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44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容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组(battery pack),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在电池 组壳体中的包含电池单元的电池组,所述电池单元包含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被安装在 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袋状电池壳体中,并通过热焊密封,其中所述电池 组壳体包括一个构造为如下结构的框架构件其中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接收部件是开放 的,电池单元的相对侧密封部分安装在框架构件上,使得相对侧密封部分覆盖框架构件的 相对侧,并且护套膜(sheath film)被施用至框架构件的外表面,电池单元安装至所述框架 构件中。
背景技术
随着对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开发以及对这种移动设备的需求增加,对移动设备的
能源——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已急速增加。其中包括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电压的锂二次
电池,人们已经对它进行大量的研究,其目前已商业化并被广泛使用。 基于其外在形状,锂二次电池通常可分为圆柱状电池、棱柱状电池或袋状电池。 基于其电解质,锂二次电池可分为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由于移动设
备已小型化,对具有相对较小厚度的矩形电池和袋状电池的需求增加。 此外,基于二次电池安装入壳体的方式,电池组通常可分为硬质电池组(hard
battery pack)或内部电池组(inner battery pack)。 硬质电池组构成硬质电池组安装于其上的外部装置的外观的一部分。因此,硬质 电池组的优点在于其在使用时可容易地安装至外部装置上。但是,当将电池单元安装在壳 体中时,需要根据相应的外部装置的类型设计所述壳体。因此,硬质电池组的制造成本高, 并且与外部装置具有低相容性。 另一方面,内部电池组安装在外部装置中,然后用形成外部装置一部分的盖子隐 藏。因此,虽然将内部电池组安装在外部装置中稍麻烦,但内部电池组的优点在于其设计容 易,制造成本低并且与外部装置具有高相容性。 棱柱状电池或袋状电池被广泛用作电池单元,其为内部电池组的主体。棱柱状电 池是一种具有安装在电池容器中的电极组件的电池,电池容器由铝或不锈钢制成。袋状电 池是一种具有安装在袋状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的电池,袋状电池壳体由层压铝片制成。 最近,对袋状电池的需求增加了,这是因为袋状电池的重量小,成本低,并且可容易地根据 电池壳体的容量和输出量而改变。 图1和2分别是一个透视图和一个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常规的含有一个袋状电池 单元的内部电池组。 参照这些附图,电池组10包括一个电池单元20,其中,含有阴极、阳极和隔膜的电 极组件与一种电解质以密封的状态安装在一起,电池组壳体3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元20 的内部空间,并且一个顶盖40与容纳电池单元20的电池组壳体30的顶部连接,用于封住 电池单元20。在电池组壳体30和电池单元20之间,以及在顶盖40和电池单元20之间各贴有双面胶带50。 电池组壳体30和40增补了袋状电池单元20的小机械强度;但是,电池组壳体30 和40限制了电池单元20的大小,结果是电池组的总容量降低。此外,电池组壳体30和顶 盖40彼此通过超声焊接法相连接。因此,需要使电池组壳体30和顶盖40制造成具有一定 厚度,以在电池组壳体30和顶盖40之间形成结合界面,在结合界面处使电池组壳体30和 顶盖40彼此相连,结果使电池组的体积增加。 因此,近来,仅用于盖住单元电池侧面的框架式电池组壳体的使用越来越多,代替 了盖住单元电池的全部外表面的盒状电池组壳体,从而减小了电池组的体积并有效地增补 了电池单元的强度。例如,日本专利申请2004-0094633公开了一种含有一体式袋状壳体的 电池组,其具有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和一个第三区域,以及一个框架构件;在所述 第一区域上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接收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延伸自所述第一区域以 使第二区域盖住电极组件暴露于外部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三区域延伸自所述第二区域以使 第三区域盖住所述第一区域,并且所述第三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区域接触,所述框架构 件安装至电池单元以使所述第一区域被所述第三区域盖住之前使框架构件盖住所述接收 部件的外表面。