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171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扩充底座,且特别涉及一种扩充底座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笔记型计算机与传统的桌上型计算机最大的差别在于,笔记型计算机讲求轻薄短 小,让计算机的使用者能够易于携带,并且提供使用者在各种工作环境下进行计算机操作 的便利性。然而,就另外一方面而言,笔记型计算机也受限于其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其功 能与扩充性也不能与具有较大的运用空间的桌上型计算机相提并论。有鉴于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扩充底座。使用者可以将诸如鼠标、打印机、外接式 硬盘、网络适配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或扫描仪等计算机的外围设备与此扩充 底座长期连接。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这些外围设备时,使用者仅需要将笔记型计算机与扩充 底座接合,便可以将笔记型计算机电性连接于这些外围设备。市面上的扩充底座共有三种不同功能需求的扩充模块,一种是基本型,其具有丰 富的外围连接端口;二则是扩充型,其除了具有各式连接端口之外,并在扩充底座的二侧各 有一个多功能扩充槽,以方便加装其它外围设备,从而将笔记型计算机扩充成跟桌上型计 算机差不多的功能配备;三则是外接式的扩充底座,可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的界面与 笔记型计算机连接。通常,现有笔记型计算机若要从扩充底座上拆装时,使用者可按压扩充底座上的 释放钮,以带动连动机构使其一端往下移动,而连动机构的另一端则向上顶出笔记型计算 机。可是,现有释放钮的作动与否,虽然可配合一颗显示灯的明灭状态表示,但并没有将显 示灯的明灭状态显示在释放钮上。若要增加另一颗显示灯于释放钮上,又会增加成本,不符 合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在按键结构上显示灯号,实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按键结构,可显示灯号在释放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一显示灯、一释放钮以及一导光板。显示灯 配置于扩充底座上,用以产生一灯号。释放钮配置于扩充底座上,并具有一透光部。导光板 固定在释放钮下,并可随着释放钮受力作动而移动,其中导光板的一端延伸至透光部,而导 光板的另一端自释放钮向外延伸至显示灯,当释放钮未作动时,导光板接收灯号并显示灯 号于透光部。在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具有一水平段,其沿着一水平面延伸至显 示灯的一侧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平段的上方覆盖有一遮光罩,且遮光罩覆盖显 示灯的外围。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可随着释放钮的作动而移动至水平面的下方,当导光板位于水平面下方时,导光板不接收灯号。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由水平段朝一垂直面弯曲并延伸至透光部 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延伸至透光部的端的透光面积大于延伸至 显示灯的另一端的透光面积。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板将灯号引导至透光部,以显示灯号。此外,导光 板可随着释放钮的作动而移动至释放钮的下方,故不再显示灯号。因此,通过释放钮的透光 部的明灭状态即可显示释放钮是否作动,不需再增加另一颗显示灯于释放钮上。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 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A及图3B为图2的按键结构的作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扩充底座;110本体;[0021]112承载面;120按压件;[0022]130连动件;132固定轴;[0023]134接触平台;140按键结构[0024]142凸轮;150显示灯;[0025]160释放钮;162透光部;[0026]170导光板;172水平段;[0027]180遮光罩;L 灯号;[0028]S1 第一尺寸;S2 第二尺寸;[0029]P 水平面;V 垂直面;[0030]H 轴孔;F:下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 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A及图3B为图2的按键结构的作动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扩充底座100具有一按键结构140,配置于本体110上,而本体110 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可放置按压件120、连动件130以及限位件(未绘示)等构件。此外, 扩充底座100的本体110具有一承载面112,而按压件120突出于承载面112,并可受力而 下压至本体110内部。