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74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叠型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移动电话机的ic或电视接收机的天线等的平衡一不平衡
变换器使用的层叠型平衡 一 不平衡变压器。
背景技术
如图22的等效电路图所示,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具有第一变压器100和 第二变压器200。而且,构成第一变压器100的绕组101、 102与构成第二变压 器200的绕组201、 202如图所示地连接,不平衡端子300侧的阻抗和平衡端 子301、 302侧的阻抗之比为1比4。
以往,作为具有这种电路结构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存在例如专 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揭示的技术。
这些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由形成第一变压器100及第二变压器200 的绕组用的绕组用导体图案与磁性片材及非磁性片材层叠构成,具有小型化的 特点。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4-206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6-120428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存在下列问题 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中, 一般来讲若不平衡端子侧的阻抗为1,平衡端子
侧的阻抗就成为变压器的数量的平方的值。例如,在变压器数量为l的时候, 不平衡端子侧的阻抗和平衡端子侧的阻抗之比为1比1,如图22所示,在变压 器数量为2的时候,不平衡端子侧的阻抗和平衡端子侧的阻抗之比为1比4(2 的平方)。所以,在希望改变的平衡端子侧对不平衡端子的阻抗之比时,只改 变变压器数量即可。
然而,平衡端子侧对不平衡端子的阻抗之比取1、 4、 9......这样离散的值,衡端子侧的线路对不平衡端子侧的线路具有2、 3、 6......这样的阻抗之比时,不能使用以往的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即,以往的
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缺乏通用性,不能适用于各种阻抗的线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作,其目的是提供可适用于具有各种阻抗的 线路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权利要求1的发明是一种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 包括第一磁性体基板,在该第一磁性体基板上层叠且内包有各自由互相面对 的1次侧绕组和2次侧绕组构成的第一变压器及第二变压器的层叠体,及设在 该层叠体上的第二磁性体基板;其中,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为不平 衡端子且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平衡端子,2次侧绕组的一端及另一端分 别为接地端子,第二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 一端连接且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 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一端连接且2次侧 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二平衡端子,设定1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 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且设定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 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
通过该结构,设定1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度 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且设定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 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可以使不平衡端子侧的阻抗与第一及第 二平衡端子侧的阻抗之比为1比3等,小于1比4。另外,设定1次侧绕组的 形状使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且设定2 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 少,可以使阻抗比为1比6等,大于1比4。
另外,权利要求2的发明是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包括第一磁性 体基板,在该第一磁性体基板上层叠且内包有由各自互相面对的1次侧绕组和 2次侧绕组构成的一个第一第二变压器的层叠体,及设在该层叠体上的第二磁 性体基板;其中,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为不平衡端子且1次侧绕组的另
5一端为第一平衡端子,2次侧绕组的一端为接地端子且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 第二平衡端子,设定1次侧绕组及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 线宽度和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
通过该结构,设定绕组的形状使1次侧及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
另一端侧增加,可以使不平衡端子侧的阻抗和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侧的阻抗之
比为1比0.5等,小于1比1。另外,设定绕组的形状使1次侧及2次侧绕组 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可以使其比为1比2等,大于1比1。
并且,权利要求3的发明是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包括第一磁性 体基板;在该第一磁性体基板上层叠且内包有由各自互相面对的1次侧绕组和 2次侧绕组构成的第一变压器至第n变压器(11=3以上的整数)的层叠体;及设在 该层叠体上的第二磁性体基板,其结构为,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为 不平衡端子且该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平衡端子,第n变压器的2次侧绕 组的一端为接地端子且该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二平衡端子,第一变压器至 第n-l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n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一端连接,第 二变压器至第n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 连接且另一端与前级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设定该1次侧绕 组的形状使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或减 少,且设定该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n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 向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
通过该结构,设定1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度 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且设定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n变压器的2次侧绕 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可以使不平衡端子侧的阻抗和平衡端子 侧的阻抗之比小于1比n2。另外,设定1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一变压器的1次 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且设定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第n变 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可以使其大于1比n2。
如以上的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任意设定平衡端子侧对不平衡 端子的阻抗之比不仅为1、 4、 9......这样的离散值,还可配合安装的线路的阻
抗为2、 3、 6......等,所以具有可以提供能以低插入损耗安装在各种阻抗线路
的通用性较佳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良好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外观图。
图3是最下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4是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展开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概略俯视图。
图7是第三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8是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9是最上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展幵第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概略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及第二变压器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将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安装在线路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1次侧绕组的下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中间的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1次侧绕组上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2次侧绕组的下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中间的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2次侧绕组上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图20是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22是以往例的1比4型的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标号说明
1、 3......磁性体基板、2......层叠体、4-l 4-6......外部电极、5......第一
变压器、5-1、 6-1、 8-1、 9-1......1次侧绕组、6......第二变压器、5-2、 6-2、 8-2、
9-2......2次侧绕组、7......绝缘体、8......变压器、51 54、 61 64、 81 84......
