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61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程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炭刷式接触,主要用于控制机械运 动产品和设备的行程接触开关。
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行程开关有微动开关、钣金式(金属冲压或铸成)开关等,各类微动开关 主要由开关座、开关盖、常开与常闭触片支架、嵌件、U型簧片、开关子、动触头、静触头 和跳板等组成;而钣金式开关是一种釆用钣金结构的开关,当机械运动部件上的行程开关撞 击模块[金属冲压(或铸成)钣金件]时,行程开关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切换,它是根据运 动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换电路的电器,它的原理与按钮相拟。行程开关广泛用于运动产品及 各类机床和起重机械中,用以控制其行程,实现终端限位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以解决现有的微动开关普遍存在 的寿命短、接触量小、在装配与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失效等问题,金属冲压(或铸成)钣金 式的接触开关普遍存在的接触量小、接触产生异音、易磨损等导致失效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有上盖、下盖、炭刷导电柱、极片和极片固定片。炭刷导电柱设于下盖内 腔,上盖与下盖盖合,极片安装在极片固定片上。炭刷导电柱可由炭刷、弹簧和炭刷导电端子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炭刷和炭刷导电端 子连接。在炭刷与炭刷导电端子之间最好设连杆,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在上盖的内侧最好设 有弹簧限位片或弹簧导轨,用于炭刷导电柱的弹簧的限位。在下盖内侧一端最好设有炭刷导 电端子定位片或定位槽,用于炭刷导电端子和弹簧一端的定位;在下盖内侧另一端最好设有 炭刷定位片或定位槽,用于炭刷的定位。在极片上最好设有固定片,在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 在极片固定片上相应设有固定孔,用于极片上的固定片与极片固定片的固定连接。在极片上 最好设有加强翼,在极片固定片上相应设有加强翼槽,用于加强翼固定在加强翼槽内。与现有的行程开关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炭刷材料的自润滑性将含一定比例的铜粉 末的炭刷作为行程开关的接触头,与采用金属的极片接触导电,克服了现有的行程开关所存 在的接触头易磨损、摩擦噪音大等问题。利用铜粉提高了导电性能,增强了开关的机械强度。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炭刷和弹簧组合设计,利用弹簧的弹性,保证炭刷有足够的接触长度, 因此克服了现有的行程开关接触量小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接触量小容易在装配、运输和使用 过程中失效的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炭刷与极片组合的结构设计,又利用塑料材料的弹 性采用卡扣式外壳体结构设计,因此装配简单、成本低,可作为独立组件应用到各类产品。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盖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炭刷导电柱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片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片固定片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片固定片另一方向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 11,本实用新型设有上盖l、下盖2、炭刷导电柱3、极片4和极片固定片5。炭 刷导电柱3设于下盖2内腔,上盖1与下盖2盖合,极片4安装在极片固定片5上。炭刷导电柱3 由炭刷31、弹簧32、炭刷导电端子33和连杆34组成,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炭刷31和炭刷导电 端子33连接,连杆34设于炭刷31与炭刷导电端子33之间,弹簧32套设在连杆34上。在上盖l 的内侧设有弹簧限位片或弹簧导轨ll,用于炭刷导电柱3的弹簧32的限位。在下盖2内侧一端 设有炭刷导电端子定位片或定位槽21,用于炭刷导电端子33和弹簧32—端的定位;在下盖2 内侧另一端设有炭刷定位片或定位槽22,用于炭刷31的定位。参见图l、 2、 12和13,在金属极片4上设有固定片41,在固定片41上设有固定孔42,在极 片固定片5上相应设有固定孔51,用于极片4上的固定片41与极片固定片5的固接。在极片4上 设有加强翼43,在极片固定片5上相应设有加强翼槽52,用于加强翼43固定在加强翼槽52内。
权利要求1.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设有上盖、下盖、炭刷导电柱、极片和极片固定片,炭刷导电柱设于下盖内腔,上盖与下盖盖合,极片安装在极片固定片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炭刷导电柱设有炭刷、弹簧和 炭刷导电端子,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炭刷和炭刷导电端子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炭刷与炭刷导电端子之间设 连杆,弹簧套设在连杆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盖的内侧设有弹簧限位片 或弹簧导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下盖内侧一端设有炭刷导电 端子定位片或定位槽;在下盖内侧另一端设有炭刷定位片或定位槽。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极片上设有固定片,在固定 片上设有固定孔,在极片固定片上相应设有固定孔。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极片上设有加强翼,在极片 固定片上相应设有加强翼槽。
专利摘要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涉及一种行程开关。提供一种炭刷式行程接触开关。设有上盖、下盖、炭刷导电柱、极片和极片固定片。炭刷导电柱设于下盖内腔,上盖与下盖盖合,极片安装在极片固定片上。炭刷导电柱可由炭刷、弹簧和炭刷导电端子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炭刷和炭刷导电端子连接。利用炭刷材料的自润滑性将炭刷作为行程开关的接触头,与采用金属的极片接触导电,克服现有行程开关存在的接触头易磨损、摩擦噪音大等问题。提高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利用弹簧的弹性,保证炭刷有足够的接触长度,克服现有行程开关接触量小的问题,解决由于接触量小容易在装配、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失效的问题。装配简单、成本低,可作为独立组件应用到各类产品。
文档编号H01R41/00GK201112214SQ20072000857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邹剑寒 申请人: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