当按压件120不再受力时,按压件120可通过其内部的弹簧(未绘 示)的弹力回到原先的位置。连动件130配置于本体110中,例如通过一固定轴132固定 在本体110中。在较佳情况下,连动件130的中央具有一轴孔H,可让固定轴132穿过,而连 动件130的一端朝按压件120的底部延伸,并可通过一轴杆(未绘示)与按压件120的底 部相连接,以保持接触。另外,连动件130的另一端朝按键结构140的底部延伸,并具有一接触平台134。当按键结构140受力F下压时,按键结构140底部的一凸轮142与接触平 台134发生接触,以使连动件130相对于固定轴132旋转。因此,通过连动件130的杠杆作 用,可进行电子装置的组装及拆装的工作。请参考图2的俯视图及图3A 图3B的作动示意图,按键结构140包括一显示灯 150、一释放钮160以及一导光板170。显示灯15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其配置于释放钮160 的一侧边,用以发出一灯号L。此外,释放钮160的上表面例如具有一透光部162,而导光板 170固定在释放钮160的下方,用以接收显示灯150的灯号L,并导引灯号L至透光部162, 以显示灯号L的明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70的一端朝向显示灯150,并具有第一 尺寸S1,而导光板170的另一端朝向透光部162,并具有大于第一尺寸S1的第二尺寸S2,以 使导光板170延伸至透光部162的一端的透光面积大于延伸至显示灯150的另一端的透光 面积。在外型上,导光板170例如具有一水平段172,其沿着水平面P延伸至显示灯150 的一侧边,同时,水平段172的上方覆盖有一遮光罩180,且遮光罩180遮蔽显示灯150的 外围,以使显示灯150发出的灯号L不会外露。此外,导光板170还可由水平段172朝一垂 直面V弯曲并延伸至透光部162的下方,以使灯号L经由导光板170的引导而到达透光部 162。请参考图3A,当释放钮160未受力作动时,导光板170的水平段172与显示灯150 均位于同一水平面P上,故显示灯150的灯号L可经由导光板170到达透光部162,并显示 于透光部162。此时,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放置在本体110的承载面112上,按 压件120受力而下压,多个卡扣部(未绘示)可通过各自的扭力弹簧(未绘示)的弹力向内 旋转并扣持在笔记型计算机的前缘或后缘,以避免笔记型计算机松动。接着,请参考图3B, 当释放钮160受力F而下压时,导光板170可随着释放钮160的作动而移动至水平面P的 下方,也由于导光板170位于水平面P下方,即导光板170与显示灯150不在同一水平面P, 故不再接收灯号L,因而透光部162没有显示灯号L。此时,释放钮160可对连动件130施 力,并以连动件130推动限位件向外旋转而解除原先的卡扣,且按压件120向上顶出笔记型 计算机,以使二电连接器相互分离。如此,笔记型计算机的组装及拆装工作即可完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板将灯号引导至透光部,以显示灯号。此外,导光 板可随着释放钮的作动而移动至释放钮的下方,故不再显示灯号。因此,通过释放钮的透光 部的明灭状态即可显示释放钮是否作动,不需再增加另一颗显示灯于释放钮上,可降低成 本,以符合经济效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一扩充底座,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显示灯,配置于所述扩充底座上,用以产生一灯号;一释放钮,配置于所述扩充底座上,并具有一透光部;以及一导光板,固定在所述释放钮下,并可随着所述释放钮受力作动而移动,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透光部,而所述导光板的另一端自所述释放钮向外延伸至所述显示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显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板具有一水平段,其 沿着一水平面延伸至所述显示灯的一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水平段的上方覆盖有一遮 光罩,且所述遮光罩覆盖所述显示灯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板可随着所述释放钮 的作动而移动至所述水平面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板由所述水平段朝一 垂直面弯曲并延伸至所述透光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板延伸至所述透光部 的所述端的透光面积大于延伸至所述显示灯的所述另一端的透光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一显示灯、一释放钮以及一导光板。显示灯用以产生一灯号,而释放钮具有一透光部,用以显示灯号。导光板固定在释放钮下,并可随着释放钮受力作动而移动,其中导光板的一端延伸至透光部,而导光板的另一端自释放钮向外延伸至显示灯,当释放钮未作动时,导光板接收灯号并显示灯号于透光部,而当释放钮作动时,导光板不接收灯号。
文档编号H01R33/97GK201562863SQ20092027981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
发明者夏永明, 游智钦, 罗志诚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