导体图案、51a 54a、 61a 64a......内部电极、51b 54b、 51c 54c、 61b 64b、61c 64c......图案、71 76......绝缘体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外观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由作为第一磁性 体基板的磁性体基板l;在该磁性体基板1上层叠的层叠体2;作为粘结在该 层叠体2上的第二磁性体基板的磁性体基板3;及外部电极4-l 4-6构成。
层叠体2如图1所示,具有第一变压器5;与该第一变压器5大致相同
结构且向相同方向的第二变压器6;及从外侧覆盖这些第一及第二变压器5、 6 的绝缘体7(图2参照)。
绝缘体7例如是电介质,由层叠绝缘体层71 75而成。而且第一及第二 变压器5、 6,在这样的绝缘体层71 74上形成图案。
具体地讲,第一变压器5由层叠方向互相面对的1次侧绕组5-1和2次侧 绕组5-2构成。而且,1次侧绕组5-1由导体图案51和导体图案52形成,2次 侧绕组5-2由导体图案53和导体图案54形成。
另一方面,第二变压器6也由层叠方向互相面对的1次侧绕组6-1和2次 侧绕组6-2构成。而且,1次侧绕组6-l由导体图案63和导体图案64形成,2 次侧绕组6-2由导体图案61和导体图案62形成。
这里,就第一及第二变压器5、 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导体图案51、 64是在磁性体基板1上层叠的绝缘体层71上使用光刻法等 形成图案。而且,绝缘体层72在导体图案5K 64上层叠之后,导体图案52、 63在绝缘体层72上形成图案。
图3是导体图案51、 64的俯视图;图4是绝缘体层72的俯视图;图5是 导体图案52、 63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展开第一变压器5的I次侧绕组5-1 的概略俯视图。
如图3所示,导体图案51由具有从内侧引出的内部电极51a的图案51b和外侧的图案51c形成。另外,导体图案52如图5所示,由具有向外侧引出 的内部电极52a的图案52b和内恻的图案52c形成。而且,导体图案52的图 案52b的端部52b'与导体图案51的图案51c的端部51c'通过图4所示的绝缘 体层72的通孔72a连接。另外图案51c的端部51c"和图案52c的端部52c,通 过通孔72b连接。图案52c的端部52c"和图案51b的端部51b,通过通孔72c 连接。这样,形成以内部电极51a, 52a为两端的螺旋形状的1次侧绕组5-l。 然而,该实施例中图案52b的线宽度形成得最粗,以图案51c、 52c的顺 序线宽度越来越细,图案51b的线宽度最细。即如图6所示,若展开第一变压 器5的1次侧绕组5-1,其线宽度从一端的内部电极52a侧向另一端的内部电 极51a侧减少。
另一方面,导体图案64如图3所示,由具有向相邻的导体图案51的外侧 中央部(与内部电极52a对应的位置)引出的内部电极64a的图案64b和内侧的 图案64c形成。另外,导体图案63如图5所示,由具有从内侧引出至导体图 案52、 63之间的中央的内部电极63a的图案63b和外侧的图案63c形成。而 且图案64b的端部64b,和图案63c的端部63c'通过通孔72d连接。另外图案 63c的端部63c,,和图案64c的端部64c,通过通孔72e连接,图案64c的端部64c,, 和图案63b的端部63b,通过通孔72f连接。这样,形成以内部电极64a、 63a 为两端且线宽度从内部电极64a侧向内部电极63a侧减少的螺旋形状的1次侧 绕组6-l。
另外如图l所示,导体图案53、 62是在导体图案52、 63上层叠的绝缘体 层73上形成图案。而且,在绝缘体层74在导体图案53、 62上层叠后,导体 图案54、 61在绝缘体层74上形成图案。
图7是导体图案53、 62的俯视图;图8是绝缘体层74的俯视图;图9是 导体图案54、 61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展开第二变压器6的2次侧绕组6-2 的概略俯视图。
如图7所示,导体图案53由具有从内侧引出至导体图案53、 62之间的中 央的内部电极53a的图案53b和外侧的图案53c形成。另外,导体图案54由 具有引出至相邻的导体图案61的外侧中央部(与内部电极62a对应的位置)的内 部电极54a的图案54b和内侧的图案54c形成。而且,导体图案54的图案54b
9的端部54b'和导体图案53的图案53c的端部53c'通过如图8所示的绝缘体层 74的通孔74a连接。另外图案53c的端部53c"和图案54c的端部54c'通过通 孔74b连接,图案54c的端部54c"和图案53b的端部53b'通过通孔74c连接。 这样,形成以内部电极54a、 53a为两端且线宽度从内部电极54a侧向内部电 极53a侧减少的螺旋形状的2次侧绕组5-2。
另一方面,导体图案62如图7所示,由具有引出至外侧的内部电极62a 的图案62b和内侧的图案62c形成。另外,导体图案61如图9所示,由具有 从内侧引出的内部电极61a的图案61b和外侧的图案61c形成。而且图案62b 的端部62b,和图案61c的端部61c'通过通孔74d连接。另外图案61c的端部61c" 和图案62c的端部62c,通过通孔74e连接,图案62c的端部62c"和图案61b 的端部61b'通过通孔74f连接。这样,形成以内部电极62a, 61a为两端的螺 旋形状的2次侧绕组6-2。
