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69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记忆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供多个记忆卡插接使用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属于信息技术(IT)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日益轻巧化,像一般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电气产品,为了能提升其资料的存储量,而常常外接专门格式的记忆卡以供随时抽换使用,因此市面上随之出现了MS、MSDuo、SMC、固C、SD以及XD等不同格式的记忆卡。近年来,为配合各种电气产品薄型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尺寸更小的MICRO醒C、MICROMS以及MICROSD记忆卡等。为配合与记忆卡联结,进而实现资料读取的装置,需要配备格式相符的连接器供记忆卡插置,以实现记忆卡与电气电路的联结并进行资料传输。然而,由于各种格式的记忆卡外形具有不同的宽幅及长度,使得单一插槽的连接器无法适用于其它格式的记忆卡,降低了其〗顿性能。因此,新一代的记忆卡连接器朝着多合一功能的方向发展,以期能适用于各种格式的记忆卡,并期望能以最为简化的结构设计和最为稳固的结构强度,来保证记忆卡插座的准确性与联结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主体结构为一带有盖体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插槽,其特点是所述的插槽内部设有对应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记忆卡电路接点的端子组;根据端子组的不同,在壳体内形成至少三个插卡空间,第一插卡空间内的侧边至少设有一个弹性定位件,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设有一个防读写端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上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壳体的侧边设有扣件,盖体的侧边与扣件对应处设有扣孔,扣件扣于扣孔内。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弹性定位件的首端设有定位部。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弹性定位件的末端设有推抵部,推抵部嵌入壳体内。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的防读写端子朝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形成一个接触部。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复数个栅栏式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本采用本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能够用单一的连接器同时适应目前各种格式的记忆卡外形,可供各种格式的记忆卡插置,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完全满足记忆卡插座所霈要的准确性及联结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定位件与壳体的结构分解图5(A)、(B)是本实用新型供MS卡插入使用的状态示意图;图6(A)、(B)是本实用新型供MSDuo卡插入使用的状态示意图;图7(A)、(B)、(C)是本实用新型供SD卡插入使用的状态示意图;图8(A)、(B)是本使用新型供XD卡插入使用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序号指代序号指代<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包括有壳体11,其上安装有盖体15,在壳体ll内开设有插槽12。其中,所述的插槽12内部设有对应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记忆卡电路接点的端子组;根据端子组的不同,在壳体ll内形成至少三个插卡空间,第一插卡空间内的侧边至少设有一个弹性定位件13,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设有一个防读写端子14。为便于壳体11于盖体之间的安装结合,所述的壳体11的侧边设有扣件111,盖体的侧边与扣件111对应处设有扣孔151,扣件111扣于扣孔151内。进一步来说,所述的该弹性定位件13,其首端设有定位部132、末端设有推抵部131,推抵部131嵌入壳体11内,由壳体11朝着插槽12方向延伸。该弹性定位件13是由金属材质冲压成型,对其推抵部131进行披覆塑料的加工,在保证弹性的同时不会对记忆卡造成损伤。并且,所述的防读写端子14朝着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形成一个接触部,对记忆卡连接器的防读写状态进行控制。在壳体11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栅栏式定位块113,用于引导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记忆卡进入正确的位置。相对来说,第一插卡空间比第二和三插卡空间更为深入,且宽度较窄;而第二插卡空间则比第三插卡空间更深入,且宽度较窄。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弹性定位件13是由壳体11向插槽12—侧延伸而成,该弹性定位件13深入第一插卡空间121之内,形成一推抵部131,该推抵部131也是塑料材质。或者如图4所示,在弹性定位件13—侧设有可与壳体11相互固定的定位部132,而深入第一插卡空间121之内同样形成有推抵部131,该弹性定位件13可由金属材质冲压成型,另对其推抵部131进行披覆塑料的加工。