此外,该公开文本还公开了一种分离式袋状壳体,其包括一个具有用于容纳 电极组件的接收部件的第一包装构件,以及一个第二包装构件,其具有用于封住所述第一 包装构件并盖住电极组的一个暴露于外部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以及一个延伸自第一区域的 第二区域,使所述第二区域盖住所述第一包装构件的外表面。 但是,在一个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池组中,电池组的最外层表面未被另外的护套构 件盖住,结果是包装构件的弯曲部分和连接部分暴露于外部,因此,电池组的表面不平滑。 该问题可能是对工程师或用户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并威胁到工程师或用户在制造或使用 该电池组期间的安全。此外,安装至电池组中的电池单元的外观通过框架构件保持,电池单 元的强度也由框架构件增补;但是,未被框架构件保护的电池单元的顶部和底部仅由机械 强度较弱的包装构件盖住。因此,不可能达到期望的强度。 另一方面,锂二次电池中含有多种可燃材料。因此,锂二次电池可能由于电池的过 充、电池的过流或者其它外部物理作用而加热或爆炸。也就是说,锂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很 低。因此,锂二次电池含有一个保护电路模块(PCM),其被连接至电池单元上,用于对电池的 不正常状态、例如电池过充进行控制。 —般而言,PCM通过熔焊(welding)或锡焊(soldering)经导电的镍板连接至电 池单元上。具体而言,所述镍板通过熔焊或锡焊连接至PCM的电极接触端上,然后所述镍板 通过熔焊或锡焊被连接至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这样,PCM被连接至电池单元上以制造电 池组。 在这种情形下,所述熔焊或锡焊步骤必须进行几次以制造电池组。由于二次电池 的结构较小,因此熔焊或锡焊步骤必须非常精确地进行,因此,存在电池缺陷的可能性增 加。此外,上述方法的加入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从根本上增补电池组(包括袋状电池单元)的强度、有效 地增加电池组的容量,并且易于组装成电池组并由此降低电池组的制造成本的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作出本发明以解决上文提及的问题,以及还未解决的其它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期望强度以及在同一标准水平上具 有相对大的容量的电池组,其通过一种特定的耦合结构来获得期望强度,该结构使用一种 框架构件而不使用常规的包装护套构件(如盒状壳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方法制造的电池组,从而降 低电池组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安装在电池组壳体内的包含电 池单元的电池组实现,所述电池单元包含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被安装在由包括金属层 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袋状电池壳体中,并通过热焊密封,其中所述电池组壳体含有一 种构造为如下结构的框架构件其中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接收部件是开放的,电池单元的 相对侧密封部分安装在框架构件上,使得相对侧密封部分覆盖框架构件的相对侧,并且护 套膜被施用至框架构件的外表面,电池单元安装至所述框架构件中。 因此,本发明的电池组在不使用其它包装护套构件的情况下制成,简化了电池组 的组装方法,电池组的制造成本降低,并且电池组以更薄和更紧凑的结构制得。此外,电池 被安全地放置在电池组壳体中,并因此使得电池组具有抵抗外部冲击的高安全性。本发明 的这些特性优选地通过使用一种高强度的层压片作为电池壳体(其中安装电极组件),并 且用电池壳体的侧面密封部分固定框架构件(安装至电池单元)而获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袋状电池壳体由一种高强度的层压片制造。优选地, 高强度层压片包括一个聚合物膜外部涂层、金属箔阻隔层和聚烯烃材料密封内层。所 述阻隔层的金属箔由铝合金制成,所述外部涂层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即hthalate) (PEN)制成,并且/或者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得的层形成在外 部涂层的外表面上。高强度层压片具有的剌穿力(needle piercingforce)为6. 5kgf或更 大。层压片的详细描述公开于韩国国际专利申请PCT/KR2005/3436中,该申请的申请人名 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证的方式完全纳入本文中。