然而,该实施例中图案62b的线宽度形成得最粗,以图案61c、 62c的顺 序线宽度越来越细,图案61b的线宽度最细。即如图10所示,展开第二变压 器6的2次侧绕组6-2,设定2次侧绕组6-2的形状使其线宽度从一端内部电 极62a侧向另一端内部电极61a侧减少。
而且如图l所示,绝缘体层75在导体图案54、 61上层叠,磁性体基板3 粘结在该绝缘体层75上。
外部电极4-l 4-6形成在所述结构的芯片体的侧面。
具体地讲,外部电极4-l与导体图案52、 64的内部电极52a、 64a两者电 连接,外部电极4-2与导体图案51的内部电极51a电连接。而且,外部电极 4-3与导体图案61的内部电极61a电连接,外部电极4-4与导体图案53、 63 的内部电极53a、 63a两者电连接,且外部电极4-5与导体图案54、 62的内部 电极54a、 62a两者电连接。
图11是表示第一及第二变压器5、 6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由于所述的导体图案之间的连接或外部电极4-l 4-6与内部电极的连接,
电结构成为如图11所示的电路结构。
艮P,与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l的内部电极52a连接的外部电极4-l 为不平衡端子,且与内部电极51a连接的外部电极4-2为第一平衡端子。而且,
10与成为2次侧绕组5-2的两端的内部电极53a、 54a连接的外部电极4-4、 4-5 为接地端子。另外,第二变压器6的1次侧绕组6-1的内部电极64a与1次侧 绕组的内部电极52a连接。而且,内部电极63a通过外部电极4-4,与第一变 压器5的2次侧绕组5-2的内部电极53a连接。而且,2次侧绕组6-2的内部 电极62a与第一变压器5的2次侧绕组5-2的内部电极54a连接。另外,与2 次侧绕组6-2的内部电极61a连接的外部电极4-3为第二平衡端子。
电路结构与如图22表示的1比4型的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结构相同。但 是,该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如图6及图IO所示,由于设定为 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1的线宽度从内部电极52a侧向内部电极51a侧 减少,并设定为第二变压器6的2次侧绕组6-2的线宽度从内部电极62a侧向 内部电极61a侧减少,所以图1中不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l侧的阻抗与第一及 第二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2、 4-3侧的阻抗之比不是1比4,而是1比5或1比 6等,大于1比4。
下面说明该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表示的作用及效果。
图12是表示将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安装在线路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中,信号线Al和接地线A2组成的线路A的特性阻抗为50a信号 线Bl、 B2和接地线B3组成的线路B的特性阻抗为200Q时,可以使用如图 22所示的1比4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
但是,实际的线路中,线路A侧和线路B侧的特性阻抗的比不是1比4, 较多时候是与1比4偏离较大的比。即使在这样的线路安装以往的层叠型平衡 一不平衡变压器,也无法得到适当的平衡特性,插入损耗较大。
对此,在该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中,如上所述将不平衡端 子的外部电极4-l侧的阻抗与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2、 4-3侧的阻抗 之比设定为1比6,可以实现插入损耗较少的安装。
具体地讲,适当设定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1的线宽度和第二变压 器6的2次侧绕组6-2的线宽度的变化,将外部电极4-1侧的阻抗和外部电极 4-2、 4-3侧的阻抗之比设定为1比6。而且,设定状态如图12所示,将不平衡 端子的外部电极4-1与线路A侧的信号线Al连接,且外部电极4-5与接地线 A2连接,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的外部电极4-2、 4-3与线路B侧的信号线Bl、B2连接,且外部电极4-4与接地线B3连接。据此,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 器显出适当的平衡特性。
发明者为确认该假设进行了模拟。
在模拟中,首先不对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1和第二变压器6的2 次侧绕组6-2的线宽度添加如图6或图10所示的变化,将线宽度均等的1比4 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安装在50Q线路A和300Q的线路B间,计 算对于470MHz、 750MHz、 790MHz的高频插入损耗(dB)。于是,该l比4型 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中,对于470MHz、 750MHz、 790MHz的各高频, 插入损耗为-0.894dB、 -1.052dB、 -1.085dB。
