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810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保护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标准GB18802. 1-2002、GB50057、GA173等一系列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推广,各地防雷法规的日益完善,过电压保护装置,又称作浪涌保护器(SPD)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以对电路中的负载起到保护作用,使其能够经受瞬间过电压或者雷电流的冲击。更具体地讲,过电压保护装置一般与负载并联,并安装在负载上游,当电路正常运行时,过电压保护装置呈高阻态,其并不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当电路出现瞬时过电压或雷电流冲击时,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呈现非常低的阻态,瞬间导通,分流入地,从而保证下游并联负载两端的残余电压水平在负载能够承受的一定安全范围内。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核心功能元件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MOV可以是例如氧化锌(ZnO)压敏电阻,它在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下呈现高阻态,而在瞬间过电压例如雷击时呈现瞬时低阻态,从而实现SPD的高电压下具有瞬时低电阻而低电压下保持高阻态的功能。SPD具有与MOV相连的静电极以及与静电极相连的动电极。动电极通常通过低温焊料与静电极焊接在一起。在经受过电压或雷电流冲击时,要求动电极与静电极的焊接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即该焊接部须保持良好的超低电阻特性,从而使得高电流能够通过SPD 导入大地,从而可靠地保护并联的下级负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或经受多次冲击后, MOV不可避免地会老化,MOV的泄漏电流会逐渐增大,从而使得MOV本体温度会逐渐升高, MOV通过将自身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焊料并将其熔化,从而在SPD的弹簧的作用力下SPD的切断器将动静电极分离,并通知用户更换新的SPD模块。MOV多为片状形状,具有两个相对的面积相对较大的主体面以及四个面积相对较小的侧面。如上面提及的,MOV由于老化会在内部产生泄漏电流,因此,即使正常工作时, MOV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MOV的热量主要从主体面上散发出来。传统地,静电极贴附在 MOV主体面上。这样的设计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正常使用期间,由于静电极距离MOV主体面较近,MOV的主体面上产生的热量会比较容易地传导或者辐射到静电极上,进而传导到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低温焊料上,从而影响焊料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在SPD经受过电压或雷电流冲击时,MOV瞬时发热效应的热冲击使得MOV主体面产生的热量可能不适当地将焊料熔化,从而SPD的耐受冲击能力尚未低于名义能力而无需退出电路时,脱扣器就由于动静电极之间的分离而脱扣,进而指示用户更换SPD。该误动作降低了 SPD的使用寿命,进而增大了成本。另一方面,传统地,动电极和静电极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焊接连接。应当注意到,由于需要经受瞬间高电压/电流的原因,动静电极的焊接对焊料用量控制和焊接质量的要求非常之高。而面对面焊接不仅焊接不便,并且容易造成气孔和虚焊。气孔和/或虚焊会增加焊接部电动力和电弧的风险,进而会造成上面提及的影响SPD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等缺点。再者,在MOV达到使用寿命后,必须保证切断器有效地切断动电极和静电极之间的连接,同时还必须保证动电极和静电极断开之后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能满足上述要求的SPD装置将是非常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SPD的上述缺点的高性能的SPD。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具有两个相对的主体面以及四个侧面,每个主体面的面积大于任一侧面的面积;动电极,该动电极一端安装在壳体上;以及静电极,该静电极一端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动电极连接;该静电极相对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布置为使得在垂直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主体面的投影上,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主体面之外。这样,与传统的SPD中静电极位于主体面上相比,本发明的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由低温焊料形成的焊接部更远离 MOV的主体面,因而焊接部不会不利地受到MOV瞬时发热效应的热冲击影响,从而保证了焊接部在电路工作期间的良好质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静电极的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连接的一端可以位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任一主体面上或者任一侧面上,并无特别限制。而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只要布置为在垂直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主体面的投影上观察时位于主体面之外即可,也就是,MOV的主体面不会正对着焊接部即可,而不管静电极是如何从MOV上延伸出来的。例如,优选地,静电极可以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任一侧面或主体面延伸到主体面之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动电极,该动电极一端安装在壳体上;以及静电极,该静电极一端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动电极连接;其中,静电极的与动电极相连的一端跟动电极成一倾斜角度焊接,从而形成立式交叉焊接。