防读写端子14位于靠近第二插卡空间122处,如图3及图4所示,该防读写端子14的一端插置固定于壳体11侧边所预设的槽孔112当中,另一端则朝第二插卡空间122内形成一接触部141。另外,盖体15位于壳体11的上方,在盖体15侧边设有与Jd^扣件111相扣合的扣孔151,使盖体15得以借助扣件111与扣孔151的结合而与壳体11相互组装定位。实施例一如图5(A)、(B)所示,这是第一类型记忆卡中MS卡211插置的使用示意图。该MS卡211的长度较长,能够深入第一插卡空间121,其第一插卡空间121中弹性定位件13的推抵部131可以受MS卡211前^T的推顶而横移,使MS卡211在第一插卡空间121中定位,并可与第一插卡空间121中的第一端子组124相接触导通。如图6(A)、(B)所示,这是第一类型记忆卡中MSDuo卡212插置的使用示意图。该MSDuo卡212的宽度比MS卡窄,所以,当其深入第一插卡空间121时,MSDuo卡212的宽度不足以将弹性定位件13的推抵部131推顶横移。相反,由于推抵部131限制,MSDuo卡212只離顿着推抵部131与第一插卡空间121内部之间的通道插入至相应位置,并可与第一插卡空间121中的第一端子组124相接触导通,达到有效区分MS卡与MSDuo卡插拔路径的目的。另外,在该壳体11底部靠近第一插卡空间121处设有复数个对应于MS卡211与MSDuo卡212各个电路接点213的栅栏式定位块113,从而使MS卡211与MSDuo卡212都可以被该栅栏式定位i央113扣顶定位。该技术效果可从图l、图5(B)和图6(B)的对比而清晰表明。实施例二如图7(A)、(B)所示,这是第二类型记忆卡中SD卡221插置的使用示意图。该SD卡221相对于第一类型记忆卡的宽度较宽,因此得以插置于第二插卡空间122中,并可与第二插卡空间122中的第二端子组125相接触导通,且该SD卡221的一侧预设一防读写推扭2211及缺口2212,防读写推扭2211可在缺口2212内滑动。如果SD卡221的防读写推扭2211位于缺口2212的下方,则当它插入第二插卡空间122时,该防读写端子14的接触部141会落入缺口2212中,表示该SD卡221处于防读写状态;如果SD卡221的防读写推扭2211位于缺口2212的上方,如图7(C)所示,则当它插入第二插卡空间122时,该防读写端子14会受SD卡221的推挤而向外横移而与盖体15接触,表示该SD卡221处于可读写状态。实施例三如图8(A)、(B)所示,这是第三类型记忆卡中XD卡231維的{顿示意图。该XD卡231比第二类型记忆卡的宽度较宽,且长度较短,因此得以插置于第三插卡空间123当中而定位,并可与第三插卡空间123中的第三端子组126相接触导通。综上所述,通过本采用本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能够用单一的连接器同时适应目前各种格式的记忆卡外形,以此能适用于各种格式的记忆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完全满足插置记忆卡所需要的准确性与联结的稳定性。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主体结构为一带有盖体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内部设有对应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记忆卡电路接点的端子组;根据端子组的不同,在壳体内形成至少三个插卡空间,第一插卡空间内的侧边至少设有一个弹性定位件,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设有一个防读写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记f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侧边设有扣件,盖体的侧边与扣件对应处设有扣孔,扣件扣于扣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E忆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定位件的首端设有定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定位件的末端设有推抵部,推抵部嵌入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记t乙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读写端子朝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形成一个接触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复数个栅栏式定位块。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多个记忆卡插接使用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主体结构为一带有盖体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插槽,特点是所述的插槽内部设有对应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记忆卡电路接点的端子组;根据端子组的不同,在壳体内形成至少三个插卡空间,第一插卡空间内的侧边至少设有一个弹性定位件,第二插卡空间内至少设有一个防读写端子。这样便可用单一的连接器同时适应目前各种格式的记忆卡外形,供其插置、联结并进行资料传输。该产品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插置准确性及联结稳定性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文档编号H01R27/00GK201061050SQ20072003745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申请日期2007年5月16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16日发明者詹忠诚申请人:苏州皇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