接下来,对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1和第二变压器6的2次侧绕组 6-2的线宽度加上如图6或图IO所示的变化,将阻抗比为1比6的该实施例的 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安装在50Q线路A和300Q的线路B间,计算对 于470MHz、 750MHz、 790MHz的高频插入损耗(dB)。于是,该实施例的层叠 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中,对于470MHz、 750MHz、 790MHz的各高频,插入 损耗为-0.864dB、 -0.909dB、 -0.923dB,确认了插入损耗变得极小。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因可以任意设定 平衡端子侧对不平衡端子的阻抗之比为配合安装线路的阻抗的比5、 6、 7......
等,所以能以低插入损耗安装在各种阻抗的线路中。
另外,该实施例中,虽然例示了不仅对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1和 第二变压器6的2次侧绕组6-2,还对第一变压器5的2次侧绕组5-2和第二 变压器6的1次侧绕组6-1的线宽度加上如图6或图10所示的变化的层叠型 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但即使是只对1次侧绕组5-1和2次侧绕组6-2的线宽 度加上变化而使2次侧绕组5-2和1次侧绕组6-1的线宽度均等的层叠型平衡 一不平衡变压器,也具有与该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作用及效果D
实施例2
接下来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1次侧绕组8-1的下层的导体图案俯视图;图15是表示中间的绝 缘体层72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1次侧绕组8-1上层的导体图案俯视图;图17是表示2次侧绕组8-2的下层的导体图案俯视图;图18是表示中间的绝缘
体层74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2次侧绕组8-2上层的导体图案的俯视图。
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结构是内包有一 个变压器8的层叠体2被磁性体基板1、 3夹着,在侧面安装4个4-l 4-4。
具体地讲,变压器8由上下面对的1次侧绕组8-1和2次侧绕组8-2构成, 1次侧绕组8-1由导体图案81和导体图案82形成,2次侧绕组8-2由导体图案 83和导体图案84形成。
如图14所示,导体图案81由具有从内侧引出的内部电极81a的图案81b 和外侧的图案81c形成。另外,导体图案82如图16所示,由具有向外侧引出 的内部电极82a的图案82b和内侧的图案82c形成。而且,导体图案82的图 案82b的端部82b'和导体图案81的图案81c的端部81c'通过图15所示的绝缘 体层72的通孔72a连接。另外图案81c的端部81c',和图案82c的端部82c,通 过通孔72b连接,图案82c的端部82c',和图案81b的端部81b'通过通孔72c 连接。这样,形成以内部电极81a、 82a为两端的螺旋形状的1次侧绕组8-l。
1次侧绕组8-1中也是图案82b的线宽度形成得最粗,以图案81c、 82c的 顺序线宽度越来越细,图案81b的线宽度最细,从一端的内部电极82a侧向另 一端的内部电极81a侧越来越细。
另一方面,导体图案83、 84如图13所示,通过绝缘体层73配置在导体 图案81、 82的上方。
如图17所示,导体图案83由具有从内侧引出的内部电极83a的图案83b 和外侧的图案83c形成。另外,导体图案84如图19所示,由具有向外侧引出 的内部电极84a的图案84b和内侧的图案84c形成。而且,导体图案84的图 案84b的端部84b,与导体图案83的图案83c的端部83c'通过图18所示的绝缘 体层74的通孔74a连接。另外图案83c的端部83c"和图案84c的端部84c,通 过通孔74b连接,图案84c的端部84c',和图案83b的端部83b,通过通孔74c 连接。这样,形成以内部电极83a, 84a为两端的螺旋形状的2次侧绕组8-2。
2次侧绕组8-2中也是图案84b的线宽度形成得最粗,以图案83c、 84c的 顺序线宽度越来越细,图案83b的线宽度最细,从一端内部电极84a侧向另一 端内部电极83a侧越来越细。
13而且如图13所示,外部电极4-1与导体图案82的内部电极82a电连接, 外部电极4-2与导体图案81的内部电极81a电连接。而且,外部电极4-3与导 体图案83的内部电极83a电连接,外部电极4-4与导体图案84的内部电极84a 电连接。
图20是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20所示,与1次侧绕组8-l的内部电极82a连接的外部电极4-l为不 平衡端子,且与内部电极81a连接的外部电极4-2为第一平衡端子。而且,与 2次侧绕组8-2的内部电极83a连接的外部电极4-3为第二平衡端子,且与内 部电极84a连接的外部电极4-4为接地端子,与1比1型的平衡一不平衡变压 器结构相同。