这样,与传统的动静电极之间的面对面焊接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动静电极之间相互交叉,从而形成三角坡面焊接,这能够大大降低气孔和虚焊的风险进而提高焊接质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对焊料用量控制和焊接质量的苛刻要求,便于焊接,降低生产成本,并在焊接之初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焊接部的良好质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静电极的与动电极相连的一端和动电极之间的倾斜角度并不特别限制。例如,优选地,静电极可以垂直于动电极进行焊接。或者,静电极和动电极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动电极上也可以设置一开口,静电极可以穿过该开口,从而有利于焊接。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该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弹簧和切断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切断器。优选地,动电极的一端与壳体枢转连接,切断器为楔形。当动电极和静电极之间的焊料熔化而失去连接强度时,切断器在弹簧力作用下运动,从而使得动电极围绕着与壳体的连接处转动,并且切断器运动到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而断开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楔形切断器为不导电材料。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切断器的厚度和切断器最终的停止位置而方便地控制动静电极断开后的爬电距离, 并且由于不导电的切断器阻隔在动静电极之间,从而在切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电弧的产生。在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连杆机构来带动切断器进行动作。具体地, 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以包括弹簧、连杆和切断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SPD的壳体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切断器。当动电极和静电极之间的焊料熔化而失去连接强度时,弹簧的弹簧力带动连杆运动,该连杆带动切断器运动,从而使得切断器运动到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以断开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优选地,动电极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且该动电极为预成型弹性电极片,以在动电极和静电极分离时该动电极在自身预应力的作用下在远离静电极方向弹开,从而使得动静电极间隔开一定距离,以确保动静电极之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有效防止电弧的产生。切断器可以设置为片状的不导电材料,并且可以一端设计得较薄,以有利于切断器动作时顺利切入动静电极之间。弹簧和切断器可以分别布置在壳体的相邻两侧上,优选地,静电极可以设置在与SPD的外部电极片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上,从而形成SPD的外部电极片至动电极至静电极至MOV至MOV 的另一电极片至第SPD的另一外部电极片的通路,最少化线路中零件及元件数量,减少线路内阻,以实现更加理想的电压保护水平。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的MOV和静电极的连接方式的透视图;图4A-4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MOV和静电极在垂直于MOV的主体面的投影上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开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在动电极和静电极断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SPD的外观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SPD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SPD沿着图8中的A-A线剖开的示意图;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SPD在动电极和静电极断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应当注意到,在图2、5-6、8_10中,为了便于观察SPD内部结构而没有示出SPD的
壳体外盖。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作为一种结构紧凑的模式,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呈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壳体外盖12将SPD的部件罩住,而盖板11为一透明窗口,通过该窗口可以观察内部SPD状态。应当注意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并不限于图示的长方体的形状。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的主要部件以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3 ;位于壳体3内部的MOV 5,该MOV为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与MOV相连的静电极15 ;以及动电极7。该动电极7的一端7-1与壳体3连接,另一端 7-2与静电极15连接。继续参照图2,SPD还具有例如两个外部电极片,即第一外部电极片1和第二外部电极片4,用以将SPD并联到负载上。MOV还具有电极片14,用于电性连接到第二外部电极片 4。为了便于将SPD正确安装和保护不同类型的负载,SPD可以具有位于壳体3的安装面上的防呆部2,进行与不同类型负载并联的接线基座的防呆配合。防呆部2可以为从壳体3延伸而出的例如有不同方位指向的圆柱形突起指针。当整个电路正常工作时,也就是SPD的外部电压经受正常工作电压时,MOV呈现高阻态,从而使得SPD上几乎没有任何电流通过, 进而SPD不会对外部负载的工作造成任何影响。当外部负载经受高电压,例如雷击时,SPD 两端将承受过电压或者经受高的冲击电流,此时,电流由从第一外部电极片1流入,经过辫线9、10,流入到动电极7的一端7-1,通过动电极的另一端7-2经由焊接部流入到MOV的静电极15,经过整个M0V,再从MOV的电极片14流出,最后经过第二外部电极片4流出,再流向大地。当然,根据外部高电压极性不同,例如反击雷,电流也可以反向导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SPD的各个部件的优选的设置方式(下面将要讨论),也就是,图2中的SPD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各个部件组装而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特定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M0V5与静电极15的布置方式。 