宗旨。应该在权利要求中去理解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3.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以外的其余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4.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5.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6.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含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端子导体和两个以上的第二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经过所述引出电极和所述连接导体电连接于两个以上的第一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经过所述引出电极和所述连接导体电连接于两个以上的第二端子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进一步分别调整与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之间电连接的所述连接导体的个数和与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电连接的所述连接导体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分别在形成有该缝隙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中,形成为使电流在夹住所述缝隙的相对的区域内相互反方向流动。
11.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2.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3.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4.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的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5.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6.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多个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进一步分别调整与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之间电连接的所述连接导体的个数和与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电连接的所述连接导体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并联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分别在形成有该缝隙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中,形成为使电流在夹住所述缝隙的相对的区域内相互反方向流动。
20.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1.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2.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以外的其余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3.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4.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5.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端子导体至少包含三个端子导体;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至少三个端子导体中多于等于两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端子导体的总数少一个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6.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7.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多个端子导体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8.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多个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29.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多个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分别不同的端子导体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30.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多个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31.一种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的调整方法,其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和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多个端子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以交互配置的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作为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表面形成的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个数的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个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多个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个数的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个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端子导体之外其余的端子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导体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电极在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32.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的侧面上形成的多个外部导体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外部导体具有包含多个第一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的第一外部导体群;和包含多个第二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的第二外部导体群,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相互电绝缘,所述偶数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绝缘,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所述偶数个第一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所述偶数个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群中包含的所述各导体与所述第二电极群中包含的所述各导体,沿着所述叠层体的侧面关于周回方向相邻地配置,同时,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个数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个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个数,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平行的所述侧面中的第一侧面上,形成有所述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和所述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在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平行且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之外其余的第一连接导体和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连接导体之外其余的第二连接导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和,与形成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和都是偶数。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是两个,其中一个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另外一个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形成,这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在相对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形成,同时,所述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是两个,其中一个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另外一个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形成,这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导体在相对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形成。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形成在与平行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所述侧面中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导体或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平行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所述侧面中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导体或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形成的所述多个第一与第二端子导体的和为偶数。
37.一种叠层电容器,具备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和在所述叠层体的侧面上形成的多个导体电极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包含交互配置的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和多个第二内部电极,所述多个外部导体具有包含多个第一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的第一外部导体群;和包含多个第二端子导体与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的第二外部导体群,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相互电绝缘,所述偶数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绝缘,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所述偶数个第一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在所述叠层体的侧面形成的所述偶数个第二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的总数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分别隔着引出导体与所述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同时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导体分别与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群中包含的所述各导体与所述第二电极群中包含的所述各导体,沿着所述叠层体的侧面关于旋转方向相邻地配置,同时,通过调整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位置和隔着所述引出导体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导体的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将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的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平行的所述侧面中的第一侧面上,形成有所述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和所述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在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相平行且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之外其余的第一连接导体;和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连接导体之外其余的第二连接导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和,与形成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和都是偶数。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数个的第一连接导体是两个,其中一个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另外一个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形成,这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在相对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形成,同时,所述偶数个的第二连接导体是两个,其中一个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另外一个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形成,这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导体在相对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中心轴呈轴对称的位置形成。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形成在与平行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所述侧面中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导体或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叠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平行于所述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上的所述侧面中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导体或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形成的所述多个第一与第二端子导体的和为偶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叠层电容器具有交互叠层多层介电体层与多个内部电极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上形成的第一端子导体和第二端子导体并列的多个端子导体。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隔着连接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一内部电极总数少一个的第一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隔着连接导体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二内部电极中多于等于一个且少于等于比所述第二内部电极总数少一个的第二内部电极隔着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通过调整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一端子导体的第一内部电极和隔着引出导体电连接于第二端子导体的第二内部电极的至少一方的个数或位置,将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设定为期望值。
文档编号H01G4/228GK1832072SQ2006100581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
发明者富樫正明 申请人:Td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