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型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6453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型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充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型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手机充电器都只能以市电为电力来源,如无法找到可用的市电电源插座时,便无法为手机充电,造成了诸多不便与损失,由其在旅途中急需用手机,而无法应急充电时,更是令人心急如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用电池电源为手机充电的折叠型手机充电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盒,电源盒由电池组、功能电路、壳体及其外层的连接膜组成,所述的电池组与功能电路相连接,且均位于壳体内,壳体为长方体,且由活动的本体、盖体及本体和盖体之间的中体组成,本体和盖体分别设有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下底面和上底面,中体设有长方形中底面,中底面的长边边长与上底面和下底面的长边边长相等,中底面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等腰三角形中面;上底面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等腰梯形上面;下底面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L”形下面,下底面离中底面最远的长边上设有与之垂直且与中面大小相同的立面,立面的内侧上设有一组固定电池组的上弹性金属片,所述的两个上面内侧上分别设有“L”形固定块,靠近其中一个“L”形固定块的上底面上固定有一个长方形弹性接触板,两个“L”形固定块之间设有与其垂直的长方体连接块,连接块与接触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触点,且连接块与中面最近的一面上设有一组固定电池组的下弹性金属片,连接块与中面最远的一面中部上设有充电输出插头,连接块内设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功能电路相连,与两个上面分别平行的连接块的两面上分别设有方形滑块,两个方形滑块分别位于“L”形固定块的凹槽内,所述的电池组至少由三个干电池组成,所述的上面、下面及中面的高度相等。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型手机充电器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1、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2、充电器折叠后体小质轻,可做为手机的装饰物存放,携带简便;3、交换充电输出插头后、还可用于数码相机、MP3的充电器或临时电源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放电池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1、电源盒,2、电池组,3、壳体,4、连接膜,5、本体,6、盖体,7、中体,8、下底面,9、上底面,10、中底面,11、中面,12、上面,13、下面,14、立面,15、上弹性金属片,16、“L”形固定块,17、接触板,18、连接块,19、下弹性金属片,20、充电输出插头,21、滑块,22、凹槽,23、手机,24、手机充电插口,25、发光二极管,26、手机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型手机充电器,包括电源盒,电源盒1由电池组2、功能电路、壳体3及其外层的连接膜4组成,所述的电池组2与功能电路相连接,且均位于壳体3内,壳体3为长方体,且由活动的本体5、盖体6及本体5和盖体6之间的中体7组成,本体5和盖体6分别设有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下底面8和上底面9,中体7设有长方形中底面10,中底面10的长边边长与上底面9和下底面8的长边边长相等,中底面10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等腰三角形中面11;上底面9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等腰梯形上面12;下底面8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L”形下面13,下底面8离中底面10最远的长边上设有与之垂直且与中面11大小相同的立面14,立面14的内侧上设有一组固定电池组2的上弹性金属片15,所述的两个上面12内侧上分别设有“L”形固定块16,靠近其中一个“L”形固定块16的上底面9上固定有一个长方形弹性接触板17,两个“L”形固定块16之间设有与其垂直的长方体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接触板17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触点,且连接块18与中面11最近的一面上设有一组固定电池组2的下弹性金属片19,连接块18与中面11最远的一面中部上设有充电输出插头20,连接块18内设有发光二极管25,发光二极管25与功能电路相连,与两个上面12分别平行的连接块18的两面上分别设有方形滑块21,两个方形滑块21分别位于“L”形固定块16的凹槽22内,所述的电池组2至少由三个干电池组成,所述的上面12、下面13及中面11的高度相等。
具体使用时,把折叠型手机充电器电源盒1中的壳体3打开,把盖体6上的连接块18沿着“L”型固定块16上的凹槽22向外推开,把电池组2按正负极位置放入下弹性金属片19和上弹性金属片15之中,然后把充电输出插头20插入手机23上的手机充电插口24上,电池组2、上弹性金属片15、下弹性金属片19、接触板17、连接块18上的触点、发光二极管25及功能电路把电源输送到手机23内的手机电池26中,充电完毕后,把充电输出插头20从手机充电插口24上拔出,再把电池组2从上弹性金属片15和下弹性金属片19中取出,把连接块18沿着“L”型固定块16上的凹槽22向内拉,然后把本体5,中体7及盖体6沿着连接膜4合上,再把合好的壳体3根据需要用手机专用的接头软绳系在手机23上,或存放好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且体积小,使用方便,成本低,是比较理想的移动充电装置,如交换充电输出插头后、还可用于数码相机、MP3的充电器或临时电源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型手机充电器,包括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盒(1)由电池组(2)、功能电路、壳体(3)及其外层的连接膜(4)组成,所述的电池组(2)与功能电路相连接,且均位于壳体(3)内,壳体(3)为长方体,且由活动的本体(5)、盖体(6)及本体(5)和盖体(6)之间的中体(7)组成,本体(5)和盖体(6)分别设有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下底面(8)和上底面(9),中体(7)设有长方形中底面(10),中底面(10)的长边边长与上底面(9)和下底面(8)的长边边长相等,中底面(10)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等腰三角形中面(11);上底面(9)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等腰梯形上面(12);下底面(8)两个宽边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之垂直的“L”形下面(13),下底面(8)离中底面(10)最远的长边上设有与之垂直且与中面(11)大小相同的立面(14),立面(14)的内侧上设有一组固定电池组(2)的上弹性金属片(15),所述的两个上面(12)内侧上分别设有“L”形固定块(16),靠近其中一个“L”形固定块(16)的上底面(9)上固定有一个长方形弹性接触板(17),两个“L”形固定块(16)之间设有与其垂直的长方体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接触板(17)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触点,且连接块(18)与中面(11)最近的一面上设有一组固定电池组(2)的下弹性金属片(19),连接块(18)与中面(11)最远的一面中部上设有充电输出插头(20),连接块(18)内设有发光二极管(25),发光二极管(25)与功能电路相连,与两个上面(12)分别平行的连接块(18)的两面上分别设有方形滑块(21),两个方形滑块(21)分别位于“L”形固定块(16)的凹槽(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2)至少由三个干电池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面(12)、下面(13)及中面(11)的高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型手机充电器,包括电源盒,电源盒由电池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功能电路、壳体及其外层的连接膜组成,电池组与功能电路相连接,且均位于壳体内,其中壳体为长方本,且由活动的本体、盖体及本体和盖体之间的中体组成,盖体内设有两个“L”形固定块,还设有带弹性金属片、充电输出插头及滑块的连接体,本体上设有弹性金属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充电器折叠后体小质轻,可做为手机的装饰物存放,携带简便,交换充电输出插头后、还可用于数码相机、MP3的充电器或临时电源使用。
文档编号H01M10/42GK2867610SQ200620028238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7日
发明者权润峰 申请人:权润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