MOV 5为例如大致六面体的形状,具有两个相对的主体面5-1以及四个侧面5-2,主体面5-1 的面积大于任一侧面5-2的面积。MOV产生的热量主要从主体面5-1散发,而侧面5-2由于面积相对较小而散发较少的热量。静电极的一端15-1与MOV相连,另一端15-2与动电极的另一端7-2相连(在图3中未示出)。为了使得静电极15与动电极7的焊接部尽可能少地受到MOV主体面发热的不利影响,在本发明中,将静电极与动电极相连的一端15-2布置为远离MOV的主体面。特别地,在本发明中,静电极15相对于MOV布置为使得在垂直于MOV 的主体面5-1的投影上,静电极的与所述动电极连接的一端15-2位于主体面5-1之外,这样,位于静电极的一端15-2上的焊料不会不利地受到MOV的从主体面5-1散发的热量的影响。图4A-4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电极相对于MOV的几种示例性的布置方式。 在图4A和4B中,静电极15直接从MOV的任一侧面5_2 (图中示出为左侧面)延伸而出。不同之处在于,在图4A中,静电极15垂直于MOV的左侧面5-2延伸而出,在图4B中,静电极与MOV的左侧面5-2倾斜地延伸而出。在图4C中,静电极15 —端贴附在MOV的主体面5_1 面上并从其直线地延伸而出。在图4D中,静电极15 —端从主体面5-1上弯折地延伸而出。 应当认识到,图4A-4D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静电极相对于MOV的几种可能的布置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面将会讨论),静电极213-1、 213-2 —端贴附在MOV的主体面上,并在平行于MOV主体面的方向延伸到主体面之外,而位于MOV主体面之外的部分大致成L形。在本发明中,只要满足静电极15相对于MOV布置为使得在垂直于MOV的主体面5-1的投影上,静电极的与所述动电极连接的一端15-2位于主体面5-1之外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发明构思,可以想到许多其它替代的布置方式,这些替代的布置方式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也就是说,静电极与MOV连接的一端15-1位于MOV的哪个面上,以及静电极如何从MOV上延伸而出并无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置。例如,在本发明中,静电极的与MOV连接的一端可以位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任一主体面上或者任一侧面上。优选地,静电极可以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任一侧面延伸而出。或者,静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平行于所述主体面的方向延伸。下面,参照图2和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MOV的静电极与动电极的焊接形式。图5示出示出MOV的静电极与动电极的一种特别优选的焊接形式。如图5所示,与现有技术的动静电极之间面对面焊接不同,静电极15与动电极7的一端7-2垂直相交,并且动电极7的一端7-2具有一开口(在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开口)以便于静电极的一端15-2穿过该开口,从而可以方便地从外部进行焊接,并形成三角形的焊接部13。 上述焊接方式中,由于相互焊接的一个部件立于另一部件上,二者交叉地进行焊接,因此常称作立式交叉焊接。应当注意到,图2和5仅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与传统的动静电极之间面对面的焊接方式相比,在本发明中,通过静电极与动电极成一倾斜角度而形成立式交叉焊接,大大方便了焊接操作,并提高了焊接质量,避免了产生虚焊以及气孔等焊接缺陷。也就是,本发明的动静电极立式交叉焊接方式使得在焊接之初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焊接部的良好质量。显然,静电极15与动电极7不必垂直相交,例如,它们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更进一步地,应当注意到,尽管附图中示出的是静电极15从MOV的侧面引出的方式,即在垂直于MOV的主体面的投影上,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面之外。但是,本发明的立式交叉焊接方式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在垂直于MOV的主体面的投影上,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面之内的情况。也就是说,对于传统的MOV与静电极的布置和焊接方式,可以不改变MOV与静电极的布置方式或相互位置关系,而仅仅将动静电极的面对面的焊接方式改为本发明的交叉焊接方式。此外,应当注意到,从垂直于MOV的主体面的方向进行观看时动静电极之间的焊接部位于主体面之外的实施方式之下,并不要求一定进行立式交叉焊接,例如,本发明的图8所示的实施例就可以进行采用动静电极面对面的焊接。下面参照图2和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在动电极与静电极连接的状态下(即正常工作状态)和断开的状态下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如图2所示,该动电极7 的一端7-1与壳体枢转连接,另一端7-2与静电极15的一端15-2通过低温焊料焊接在一起。过电压保护装置具有一弹簧8,该弹簧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连接切断器6。优选地,该弹簧为一拉簧。优选地,切断器6为楔形。当动电极和静电极焊接在一起时,SPD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弹簧具有预负载,例如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拉力作用在切断器上使得切断器具有被拉动的趋势。但是,由于切断器的楔形部分被动电极阻挡,而动电极又通过动电极与静电极焊接在一起从而保持固定,因此,整个切断器保持在静止状态。当SPD的使用寿命达到时,即MOV的耐压能力低于标称值,自然老化的MOV由于漏电流增大引起的自身发热通过静电极传递到动静电极之间的焊接部使其熔化而失去连接强度,因此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的固定连接脱开,从而切断器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通过楔形部斜向上顶动电极,从而使得动电极围绕安装部枢转而使得动电极远离静电极。由于切断器在弹簧拉力下发生位移,结果,切断器的楔形部分被拉动到动电极和静电极之间,并且楔形部分包裹静电极,从而有效地将动电极和静电极隔开一安全距离,从而防止了电弧的产生。如图6所示,当动静电极断开以后,切断器位移,从而露出壳体上的本地指示器, 用以就地指示用户动电极已经与静电极断开而需要更换SPD。优选地,还可以在壳体上设置远程信号指示器,切断器的运动带动一连接部件而触发远程信号指示器,从而将所述动电极已经与静电极断开的信号传递到远端控制室。