但是,由于该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变压器8的1次侧绕 组8-1的线宽度被设定为从内部电极82a侧向内部电极81a侧减少,2次侧绕 组8-2的线宽度也被设定为从内部电极84a侧向内部电极83a侧减少,所以不 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1侧的阻抗与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2、 4-3侧的 阻抗之比不是l比l,而是l比1.5或1比2.0等,可以大于l比l。
相反,使外部电极4-2为不平衡端子,且外部电极4-3为接地端子,外部 电极4-l、 4-4为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这样一来,不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2侧 的阻抗与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外部电极4-l、 4-4侧的阻抗之比就不是1比1, 而是l比0.75或1比0.5等,可以小于l比l。
由于其它的结构、作用及效果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一样,故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3
接下来就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该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是在磁性体基板1、 3间夹着层叠体2,在其侧面安装外部电极4-l 4-6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 层叠体2内包含n(n=3以上的整数)个第一变压器9(1) 第n变压器9(n)。
具体地讲,第一变压器9(1)的1次侧绕组9-1的左端与外部电极4-1连接, 为不平衡端子;且右端与外部电极4-2连接,为第一平衡端子。另外,最后级 的第n变压器9(n)中,2次侧绕组9-2的左端与外部电极4-5连接,为接地端
14子;且右端与外部电极4-3连接,为第二平衡端子。
而且,第一变压器9(1) 第n-l变压器9(n-l)的各2次侧绕组9-2的左端 与第n变压器9(n)的2次侧绕组9-2的左端连接。即,第一变压器9(1) 第n 变压器9(n)的所有2次侧绕组9-2的左端与外部电极4-5连接,为接地端子。 另外,第二变压器9(2) 第n变压器9(n)的1次侧绕组9-1的左端与第一变压 器9(1)的1次侧绕组9-1的左端连接。即,第一变压器9(1) 第n变压器9(n) 的所有1次侧绕组9-1的左端与外部电极4-l连接,为不平衡端子。而且,第 二变压器9(2) 第n变压器9(n)的1次侧绕组9-1的右端分别与前级的变压器 9(1) 9(n-l)的2次侧绕组9-2的右端连接。
在该电路结构中,若1次侧及2次侧绕组9-1、 9-2的线宽度均等,则该层 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是1比112型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但该实施 例中,也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同,将第一变压器9(1)的1次侧绕组9-1 的线宽度设定为从左端侧向右端侧增加或减少,将第n变压器9(n)的2次侧绕 组9-2的线宽度设定为从左端侧向右端侧增加或减少。即,使这些绕组的线宽 度从不平衡端子侧向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侧增加或减少。
据此,若采用使第一变压器9(1)的1次侧绕组9-1及第n变压器9(n)的2 次侧绕组9-2的线宽度从不平衡端子侧向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侧增加的结构, 就可以将外部电极4-1侧的阻抗和外部电极4-2、 4-3侧的阻抗之比减小至小于 l比n2。另外,相反地,若采用使线宽度从不平衡端子侧向第一及第二平衡端 子侧减少的结构,就可以使外部电极4-l侧的阻抗和外部电极4-2、 4-3侧的阻 抗之比增大至大于1比n2。
其它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另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可以在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 种的变形或变更。
