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传输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946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传输线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线缆,如电缆、光缆等,特别涉及一种防盗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有色金属的紧缺,导致其价格不断攀升,而与人们日常生产和生 活密密相关的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的制造原材料主要由有色金属制成,使得'其 成为一些盗窃分子的盗窃目标。目前,在国内很多地区,盗割动力电缆和通信 电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地处偏僻治安力量相对薄弱的 地方,盗割电缆就显得更加猖獗,电缆的被盗割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 也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而且每年重装电缆的费用更是巨额数字。很多省、 市的人大、政协会议也经常提出这个盗割电缆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各级政府 也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财力,然而,因电缆为长距离高空架设或地下铺设,其 性质决定了人力保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很难杜绝盗割电缆现象的发生。 电缆的制作材料一般由铜线或铝线组成,其硬度和强度都很低,盗窃分子通常 采用长铁剪或普通五金工具如手锯、斧头等就能剪断电缆。有些不法分子也经 常采用这些工具对电缆和光缆进行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防破坏的防盗传输线缆。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盗传输线缆,包 括缆芯及其包覆该缆芯的外皮,且外皮与缆芯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缆芯是指普通的传输线缆如电缆、光缆等或者是电缆、光缆除去其外皮的 部分。
进一步的限定,保护层由韧性材料编织形成。韧性材料主要是指一些难'于 割断的材料,如较硬的钢丝、铁丝等。将韧性材料编织成保护层,从而从一定 程度上防止不法分子采用长铁剪或普通五金工具如手锯、斧头等盗窃和破坏电
缆、光缆等。
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韧性材料包括钢丝和尼龙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韧性材料中钢丝与尼龙线的数目比
为9: 1,钢丝的直径不大于0. 5毫米。 所述缆芯为电缆、光缆等。 再进一步的讲,所述缆芯为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钢丝和尼龙线编织形成的 保护层包覆电缆、光缆等传输线缆的结构,这样形成的保护层的强度和硬度很 高,使得电缆具有比较好的防盗割性能,当不法分子采用长铁剪盗割电缆、光 缆时,很难将由钢丝和尼龙线形成的保护层破坏,保护层还可以阻碍不法分子 采用手锯、斧头等五金工具锯断或欲断,使其难于成功,从而拖延了盗窃分子 的盗窃时间,为警力闻讯赶来或巡逻赢得了较多的时间。对于电力电缆来说, 由于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它本身都带有较高的电压,再加之本实用新型的防盗 传输线缆具有保护层的结构,不法分子就很难对电力电缆进行盗割和破坏,从 而实现防盗、防破坏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破坏、防盗割性能好, 可适用于制作成防盗、防破坏的传输线缆,应用前景广阔。
以下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防盗传输线缆包括电缆和包覆该电缆的外皮1, 电缆和外皮1之间设置有由钢丝和尼龙线编织形成的保护层2,其中钢丝和尼 龙线的数目比为9: 1,钢丝的直径不大于0. 5毫米,作为一个实例,钢丝的直 径为0. 2毫米。
实施例2:
参照附图,与实施例l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缆芯为光缆。 实施例3:
参照附图,与实施例l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缆芯为低压架空绝缘线。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传输线缆,包括缆芯(3)及其包覆该缆芯(3)的外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1)与缆芯(3)之间设置有保护层(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由 韧性材料(21 )编织形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材料(21) 包括钢丝和尼龙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材料(21 ) 中钢丝与尼龙线的数目比为9: 1。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材料(21 ) 中钢丝的直径不大于0. 5毫米。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3)为电缆。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3)为光缆。
8.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防盗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3 )为电力电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传输线缆,该防盗传输线缆包括缆芯(3)及其包覆该缆芯(3)的外皮(1),所述外皮(1)与缆芯(3)之间设置有保护层(2)。保护层(2)由韧性材料(21)编织形成,所述韧性材料(21)包括钢丝和尼龙线。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护层的结构,使该防盗传输线缆具有防盗、防破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力电缆。
文档编号H01B9/00GK201000781SQ20072007814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0日
发明者付杨超 申请人:付杨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