下面参照图7-10描述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SPD。该替代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明显差异点第一,在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示出SPD具有一片MOV 的情形;而在图7-10的实施例中,SPD示出为具有两片并联的M0V。第二,在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切断器直接通过弹簧带动而在壳体侧面滑动;而在图7-10的实施例中,切断器通过一连杆机构带动而在壳体侧面滑动,即切断器通过连杆与弹簧进行连接。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SPD的外观示意图,其与图1所示的SPD的外观非常类似。如图所示,作为一种结构紧凑的模式,SPD呈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壳体外盖 212将SPD的部件罩住,而盖板211为一透明窗口,通过该窗口可以观察内部SPD状态。应当注意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SPD并不限于图示的长方体的形状。图8-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SPD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动静电极焊接在一起)的透视图。应当说明的是,图8-9示出是该替代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即其中包括的各个部件的形状和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布置关系的优选方案的组合,显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图8、9所示的SPD过压保护模块具有两片并联贴附的M0V。由于两片MOV紧贴在一起,因此它们之间具有很好地热传导,从而它们之间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这样,两个静电极可以分别与一动电极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两个焊接部基本承受相同的温升,在工作中具有基本相同的表现,因此不会出现一个焊接部已经熔化而另一焊接部仍然连接强度很好的情形。由于两个静电极不需要预先焊接在一起,这样,在组装SPD模块时将非常方便, 省去了将两个电极焊接在一起的工艺。具体地,在图8、9中,SPD具有一壳体^,M0V片位于该壳体观内。在壳体观一侧上具有两个第一外部电极片21,其分别直接与动电极21-1、 21-2连接在一起,动电极21-1、21-2通过低温焊料分别与相应的静电极213_1、213_2焊接在一起。如图所示,优选地,动静电极之间采用面对面的焊接方式,具体地,静电极213-1、 213-2 —端贴附在MOV的主体面上,并在平行于MOV主体面的方向延伸出来,而位于MOV主体面之外的部分大致成L形弯折,从而弯折后的静电极的部分能够与动电极实现面对面焊接。在该实施例中,形成的焊接部210-1、210-2位于主体面之外(从垂直于主体面的方向进行观看),因此焊接部不会不利地受到MOV的热冲击的影响。为了在动静电极断开后保证动电极和静电极间隔开一安全距离,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优选地,动电极21-1、21-2可以为预成型弹性电极片并且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观的一侧上,这样,在动静电极分离时, 动电极片在自身预应力的作用下在远离所述静电极方向弹开一安全距离。静电极213-1、 213-2与MOV相连,再通过MOV的另一电极片与第二外部电极22相连。这样,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形成了从而第一外部电极片至动电极至静电极至MOV至电极片至第二外部电极片的线路,形成的线路中无需辫线等连接元器件,最少化了零件及元件数量,减少了线路内阻,从而可以实现非常理想的电压保护水平。现参照图8、10描述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连杆机构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SPD包括弹簧27、两个连杆25-1、25-2和切断器24。弹簧27优选地为两根以增大稳定性,并且优选地压簧。弹簧27的一端固定在壳体观上,另一端通过适当的连接部件(在附图中示出为一凸块)与连杆25-1、25-2相连。两根连杆分别连接到一切断器M的两侧上。当 SPD处于如图8所示的正常工作状态时,尽管弹簧具有一定的预推力,但是,由于动静电极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切断器M在壳体观一侧的轨道上的自由滑动受阻,从而保持静止。 此时,由弹簧、连杆、切断器组成的连杆机构由于弹簧预先存储的势能而具有运动趋势。当 MOV 23由于过载或老化而使得自身的温升达到一定范围时,低温焊接部210-1、210-2的连接强度不断下降,当低温焊接部的强度低于由弹簧27驱动于切断器M的作用力时,切断器 24由连杆25-1、25-2带动而在壳体观一侧的轨道上滑动,切断低温焊接部,并最终位于动电极和静电极之间,从而将整个SPD从主电路中分离,如图10所示。在上述动作过程中,弹簧27可以驱动色标沈在框架壳体一侧的轨道上滑动到靠下的位置,从而使得能够通过透明盖板211观察到该色标,从而该色标可以用作本地指示器,就地指示用户动电极已经与静电极断开而需要更换SPD。优选地,切断器M还可以与一柔性片连接,当切断器动作时, 该柔性片跟随运动,从而触发在壳体上的远程信号指示器四,用于将所述动电极已经与静电极断开的信号传递到远端控制室。除了上面提及的优点之外,采用连杆机构来切断动静电极之间的连接还具有如下优点对于常见的SPD,其本地指示器优选地安置在SPD的壳体上与外部电极片相对的一侧上,这样,当SPD安装到主电路时,本地指示器直接朝着观察者这一侧以便于观察。当采用连杆结构时,切断器可以位于壳体的与外部电极片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而与本地指示器作用的弹簧布置在与外部电极片所在侧面相对的侧面,这样,可以同时兼顾上述的整个SPD 内阻优化的优点和本地指示器可以布置在面对观察者一侧便于观察的优点。显然,本发明的SPD并不限于上述的一片或两片M0V。为了增大SPD的能力,可以在MOV模块中封装并联的多片M0V。