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例示了使用从不平衡端子侧向第一及第二平 衡端子侧使线宽度减少的绕组的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但并非限定于 此,使用使线宽度从不平衡端子侧向第一及第二平衡端子侧增加的绕组的层叠 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也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层叠型平衡—不平衡变压器,包括第一磁性体基板,在该第一磁性体基板上层叠且内包有各自由互相面对的1次侧绕组和2次侧绕组构成的第一变压器及第二变压器的层叠体,及设在该层叠体上的第二磁性体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为不平衡端子且该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平衡端子,2次侧绕组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为接地端子,所述第二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所述一端连接且该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所述一端连接且该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二平衡端子,设定该1次侧绕组的形状使所述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且设定该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所述第二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
2. —种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包括第一磁性体基板,在该第一磁性体基板上层叠且内包有由各自互相面对的 1次侧绕组和2次侧绕组构成的一个变压器的层叠体,及设在该层叠体上的第 二磁性体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为不平衡端子且该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平衡端子,2次侧绕组的一端为接地端子且该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二 平衡端子,设定该1次侧绕组及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所述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 度和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
3. —种层叠型平衡一不平衡变压器,包括第一磁性体基板,在该第一磁性体基板上层叠且内包有由各自互相面对的 1次侧绕组和2次侧绕组构成的第一变压器至第11变压器(11=3以上的整数)的层 叠体,及设在该层叠体上的第二磁性体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为不平衡端子且该1次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平衡端子,所述第n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一端为接地端子且该2次 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二平衡端子,所述第一变压器至第n-l变压器的2次侧绕 组的一端与第n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所述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至第n 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所述一端连接且另一 端与前级变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设定该1次侧绕组的形状使所述第一变压器的1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所述 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且设定该2次侧绕组的形状使所述第n变 压器的2次侧绕组的线宽度从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或减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适用于具有各种阻抗的线路的层叠型平衡—不平衡变压器。层叠型平衡—不平衡变压器包括磁性体基板(1)、层叠体(2)、磁性体基板(3)、外部电极(4-1)~(4-6)。层叠体(2)具有第一变压器(5)、第二变压器(6)、从外侧覆盖第一及第二变压器(5)、(6)的绝缘体(7)。第一变压器(5)由1次侧及2次侧绕组(5-1)、(5-2)构成,第二变压器(6)由1次侧及2次侧绕组(6-1)、(6-2)构成。而且,设定第一变压器(5)的1次侧绕组(5-1)的线宽度使其从内部电极(52a)侧向内部电极(51a)侧减少,设定第二变压器(6)的2次侧绕组(6-2)的线宽度也使其从内部电极(62a)侧向内部电极(61a)侧减少。
文档编号H01F19/06GK101454848SQ20078001894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
发明者石田康介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