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045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火花隙的过压避雷器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信息系统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尤指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交通信号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有线电视系统中,为了防范和避免直击雷、感应雷产生的瞬间过电压给系统带来的损害,通常是在这些系统中安装避 雷器来解决。而作为使用较为广泛的避雷器的主要元器件——气体放电管,是由上、下二块 金属材料制成的、截面形状为“凸”形的圆形电极板与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空心圆柱形管体构 成,其内充以惰性气体。随着防雷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放电管由于其开关特性成为电源一 级防雷的首选,对其通流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气体放电管多采用增大产品体积来增 大放电面积的平面结构,偶有采用单层同轴来增大放电面积的结构,用以提高通流能量,改 善续流遮断能力,电压保护水平以及反应速度。但在固定体积和尺寸的情况下,气体放电管 的通流能力受到放电面积的限制而无法提高,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气体放电管体积大、通 流能量小、续流遮断能力小、保护水平低和反应速度慢。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通流能量大、续流 遮断能力强、保护水平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气体放电管,即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 体放电管,包括空心圆柱状管体、同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与第 二电极上分别有若干个与该电极同轴的空心圆柱形环体,第一电极的环体与第二电极的环 体交错相间,从而在该两电极的这些环体间构成若干个放电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同轴多叠层结构有效增大放电面积从而提高 气体放电管的通流能力、续流遮断能力、电压保护水平以及反应速度,从而在相同体积下倍 增了电流承载面积,提高通流能力。产品体积小、通流能量大、续流遮断能力大、保护水平高 和反应速度快。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第一环体、2为第二环体、3为第三环体、4为第四环体、5为放电间隙、 6为管体。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有关技术指标参考图。[0011]图2中IA为第一平板、2A为第二平板、3A为第三平板、4A为第四平板、5A为叠层 间隙、6A为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空心圆柱状管体6、同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分别有若干个与该电极同轴的空心圆柱形环体,第一 电极的环体1、3与第二电极的环体2、4交错相间,从而在该两电极的这些环体间构成若干 个放电间隙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有两个同轴环体1与2,第二电极有两个 同轴环体3与4,这样在环体1与环体3,环体3与环体2,环体2与环体4之间构成3个放 电间隙5,从而在相同体积下倍增了电流承载面积,提高通流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电极采用平板状结构,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 有空心圆柱状管体6A、同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 分别有若干个平板状的电极板1A、2A、3A、4A,第一电极的电极板1A、3A与第二电极的电极 板2A、4A交错相间,从而在该两电极的这些电极板间构成若干个放电间隙5A。
权利要求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包括有空心圆柱状管体(6)、同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分别有若干个与该电极同轴的空心圆柱形环体,第一电极的环体(1、3)与第二电极的环体(2、4)交错相间,从而在该两电极的这些环体间构成若干个放电间隙(5)。
2.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包括有空心圆柱状管体(6A)、同轴的第一电极 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分别有若干个平板状的电极板(1A、2A、 3A、4A),第一电极的电极板(1A、3A)与第二电极的电极板(2A、4A)交错相间,从而在该两电 极的这些电极板间构成若干个放电间隙(5A)。
专利摘要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包括空心圆柱状管体、第二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分别有若干个与该电极同轴的空心圆柱形环体,第一电极的环体与第二电极的环体交错相间,从而在该两电极的这些环体间构成若干个放电间隙。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通流能量大、续流遮断能力强、保护水平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气体放电管,即一种同轴多叠层大通流气体放电管。通过采用同轴多叠层结构有效增大放电面积从而提高气体放电管的通流能力、续流遮断能力、电压保护水平以及反应速度,从而在相同体积下倍增了电流承载面积,提高通流能力。产品体积小、通流能量大、续流遮断能力大、保护水平高和反应速度快。
文档编号H01T4/16GK201570781SQ2009202607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何鹉 申请人:何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