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657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单相电源插座的双重交叉控制安全并防水的装置,能 有效避免儿童误插的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流行的安全插座,基本上是在插座孔内增加了一道平滑的斜 块装置盖住插孔。但这一装置仍有不少缺点,首先是使用不方便,由于平行滑动 经常会有卡死现象,其次,仍有安全隐患,若有导体误插孔内,可能会发生事故, 再次,不能防水,若有水泼上,可能会引起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不仅安全系数提高,而且使用方便、 防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双重交叉控制原理设 计,在座体双边分别安装接触片、过渡连接片、外接线片以及凸柱,座盖内外插 孔周边有密封圈粘住,座盖插孔由小转轴,扭簧装配活动的转盖覆盖。凸出座盖 的凸柱由弹簧顶在密封圈上,起到防水作用。座体的接地触片腔体与正负二极腔 体隔开,座体与座盖用自攻螺丝拧紧。
当物体插入其中一边的插孔时,翻动转盖,由转盖压下从另一边座孔伸过来 的接触片与过渡连接片接触,同时,把孔旁孔的凸柱压下,使过渡片与外接线片 接触,此时,导电的只是对方一边插孔内的接触片,而插入的一方,由于未转动 对方的转盖和压下凸柱,仍然无电。由于插头插入的动作是双边同时进行,并且 插到底,所以能够导电。在一般情况下,儿童不可能将两个物体同时插向两孔, 并且,同时压下两个凸柱,因此安全系数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儿童误插而引起触电事故,并且防水, 使用灵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始状态横向剖视图。
图2为原始状态的局部视图。
图3是插头插入后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插头插入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插座表面平面示意图。
图6是接触片、过渡连接片、外接线片的平面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图l、图2中,装配在座盖1正负二级孔内的转盖5、 14由扭簧4、 17的作 用,盖住插孔并紧贴密封圈18,凸柱6、 15因弹簧9也与密封圈紧贴并凸出座盖 表面,接触片IO、 11过渡连接片7、 12由自身的弹性呈原始未导通状态,座体2 与座盖l用自攻罗丝20拧紧。
在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当用插头19插入座孔时,翻动双边孔内的转盖 5、 14,通过转盖的作用,分别压下对方延伸过来的接触片10与过渡连接片12 接触,接触片11与过渡连接片7接触;接着,在深入的过程中,插头的底平面将 两个凸柱6、 15压下,并与座盖表面密封圈18紧贴,在凸柱的作用下,迫使过渡 连接片7与外接线片8接触,过渡连接片12与外接线片13接触导通,至此,插 头19正负二级全部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交叉控制的防水插座,在座盖内安装有活动的转盖5、14,座体双边安装接触片10、11,过渡连接片7、12,外接线片8、13,以及凸出座盖表面的凸柱6、15,接触片一部位各向对方一边延伸,其特征是座盖1上的转盖各为控制对方接触片与过渡连接片的接触,凸柱各为控制对方过渡连接片与外接线的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其特征是座盖插孔内外周边 粘有密封圈18,活动的转盖用小转轴3、 16,扭簧4、 17装配并覆盖插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其特征是座体内双边各安装凸 柱,由于弹簧而凸出座盖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其特征是座体内双边安装的接 触片10、 11其一部位延伸至对方另一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其特征是座体内双边安装用于连接导通接触片与外接线片的过渡连接片。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误插的双重交叉控制防水插座。它主要是由座体、座盖、转盖、扭簧、小转轴、凸柱、弹簧、接触片、过渡连接片、外接线片构成。当插头插入时,翻动转盖5,使接触片11与过渡连接片7接触;翻动转盖14,使接触片10与过渡连接片12接触。接着,压下凸柱6,使过渡连接片7与外接线片8接触;压下凸柱15,使过渡连接片12与外接线片13接触。至此,插头全部通电。在未同时压下对方一边的凸柱和翻动转盖的情况下,单件物体误插孔内不会引起触电。
文档编号H01R13/44GK201278399SQ20082016475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7日
发明者金灵敏 申请人:金灵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