高强度层压片的金属箔用于防止发生物质的进入或泄漏,并用于提高电池壳体的 强度。因此,金属箔与外部涂层一起或者与另外粘接至外部涂层的外表面上的树脂层一起 为层压片提供了高强度。 剌穿力是指根据FTMS 101 C法测定的剌穿力。常规的层压片式电池壳体的剌穿 力约为5. Okgf。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池壳体的剌穿力至少为6. 5kgf,优选6. 5-10. Okgf, 更优选7. 0-8. 5kgf。剌穿力上述具体的范围是一个针对可能的电池损害可确保电池安全性 的范围。 可增加层压片的强度的阻隔层的厚度为20-150 iim。阻隔层的厚度过小时,很难期 望其能够阻隔剌穿物体并提高强度,这是不优选的。另一方面,阻隔层的厚度过大时,阻隔 层的可加工性降低,且层压片的厚度增加,这是不优选的。 形成阻隔层的铝合金可根据合金的成分具有不同的强度。例如,铝合金可以是,但 不限于,至少一种选自编号为8079、1N30、8021、3003、3004、3005、3104和3105的合金。特 别地,优选将编号为8079、 1N30、8021和3004的合金作为阻隔层的金属箔。
优选地,外部涂层的聚合物膜的厚度为5-40 ym。聚合物膜的厚度过小时,聚合物
5膜不具有期望的强度,这是不优选的。另一方面,聚合物膜的厚度过大时,层压片的厚度增
加,这是不优选的。根据本发明,外部涂层的聚合物膜选择性地由PEN制成。外部涂层的聚
合物膜不是由PEN制成时,外部涂层的聚合物膜优选由取向性尼龙膜制成。 当PET层选择性地粘着至外部涂层的外表面时,PET层优选地具有5_30 y m的厚
度。当PET层的厚度过小时,由于添加了PET层而造成的强度改善不难预计,这是不优选的。
另一方面,PET层的厚度过大时,层压片的厚度增加,这是不优选的。 虽然使用PEN膜作为外部涂层并且向外部涂层的外表面上添加PET层是可选的, 但需要通过选择两者中的至少一种来获得所述剌穿力。当然,层压片的强度也可通过同时 使用上述两者进一步增加。 优选地,密封内层由透明的聚丙烯(CPP)膜制成,且厚度为30-50iim。 具有上述结构的层压片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因此,层压片本身提供了电池组所需
的机械特性,例如高抗张强度、高冲击强度和高耐久性,而不使用另外的包装护套构件。 层压片可以多种方式制造。例如可将形成各个层的膜和金属箔依次堆叠,然后彼
此结合。所述结合可通过一种干层压法或一种挤压层压法实现。所述干层压法是一种将胶
粘剂置入一种材料和另一种材料之间,使用加热辊向两种材料施加高于室温的预定温度以
及预定的压力而将其干燥,从而将两种材料彼此连接的方法。另一方面,挤压式层压法是一
种将胶粘剂置入一种材料和另一种材料之间,并在室温下使用挤压辊向两种材料施加预定
压力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中,护套膜可由,例如聚合物树脂材料或者一种薄的金属材料
制成,所述聚合物树脂材料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优选地,护套膜由聚合物树脂材料制成。考虑到电池组的厚度和膜作为保护构件的功能,所
述膜的优选的厚度为约0. 05-0. 3mm ;但是膜的厚度并非限定至上述值。 护套膜用于保持电池单元固定至框架构件上,并用于保护电池单元不受外界损
害。此外,护套膜还用作标示电池结构、电池组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池组来源的标签。 根据所述的环境,护套膜可由高强度的膜制成,并可构造成与前文所述的高强度
层压片相同的结构。这样,袋状电池壳体可由一个铝制层压片制成。 如前文所述,袋状电池壳体和/或护套膜可由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提高电池壳体 的强度。例如,当袋状电池壳体由高强度层压片制成时,护套膜可为一种普通使用的常规护 套膜。另一方面,当护套膜由高强度膜制成时,袋状电池壳体可为一种通常使用的常规袋状 电池壳体。当然,袋状电池壳体和护套膜可由高强度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电池组壳体被构造成一种框架构件的形式,其具有用于容纳电池的 内部空间,同时仅盖住电池的侧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框架构件的内部上端设有一个保护电路模块(PCM),其 形状与框架构件的上端相应。框架构件的内部上端是一个当框架安装至电池单元上时对应 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的区域。PCM——其形成在框架构件的内部上端——在框架构件耦 合至电池单元上时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发生接触。 在上述结构上,框架构件可在其前端设有开口 ,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通过该开口 暴露于外部,并且PCM——其被安装至框架构件上——可在其上端设有连接端子。具体而 言,电池单元的上端密封部分竖直弯曲,然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水平弯曲,从而使电池单