应当注意到,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被示出和描述,但是,应当注意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各个要素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由此所作的不同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并不超出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例如,动静电极之间的焊接部布置MOV主体面之外的实施方式、静电极和动电极的交叉焊接的实施方式、 弹簧-切断器脱扣机构或者弹簧-连杆-切断器脱扣机构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交叉组合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具有两个相对的主体面以及四个侧面,每个所述主体面的面积大于任一所述侧面的面积;动电极,该动电极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静电极,该静电极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动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极相对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布置为使得在垂直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主体面的投影上,所述静电极的与所述动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面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静电极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任一所述侧面延伸到所述主体面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静电极从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任一所述主体面延伸到所述主体面之外。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跟所述动电极成一倾斜角度焊接,从而形成立式交叉焊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倾斜角度为9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倾斜角度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动电极的与静电极相连的一端具有一开口,所述静电极穿过该开口进行焊接。
8.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跟所述动电极彼此平行,从而形成面对面焊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静电极为L形。
10.如权利要求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还包括弹簧和切断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切断器为楔形。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当所述动电极和所述静电极之间的焊料熔化而失去连接强度时,所述切断器在弹簧力作用下运动到所述动电极与所述静电极之间,从而断开所述动电极与所述静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和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还包括弹簧、连杆和切断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断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和所述切断器分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侧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且该动电极为预成型弹性电极片,以在所述动电极和所述静电极分离时该动电极在自身预应力的作用下在远离所述静电极方向弹开。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切断器为片状。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当所述动电极和所述静电极之间的焊料熔化而失去连接强度时,所述弹簧的弹簧力带动连杆运动,该连杆带动所述切断器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切断器运动到所述动电极与所述静电极之间,以断开所述动电极与所述静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该过电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用以与外部负载相连的第一外部电极片和第二外部电极片,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还包括一电极片,所述动电极直接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片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电极片直接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片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一外部电极片至动电极至静电极至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至电极片至第二外部电极片的线路。
20.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为单片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
21.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为多片并联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多片并联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静电极贴附在一起,以形成共同的单一静电极以与动电极相连。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多片并联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静电极彼此独立地分别与对应的动电极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具有两个相对的主体面以及四个侧面,每个主体面的面积大于任一侧面的面积;动电极,该动电极一端安装在壳体上;以及静电极,该静电极一端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动电极的另一端连接;静电极相对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布置为使得在垂直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主体面的投影上,静电极的与动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主体面之外。本发明的静电极与动电极之间的焊接部不会不利地受到MOV发热的影响。
文档编号H01C7/12GK102332347SQ20101022316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
发明者耿济栋, 邓雪梅 申请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