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装式大电流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04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壁装式大电流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电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壁装式大电流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作为家用电器设备的电源接入点,主要是传统的机械结构式插座,该类型插座完全采用铜排连接,能够满足各种电流规格的需要,但缺点是插座本身一直带电,与之相连的电器会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既不安全也不能满足节能的需要,更无法满足现代家居智能化控制的需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控制插座逐渐进入市场,为满足可相互替换安装的要求,该类型插座具有与传统机械结构式插座相同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可以说,电子式控制插座的设计,弥补了传统机械结构式插座无法自动断电、自动供电的缺点,但因此受插座内部空间的限制,其无法像机械结构式插座那样,实现完全的铜排走线,故只能用于一些较小电流等级的用电设备中,从而大大限制了该类型插座的应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式控制插座结构形式大都采用如下两种实现(1)插座电源经控制电路板上焊接的接线端子接入后,电流在控制电路板上通过电路板覆铜层走线流动至继电器,经继电器流出后,用软导线将该电流与插座前端的插套点焊连接,从而实现电流的传递与过渡。( 与方式(1)类似,区别仅在于不再采用软连接焊接连接,而是将插座插套通过设计结构引脚直接焊接在控制电路板上,实现电流的传递与过渡。如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61331. 8的专利描述的一种墙壁遥控插座。以上两种现有技术的方式,无论采用哪种,都无法避免电流会有一部分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流动,这对于使用在额定电流几安培及以下的用电设备中,由于发热不大,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对于较大功率用电设备(如柜式空调3P的功率可达3KW,以家用电压 220V计算,电流约为14A,起动时刻电流更是能达到近42A),因电流较大,发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发热严重,控制电路板上的覆铜层走线方式基本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若长时间在控制电路板上通过较大电流,会存在铜箔老化剥落、致使损坏,甚至引起火灾等大的安全隐

)Qi、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壁装式大电流插座。本发明的壳体82为前后隔离结构,L极、N极、E极三个插套81装配在壳体82正面的三个插套内腔823内,其中插套的N极81a、E极81b直接与电源N极、E极进线连接; 插套L极81c通过夹持结构81c2与继电器83b的出线侧铜排引脚83bl连接,继电器8 的进线侧铜排引脚83 与连接板84的夹持结构841连接,连接板84直接与电源L极进线连接,由L极插套81c、控制电路板83上的继电器83b、连接板84、电源L极进线组成连接回路,壳体82上设有导光柱安装腔821、复位杆过孔822,安装腔821为矩形的通槽,复位杆过孔822为圆柱形通孔,复位杆6、导光柱7安装在壳体82的正面的复位杆过孔822、导光柱安装腔821内,壳体82后侧安装控制电路板83。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在插座内部实现完全铜排连接,使主回路电流完全承载在铜排上,使用范围同传统机械结构式插座完全一致,满足了各种规格电流用电设备的需要,尤其是用于家用、办公场所大电流用电设备中;集成电子式控制,且控制电路板上仅承载控制电路电流(毫安级),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的特点。而且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其外形尺寸及安装方式上完全能够与以上提到的传统机械结构式插座、传统电子控制式插座相互替换。通过对传统插座的结构改进,将插套与控制电路板有效集成,可以满足智能化控制及用电设备节能的需要,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实用性强。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控制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插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壳体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壳体后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控制子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盖、2面壳、3压缩弹簧、4保护门、5导光柱、6复位杆、7框架、8控制子模块、插套81 (包含L、N、E三极)、N极插套8la、E极插套81b、L极插套81c、焊接缺口 81a2、 夹持结构81c2、壳体82、控制电路板83、继电器83b、连接板84、压线端子85、后盖板86、 紧固螺钉87、导光柱安装腔821、复位杆过孔822、插套内腔823、控制电路板安装空间824、 连接板固定柱825、内腔底部矩形开口 826、后盖板固定柱827、连接夹841、过孔842、凸筋 861。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由壳盖1、面壳2、压缩弹簧3、 保护门4、导光柱5、复位杆6、框架7、控制子模块8组成,参见图1。其中,框架7为中空带安装筋位的结构,面壳2通过卡扣装配在框架7前侧,然后依次装入保护门4和压缩弹簧3, 参见图1。控制子模块8包括插套81 (包含L、N、E三极)、壳体82、控制电路板83、连接板 84、压线端子85、后盖板86、紧固螺钉87。