6元的电极端子直接连接至形成于PCM上端的连接端子上。此时,PCM的连接端子和电池单 元的电极端子可通过简单地将框架构件安装至电池单元上而彼此连接,无需另外的连接方 法,例如焊接。同样,电连接至电池单元上的PCM的输入和输出端子也可通过所述开口暴露 在外。 总之,框架构件的开口形成在框架构件的前部,PCM的连接端子形成在PCM的上 端,PCM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通过所述开口暴露在外。因此,电连接和组装过程通过简单 地将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弯曲成预定形状并将电池单元安装至框架构件上而完成。
框架构件可制成在框架构件的内部上端含有PCM的一体结构,例如通过插入注射 成型实现。 根据本发明,框架构件的前部是不施加护套膜的端部区域。优选地,框架构件的前 部是PCM安装处上端的外表面。PCM的上端是开放表面中的一个,并且不与框架构件和电池 单元接触。 对电池组壳体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电池组壳体由能够保护安装在电池组
壳体内的电池的材料制成即可。例如,电池组壳体可由一种聚合物树脂材料制成,如聚碳酸 酯(PC)或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者一种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SUS)。
对电极组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电极组件被构造成一种其中多个电极接触端相 连接以构成阴极和阳极的结构即可。优选地,电极组件被构造成堆叠或堆叠/折叠结构。 堆叠型电极组件是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已知的,因此,不再对堆叠型电极组件作详细描述。堆 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的细节公开于韩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2001-0082058、2001-0082059和 2001-0082060中,它们与本发明申请的申请人名称相同。上述专利公开文本的内容通过引 证的方式整体纳入本文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电极组件在其相对的大部分表面上设有安全构件。例 如所述安全构件包括一个电连接至阴极端子的金属片(金属片A)、一个电连接至阳极端子 的金属片(金属片B),以及一个置于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绝缘片。 安全构件的两个金属片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作为构成电极组件的阴极和阳极 的集电器。例如,金属片A可由其上未涂覆活性材料的铝箔制成,金属片B可由其上未涂覆 活性材料的铜箔制成。因此,当针状物体压迫电极组件或者穿透电极组件时,本发明的安全 构件的金属片(其上未涂覆活性材料,并且与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电连接)首先彼此连接, 以产生微短路,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可由以下详细的描述以及附图被 更清楚地理解,附图中 图1为示例说明其中安装有袋状电池的常规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示例说明一个示例性袋状电池的正视图,所述袋状电池可优选地用于本发 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中;以及 图4-6为典型地示例说明使用图3所示的电池来制造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 的电池组的方法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应注意,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该 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限制。 图3为示例说明一个示例性袋状电池的正视图,所述袋状电池可优选地用于本发 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中。图3的袋状电池与通常使用的常规袋状电池近似相 同,因此,下文中将只描述本发明的特征。 对于袋状电池100的上端和相对侧,当电极组件安装在袋状电池100的电池壳体 中时,在袋状电池100的上端和相对侧形成密封部分H0、120和130。根据本发明,在将框 架构件安装至电池单元100之前,将上端密封部分110沿点划线向容纳电极组件的接收部 件140竖直弯曲。 参照图4,电池壳体被构造成两种堆叠结构。第一种堆叠结构A包括一个由取向性 尼龙膜(ONy)制成的外部涂层100a、一个由铝合金制成的阻隔层100b、一个由透明聚丙烯 (CPP)制成的密封内层,以及一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最外层100d,所述 最外层涂覆在所述外部涂层100a的外表面。第二种堆叠结构B包括一个由聚萘二甲酸乙 二醇酯(PEN)制成的外部涂层100e、一个由铝合金制成的阻隔层100b和一个由CPP制成的 密封内层100c。当对电池壳体进行热焊时,壳体的密封内层100c和盖的密封内层100c被 焊在一起,以形成密封部分。 再次参照图3,在电池单元100安装至框架构件200上之后,将侧面密封部分120 和130沿箭头方向竖直弯曲,以增加电池单元100和框架构件200之间的耦合力。具体而 言,侧面密封部分120和130盖住框架构件200,并因此实现电池单元100与框架构件的耦合。 上端密封部分110竖直弯曲,如图4所示,然后水平弯曲,如图5所示。因此,为容 易地进行弯曲过程,上端密封部分IIO和侧面密封部分120和130之间的交叉部分被切除。 交叉部分160切除的大小可在不致于降低电池组件的可密封性的范围内确定。
优选地,上端密封部分110的宽度W工等于或大于接收部件140的高度h。另外,侧 面密封部分120和130竖直弯曲以覆盖框架构件200,如图5所示。因此,优选这样形成侧 面密封部分120和130,使得侧面密封部分120和130的宽度W2 (例如由框架构件200的厚 度确定)大于常规袋状电池的宽度。 图4-6为典型地示例说明使用图3所示的电池来制造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 的电池组的方法的透视图。 参照这些附图,电池组500可如下制造将电池单元100——其上端密封部分竖直 向上弯曲——装入框架构件200中,该框架构件200被构造成覆盖所述接收部件140的外 表面的结构,而框架构件200在其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将从上端密封部分110突出的电极 端子150和152水平向下弯曲,以使电极端子150和152与框架构件200的连接端子210 接触;将相对侧密封部分120和130竖直向上弯曲,以使相对侧密封部分120和130覆盖框 架构件200 ;将绝缘的膜300粘接至电池单元100的电极端子150和152与框架构件200 的连接端子210接触之处;将护套膜400施加至电池单元100和框架构件200的外表面上, 以使护套膜400覆盖电池单元100和框架构件200。上端密封部分110的电极端子150和152可在相对侧密封部分120和130弯曲之后弯曲。 电池单元100的相对侧密封部分120和130在框架构件200安装至电池单元100 之后弯曲。因此,当框架构件200安装至电池单元100时,电池单元100的相对侧密封部分 120和130被放置成电池单元100的相对侧密封部分120和130从接收部件140外侧的下 部延伸出来。因此,框架构件200从上向下装在电池单元100上,然后放置在电池单元100 的相对侧密封部分120和130上。 框架构件200在其内部上端设有一个PCM(未示出)。另外,框架构件200具有窗 口 240和孔250,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20通过所述窗口 240暴露于外部,而测试点230通 过所述孔250暴露于外部。连接至PCM的连接端子210形成在框架构件200的上端。当电 池单元100的电极端子150和152水平弯曲时,如图6所示,电极端子150和152连接至框 架构件200的连接端子210。因此,没有必要设置连接部件,例如镍板,来使电极端子150和 152与连接端子210互连,并且也可省去另外的步骤,例如熔焊或锡焊,来进行电极端子150 和152与连接部件之间,以及连接端子210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当然,也可进行熔焊或 锡焊过程以确保连接端子210与电极端子150和152之间的稳定连接。但是,在连接端子 210和电极端子150和152之间的熔焊或锡焊比电极端子150和152与连接部件之间以及 连接端子210与连接部件之间的熔焊或锡焊容易地多。 施加护套膜400以覆盖电池单元100和框架构件200的外表面,但不包括框架构 件200的顶端——此处形成有PCM的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200以及测试点230——和正对 框架构件顶端的框架构件的底端。护套膜400还增加了电池单元100和框架构件200之间 的耦合力,阻止了外界物质通过电池单元100中存在的多个缝隙进入,所述缝隙例如侧面 密封部分120和130与框架构件200之间的缝隙,并与绝缘膜300 —起保护PCM的连接端 子210与电池单元100的电极端子150和152。 通过以上描述的组装过程,即完成了紧凑和薄型的小型电池组。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