其中N极插套81a、E极插套81b、L极插套81c、 为一单独零件,三个插套的用户插头端均为夹持结构,N极插套81a、E极插套81b的另一端为带凸点的平板;L极插套81c的末端设有夹持结构81c2,参见图3 ;N极插套81a、E极插套81b及连接板84三个部件的末端设有压线端子85 ;N极插套81a、E极插套81b从壳体 82前面装配,穿过壳体82,控制电路板83上相应开口后经末端压线端子85与电源N极、E 极进线连接,N极插套81a在与矩形槽口拟6对应位置设有一缺口 81a2,用于固定N极插套 81a ;L极插套81c从壳体82前面装配,L极插套81c通过夹持结构81c2与继电器83b的出线侧铜排引脚83bl连接,继电器8 的进线侧铜排引脚83 与连接板84的夹持结构841 连接,连接板84经末端压线端子85直接与电源L极进线连接,参见图2、参见图8。连接板 84前端设有夹持结构841,末端为带凸点的平板,在连接板84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孔842,用于固定连接板84,参见图6。由L极插套81 c、控制电路板83上的继电器83b、连接板84、电源L极进线组成连接回路,而不采用让电路板的覆铜层或软导线流过大电流。壳体82,结构特征上分前后两侧,前面设有三个下沉式插套内腔823,插套内腔为封闭的矩形腔体,作为电器插头与插座插套接触配合的空间,每个腔位的底部设有一矩形槽口 826,矩形槽口拟6用于穿插安装L极、N极、E极三个插套81,即N极插套81a、E极插套81b、L极插套81c,在三个插套装配后以硅胶或类似物质封闭,避免任何形式的电弧会进入控制电路板部分;后侧为控制电路板的装配空间,亦即为弱电部分,参见图4、图5。在后盖板86的接线腔内侧设有三条凸筋861,后盖板86装配在壳体82的后面,后盖板86上的凸筋861与控制电路板83的外表面相抵,参见图7。以防止外接导线在内部变形触及控制电路板器件,造成控制电路板线路故障。后盖板86与控制电路板83配合形成外接导线封闭腔,继电器8 位于控制电路板83的上部;在控制电路板83上设有一槽口 83a与矩形槽口拟6对应配合。壳体82上设有导光柱安装腔821、复位杆过孔822,导光柱安装腔821为矩形的通槽,复位杆过孔822为圆柱形通孔,复位杆6、导光柱7安装在壳体82的正面的复位杆过孔 822、导光柱安装腔821内,参见图1。壳体82后侧安装控制电路板83 ;控制电路板83上设有复位器件,经圆形复位杆6前后移位实现硬件复位;控制电路板83安装在复位杆6、导光柱7后,通过卡扣装配在框架7的后侧,最后侧装有壳盖1。导光柱7为透明件,在与其安装位置对应的控制电路板上既可以焊接LED灯作为插座的状态指示,也可以焊接红外接收管,用于接受遥控器的控制指令。复位杆6为一带有限位结构62的推杆,其限位结构62位于推杆中下部,特征为一内凹的环状缺口,推杆的外侧端部为圆柱61,且尺寸较杆身大,当外物(如大头针、牙签等) 施力推动时,便于施加力在复位杆6上,以确保复位动作的可靠性,参见图9。
权利要求
1.一种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包含壳盖(1)、面壳O)、压缩弹簧(3)、保护门、框架 (5)、复位杆(6)、导光柱(7)、控制子模块(8);其中,控制子模块(8)包括设有N极(81a)、 E极(81b)、L极(81c)的三个插套(81)、壳体(82)、控制电路板(83)、连接板(84)、压线端子(85)、后盖板(86)、紧固螺钉(87)、槽口(83a)、继电器(8 )、出线侧铜排引脚(83bl)、 进线侧铜排引脚(831^2),其特征在于壳体(82)为前后隔离结构,L极、N极、E极三个插套 (81)装配在壳体(82)正面的三个插套内腔(823)内,其中插套的N极(81a)、E极(81b) 直接与电源N极、E极进线连接,插套L极(81c)通过夹持结构(81c2)与继电器(83b)的出线侧铜排引脚(83bl)连接,继电器(83b)的进线侧铜排引脚(83b2)与连接板(84)的夹持结构(841)连接,连接板(84)直接与电源L极进线连接,由L极插套(81c)、控制电路板 (83)上的继电器(8北)、连接板(84)、电源L极进线组成连接回路,壳体(8 上设有导光柱安装腔(821)、复位杆过孔(822),安装腔(821)为矩形的通槽,复位杆过孔(82 为圆柱形通孔,复位杆(6)、导光柱(7)安装在壳体(82)的正面的复位杆过孔(822)、导光柱安装腔 (821)内,壳体(82)后侧安装控制电路板(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 正面设有下沉式插套内腔(823),插套内腔为封闭的矩形腔体,每个插套内腔的底部设有一用于穿插安装插套的矩形槽口(^6),L极插套(81c)的末端设有夹持结构(81c2),N极插套(81a)在与矩形槽口(826)对应位置设有一缺口(81a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4)前端设有夹持结构(841),末端为带凸点的平板,连接板(84)中间设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板(84)的孔 (8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8 上设有复位器件,经圆形复位杆(6)前后移位实现硬件复位,后盖板(86)与控制电路板(8 配合形成外接导线封闭腔,继电器8 位于控制电路板(8 的上部,在控制电路板(8 上设有一槽口(83a)与矩形槽口(826)对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N极、E极三个插套(81)的的用户插头端均为夹持结构,N极、E极插套的另一端为带凸点的平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特征在于N极插套(81a)、E极插套 (81b)及连接板(84)三个部件的末端设有压线端子(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特征在于后盖板(86)内侧设有凸筋 (861),后盖板(86)装配在壳体(82)的反面,后盖板(86)上的凸筋(861)与控制电路板 (83)的外表面相抵。
全文摘要
一种壁装式大电流插座,其壳体为前后隔离结构,插套装配在壳体正面的插套内腔内,其中N极、E极插套直接与电源N极、E极导线连接;L极通过夹持结构与继电器的出线脚连接,继电器的进线脚与连接板的夹持结构连接,连接板直接与电源L极导线连接,由插套的L极、控制电路板上的继电器、连接板、电源L极进线组成的连接,壳体上设有导光柱安装腔、复位杆过孔,复位杆、导光柱安装在导光柱安装腔、复位杆过孔内,壳体后侧安装控制电路板。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传统插座的结构改进,将插套与控制电路板有效集成,可以满足智能化控制及用电设备节能的需要,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H01R4/28GK102377049SQ20101025551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张业 申请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