是,可使用多种变形、添加和替换,而不会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 产业实用性 从上文的描述中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电池组在相同的标准化水平上具有期望的 强度和较大的容量。此外,所述电池组通过一种简单的组装方法制造,从而降低了电池组的 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一种安装在电池组壳体中的包含电池单元的电池组,所述电池单元包含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安装在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袋状电池壳体中,并通过热焊密封,其中所述电池组壳体包括一个构造为如下结构的框架构件其中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接收部件是开放的,电池单元的相对侧密封部分安装在框架构件上,使得相对侧密封部分覆盖框架构件的相对侧,并且护套膜被施用至框架构件的外表面,电池单元安装至所述框架构件中。
2. 权利要求1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袋状电池壳体由一种高强度的层压片制成。
3. 权利要求2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高强度层压片包括聚合物膜外部涂层、金属箔阻隔 层和聚烯烃密封内层,所述阻隔层的金属箔由铝合金制成,所述外部涂层由聚萘二甲酸乙 二醇酯(PEN)制成,并且/或者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得的层形成在所述外 部涂层的外表面上,所述高强度层压片的剌穿力为6. 5kgf或更大。
4. 权利要求3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20-150 ii m。
5. 权利要求3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铝合金为至少一种选自编号为8079、1N30、8021、 3003、3004、3005、3104和3105的合金。
6. 权利要求3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外部涂层的厚度为5-40 iim。
7. 权利要求3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外部涂层的聚合物膜由PEN制成,并且当所述外部涂 层的聚合物膜不是由PEN制成时,外部涂层的聚合物膜由一种取向性尼龙膜制成。
8. 权利要求1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护套膜为一种高强度膜。
9. 权利要求8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高强度膜由一种高强度层压片制成。
10. 权利要求l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在其内部上端设有一个形状与框架的上 端部相应的保护电路模块(PCM)。
11. 权利要求10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在其前端设有开口,外部输入和输出端 子通过该开口暴露于外部,当PCM安装至所述框架构件时,PCM在其上端设有连接端子,并 且所述电池单元的上端密封部分竖直弯曲,然后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水平弯曲,从而 使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电连接至PCM的连接端子。
12. 权利要求10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和PCM通过插入注射成型一体地形成。
13. 权利要求l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极组件是一种堆叠式或者堆叠/折叠式电极组 件,所述电极组件在其相对的大部分表面上设有安全构件。
全文摘要
本文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电池组壳体中的包含电池单元的电池组,所述电池单元包含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被安装在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袋状电池壳体中,并通过热焊密封,其中所述电池组壳体包括一个构造为如下结构的框架构件其中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接收部件是开放的,电池单元的相对侧密封部分安装在框架构件上,使得相对侧密封部分覆盖框架构件的相对侧,并且护套膜被施用至框架构件的外表面,电池单元安装至所述框架构件中。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755351SQ200780053827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
发明者安昶范, 尹炯具, 崔棅珍, 张准桓, 李香穆, 郑贤澈, 黄成敏 申请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